擠爆上海的韓國網紅,怎麼都在腦門貼著紙啃羊肉串

京港台:2025-1-13 22:59| 來源:BB姬 | 評論( 5 )  | 我來說幾句

擠爆上海的韓國網紅,怎麼都在腦門貼著紙啃羊肉串

來源:倍可親(backchina.com)

  

  說個恐怖的,現在外網最火的上海特色美食,是新疆烤羊肉串。

  

  臨近過年天氣還絲毫沒有回暖的跡象,沒幾個上海人願意在沒有空調的戶外多待幾秒,但南京路的羊肉串燒烤店門口卻依舊擠滿了人。

  這些寧願在寒風呼嘯里瑟瑟發抖地排隊等位,也不願意裹上丑羽絨服的時髦男女,不是返鄉的精緻留子,而是從大韓民國坐了三小時飛機遠道而來的韓國人。

  

  在過去的一個月里,這些網紅博主們在油管創造了超過百萬的播放量,在海外短視頻愛好者的印象里把「上海」與「羊肉串」徹底鎖死了。

  廣大網友刻板印象中,這輩子都在講究小資典雅的「滬爺」怎麼都不會想到,「羊肉串」這種糙漢標配的造物,居然真成了「滬國」的出海爆款 ?

  這都要怪韓國人。

  

  從油管到Instagram,再到TikTok美食賽道,韓國地區的熱門排行里一定會有這樣的一個畫面:

  武裝到毛孔的韓式妝容美女,腦門上貼著印有中文的降溫貼,手拿一串滋滋流油的羊肉串,身體微微前傾,嘴巴微微張開,輕輕鬆鬆就是一張最流行的「鬆弛感」INS風美照。

  

  這些看起來千篇一律的量產照片,唯一的核心標籤是# 上海 #,而且似乎只能是上海,國內其它任何城市的打卡攻略里都沒有它出鏡。

  可在上海吃羊肉串到底能有什麼說法?

  上海南京路「很久以前」燒烤店的服務員最近在接受採訪時表示,最近店裡客人百分之八十以上都是韓國人,而晚上12點以後還願意在店門口等位的,幾乎百分百都是韓國人。為了滿足客人的點單需求,店裡甚至特招了幾位會韓語的翻譯。

  如果說過去韓國人上海游的第一目的地可能是東方明珠,那麼現在,羊肉串的地位已經完全將它取而代之。

  同品類的,什麼生煎包、大餛飩、排骨年糕、陽春麵,完全上不了桌;就連外地人想象中上海年輕人必打卡的迪士尼,在日本、香港也都能找到平替。唯有羊肉串,是韓國人心中的上海必吃榜第一名。

  

  作為一個嚴謹的上海美食愛好者,我實在難以接受這樣倒反天罡的事實擺在我的眼前,這裡面一定出現了問題。

  把時間推回到兩個月前,2024年11月8日,我國宣布實行對韓試行免簽政策,然後韓國人就把上海沖爆了。不到一個月,韓國赴上海游預訂量飛速增長了超過170%,其中約70%為20-35歲的年輕人。

  此後周末的上海大街小巷,說「西八」的比說「冊那」的都多。

  

  圖源穀雨數據

  來到上海的韓國年輕人彷彿都看了同一篇攻略,走著一模一樣的路線:豫園打卡、安福路喝咖啡、外灘拍照、迪士尼看煙花,最後回到羊肉串店門口等位。

  

  *機翻

  儘管千篇一律,油管網友卻好像‍怎麼也看不膩這樣的量產VLOG,這些封面上帶有紅色「Shanghai」字樣的視頻,播放量和點贊數都能倍殺視頻博主們往日作品的平均數。

  值得一提,視頻評論區的大多數並不是韓國人。或許他們根本不知道自己吃的是「預製韓料」,只會默默記住如果有機會免簽去上海玩個240小時,那一定要去吃那裡最有名的羊肉串。

  

  

  以及……大韓民國臨時政府舊址

  扯遠了,話又說回來,他們對上海羊肉串的愛真就是那麼誇張,我曾經刷到過兩位美女韓國博主的上海旅遊vlog,其中一位來上海本是受邀參加時尚活動,但卻在兩天時間內吃了三頓羊肉串。

  如果說其它景區還屬於國內遊客也會樂意加入打卡清單的類型,那「很久以前」羊肉串儼然已成了韓國專供。

  

  店裡已換上中韓雙語菜單

  「很久以前」是一家全國連鎖烤羊肉串(真不是廣),它首先不僅僅只在上海經營,全國直營門店超過100家,其次實際屬於一家北京餐飲公司旗下,再次從官網到線下門店都在不斷強調對呼倫貝爾大草原的忠誠。

  唯一帶點「上海風味」的,大概是店裡每張餐桌上擺放著的電動旋轉燒烤簽的保溫架,還有路邊攤沒有的冰涼貼,讓這家店看起來稍微「小資」了一點。

  

  這種「小資」不僅是姆們外地佬想象里的「滬爺」日常,更是韓國人腦海里上海該有的樣子。

  你可以從韓國博主的精修圖裡參悟出他們對「Shanghai tour」的理解,能夠頻頻出鏡的,不僅僅是外灘、陸家嘴,更有羊肉串、紅磚房、煙酒行。

  

  在昏黃燈光下的「舊上海」街景下,體驗國際潮流接軌的青年生活方式,便是韓國人眼裡最標準的上海玩法。

  也因此「高科技羊肉串」才能成為上海美食的代表。(順帶一提,貼降溫是因為離爐子近挺熱的)

  

  但見不得把上海跟羊肉串捆綁在一起的也不僅有本地美食愛好者,「滬爺」們可也是一邊刷INS一邊恨得牙痒痒。

  熱搜上流傳著關於他們的故事——為了反抗制霸上海街頭的韓國人,一群富二代決定站出來 「Make ShangHai Great Again」,他們高喊著「滬爺衝擊」,朝九晚五開著豪車在街上逛。

  

  圖源網路

  在這些上海街頭豪車的短視頻評論區里,有當事人老哥現身說法:臘月天里開敞篷,就算頭都要吹掉了,但必須給咱掙個面子。

  

  放在以前,「炫富」兩字就能把這事講完,但現在,抖音網友們卻評價他們「關鍵時候還得看『滬爺』給韓國人上強度。」

  

  事已至此,唯有一句經典名句可以引用:

  「即使是倫敦東區最貧困的奴隸工人,只要一想起大英帝國的財富與榮耀,也會不由自主的挺起胸膛」

  ——(據稱是)恩格斯《英國工人階級現狀》

  

  這陣仗放在其它國家人民那裡可能不一定奏效,但你還真別說,韓國人偏偏就吃這一套,只不過起到的效果,不是震懾,而是臭味相投。

  能憑一己之力甩開中美,在全球人均奢侈品上總支出拿到榜首的韓國人,「物慾」二字早已刻進了他們的DNA。

  

  韓國女星在上海街頭拍攝奢侈品廣告

  發明「特種兵旅遊」這個詞的中國網友或許萬萬沒想到,已經把睡眠進化掉了但卻一生愛面子的韓國人,能把這種快節奏旅遊玩得如此奢侈。

  當中國的熱搜上掛著「上海豪車」時,韓區社交媒體的熱門榜上聊的是「周末兩日極限上海游」。僅僅兩天的行程,韓國人卻依舊能每天換一家上海市中心高奢酒店嘗鮮。

  

  所以不要寄希望於能像熱搜上說的那樣讓「韓國人在上海見識真正的繼承者們」,畢竟「財閥文學」也算是韓國特產之一了。

  

  再窮不能窮酒店和奢侈品,再苦不能苦羊肉串。上海市民們眼睜睜看著,無論男女,韓國遊客都能在早上6點頂著最精緻的全妝、髮膠造型,吃景區特產;也能在深夜1點的武康路酒吧一家換一家的「續攤」,只為等待羊肉串店叫號。

  

  起承轉合羊肉串

  皮草配黑絲,「漢奸頭」配黑大衣,任誰來都能一眼準確地在上海街頭辨認出韓國遊客——穿著最貴的奢侈品卻對著一杯路邊咖啡也要擺拍半小時。

  死裝的城市,遇上了更死裝的人,上海迎來了最懂它的韓國人(羊肉串除外)。

  

  圖源水印(包漿版)

  這些流水線上海打卡照在海外社交媒體不斷擴散,也因為越來越多地外國人免簽來華,現在不光我們對韓國人有了刻板印象,海外社媒的老外也終於得以全方面感受「滬爺」魅力時刻。

  凝視回以凝視,只可惜他們沒辦法絲滑使用海寶表情包。

  

  如果你經常刷國內搬運號,你就會發現開放了外國人免簽來華240小時后的TIKTOK,遍地都是中國刻板印象速成班。

  那些視頻用著相同的爛俗中文BGM,找素材截圖的時候我大概聽了兩百遍「沒有人可以去等待」,看了兩百次外灘老外震驚臉,彷彿進入了某種詭異的死亡循環。

  

  

  創作者和觀看者顯然都聽不懂中文,所以當一些爛俗中文BGM里甚至插入了美少女戰士的中配片段也無人在意。

  

  以至於TIKTOK甚至專門出現了一個標籤叫#去掉了配樂后的中國(China without a trending audio)#,以反抗將爛俗歌曲強加給中國風景的刻板印象。

  

  所以別再替滬爺擔心會不會給中國丟面子了,在洋人的刻板印象里,上海再豪華的車載音響,唱的也不過是抖音金曲串燒罷了。

 

        更多大千雜聞 文章    >>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9-1 04:53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