塔利班高估了自己,在中美俄之間三頭要價,結果...

京港台:2024-5-14 19:53| 來源:慶彬有理 | 評論( 34 )  | 我來說幾句

塔利班高估了自己,在中美俄之間三頭要價,結果...

來源:倍可親(backchina.com)

  中美俄三個大國的地緣政治博弈,似乎正在對阿富汗問題起到潛移默化的影響。

  這三國裡面,中俄正在通過多邊協調,推動阿富汗問題得到實質性解決,美國雖然已經退出阿富汗,但依然保留了一定的影響力。

  【阿塔似乎想跟中美俄討價還價】

  而巴基斯坦這邊的分析人士就認為,中美俄的三邊博弈,給了塔利班可乘之機,他們或許能夠利用這種微妙的局勢,為自己爭取地緣方面的利益。

  但如果真的出現這種局面,或許不利於巴基斯坦。因為巴基斯坦這段時間,正因為極端主義問題,跟塔利班臨時政府鬧矛盾。

  最近就有消息說,巴基斯坦最近再次越境打擊阿富汗領土,針對性地肅清巴塔在阿富汗的營地。

  這或許表明,巴基斯坦對阿塔持續在反恐承諾上偷換概念、避重就輕的做法十分不滿。談來談去都沒有進展,那最後只能用自己的方式來解決關切。

  要是阿塔開始利用阿富汗的地緣戰略意義,跟大國討價還價。那巴基斯坦這邊,往後可能就會很被動。

  【俄羅斯對塔利班是一手胡蘿蔔一手大棒】

  站在巴基斯坦的角度,他們可能很希望,中美能夠合作應對阿富汗問題。一個是自己重要的鄰國兼合作夥伴,另一個與自己有長期的防務合作關係,要是雙方能夠積極響應巴基斯坦訴求,很多疑難雜症都能迎刃而解。

  但問題在於,阿富汗問題已經不是美國對外戰略的重點,只保留最低限度的關注。何況以中美目前的博弈態勢,巴基斯坦自己都面臨美國那邊「選邊站」的壓力。想把中美湊到一張桌子上,已經超出了巴基斯坦自身的能力。

  只是巴基斯坦的擔心顯得有些沒必要。阿塔現在還不足以完全代表阿富汗,想跟大國討價還價,甚至是在中美俄之間左右逢源,塔利班臨時政府也不具備這樣的政治能力。

  而且中美俄對阿富汗問題的態度存在差異。美國撤軍后,表面上已經置身事外,但終究還是大國,可以發動西方對阿富汗施加政治壓力。

  【美國撤離阿富汗以後,只對阿富汗問題保留最基本的關注】

  雖然塔利班跟周邊國家往來不需要看美國的臉色,但如果上升到更高層面的國際舞台,與西方打交道是遲早的事情。

  所以塔利班也在摸索,怎麼處理與美國的關係。而且被美國凍結的阿富汗資產,也是一個繞不開的話題。阿塔要是能拿到這筆錢,處境應該會緩解不少。但美國也看準了這一點,才一直吊著阿塔的胃口。

  俄羅斯對塔利班,則是一手胡蘿蔔一手大棒,一方面表示會把塔利班送進聯合國,取代前政府的席位;另一方面,又加緊與中亞國家互動,確保阿富汗的安全危機不往中亞外溢。

  而中國這邊,重點是經貿合作,以及推動多邊協調。與阿塔打交道,中國可能是周邊國家當中最有耐心的,不會急於求成。

  而阿塔這邊就表現得很急迫,最近還是開始跟中國談重開瓦罕走廊的問題。不過我們對此持保留意見,因為阿富汗內部形勢並不穩定,貿然重開瓦罕走廊,有較高的安全風險。

  【中國對阿富汗問題不會急於求成】

  客觀來說,美國從阿富汗撤軍以後,確實留下了一個所謂的「影響力」真空。但站在我們的立場上來看,關鍵不在於填補空白,而是怎麼收拾美國留下的爛攤子,讓阿富汗走上自主發展的道路。

  中國也是這麼做的,而且還在帶動周邊國家也這麼做。而阿塔現在要做的,是儘可能地配合,而不是有一些不切實際的雜念,比如說自詡為中俄的地緣夥伴,搞什麼「反美同盟」,又或者跟美國眉來眼去。

  說白了,在阿富汗問題上,中國採取的方式跟當年的美國截然不同,主要是跟臨時政府保持接觸,希望阿塔能逐漸展示良好的治理能力,逐漸獲得周邊國家認可,最後慢慢擺脫孤立。

  但阿塔想要走捷徑,鑽中美俄三邊博弈的空子,這就有本末倒置的嫌疑。

  更何況,我們過去強調過很多次,臨時政府有必要意識到,他要想獲得承認,只有滿足對周邊國家的安全承諾這一條路可走。

  臨時政府現在完全沒有跟中美俄討價還價的資本,連自己內部的派系分歧,還有國內的反對派也搞不定。在這種局面下,哪怕中美俄再怎麼重視阿富汗,阿塔這邊也不會有絲毫空子可以鑽。

  【阿塔必須要合作解決阿富汗問題,除此以外沒有捷徑】

  此外還有必要明確一點,周邊國家之所以願意與塔利班接觸,對建立關係持開放態度,是因為塔利班保證過,不會成為周邊國家的安全威脅。要是做不到這點,溝通的前提也就不滿足了。

  換而言之,不要說中美俄這些大國了,就連跟周邊國家討價還價,塔利班也沒有這麼做的資本和條件。

  如果阿塔還不能及時意識到這個問題,最後有可能走進一個死胡同。說白了,臨時政府要想獲得承認,根本沒有什麼捷徑可言,只能是一步一個腳印。

        更多國際觀察 文章    >>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7-31 06:32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