「末日時鐘」兩年來首次撥快 這次是因為…
來源:倍可親(backchina.com)一組科學家周二宣布,他們將其象徵性的「世界末日時鐘」(Doomsday Clock)向前撥快1秒,目前距離「全球災難」時刻只有89秒。
70多年來,「原子科學家公報」一直在衡量人類面臨的現實和生存威脅,從氣候變化到核戰爭的前景。去年1月,該時鐘被設置在午夜前90秒,與2023年的時間相同。今年是兩年來時鐘首次撥快。
科學家們指出,今年世界末日時鐘的位置是基於「核武器威脅、氣候危機、生物威脅以及人工智慧等顛覆性技術」而設定的。
在周二舉行的新聞發布會上,「原子科學家公報」科學與安全委員會主席霍爾茨(Daniel Holz)說:「我們把時鐘調到更接近午夜的時刻,是因為我們在我們面臨的全球挑戰上沒有看到足夠的積極進展,包括核風險、氣候變化、生物威脅和顛覆性技術的進步。」
特別嘉賓、哥倫比亞前總統、諾貝爾和平獎得主桑托斯強調,只有在世界各國領導人共同努力的情況下,時鐘才能停止前進。他強調,川普總統誓言退出《巴黎協定》和世界衛生組織是朝著錯誤方向邁出的一步。
桑托斯說:「我們只有團結一致才能取得成功。」
其他成員指出,日益增長的核能力、將人工智慧融入軍事職能的提議,以及網上的虛假信息是主要的人為威脅。
「原子科學家公報」寫道:「2025年的時鐘表明,世界正處於前所未有的風險之中,繼續走目前的道路是一種瘋狂的行為。美國、中國和俄羅斯負有把世界從崩潰邊緣拉回來的主要責任。世界需要立即採取行動。」
該組織於1945年由已故物理學家、諾貝爾獎得主愛因斯坦和其他參與製造第一顆原子彈的「曼哈頓計劃」的科學家創辦。世界上第一個末日時鐘於1947年揭幕,當今已成為一個公認的指標,表明世界面對全球性災難的脆弱性。
世界末日時鐘最初被設定在午夜前7分鐘,從那時起已經移動了25次。它可以前後移動,撥慢則表明人類正在做出積極改變。「原子科學家公報」指出,1991年冷戰結束是「末日時鐘」指針離午夜最遠的時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