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開啟報復運動:針對司法部和拜登政府官員

京港台:2025-1-22 23:58| 來源:紐約時報中文網 | 評論( 9 )  | 我來說幾句

特朗普開啟報復運動:針對司法部和拜登政府官員

來源:倍可親(backchina.com)

  自勝選以來,特朗普總統一直表示不會對他認為的敵人採取報復行動。「我不想糾結過去的事情,」他上個月在NBC的《會見媒體》節目中說道。「報復將通過成功來實現。」

  但在周一晚間簽署的一項行政命令中,特朗普明確表明,他絕對有意尋找、並可能懲罰司法部和美國情報機構的政府官員,以「糾正過去」針對他及其支持者的「不當行為」。

  該行政命令表示,這將是對拜登政府官員的正義之舉,這些官員「以前所未有的、第三世界的方式將檢察權武器化,以顛覆民主進程」。

  這就是特朗普第二個總統任期期間可能出現的報復:偽裝在受害者的語言之下的報復。

  這項名為「終止聯邦政府武器化」的行政命令是周一晚間一系列其他行動的一部分。

  其中包括一項極不尋常的單獨命令,它剝奪了數十名前情報官員的安全許可,特朗普認為這些人是他的政治敵人。另一項命令賦予白宮權力,可以立即向任何官員授予最高機密的安全許可,最長可達六個月,從而繞過了聯邦調查局和情報界管理的傳統背景調查程序。

  綜合來看,這些行動表明,與第一任期相比,特朗普開始採取更加有條不紊的方法來剷除政府內部被他視為敵人的人。特朗普甚至在就職演說中提出了這個問題,稱在「司法部和我們的政府被惡毒、暴力和不公平地武器化」之後,司法的天平將「重新得到平衡」。

  在特朗普第一任期內擔任副國家安全顧問的查爾斯·庫珀曼表示,他認為這項行政命令是可能導致刑事調查的第一步。

  「這看起來像是報復運動的開始,因為這是在往回看,」庫珀曼說。「他仍然對過去四年的失敗念念不忘,而這並不是他發泄的正確渠道。這能取悅他的『恢復美國偉大榮光』支持者,但對國家不利。」

  儘管特朗普下令進行的內部調查不會導致正式調查或起訴,它們也可能提供一些信息,讓他能夠用來公開批評或騷擾被他視為敵人的聯邦工作人員或官員——這是他在第一任期內經常採用的做法,這一次似乎仍將繼續。

  特朗普最直言不諱的批評者之一約翰·博爾頓周二表示,特朗普周一上任僅幾個小時后,就撤銷了特勤局對他的保護。博爾頓是前國家安全顧問、曾受到伊朗的死亡威脅。

  特朗普長期以來一直將怨憤當作一種政治工具,將自己描繪成他所稱的強大而無定形的「深層政府」的受害者。

  在他的第一任期內,他採取了許多措施來尋求報復,儘管這些措施往往很隨意。2017年3月,他在社交媒體上發布了毫無根據的帖子,稱聯邦調查局竊聽了他的總統競選活動,後來又招募了他在國會的盟友(如加利福尼亞州共和黨眾議員德溫·努涅斯)來調查聯邦調查局的行為。

  最終,特朗普的司法部長任命了一位名叫約翰·達勒姆的特別檢察官,負責調查聯邦調查局在2016年競選期間的行為,以及該局對俄羅斯與特朗普競選團隊之間關係調查的處理。特朗普要求達勒姆在2020年大選前完成工作,但調查直到2023年才結束。

  他的調查沒有得出重大的發現:報告批評調查局在對俄羅斯的調查中存在確認偏見,缺乏嚴謹的分析,但沒有找出「深層政府陰謀」的證據,也沒有指控聯邦調查局或情報部門的高層官員犯有任何罪行。

  特朗普新的行政命令指示司法部長和國家情報總監調查上屆政府的行為,目的是揭露他們所監管的機構,以及證券交易委員會和聯邦貿易委員會等其他機構的政治偏見。然後,他們將向白宮彙報,「並就適當的補救措施提出建議」。

  特朗普的公開聲明和命令本身的措辭明確表達了他認為調查的結論應該是什麼。他聲稱拜登政府針對政治對手的許多行動「似乎不符合憲法和/或美國法律」。

  這項行政命令與拜登政府最初對特朗普第一任期調查的方式形成了鮮明對比。拜登上任時,他的高官們一再堅稱他們著眼於未來,回顧過去是浪費時間和精力。

  最終,拜登政府任命了特別檢察官傑克·史密斯,他採取了非同尋常的措施,在兩起案件中對特朗普提出了刑事指控。但民主黨人和反特朗普的共和黨人表示,政府調查特朗普的時間太長,導致他在接受審判之前就已經上任。

  民主黨人和司法部在追究特朗普的責任方面屢屢失敗——無論是在他的第一個任期內,還是在他卸任后兩次被起訴時——這讓一些人認為,民主黨人需要採取與特朗普周一開始採用的策略類似的方式。

  倡導組織「法院問責」的執行主任亞歷克斯·阿倫森表示,拜登本應在上任第一天就明確表示,他的政府將積極追究不法行為的責任。但阿倫森說,拜登和他的政府其他成員,包括他的司法部長梅里克·加蘭,都過於專註於恢復規範,而不是試圖追究特朗普及其政府的責任。

  「無論司法部何時或如何起訴特朗普的這些罪行,特朗普都會指責拜登總統將司法部作為對付他的武器,」阿倫森說。「加蘭因害怕特朗普不可避免的無端指責,而在追究責任方面猶豫不決,最終幫助特朗普拖延了時間,直到他完全逃脫責任。」

 

        更多美國要聞 文章    >>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22 19:14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