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採的東西,還在給人們漲見識!

京港台:2025-1-22 10:31| 來源:劍客寫字的地方 | 評論( 1 )  | 我來說幾句

集採的東西,還在給人們漲見識!

來源:倍可親(backchina.com)

  

  這幾天「進口葯退出公立醫院,集採藥成為大家唯一選擇」的事情爭議非常大。已經看到很多帖子,都在說集中採購的葯,雖然便宜,但是質量差到離譜。

  並且由於陸續幾位政協委員、專家的發聲,醫保局稱牽頭調查。

  只不過即便如此,我仍舊沒想到,集採的留置針頭居然出現了「扎不進去」的奇葩現象。你爛,我知道;你差,也不是一天兩天了。

  可誰能想到,能爛以至此,差勁如斯。

  大v「成都下水道」,成都市第二人民醫院泌尿外科副主任醫師說了個現象:朋友的小孩去醫院輸液,手背連扎幾針才扎進去,導致瘀血。護士長解釋:集採的留置針質量不是太好,穿刺費力且液體分叉,穿刺成功率較先前大打折扣。

  

  從集採藥開始,到這會兒連集採的耗材都被搬出來諷刺了。接下去呢,是不是器械也快登場了?

  那還有什麼是好的?沒錯,一顆拳拳為了普通群眾,把命運掌握在自己手裡的赤子之心。

  這幾天我已經看到了不少類似的表述,實在噁心至極。為什麼這麼多人罵集採藥,還不是因為動了外國資本家的乳酪,讓國外的葯企掙不到錢了,讓中醫藥得到了更多發揚光大的機會……

  一天到晚,沒話說,找不到理由的時候,動不動就是乳酪,就是外國資本家,就是亡我之心不死。

  這得多不要臉?別人用事實說話,他們講大義;別人說質量問題,他們講動了外國資本家的乳酪;別人說那你把品質提高不就解決問題了?他們講殺人誅心、殺人誅心吶。

  

  曝光問題的人有沒有主子我不知道,這種傢伙,必然有。說不定還不止一個兩個。

  可笑是這樣的精神博主下面,按理說應該是一片風吹韭菜齊齊點頭的聲音,這次居然連一個支持他的熱評都沒有,反而更多是不認同和譏諷。

  看來國人在醫院和生病的問題上還是會變得誠實很多,幾乎很少有人抵制國外醫療器械,或者主動說支持國貨、抵制進口葯。

  

  這也很正常,畢竟當集採的留置針戳到患者手上時,你喊卧槽,你打滿頭問號,你拿出三聯周刊、南方周末的文章出來轉發支持,已經毫無意義。

  比如一兩個月之前網上有些人說小孩患有兒童注意缺陷多動障礙,要吃進口的專註達已經開不到了。換藥之後,國產藥效果明顯不好,甚至出現沒法上學的情況。

  當時人們不以為然,但現在想來,這何嘗不是後續更多進口葯退出公立醫院,集採藥成為唯一選擇的一種前情提要。可如今再去在意,又還有什麼用呢。

  

  多如牛毛的問題,根本不在於「調查」,這一點大家應該心知肚明。你調查什麼呢,又將如何處理。出廠誰檢驗的?進醫院又是誰檢驗的?現在事實是不如進口的留置針已經進了醫院了,你追責,可你追誰的責?有人會被追責嗎?

  所有的集採藥問題談起來,似乎就是發現和解決。質量不好,就監督質量,就去提高質量。

  可事實是什麼呢?事物的客觀規律不會因人為的意志而改變,便宜的東西,質量就一定會有差距。我5塊錢一斤買來的蘋果,它必然不如10塊錢一斤的大和甜。

  你24小時監督,也只能保證5塊錢一斤的蘋果上,沒被蟲子咬出坑。但絕沒有一種魔法,能讓蘋果變大。

  所以集採藥和進口葯的關鍵,是讓人們有選擇的權利。而不是直接對進口葯一刀切死,只剩下集采一種選擇。

  如果是從未用過進口葯之前,那麼神功或許會令人們在科技上愚昧。針刺麻醉,可以偷偷成為哀嚎聲里的最好選擇。

  但用過進口葯、用過原研葯的人,他能輕而易舉的感受到差別。這時候你立馬來說,其實差不多,其實那是外國資本家的陰謀,除了冷笑和詬病,什麼也得不到。

  當然,也許很久很久之後,人們都忘記了原研葯,忘記了這一切或者說習慣了這一切的時候,會「好起來」吧。

 

        更多大陸資訊 文章    >>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31 22:35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