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稅合成作戰中心遍地開花 程序、機構合法性引疑

京港台:2024-6-22 04:52| 來源:自由亞洲 | 評論( 6 )  | 我來說幾句

警稅合成作戰中心遍地開花 程序、機構合法性引疑

來源:倍可親(backchina.com)

  近日中國有多個省市成立了"警稅合成作戰中心",其主要目的是通過警稅聯動,打擊涉稅違法犯罪行為。但"作戰中心"的提法引起廣泛關注,有法律界人士認為,設立這種"作戰中心",不止在法律上缺少依據,並可能導致壓縮公民合法權利。

  中國經濟下行,近期有關稅務徵收的新聞不時成為中文社媒上的熱議話題。繳稅「倒查30年」的風波還沒有退卻輿論熱度,「警稅合成作戰中心」的消息又被人們緊密關注。

  據《南方都市報》的消息,公開資料顯示,目前全國已經有至少二十個省份建立了「警稅合成作戰中心」,包括山西、廣東、新疆等地。根據不同地方媒體的報道,這一機構大多設在本地的公安局,比如昆明市的「警稅合成作戰中心」設在本市公安局的經偵支隊,也有部分設在稅務局,比如福建莆田市的「警稅合成作戰中心」是在本市的稅務局稽查局揭牌。

  帶來"陰影"

  從政府網站以及有官方背景的地方媒體的表述看,成立這個中心的主要目的是想通過警稅聯動,打擊涉稅違法犯罪行為,保護納稅人合法權益。

  長期以來,中國就有公安機關與稅務部門聯合執法、查繳偷稅漏稅的做法。在中國之外的其他很多國家也有警察幫助維護稅法的規定,俄羅斯、義大利等國家甚至設有稅務警察的制度。哥倫比亞大學法學院研究員、原美國律師協會法治項目中國辦公室主任虞平分析說,警察介入稅收征繳的事務本身不是問題,因為不少國家都有利用警察機關打擊涉稅犯罪的做法,「現在的問題是他們成立了『作戰中心』,又是在目前經濟情況比較差的情況下,這給人帶來了無限的聯想。」

  目前網路輿論比較關注的也是所謂「作戰中心」的提法。官媒《環球時報》前總編胡錫進也在微博發文說,在經濟困難的情況下,出現大批的「警稅合成作戰中心」,會對公眾的認知和感受產生誤導,讓很多人感覺「風聲又緊了」,不利於提升民營經濟信心。

  虞平則認為,中國政府用「作戰中心」這個名詞表明他們沒有擺脫中共執政傳統上的「軍事管理」的心態,「他用『作戰中心』這種概念其實也給民間很多人心理上非常大的一個陰影,這個陰影就是說,它可能變成一種戰役性、運動式的做法。」他強調,這種運動式做法背後往往包含一定的政治目的,過去冤枉了很多人。

  但這類「作戰中心」在各地的稱謂並不一致,有的地方稱為「警稅聯合偵查中心」,或稱「警稅聯合辦案中心」。

  程序合法性問題

  2015年底,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了《深化國稅、地稅征管體制改革方案》,其中第12條提到:加強稅警協作,實現行政執法與刑事執法有機銜接,嚴厲打擊稅收違法犯罪行為。

  虞平認為,「警稅合成作戰中心」的成立可能要追溯到這一規定上,「這個方案下已經有公安部派駐國家稅務總局,有一個所謂聯絡機制辦公室,這些東西早就有了,是2016年5月24日在北京揭牌的。」

  回溯「警稅合成作戰中心」的時間線可以發現,這並不是一個新名詞。據《南方都市報》,早在2017年,地方上就出現了「警稅合成作戰」的提法。2020年底,深圳公安局經濟犯罪偵查局就成立了「警稅合成作戰中心」,強調應用大數據分析、AI建模來協助稅收執法。2021年5月,江西省宜春市還成立了「全國警稅合成作戰示範基地」。不過,成批湧現這個「中心」是今年以來的事情。

  中國律師黎雄兵認為,「警稅合成作戰中心」的程序合法性讓人存疑,因為稅務機關和公安機關管轄的對象和程序有所區別,「公民一般的稅收違法行為,稅務機關的權力已經足夠了,他可以調閱財務賬簿,查封銀行賬戶,可以稅收保全。」他強調,在這些情況下,並不需要公安機關介入,「不會因為你虛開了增值稅發票,或者少繳了稅,就把你拘留幾天的問題,稅務征管法上就沒有這樣一個法則,也就是不存在公安機關介入的合理理由。」

  黎雄兵分析說,現在稅收問題上,把兩個部門「合成」,這可能給普通公民帶來危害,「警稅合成后,就有可能使得一些納稅人在面對稅務機關的時候,不當地擴大了稅務機關的權力,納稅人有可能受到人身權利的壓迫,或者是威脅。」他強調,一般情況下,公安機關不會直接介入稅務案件,除非稅收部門的執法受到暴力抗法並報警;現在警稅合成,可能改變公安機關介入的程序,「你(公安機關)事先提前介入,實際上會造成公民權利的壓縮或侵犯。」

  黎雄兵補充說,如果是涉稅犯罪,在實踐中也多是稅收機關向公安機關移交,這種情況下,公安機關才以刑事偵查的角色介入涉稅刑事案件,「刑事偵查的強制手段比一般的稅務偵查要大得多,除了對人身有強制措施之外,他還可以進行刑事搜查,還有其他的技術偵查手段等等。」但現在「合成」的情況下,原來屬於刑事訴訟法授權的一些程序有可能不當地向稅務機關進行輸送或擴充,「它是違反基本的法治精神的,法治的基本原則是要依照程序,以及公民基本權利的保障,這是核心,即程序正義。」

  虞平也認為,根據以往的經驗,這種「合成」的機構可能給公民基本權利帶來損害,「有時候本來可以是行政處罰的,他可能給你入罪,有時候本來是無心之過的,結果給你很大的處罰,可能層層加碼,我覺得這可能是更大的對體制的破壞,這恐怕是重心。」

  機構合法性存疑

  身在荷蘭的內蒙古自治區政府前法律顧問杜文則認為,現在各地出現的「警稅合成作戰中心」從機構設置的科學性來講也可能是有問題的,「政府是有組織法的,豈能隨意設立機構,而且這是跨部門設立機構,還轟轟烈烈地掛牌子,這是個什麼事啊?而且不對外公布它的三定文件。」

  杜文解釋說,中國政府內部有一個政府直屬機構叫編製委員會辦公室,專門負責增加新機構和人員的確定工作。一般情況下,任何一個機構成立,都需要三定:定機構、定崗位、定編製,要明確哪些內部部門需要設立,部門的具體職能是什麼,以及部門之間的關係和協調機制;要明確這個機構的主要職責和許可權。但有關「警稅合成作戰中心」的三定文件並沒有看到。

  杜文指出,中國政府內部設立機構的隨意性很大,「他們一直在清理隨意設立的機構,但清理不完,這頭清理,那一頭又出來。從中央到省到市,都在不斷清理這樣的機構,這種機構合法的是非常少的。」

        更多大陸資訊 文章    >>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4-6-28 02:51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