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罕見申請紅色通緝令 追捕撒錢神秘人

京港台:2024-7-31 06:46| 來源:中環無顏祖 | 我來說幾句

香港罕見申請紅色通緝令 追捕撒錢神秘人

來源:倍可親(backchina.com)

  前幾天,香港警方向國際刑警申請了一個「紅色通緝令」!

  要知道,紅色通緝可是國際通緝令中的最高級別,國際刑警可臨時拘捕或拘留有關人士。

  這個人在香港還真有一定知名度,就是自稱「幣少爺」的黃鉦傑。

  撒錢進監獄

  2018年12月15日,下午2點左右。

  香港深水埗基隆街,如往常一樣,車水馬龍、人頭攢動。

  突然,有人發現,天上有疑似錢的紙幣灑落下來,細看全是面額100元的港幣。

  面對像雪花飄落一樣的百元大鈔,人群開始陷入瘋狂。

  為了撿錢,有人不顧危險直接爬到地鐵站雨棚上,場面混亂不堪。

  前前後後一共撒了6波,現場幾乎到處都是百元大鈔。

  

  

  

  

  後來香港警察趕到現場,緊急維護現場秩序,並且封鎖了這段道路,禁止市民進入撿錢。

  

  很快就有人扒出,這個人就是自稱「香港區塊鏈第一人」的幣少爺,黃鉦傑。

  

  其實,他早前就在Facebook專頁發過貼:

  「我要救富濟貧,不知道大家有沒有想象過會有一日,錢可以從天而降,我幣少爺,今日在這裡告訴你們,只要你有夢想,所有的事情都有機會發生,錢就從天而降!」

  

  這波高調登場,成功地為「幣少爺」打開了知名度,嘗到了甜頭的他第二天又開著他的蘭博基尼到深水埗基隆街發錢。

  不出意料,街面再次堵得水泄不通,也成功的把自己作進了警局。

  

  警方以違反治安條例,將他拘捕。

  原來,根據香港法例第245章《公安條例》第17B(2)條,他這種行為,有可能屬於犯罪,一經定罪,最高可判監禁幾個月及罰款5000元。

  不過這對「幣少爺」而言,只不過是割韭菜前提前支付的一些成本罷了。

  幣少爺的韭菜收割之旅

  其實,「幣少爺」黃鉦傑,曾是幣圈「屌絲逆襲」的典型。

  黃鉦傑原名關梓傑,他16歲時開始在麥當勞打工,中學畢業后成為救生員,還因偷手機被判過社會服務。

  後來,「幣少爺」卻突然搖身一變,成了網紅。在一檔電視節目中,他自稱在2015年存款達到30萬后,決定買入比特幣,儘管風險很高,但仍決定孤注一擲。

  後來,他靠比特幣「賺了8位數字」,號稱「香港區塊鏈第一人」。之後還開班收「徒弟」,宣傳他的致富計劃。

  

  在撒錢事件之後,他舉辦了一個party,邀請200多粉絲,參觀他的別墅。

  而幣少爺身穿袈裟,站在豪車頂上,緩緩而來。

  為了表達他帶著粉絲賺錢的決心,他當著粉絲的面,剃光頭髮,還發誓帶著粉絲走向財富巔峰。

  

  這種種的操作,效果確實驚人。

  當天晚上,他主推的礦機,就進賬2000多萬港幣,這還不算每台1萬多的礦機託管服務。

  據說,每台礦機25000元,他賣了800多台,粉絲平均每人4台。

  這種瘋狂的活動,可為一勞永逸,2000多萬就這樣輕輕鬆鬆的進到兜里。

  不久后,粉絲就發現,「幣少爺」的項目上線遙遙無期,買來的礦機實際上毫無用處。

  早在今年5月,就有人向「幣少爺」買了一部礦機。「幣少爺」向他承諾,「我收到消息,7月末會開始。如果沒得挖,我退給你,我說的。」

  隨後,「幣少爺」不斷宣布自己有重大內幕消息。原定7月上線的項目,官方宣布,改期到8月上線。"幣少爺"在接受媒體採訪時又說,「項目將在9月31日上線。」這成為了香港網民恥笑的點——9月沒有31日。

  

  然而,當第三季度也過去后,上線依然成謎。很多原來的狂熱粉絲開始產生懷疑,要求退回礦機拿回退款。

  "幣少爺"的處理方式是——把他們移出了群聊,事後解釋說,「我們以為他是競爭對手。具體要問助手才知道,群里很多東西我都不清楚。「

  除了項目上線外,礦機本身也存在問題:硬碟是2012年生產的,軟體認證只運營4小時。最誇張的是,直到2018年8月底,項目官網還提醒,還沒有公布礦機規格,建議礦工暫緩購買礦機。

  

  然而,"幣少爺"的礦機早就銷售上千台了。

  維權無門的「韭菜」找到了香港媒體,於是才有了上述主流媒體風險提示的報道。但「幣少爺」的高調營銷依然未曾停止。

  而這件事之後,幣少爺也並未消停,今年牽扯香港眾多明星網紅的JPEX爆雷事件,也有幣少爺的聲影。

  作為JPEX的宣傳者,網紅「幣少爺」,甚至忽悠支持者「賣腎加倉」。

  JPC經歷暴跌后,「幣少爺」黃鉦傑曾淚灑呼籲,直言「大家輸錢,我真是心痛」,隨後又定了今年目標價。

  但JPEX出事後,「幣少爺」已刪掉他YouTube頻道中,所有宣傳JPEX的視頻。

  

  事實上,許多藝人和網紅都成了JPEX的「工具人」。

  其中,最知名的是「JPEX香港代言人」張智霖,他曾為JPEX拍廣告。

  

  事件發生后,張智霖方面表示,之前他們已經通知過JPEX,在沒有取得香港牌照前,不能使用張智霖的形象做宣傳。

  目前,相關廣告已經下架,張智霖方面表示,會保留向JPEX追責的權利。

  

  事實上這些騙局並不難拆穿,但是為什麼總還有這麼多人一輪接一輪地上當呢?

  韭菜大部分不是蠢,而是貪。

  他們很清楚這是騙局,只是在賭自己不是擊鼓傳花的最後一棒。

  妄想有人幫自己接盤,而自己則拿著其他韭菜的錢成為收割者。

  卻不料攻守易勢,獵物一直以為自己才是獵手。

        更多港澳特區 文章    >>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10-19 02:25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