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將加速發展核武力量 啟動「新三線」建設

京港台:2024-7-27 10:10| 來源:上報 | 評論( 11 )  | 我來說幾句

中國將加速發展核武力量 啟動「新三線」建設

來源:倍可親(backchina.com)

  中共二十屆三中全會《決定》有兩處非常重要的表述,一處是要加快發展戰略威懾力量,另一處是建設國家戰略腹地和關鍵產業備份。 香港媒體分析認為,中國將加速發展核武力量,並啟動「新三線」建設。

  香港01報道指出,軍事界一般認為,戰略威懾力量是指核武庫,包括核武器及投射能力。 「加快發展戰略核武庫」,就是要以更快的速度增加核武器數量,提升核武器的投射能力。

  中國是五大核武國之一,但在擁有核彈頭數量上,一般認為要低於英國和法國,更遠低於美國和俄羅斯。 但是這些年來,因應世界局勢動蕩和中美對抗加劇,中國正加速發展核武庫,以加強核威懾能力。 美國國防部發布了的2022年度《中國軍事力量發展報告》顯示,中國不僅對現有的核武庫進行了現代化與發射模式多樣化的全面升級,核武庫的規模也在不斷增加。 根據美國國防部的估算,中國僅用了短短1年時間就將核彈頭的數量從150枚提高到了300枚,而如果以整個速度計算,中國的核彈頭儲存量很有可能在2035年前增至1500枚。

  瑞典斯德哥爾摩國際和平研究所(SIPRI)發布的最新年度報告估計,截至2023年1月中國擁有的核彈頭數量增至約410枚。 比SIPRI前一年的估計多出約60枚,而且中國正加大在西北沙漠地區的發射井建造力度。 因為中國的核武庫始終處於嚴格保密狀態,官方從未公布過擁有的核彈頭數量和部署位置,外界的這些猜測未必準確。 不過,面臨日益動蕩的國際局勢,以中國目前的經濟規模和工業能力、軍事現代化水平,將核武庫提升到一個比較符合於國家安全需要的水平在情理之中。 二十屆三中全會《決定》提出要加快發展戰略威懾力量就展露了中國決心。

  

  另一個值得注意的信號是,在表示要「加快發展戰略威懾力量」的同時,中共還將「建設國家戰略腹地和關鍵產業備份」一起寫進了二十屆三中全會的決定。 「建設國家戰略腹地和關鍵產業備份」的提法並不陌生。 毛澤東時代為戰備就進行過類似部署,在當時稱為「三線建設」。 20世紀60年代初,面臨當時美蘇爭霸的冷戰局勢特別是前蘇聯帶來的軍事安全威脅,根據中國各地區戰略位置的不同,中共將全國分為一、二、三線。 其中三線地區主要是版圖腹地的多山地區,意在利用地理縱深和山地地貌增強對抗狀態下的軍事生產和生存能力。

  從60年代初提出三線建設開始,中共推動3個五年計劃來落實,共涵蓋13個省、自治區,共投入2,050餘億元資金,幾百萬人力,安排了數千個建設項目。 後來隨著中美關係改善,中國實施改革開放期間,尤其是前蘇聯的倒台,中國的經濟地理再次出現根本性變化,沿海地區成為發展的前沿。 如今隨著中美關係再度惡化,世界進入動蕩與變革周期,中國也不得不未雨綢繆,做一些極端情況下的最壞打算。 「建設國家戰略腹地和關鍵產業備份」就如同現代意義的「新三線」建設,體現了中共一以貫之的底線思維。

  

 

        更多大陸資訊 文章    >>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10-19 02:24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