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國、目的地和過境地」 泰國人口販運的殘酷

京港台:2025-1-11 06:06| 來源:南方周末 | 評論( 1 )  | 我來說幾句

「來源國、目的地和過境地」 泰國人口販運的殘酷

來源:倍可親(backchina.com)

  

  當地時間2025年1月7日,泰國達府湄索縣,中國演員王星返回泰國后表示感謝。泰國國家警察總署督察長塔查猜表示,王星是人口販運的受害者。視覺中國/圖過去一周來,中國籍男演員王星的安危牽動著無數國人的心。2025年1月9日,泰國國家警察總署督察長塔查猜表示,被泰國警方解救的王星為人口販運受害者,預計於1月10日返回中國。

  1月3日,接到拍戲邀約的王星抵達曼谷素萬那普機場,九個小時后,他在泰緬邊境的‌湄索縣失聯。7日晚,在泰國警方救助下,王星被從緬甸詐騙集團手中解救出來。

  逃過一劫的王星告訴泰國警方,電詐團伙利用泰國著名娛樂公司的頭銜將他騙到泰國,直到他穿過河流後進入緬甸鄉村,才意識到被騙。

  泰國警方提醒來泰的中國訪客,應警惕聲稱去鄰國工作的邀約,尤其是經過泰國到鄰近的第三國,以免落入詐騙集團手中。

  王星的遭遇揭開了泰國人口販賣的黑暗一面。位於泰國、緬甸和柬埔寨三國邊境地區的「金三角」,是臭名昭著的毒品貿易重災區和電詐窩點。由於地理上的接近性和便利性,泰國為犯罪活動提供了溫床,成為東南亞人口販運的中轉站。

  美國國務院2024年發布的《人口販運報告》指出,2023年,泰國政府共確定640名人口販運受害者。其中,489名受害者為泰國人,剩餘者分別來自中國、寮國、緬甸、印度尼西亞、盧安達等世界多個國家和地區。

  這些受害者或被強迫從事性交易,或被轉至電詐園區進行非法網路詐騙,或者淪為街頭乞丐。

  事實上早在2023年11月,曼谷街頭就曾出現六名中國乞討者,泰國警方調查發現,他們可能是人口販運受害者。彼時,南方周末記者曾跟進報道,揭秘泰國人口販賣的罪惡一面。

  以下為舊稿重推:

  面部毀容、肢體殘疾……近幾天,曼谷街頭出現的幾名中國籍乞討者,不僅將泰國置於輿論的風口浪尖,也掀起了新一輪打擊非法乞討行動。

  2023年11月22日,泰國曼谷大都會警察局副局長昂姆納在新聞發布會上公布,從11月10日到20日,曼谷警方逮捕了六名中國籍乞討者,且六人均有不同程度的毀容。

  結合六名乞討者被捕時的身體狀況、供詞以及部分調查結果,泰國警方懷疑,這些乞討者可能是人口販運受害者。

  泰國明令禁止行乞,但街邊乞討一直存在。泰國社會發展與人類安全部數據顯示,從2016年至今,泰國發現了7151名乞討者,其中外籍乞討者2473人,絕大部分為柬埔寨人和緬甸人,68人為中國公民。

  流浪在泰國街頭的乞討者,有一些是因為人口販賣而被迫從事乞討工作。泰國慈善機構明鏡基金會稱,泰國至少有1000名被拐賣的兒童乞討者。聯合國毒品和犯罪問題辦公室發布的《全球人口販運報告》亦指出,2020年發現的36488名人口販運受害者中,其中0.7%是以剝削性乞討為目的。

  11月22日,中國駐泰國使館發言人回應稱,「使館注意到相關報道,並已派領事官員對當事人進行了領事探視。中方一貫要求來泰中國公民遵守泰國法律、尊重當地習俗,也重視維護其合法權益。我們相信泰政府有關部門和警方會儘快查明真相,依法妥善處理。」

  誰是幕後操縱者?中國籍乞討者被捕,離不開泰國網紅Guntouch Pongpaiboonwet的舉報。

  Guntouch活躍於Facebook上,他長期關注泰國社會議題,擁有73萬粉絲。2023年11月19日,Guntouch獲悉有一名身穿學生校服、面部畸形的女性在曼谷Pin Klao地區乞討,他懷疑背後可能涉及國際人口販運,於是向警方舉報。

  當天,泰國警方逮捕了該女性乞討者。被捕時,她隨身攜帶一個背包、一把椅子、一個討錢用的盒子和一張門卡。

  在商場經營門店十幾年的一名泰國商販告訴警方,她今年才開始發現有穿學生校服的乞討者在附近行乞,「被捕的中國乞討者並不是孤身一人,她每天一大清早就和其他乞討者一起出現,直到晚上才離開」。

  媒體報道稱,該女性乞討者告訴警方,她於11月10日到泰國行乞。她表示,自己已經離婚,有兩個兒子需要撫養。

  該女子被捕后,另外一名中國女子自稱是乞討者的翻譯,來到警局欲將其保釋,但遭到泰國警方拒絕。

  該名女子並不是唯一一個被泰國警方逮捕的非法乞討者。

  截至11月20日,泰國警方一共在曼谷逮捕了六名中國籍乞討者。據泰國移民局消息,這六名乞討者分別從中國大陸、中國香港、馬來西亞和寮國乘坐不同航班入境泰國。

  隨著調查持續深入,更多細節浮出水面。

  泰國警方調查發現,這些乞討者於6月份開始持旅遊簽入境泰國,其中一人正在申請泰國北部的一所私立大學。如果旅遊簽轉為學生簽,將可以延長在泰國的停留時間。

  據報道,乞討者日常在人流密集的商場和旅遊景點行乞,每人每天收入大約一萬泰銖(約合人民幣2000元)。警方調查了其中一名女子的銀行賬戶,發現每月流水高達200萬泰銖(約合人民幣40萬元)。

  綜合媒體報道,六名被逮捕的乞討者年齡在40歲上下,面部均有傷痕、四肢存在殘疾。其中一位乞討者告訴警方,其面部傷痕和手部殘疾均是童年舊傷,系易燃物品爆炸后受傷,而其餘人則拒絕提供相關信息。

  此外,這些乞討者之間也存在著千絲萬縷的聯繫。泰國警方發現,其中兩名乞討者居住在Wang Thonglang地區,其餘人分散居住在曼谷不同酒店。這與此前一名被捕女子所說的居無定所並不一致。與此同時,一些乞討者共用同一個泰語翻譯。

  泰國警方懷疑,這些乞討者可能是國際人口販運的受害者,乞討團伙背後或許有泰國人支持。

  目前,一名乞討者已被泰國驅逐出境,剩餘乞討者仍被羈押在移民局。泰國移民局副局長潘塔少將表示,正在擴大對涉案團伙的調查。

  與此同時,泰國打擊非法乞討的行動仍在持續深入。媒體報道稱,泰國警方相繼又在曼谷逮捕了四名乞討者,他們分別來自寮國和柬埔寨。

  人口販賣來源國、目的地和過境地在泰國,乞討是違法的。早在2016年,泰國就出台了《乞討管控法》,企圖消滅街頭的非法乞討者。

  根據該法律,外國乞討者在泰國行乞將會被驅逐出境,而本國乞討者會被強制接受職業培訓,或者被送到收容中心。至於那些試圖通過組織街頭乞討來牟取利益的人,則將面臨最高三年的監禁和/或最高3萬泰銖的罰款。

  與此同時,為了打擊街頭乞討行為,近些年來,泰國曾多次開展街頭清掃行動。據報道,2023年5月,泰國芭提雅警方逮捕了37名柬埔寨乞討者,其中包括19名成人和18名兒童。

  按照泰國官方的說法,對街頭乞討採取嚴格措施,是為了防止非法乞討滋生諸如人口販運、童工等諸多犯罪問題。

  然而實際上,素有「微笑之國」美譽的泰國,長期以來一直充斥著人口販運黑暗交易。

  2015年,美國國務院發布《人口販運報告》,將泰國列為最低排名的第三級,這意味著泰國政府在應對和消除人口販運中並未完全遵守最低標準,且沒有做出重大努力。與此同時,美國國務院指出,泰國是遭受強迫勞動和性販運的男性、女性和兒童的來源國、目的地和過境地。

  泰國地處東南亞中心,是許多鄰國非法移民尋求高薪工作的目的地。據聯合國國際移民組織估計,泰國有近500萬移民,其中約100萬至250萬人沒有合法移民身份。由於缺乏法律保護,這些非法移民極易遭受工作剝削、人口走私和販運以及跨國犯罪等諸多問題。

  與此同時,連接泰國、緬甸和寮國的「金三角」一直是非法活動的溫床,而泰國則是人販子將受害者運送到其他國家的便利地點。有報告指出,來自孟加拉國、巴基斯坦、越南和朝鮮的性販運受害者會途經泰國中轉至西歐、新加坡、俄羅斯和美國。

  而泰國民眾自身同樣難以逃脫人口販運的噩夢。

  據報道,截至2020年7月,仍有逾12萬名泰國人在國外工作。泰國朱拉隆功大學亞洲研究所高級研究員薩曼恩表示,「許多泰國人更願意在國外尋求更容易但非法的工作,這使得他們很容易成為人販子的目標,並且易於被不良僱主利用。」

  湯森路透基金會估計,2015年至2022年7年間,至少有522名泰國籍勞工在韓國死亡,其中約84%為非法移民。

  為了改變現狀,2018年,泰國警方聯合社會工作者和非政府組織,專門成立特別工作組,以打擊人口販運問題。與此同時,泰國政府每年都在增加財務預算。2022年,泰國政府撥款4.4億泰銖,用於預防和打擊人口販賣。

  從官方公布的數據來看,泰國人口販運問題似乎有所好轉。

  2023年6月,美國國務院公布最新版《人口販運報告》,泰國的排名上升至第二級,這已是泰國連續兩年排名第二級。泰國社會發展和人類安全部部長瓦拉武特指出,泰國一直致力於提高到一級。

  數據顯示,2022年,泰國政府調查了253起人口販運案件,確定了444名人口販運受害者。這444名受害者,絕大多數來自泰國本土(344名)以及寮國、緬甸、印度尼西亞等東盟國家,另有11名來自中國、烏干達、坦尚尼亞、烏茲別克和肯亞等國。

  然而,泰國政府公布的數據或許只是冰山一角。

  美國國務院在2023年的《人口販運報告》中指出,分佈在柬埔寨、寮國、緬甸和菲律賓的詐騙公司,往往會將泰國作為引誘詐騙人員的中轉國。

  位於泰緬邊境的妙瓦底,是詐騙園區的主要集結地之一,與泰國湄索隔河相望。湄索反人口販運非政府組織首席執行官梅歇爾·摩爾表示,自2022年8月以來,該組織至少已幫助452名人口販運受害者。

  值得一提的是,泰國人口販運背後,往往有政府官員的身影,他們通過收受賄賂,為人口販賣提供便利。僅在2022年,就有35名政府官員因參與人口販運被泰國政府調查。

        更多大陸資訊 文章    >>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19 04:56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