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國人有沒有考慮過,其實可以不要總統?
來源:倍可親(backchina.com)一點不成熟的建議,希望不會冒犯到韓國人,更希望不要冒犯到韓國以外的人:
韓國如果實在沒有合適的人足以勝任總統職務的話,也可以考慮不要總統的。實踐已經證明,天,塌不下來。
韓國之所以存在一個總統,根本原因是有很多人想當總統,而不是韓國真的需要一位總統。
大家應該都知道,韓國總統尹錫悅因發動緊急戒嚴后被彈劾了。但很多人不知道,有一位暫時接任總統職務的人叫韓德洙,人們稱之為「代總統」。更少有人知道的是,兩個星期後,這位代總統也被彈劾,一位名叫崔相穆的人成為了「代總統的代總統」。
中國人大多是抱著看熱鬧的心態來讀這些政治新聞的,人們一邊重複著「韓國總統沒一個有好下場」的魔咒,一邊慶幸著自己的國家沒有那麼混亂,沒有在國際上丟臉。
我的視角可能稍微有點不一樣,我是把韓國這一個月來的「亂象」當成大型真實社會實驗來看的。
實驗項目一:
韓國到底有沒有人真的能當好總統?
實驗結果表明,大概率是不存在的。
無論是以最近30年來的長期觀察來看,還是以最近一個月的短期頻繁變動來看,我們都很容易得出判斷,韓國總統這個職務應該是本身就存在問題的,不然很難解釋為什麼那麼多成長背景不同、性別不同、行事風格也不同的人,都不能清廉、無私、有為地當好韓國總統,包括代總統。
有限的個案雖然不能得出100%否定的結論,但這麼長時間,這麼多真實案例,還是很能反映問題的。大概率韓國4000多萬成年人裡面是挑不出一個人們勝任總統職務的,這肯定不是因為韓國人能力或者道德都不行,而是總統這個職務的設計本身就有問題。
實驗項目二:
假如沒有總統,韓國會不會亡國滅種?
實驗結果表明,大概率是不會的。
一個月前,尹錫悅發動緊急戒嚴的理由是感受到了來自朝鮮的現實威脅,說韓國政壇有親朝鮮的「反國家勢力」要破壞憲政秩序,他不得已只能發動緊急戒嚴來攘外安內。
緊急戒嚴持續了不到一天即宣告解除,期間並沒有任何與朝鮮勾結的「反國家勢力」被發現或者被處理,而尹錫悅在宣布戒嚴解除那一刻起,事實上已經喪失了總統職權。
從尹錫悅12月4日失去總統職權到12月14日總統彈劾案通過,韓德洙出任代總統,這中間的10天,韓國實際上處於「沒有總統」的狀態。
都說「國不可一日無君」,但韓國沒有總統10天,也沒見朝鮮揮軍南下趁火打劫吧?也沒見美軍基地反客為主把韓國變成殖民地吧?也沒見日本或者中國「趁亂撈一把」單方面改變疆界吧?
即便是韓德洙與崔相穆相繼擔任代總統的這20多天,他們的職權與對軍隊和政府的實際控制力也和真正的總統相距甚遠。加起來一個月的時間,韓國也沒見亡國滅種吧?
實驗項目三:
假如韓國沒有總統,國內重大突發事件能不能正常處理好?
實驗結果表明,大概率是可以的。
屋漏偏逢連夜雨,韓國政壇風波期間,又發生了飛機墜毀導致100多人遇難的特大事故,堪稱年度Top 3級別的重大突發事件。
對於這樣一場悲劇性的事故,韓國代總統,或者假設尹錫悅還在擔任總統,他在看望慰問家屬和指示全力做好善後工作之外,又能真的做些什麼呢?
再進一步想想,假如沒有一位總統在指示,航空公司、消防部門、司法系統、保險公司等相關機構就不會做好善後工作了嗎?我想,還是要相信韓國作為一個經濟發達社會文明現代國家的運行能力。
有沒有韓國總統在,這場空難事故都有可能發生,有沒有韓國總統在,這場空難事故都會被韓國社會處理好。
你看我,咸吃蘿蔔淡操心,還真替韓國民眾認真分析了這個問題,也建議韓國人審慎考慮下這個選項:
沒有總統,或許韓國人民能生活得更幸福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