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林肯已聯繫中國,土耳其,沙特等國外長:勸勸伊朗
來源:倍可親(backchina.com)美國政府常年在中東拉偏架、攪渾水,這會兒又想拉中國收拾攤子了。
近日,伊朗將如何報復以色列「炸館」頗受輿論關注。據香港英文媒體《南華早報》12日報道,美國國務院11日表示,美國國務卿布林肯已請求中國外交部長和其他同行利用其影響力,勸阻伊朗襲擊以色列。
美國國務院發言人馬修·米勒告訴記者,布林肯與中國外長、土耳其外長和沙特外長等同行進行了交流,「明確表示局勢升級不符合任何一方的利益,各國應敦促伊朗不要升級行動」。
米勒表示,布林肯還與以色列國防部長加蘭特通了電話,「重申我們堅決支持以色列應對這些威脅」。
英國《金融時報》稱,拜登政府近幾個月多次請求中國利用其對伊朗的影響力,包括阻止葉門胡塞武裝對紅海船隻的打擊。但美國官員私下表示,他們沒有看到任何證據表明中國採取了任何施壓措施。
值得注意的是,在4月2日的外交部例行記者會上,中方已經明確譴責針對伊朗駐敘利亞使館的襲擊行為。發言人汪文斌強調,「外交機構的安全不容侵犯,敘利亞的主權、獨立和領土完整應當得到尊重。當前中東局勢動蕩,我們反對任何導致局勢緊張升級的行為。」
伊朗伊斯蘭革命衛隊公共關係部門當地時間4月1日表示,當天以色列對伊朗駐敘利亞大使館領事處大樓的空襲,造成7名伊朗軍事人員和6名敘利亞公民遇難,其中包括伊朗伊斯蘭革命衛隊駐敘利亞軍事顧問、「聖城旅」高級指揮官扎赫迪。
以色列經常對敘利亞境內的伊朗目標發動襲擊,但襲擊伊朗的使領館尚屬首次,路透社稱這標誌著中東衝突令人震驚的升級。《紐約時報》援引以色列官員的說法,證實了空襲由以軍方發動。以軍發言人則聲稱「不存在所謂的大使館,這是偽裝成民用建築的一棟伊朗軍事設施」,但拒絕證實襲擊。
襲擊發生后,伊朗誓言將「以同等規模和嚴厲程度」進行報復,並要求「美國必須負責」。伊朗最高領袖哈梅內伊4月10日重申,襲擊伊朗使領館相當於襲擊伊朗領土,以色列將因此受到懲罰。
美國代表則在4月2日的聯合國安理會上重申,美國與此事件無關,並警告伊朗不要藉機對美方人員實施報復。4月10日,美國總統拜登在與日本首相岸田文雄的聯合記者會上表示,伊朗威脅要對以色列發動「重大襲擊」,而美方已告訴內塔尼亞胡,「我們將繼續堅定不移地致力於保護以色列安全,抵禦來自伊朗及其代理人的威脅」。
4月11日,路透社援引伊朗消息人士報道稱,伊朗已向美國發出信號,表示將以一種「旨在避免(緊張局勢)重大升級的方式」回應以色列襲擊,德黑蘭方面提出了包括加沙停火在內的要求,因此「不會匆忙行動」。伊朗常駐聯合國代表團當天表示,如果聯合國安理會譴責以色列針對伊朗駐敘利亞外交機構建築的襲擊行為,並將肇事者繩之以法,那麼伊朗或許就不必要懲罰以色列政權了。
11日,以色列總理內塔尼亞胡在訪問特拉維夫南部的空軍基地時表示,以色列正在為加沙地帶以外地區的衝突做準備。
在對伊朗報復性襲擊的擔憂日益加劇之際,內塔尼亞胡對基地的空軍人員說:「我們也為涉及其他地區挑戰的情況做好了準備。我們制定了一個簡單的規則:誰傷害我們,我們就傷害誰。我們已經準備好迎接以色列的所有國家安全需求,無論是防禦性的,還是進攻性的。」
同樣在周四,負責中東軍事行動的美國中央司令部司令邁克爾·埃里克·庫里拉(Michael Erik Kurilla)抵達以色列。五角大樓發言人稱,庫里拉此行是為了與以色列國防軍領導層「討論該地區當前的安全威脅」。
大使館則表示,出於安全擔憂,美國限制了外交官在以色列的行動。
一份大使館通知寫道,「出於高度謹慎,美國政府僱員及其家人」在特拉維夫、耶路撒冷和貝爾謝瓦地區之外的「個人旅行受到限制,直至另行通知」。通知還稱,「安全環境仍然複雜,並可能根據政治局勢和近期事件而迅速變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