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君主思維到人民思維 從古代思維到現代思維
來源:倍可親(backchina.com)中國歷史是王侯將相的歷史,歷史的主角是皇帝和君主,這讓中國人習慣從皇帝的視角看待歷史。秦王掃六合,統一中國;漢武帝北擊匈奴,明犯強漢者,雖遠必誅。秦皇漢武的年代都是中國歷史上著名的盛世,然而在這盛世之下,百姓不一定有幸福生活。秦始皇大修長城,漢武帝窮兵黷武,在秦皇漢武的盛世之下,人民百姓只有當奴隸和士兵的命運。
所謂盛世,是皇帝的盛世,而非百姓的盛世。套用現代政治學「國家主權」的概念,古代中國的國家主權屬於皇帝,因此盛世只與皇帝有關,而非百姓之福。而皇帝與百姓之間的利益並不一致,甚至相反,皇帝為了保護自己的政權,處處提防百姓,愚弄百姓,壓迫百姓,利用百姓。皇帝並不會將百姓的利益視作自己的利益,而百姓也知道皇帝的利益不是我的利益。因此在八國聯軍火燒圓明園之後,京城百姓紛紛進入園中「撿取」一些石料回家裝點門楣。因為百姓知道:這是皇帝家的劫難,與我無關。
然而自20世紀初期,民族國家的概念引入中國以來,中國人開始把國家的事當作自己的事,把國家的目標當作自己的目標,「家國一體」,「家國同構」的觀念開始形成。這本也沒有問題,因為任何國家都需要一定程度的民族主義。問題在於,在把國家的利益當作自己的利益之前,應該想一想國家的利益屬於誰?國家的主權屬於誰?
如果延續前文的思考:古代中國的國家主權屬於皇帝,那麼今日中國的國家主權屬於誰呢?顯然不屬於中國人民。中國人民的利益與那國家主權所有者的利益是否一致呢?要想回答這個問題只需要看一看中國的國家目標和國家工程對誰有利,與誰有關即可。比如統一台灣,一帶一路,強軍備戰。統一台灣是否可以給中國人民帶來更好的生活呢?統一台灣是否只是為了消滅自由民主的中華民國而需要中國人民上戰場呢?一帶一路與中國人民有什麼關係呢?一帶一路是否是在拿著中國人民的稅款為外國進行基礎設施建設呢?擴軍備戰是否是為了保護人民的利益呢?要想知道中國人民解放軍到底保護誰的利益,很簡單,就看當中國人民的利益和共產黨的利益發生衝突的時候,解放軍站在誰的一邊即可。在一九八九年的六月四日,面對利益衝突的人民和黨,人民解放軍選擇:保衛黨,屠殺人民。
今天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存在著兩項客觀事實:國家主權屬於政府,政府利益與人民利益是矛盾對立的。在這兩點上,中華人民共和國與古代中國沒有區別:國家主權屬於皇帝,皇帝的利益與百姓的利益是矛盾對立的。在思維方式與政治制度上,中國仍然是一個古代國家。
國家主權歸屬與政府是否代表人民利益是衡量一個國家是否走入現代的標準。我們可以問任何一個美國人:美國的國家主權屬於誰?屬於民主黨還是屬於共和黨?屬於拜登還是屬於特朗普?我們也可以問任何一個台灣人:台灣的國家主權屬於誰?屬於國民黨還是屬於民進黨?屬於馬英九還是屬於賴清德?答案不言而喻:美國的國家主權屬於美國人民,台灣的國家主權屬於台灣人民。因此美國和台灣是現代國家。中國同胞或許要問:難道在民主國家,政府就一定代表人民的利益嗎?回答是:如果民選政府膽敢不代表人民的利益,人民可以通過投票把政府換下去。
現代國家的人民關心哪些事情呢?他們關心自己的生活,社會的福利,政府的服務。在現代國家,政府唯一的職能就是保護人民的私有財產和公民權利不受侵犯,現代政府的唯一目標就是提高人民福祉,因為現代國家的人民知道:自己是國家的主人。
真正的現代化並非經濟和科技上的現代化,而是政治制度上的現代化,而制度現代化的前提是思維觀念的現代化。如何判斷一個國家在思想觀念上是否已經走入現代,只需要問這樣幾個問題:在這個國家中,政府如何看待人民?人民如何看待政府?政府如何看待自己在國家中的位置?人民如何看待自己在國家中的位置?
近代思想啟蒙運動最早在歐洲興起,世界上最早的現代國家在英法出現,那是因為英國人民和法國人民最先理解了天賦人權和人民主權等現代觀念。中國要想走入現代,也必須從中國人民理解現代觀念開始。
從古代思維到現代思維,就是從君主思維到人民思維;從古代國家到現代國家,就是從君主主權到人民主權;從古代政治到現代政治,就是從君主專制到民主法治。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