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允許烏克蘭遠程攻擊俄腹地 盟友是否跟進?

京港台:2024-11-18 22:23| 來源:德國之聲 | 評論( 9 )  | 我來說幾句

美允許烏克蘭遠程攻擊俄腹地 盟友是否跟進?

來源:倍可親(backchina.com)

  美國允許烏克蘭用西方遠程武器攻擊俄羅斯腹地之後,歐洲國家處境變得微妙。英國、法國此前表示,允許烏克蘭這麼做的前提是美國先允許。在始終不願提供遠程武器的德國,總理、外長、在野黨的立場也不盡相同。中國則要求迅速停火,但同時也被指責提供武裝無人機。

  據多家美國媒體報道,拜登總統現在終於同意了烏克蘭方面的要求,允許後者使用西方提供的遠程武器攻擊俄羅斯腹地,從而加強對俄作戰實力。據悉,促使拜登轉變堅持了幾個月立場的是數千朝鮮士兵增援俄羅斯,情報顯示朝鮮部隊即將投入庫爾斯克戰場,以協助俄軍反攻這片今年夏天被烏軍攻佔的本土。有消息稱,烏軍將首先在庫爾斯克使用美軍提供的遠程戰術導彈系統ATACMS。

  到目前為止,美國方面尚未就此進行官宣,烏克蘭總統澤連斯基則對媒體表示,這樣的事情不會公開發布聲明,導彈將使用自己的語言。俄羅斯總統普京本人也沒有表態,克宮發言人佩斯科夫表示,美國准許烏克蘭使用西方武器打擊俄羅斯本土的做法無疑是給戰爭「火上加油」。

  曾任北約歐洲盟軍最高司令的美軍退役上將克拉克(Wesley Kanne Clark)在接受CNN電視台採訪時表示,拜登的這一舉措「從軍事角度而言依然太遲且不足」。克拉克同時承認,允許烏克蘭使用遠程導彈攻擊俄羅斯腹地可能對其談判地位有所幫助,「如果烏克蘭能夠在美國的協助下守住其攻佔的庫爾斯克俄羅斯領土,就能在談判時握有制衡被俄佔據的烏克蘭東部領土之籌碼。」

  曾經在特朗普麾下擔任國家安全顧問、后又遭解職的博爾頓(John Bolton)則擔心,特朗普1月正式上任后,可能會再次減少對烏克蘭的援助。他對CNN表示:「離特朗普上任只有兩個月了。有一點是不太存疑的:對烏援助極有可能減少。」

  也有一些分析人士認為,特朗普可能會在迫使俄烏雙方坐下來談判前,支持烏克蘭再進行最後一次軍事努力。此前,特朗普只是籠統表示,要儘快逼迫交戰雙方談判從而結束戰爭。

  美國的這一最新動向也會激起北約歐洲盟國的爭論。法國《費加羅報》報道稱,法國和英國現在也允許烏克蘭使用兩國聯合研發的「暴風影」遠程巡航導彈打擊俄羅斯領土;不過,法國外交部長巴洛特(Jean-Noel Barrot)在11月18日的歐盟外長會議前對媒體表示,就允許烏克蘭使用法國遠程導彈攻擊俄羅斯腹地一事,法國「依然持開放態度」。

  此前,華盛頓擔心烏克蘭用西方武器攻擊俄羅斯腹地有可能導致戰爭全面升級,且可能過度消耗遠程巡航導彈的庫存,因此遲遲不允許烏克蘭這麼做。法國和英國則一直對此事持「開放態度」,但同時也不斷強調在烏軍使用法英的「暴風影」導彈攻擊俄羅斯腹地之前,應該先由美國批准烏軍使用其ATACMS導彈進行遠程攻擊。

  德國壓力驟增

  過去幾個月,德國政壇也為是否向烏克蘭提供「金牛座」遠程巡航導彈一事爭論不休。就在11月17日俄軍大規模空襲烏克蘭能源基礎設施后,德國在野黨領袖默爾茨(Friedrich Merz)警告說,如果俄羅斯不在24小時內停止攻擊烏克蘭平民,對烏援助武器的射程限制就會取消,「如果這還不夠,那麼一個星期後就會供應金牛座巡航導彈。」

  俄羅斯國家安全委員會副主席、前總統梅德韋傑夫則回應說,默爾茨等歐洲政客「想要把戰火燒到他們歐洲本土」。他說,金牛座等導彈不足以為烏克蘭扭轉戰局,但是卻能「極大提高衝突升級的危險」。

  德國總理肖爾茨上周三(11月13日)剛剛重申不向烏克蘭提供「金牛座」遠程巡航導彈,表示「德國必須盡一切努力確保戰事不繼續升級、且我們自己不能成為交戰方」。不過,聯合執政的綠黨籍德國外長貝爾博克(Annalena Baerbock)11月18日則公開讚賞了美國總統拜登的最新舉動,「烏克蘭的自衛行動現在也應該要有摧毀俄羅斯導彈發射基地的能力,這是符合國際法的。」

  中國呼籲莫「拱火澆油」

  中國外交部發言人林劍在11月18日的例行新聞發布會上就此話題表示:「迅速停火、政治解決符合各方利益……最緊迫的事情是鼓勵局勢儘快緩和。」

  林劍還在記者會上回應了歐洲情報機關稱中俄正聯合生產軍用無人機一事,他說:「中方在烏克蘭危機的問題上,一貫秉持客觀公正的立場,積極勸和促談,同一些國家搞雙重標準、在烏克蘭危機中拱火澆油的做法,形成鮮明的對照。」林劍指責上述情報「對中方妄加猜測,污衊抹黑」,強調「中方在軍品出口方面一向採取慎重負責的態度,從未向衝突的當事方提供致命性武器,始終依法依規、嚴格的管控軍用及軍民兩用無人機」。

  香港《南華早報》11月15日報道稱,歐盟外交圈內人士透露,歐盟情報機關已經掌握了「確鑿證據」揭示位於新疆的一家工廠正在和俄羅斯方面合作生產武裝無人機。但是爆料的外交官稱暫不清楚無人機是否已經發貨,也不清楚中國當局的知情程度。11月18日的歐盟外長會議也將商討此事。

  就在今年10月,中國的兩家無人機廠商受到了美國制裁,原因也是被指控和俄羅斯軍工企業合作生產無人機。

  (路透社、德廣聯、南華早報、法新社)

 

        更多軍事動態 文章    >>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27 14:17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