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到孫卓后孫海洋只花15天便打贏了這場攻心之戰

京港台:2024-7-17 11:53| 來源:可可沛沛 | 評論( 1 )  | 我來說幾句

找到孫卓后孫海洋只花15天便打贏了這場攻心之戰

來源:倍可親(backchina.com)

  上篇文章發出后如果孫海洋不尋子,身家絕不低於小楊哥很多讀者想看我分析:認親后,孫海洋如何贏回孫卓的心?今天就寫一寫。

  提醒大家:如果你希望我寫某個話題,千萬不要在別人的評論下發言

  一定要新建留言,這樣我才好統計有多少讀者想看。

  再說一次:如果你希望我寫某個話題,一定要新建留言。

  先說一下事情背景:

  2021年12月6日,孫海洋和孫卓在深圳認親。

  大家都很開心,以為是HAPPY ENDING,大團圓式結局。

  結果媒體放出認親前採訪孫卓的視頻。孫卓說:親生父母和養父母沒有誰輕誰重,對親生父母有點慚愧,因為將來會回養父母身邊生活。

  所有人都傻眼了。

  12月7日,孫海洋帶孫卓回湖北監利縣老家,看爺爺奶奶。

  12月8日,下午1點,孫海洋駕車從監利出發,把孫卓送回山東陽谷。

  12月9日凌晨2點,到達陽谷某高中(孫卓的學校)。

  幾天後,孫卓給孫海洋打電話,說想回深圳。

  12月21日,孫海洋夫婦從深圳驅車去山東陽谷。

  12月22日晚,抵達學校,將孫卓接走。

  僅僅15天,就出現顛覆式逆轉,非常戲劇化。

  事實上,這種逆轉,是孫海洋一家智商、情商、處事智慧、網際網路思維的集中體現。

  孫海洋做了幾件非常關鍵的事:

  一、爭取時間。

  本來認親結束,山東J方就要帶孫卓走,原因是怕影響孫卓學習。J方這麼說,也可以理解。

  孫海洋急了,要求孫卓再呆2天,就2天。

  

  在深圳J方的擔保下,山東J方同意了。

  孫海洋主動爭取到2.5天寶貴的相處時間。正是這2.5天的相處,逆轉了事情的走向。

  二、老家認親。

  孫海洋帶孫卓回湖北監利認親。

  三、親自送回。

  孫海洋和彭四英自駕13小時,把孫卓送回山東。

  這3件事看似非常簡單,其實大有深意。

  孫海洋為自己爭取的這2.5天的時間裡,讓孫卓感受無數衝擊。

  

  01 物質條件對比

  我之所以把這條放第一,絕不是影射孫卓嫌貧愛富。物質條件是最直觀的感受,可以直接對人的視覺、觸覺造成衝擊。

  在認親之前,孫卓對養父母的經濟環境沒有多少感知,畢竟從小到大都習慣了。認親之後,必定產生衝擊。因為對比實在太強烈了:

  孫悅和孫輝在深圳生活——自己在山東陽谷縣農村生活;

  孫悅在新加坡留學,讀的是南洋理工大學——自己的目標是考上211;

  孫悅去歐洲到處旅遊,在阿爾卑斯山腳滑雪,在冰島看極光,在倫敦復古集市購物。

  

  反觀自己,都18歲了,第一次坐高鐵是為了認親。家裡訂的牛奶只能他一人喝,2個姐姐都沒份兒。

  作為親姐弟,孫悅的生活,其實就是孫卓理應擁有的生活。

  孫卓驚訝地發現:他被偷走的這些年,不僅失去親生父母的愛,還失去關於未來的無數可能性。

  他的人生起點被人販子和買家生生拉低一大截

  這對人都是無比強烈的衝擊。

  孫卓和孫海洋說過:那個地方太苦了,只有好好讀書才能走出去。

  他知道苦,也知道要付出很多努力才能走出去。而現在,親生父母可以直接帶他走出去,這對任何人(包括我)都是極大誘惑。

  02 愛

  孫家不僅比買家富裕,還更有愛。這種愛分為小愛和大愛。

  先說小愛。

  小愛=孫海洋夫婦對孫卓的愛+孫悅對孫卓的愛+孫輝對孫卓的愛。

  認親現場,孫海洋夫婦和孫卓抱頭痛哭,詢問他的生活好不好?有無挨打?

  孫海洋檢查孫卓身上有無傷口,彭四英攔住他,怕他嚇到孫卓。

  孫悅給孫卓打視頻,欲語淚先流。

  孫輝緊緊抱住孫卓不鬆手,抱的時間太久,久到旁觀者都哭起來。

  這些愛,都是發自肺腑的,孫卓肯定受觸動。

  但這些並不稀奇,所有尋親成功的孩子都會感受到。妙就妙在回湖北監利老家認親這個環節,它是大愛的集中體現。

  這個環節特別重要,還充滿智慧,下面我單開一節講。

  03 歸屬感+身份認同感+自我意識

  我先把回監利老家的場面給大家描述一下。

  出了岳陽火車站,門口已經停了好多輛監利的車,有親朋好友的車、宣傳部的車,還有警車,都是來接我們的。

  到了監利縣,大福路兩側擺放著足有幾千米長的鞭炮,路上甚至有四條舞龍的隊伍在艱難穿行。

  一路人山人海,擠滿了鄉鄰和記者,熱鬧極了。我們走在裡面就像逆水行舟,難以動彈。

  這個小縣城已經好多年沒有出現過這麼大的場面了。

  孫海洋把孫卓護在身後,好不容易擠進了家門前的小路。

  

  這個操作,對孫卓有幾個結果。

  (1)是對老家的認知具象化。

  孫卓一直在山東生活,對湖北老家沒有認知。如果深圳認親后直接回山東,他對「老家」的概念依然是模糊的。

  而這次回老家認親,讓他對「老家」這一個詞具象起來。

  (2)歸屬感

  孫家是一個大家庭。孫海洋有2個哥哥,1個姐姐。

  回到老家,見到爺爺奶奶和叔叔姑姑。親友們給孫卓許多紅包,表達對孫卓的愛。

  孫卓意識到自己是大家庭的一分子,喚醒了對於家族和血脈的歸屬感。

  孫海洋後來接受採訪時,也承認「我就是要讓鄰居都來告訴他,我這個孩子曾經是這個家裡的孩子,我不是陽谷的,我是湖北人」。

  而且這個家族的凝聚力非常強。

  這種強,一方面體現在孫海洋對2個哥哥的付出上。

  我在上文寫過,19歲的孫海洋給100多萬讓大哥治病,把日進斗金的包子店給二哥如果孫海洋不尋子,身家絕不低於小楊哥

  而2個哥哥,在找孫卓時,付出極多。

  

  後來孫卓被騙走,二哥話不多,貼的尋人啟事卻是最多,跑的地方也最遠。

  他早出晚歸,跑遍深圳各區,幾天下來,腳上的鞋都磨破了。

  孫卓的奶奶更不必說。

  天天一個人扛著一塊「懸賞二十萬尋孫子」的板子,每天在深圳人流量最大的地方遊走。

  一旦有人來圍觀,她就要在人群中下跪、哭喊。

  

  孫卓會發現:自己竟然被這麼多親人瘋狂找過、愛著、牽掛著。他們為了尋找自己,付出巨大努力和犧牲。這是何等的感動與震撼!

  (3)自我認同感

  在認親之前,孫卓只是一個山東農村普通高中生,沒經歷過大場面。

  現在,他感受到的是山呼海嘯、萬眾矚目般的熱切關注。絕大多數人一輩子都沒被這樣關注過。

  這種大排面、大場面、極高能量現場,極大激發了他的自我認同感。

  (4)對父親的崇拜

  認親前,孫海洋3個字,對孫卓而言,是完全陌生的。

  他不了解孫海洋。

  但通過這次老家認親,孫卓會從無數人口中認識孫海洋。

  在老家親友的口中,孫海洋是什麼人?

  小學文化,從監利農村走出去,白手起家,在深圳,做生意,定居。

  生了3個孩子。

  開奧迪車。

  送老大去新加坡留洋。

  救了大哥,提攜了二哥一家。

  結論:孫海洋有出息!了不起!孫海洋是個人物!

  孫卓會驚訝地發現:孫海洋竟然這麼強!

  人都是慕強的,男孩比女孩更迷戀強大感、力量感。一顆崇拜的種子至此在孫卓心中發芽、長大、開花。

  再對比買家爸爸,起點一樣,都是農村人,都是養3個孩子,生活境遇大為不同。一時間,高下立判。

  倘若這些話從孫海洋夫婦嘴裡說出來,就是自我表揚。孫卓會反感,會懷疑,甚至會有一種「被強迫、被說服」的感覺。

  但從無數親人們嘴裡說出來,再輔以感動的淚水和真情,能起到震撼心扉的強大力量。

  04 知道了孫海洋14年尋子歷程

  你消化了這一點,我再來講講現場尋親家長的巨大作用。

  不管是深圳認親還是湖北認親,每次現場都有許多尋親家長。

  這些家長的作用如下:

  (1)孫海洋,偉大!

  孫海洋是尋親家庭的領袖和靈魂人物,是無數尋親家長的精神支柱。他們佩服他、敬愛他。

  這讓孫卓對孫海洋的崇拜,又提升一步。

  (2)直觀感受養父母對生父母的戕害。

  孫卓歲數小,想象不到孫海洋夫婦這14年的痛苦,感受不到養父母對生父母的傷害。

  但無數尋親家長蒼老的面容、流淌的淚水、困窘的經濟狀況,會告訴他:你的父母這14年,吃了多少苦,受了多少精神摧殘,找你費了多少力氣,花了多少錢……

  許多家長絕對會痛罵、詛咒人販子和買孩子的人。說他們買孩子是為了傳宗接代,不是真愛孩子。如果真愛孩子,絕不會忍心讓別人骨肉分離。

  買賣兒童,是超越謀殺的罪孽,是對幼小孩子的情感掠奪,是對原生家庭親情的踐踏。

  就像孫悅那句話:

  在這個世界上,對於孫卓的養父母,誰都可以是孫卓。

  對於孫卓的親生父母,孫卓只有一個。

  這一刻,孫卓對養父母的認知和評價會產生強烈動搖。

  (3)背書

  在認親前,買家肯定給孫卓打過預防針,可能是:

  你親生父母把你丟了/賣了/你是我們揀來的……

  懵懵懂懂的孫卓便信了。

  但2次認親后,J方、媒體、尋親家長都告訴孫卓:

  你是被騙走的,買家花錢買的你;

  你的案件,是團圓行動被 GONG AN 部掛牌督辦的 ;

  孫海洋這14年一直拚命在找你;

  他們會給孫卓展示孫海洋登上過的尋親報紙、電視節目……這些物料上都有時間的痕迹。

  買家對孫卓描述的一切謊言,都必然被戳穿。

  05 不逼迫

  對待18歲的小孩子,千萬不能硬剛。一剛就壞事。

  在這一點上,孫海洋夫婦的表現絕對是教科書級。

  12月6日,認親現場。

  哭過後,孫海洋與孫卓相向而坐,彭四英蹲在一邊。她仰望、撫摸兒子的臉:我看看,都長成大人了。爸爸媽媽對你還好嗎?

  

  孫海洋夫婦知道說買家壞話,會避免激發孫卓的防備心理,關閉溝通的大門。所以,從始至終,他們沒說過買家的一句壞話。

  在湖北老家,記者問孫卓想回哪邊?

  孫卓不知道如何回答。孫海洋馬上說:先不說,先不說。

  在孫卓表示想回養父母家后,孫海洋親自開車把他送回山東陽谷,充分尊重他的意願。

  孫海洋對媒體說:孫卓是個好孩子,不要打擾他的生活,尊重他的所有選擇。

  孫海洋像一束溫暖的光,照亮孫卓,不計得失地愛著孫卓。

  反觀買家,處處都在強迫孫卓。

  首先,利用輿論壓力,道德綁架孫卓。

  其次,電話騷擾、簡訊騷擾。還去彭四英抖音下面說不好的話。

  最後,孫卓想回深圳,買家試圖阻撓,班主任只好帶孫卓從後門跑。

  06 買家自亂陣腳

  據說認親后,孫卓的假戶口便註銷了,不能再姓國。意味著傳宗接代的夢想破滅。

  據說買家的女兒被婆家退婚,養父母遷怒於孫卓。隨後發生爭吵,養父母沒收他手機,他沒吃早飯便離家回校。

  隔閡和間隙越來越大,離心只是時間問題。

  此外,咱再算一筆經濟賬。

  孫卓當時高一,3年高中、4年大學都要花錢。以現在這個就業形勢,以後大概率還要讀研。

  碩士畢業后,娶媳婦,彩禮、房子、車子……都是大筆支出。

  而且認親后的孫卓未必會給自己養老。

  無數想法湧來,買家對待孫卓的態度必然發生變化。

  委屈的孫卓主動給孫海洋打電話,孫海洋當機立斷,驅車趕到陽谷,把孫卓接回深圳。

  孫海洋完勝。

  總結

  1、人在任何時候,都要自強。

  孫海洋深諳人性。他在接受《鳳凰周刊》採訪時說:

  找孩子是一方面,另一方面,家長們還要把生意做好,努力把自己變好。

  你還要身體好。

  孩子(找到后)一看你窮得像個鬼一樣,又瞎又聾又病的,或者走火入魔一樣。

  那不是孩子想看到的親生父母。

  孩子見到你都怕了。他怎麼可能回來?

  2、不要急於求成。

  人是理性動物,也是感性動物。感情的變化需要一個過程。

  你再急,也不能跳過這個過程。

  親情、友情、愛情都是如此,戀愛、家庭、婚姻也都如此。

  我的讀者80%是女性,我必須強調這句話。

  3、尊重對方,給對方自由。

  這在親情、友情、愛情中都適用。

  4、靜待時機。

  在任何一場博弈里,肯定是籌碼多的人穩定,籌碼少的人慌亂。

  很多時候,前者只要不犯錯,同時靜靜等待後者自亂陣腳、主動犯錯即可。

  這個做法在很多領域都適用。 曹丕與曹植爭儲時,曹丕便用這招打敗曹植,以後有機會給大家講。

  婚姻中也是如此。有些女讀者遇到配偶出軌,找我一對一諮詢或在知識星球提問(見文末。也歡迎加我微信kekepeipei2)。

  我建議她們先穩住,再徐徐圖之——反正你是合法妻子,你是孩子的媽媽,還有共同財產(房子),你急什麼?

  結果她們沉不住氣,大喊大叫、大吵大鬧,把事情搞砸。

  最後,用知友的一段話結束這篇文章。

  孫海洋一家人勇敢、堅強、情感充沛,他們遭受了這麼多痛苦,也沒有麻木,沒有放棄。

  一家人相愛相扶,他們才是真正有能力愛人的人。

  世界上任何一個人,一旦感受過這種強烈的、無條件的愛,這樣真摯的情感交流,體會到人與人之間的深度鏈接,都不允許自己錯過。

  願買賣同罪,願天下無拐。

  如果孫海洋不尋子,身家絕不低於小楊哥

  1張破紙條,揭開4個人,29年血淚史

  媽媽婚姻幸福,卻把女兒的婚姻攪得稀碎

  真實故事:媽媽賣掉姐姐,父親酗酒,我現在是女博士后

  我是全職媽媽,兒子得大病,老公肯出錢,但態度冷漠,怎麼辦?

        更多大千雜聞 文章    >>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27 14:18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