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半格陵蘭島人支持加入美國 現在只差一個獨立

京港台:2025-1-14 05:57| 來源:綜合消息 | 評論( 32 )  | 我來說幾句

過半格陵蘭島人支持加入美國 現在只差一個獨立

來源:倍可親(backchina.com)

  美國非政府組織「Patriot Polling」進行的相關調查顯示,大多數格陵蘭島人支持格陵蘭島加入美國。

  

  結果顯示,57.3%的受訪者支持加入美國的想法,37.4%的受訪者表示反對,5.3%的受訪者表示難以回答。

  該民調顯示,這項民意調查於1月6日至11日對416名格陵蘭人進行。該分析報告的作者表示,這期間小唐納德∙特朗普正好訪問了該島。資料中未註明統計誤差。

  1月7日,美國當選總統特朗普表示,格陵蘭島應成為美國一部分,強調其對國家安全和保護「自由世界」免遭包括俄中兩國威脅的戰略重要性。特朗普還拒絕承諾不使用軍事力量控制格陵蘭島和巴拿馬運河。格陵蘭島自治政府總理穆特∙埃格德此前表示,格陵蘭島是「非賣品」,絕不會出售。

  

  格陵蘭距離併入美國,看起來只差一個獨立

  美國候任總統川普不僅覬覦格陵蘭島,而且表示不放棄經濟或軍事脅迫手段來謀求得逞。如果屆時川普真的用經濟和軍事脅迫來謀求攫取格陵蘭島,美國的神話故事就該結束,「世界警察」黑化成「世界強盜」。

  其實,可能根本用不著經濟或軍事脅迫,格陵蘭島就能如川普所願併入美國。

  先埋一個問題:如果格陵蘭島果然如川普所願併入美國,最大的輸家是誰?

  先排除一個答案:肯定不是丹麥。

  好了,下面來掰扯掰扯這事。

  

  格陵蘭島是丹麥王國的一塊海外自治領地,面積有216萬平方公里,是全世界最大的島嶼。比它更大的澳大利亞,是最小的大陸。

  面積這麼大,人口卻只有大約5.6萬人,相當于吉林大學在校生人數的三分之二。人口少有人口少的優勢,雖然格陵蘭島上勘明有豐富的礦產資源,特別是有稀土礦和石油,但因為原住民反對,礦產基本處於待開採狀態。

  原住民為什麼反對?沒有工業,僅憑格陵蘭島幾萬人的捕魚,其實頗為艱辛。不過,丹麥政府每年給予格陵蘭島5億丹麥克朗(約合7500萬美元),人均接近1萬丹麥克朗,直接小康。

  川普公開表達試圖買下格陵蘭島的消息傳開,整個歐洲嘩然。丹麥總理、德國總理、法國總統都公開回應怒懟川普。

  不過,丹麥總理不能代表格陵蘭人民,歐盟其他國家的任誰也不能代表格陵蘭人民。

  丹麥總理公開表達:格陵蘭島是否加入美國,由格陵蘭島人民自己決定。

  

  儘管格陵蘭議會的五個黨派都表達了不會把格陵蘭島交給美國。但是,架不住有兩名美國大學生跑格陵蘭島去直接搞了個愛國者民調。

  

  昨天(1月12日)發布的民調數據顯示,受訪者中,57.3%支持加入美國,反對加入美國的為37.4%,另有5.3%表示尚未考慮清楚。

  

  當然,兩名美國大學生在格陵蘭島搞的民調可信度不算高,在民調排名中只獲得一星。但是,它卻揭示了一個可能的結果:格陵蘭併入美國是完全可行並可能的。

  這個民調是否有代表性和公信力並不重要,它率先發布,經過媒體曝光和社媒引用傳播、討論,它就為接下來即使更有代表性,也更具公信力的民調事先落下一個「錨」,幾萬民眾構成的社群很容易就被這個先入為主的「錨」帶進去,這在心理學里被稱為「錨定效應」。

  格陵蘭的總理埃格德已經表態,他準備好與川普討論格陵蘭島的未來。

  

  作為丹麥的自治領地,格陵蘭議會一旦激活獨立公投,那麼按照歐盟的價值觀和政治慣例,投票結果將被尊重。

  

  格陵蘭島一旦獨立,是否加入美國就好談了。如果獨立的格陵蘭再次投票決定加入美國,不會再有什麼法律障礙了。

  例如,如果美國許諾每年給「格陵蘭州」10億美元,人均就有2萬美元,公投時小國寡民的格陵蘭人會做怎樣的取捨?

  所以,根本不需要川普揚言的經濟脅迫或軍事脅迫,一切按照既有的法律軌道,只要充分尊重格陵蘭人民的選擇,格陵蘭島併入美國成為名副其實的第51州是可以擬定出路線圖的。

  不過,以川普、馬斯克以及MAGA的尿性,無論在接下來可能的獨立公投,還是未來可能的加入美國公投中,少不了插手干預。

  同樣,按照歐盟的價值觀和法治,只要美國的干預沒有明顯違反法律,公投結果仍然會被認可且尊重。

  如果是這樣,最大的輸家是誰?

  不是丹麥,尊重格陵蘭人民的選擇就是丹麥的立場,丹麥肯定不爽,但是也不算輸。

  在我看來,最大的輸家是烏克蘭。依據格陵蘭島獨立並加入美國的案例,克里米亞半島併入俄羅斯也是經過了獨立公投和加入俄羅斯公投的。

  甚至,烏東四州也經過了公投。

  澤連斯基堅持數年,恐怕堅持了個寂寞。

  世道崩壞。

  新聞來源: 俄羅斯衛星通訊社、鳳凰網

 

        更多國際觀察 文章    >>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27 07:38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