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的高規格國慶招待會,出現了幾個新變化

京港台:2023-9-29 19:22| 來源:政知見 | 評論( 2 )  | 我來說幾句

今年的高規格國慶招待會,出現了幾個新變化

來源:倍可親(backchina.com)

  9月28日晚,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4周年招待會在人民大會堂舉行。

  在國慶前舉行國慶招待會是慣例。

  國慶招待會不僅僅是一頓晚宴,更是各民族、港澳台同胞、各界人士普天同慶的團圓時刻。

  

  時間提前:改在了9月28日

  十九大之後,共舉行過6次國慶招待會,舉辦的地點都是在人民大會堂。

  領導人進場時會奏響歡快的《迎賓曲》,招待會開始會奏響《義勇軍進行曲》。

  不過,與往年相比,今年的招待會時間更早。

  從時間上來看,黨的十八大以來,每年的國慶招待會都在9月30日這一天舉行。

  今年中秋國慶雙節相連,9月29日至10月6日放假調休。今年這次招待會改在了9月28日,也就是放假前一天舉行。

  另外,央視報道稱,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每年都出席國慶招待會,但並不是每次都在招待會上發表講話。

  2014年在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65周年的國慶招待會上,以及2019年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周年招待會上,習近平都發表了重要講話。

  今年這場招待會的名稱是「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4周年招待會」,習近平在招待會上發表重要講話。

  新增加的出席者

  據《新聞聯播》報道,在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4周年招待會上,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出席招待會並發表重要講話。

  李強主持招待會,趙樂際、王滬寧、蔡奇、丁薛祥、李希、韓正出席招待會。

  出席招待會的還有:

  在京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中央書記處書記、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國務院副總理、國務委員、國家監察委員會主任、最高人民法院院長、最高人民檢察院檢察長、全國政協副主席和從領導職務上退下來的同志,以及中央軍委委員、曾擔任中央軍委委員的同志。

  中央黨政軍群有關部門和北京市負責人,各民主黨派中央、全國工商聯負責人和無黨派人士代表,在京的功勛榮譽獲得者代表,全國勞動模範和先進人物代表,成都大運會、杭州亞運會亞殘運會中國體育代表團代表,為民族地區穩定、發展、團結作出重要貢獻的少數民族代表人士,在京的部分香港特別行政區人士、澳門特別行政區人士、台灣同胞和華僑、華人代表,各國駐華使節、各國際組織駐華代表、部分外國專家等。

  從人數上來看,2018年共有1200多位中外人士參加招待會,2019年共4000餘名中外人士歡聚一堂,2020年至2022年,參加招待會的人數固定在近500人。

  今年的招待會,約800名中外人士歡聚一堂,共慶中華人民共和國華誕。

  

  另外,每年的國慶招待會,都會邀請一些先進人物或代表。

  比如,2020年參加國慶招待會的有「全國抗擊新冠肺炎疫情先進個人代表」;2021年參加國慶招待會的有「東京奧運會、殘奧會中國體育代表團代表」;2022年參加國慶招待會的有「北京2022年冬奧會、冬殘奧會中國體育代表團代表」。

  今年的招待會,則邀請了「成都大運會、杭州亞運會亞殘運會中國體育代表團代表」參加。

  信心

  在9月28日晚的國慶招待會上,習近平強調,新征程上,我們的前途一片光明。團結就是力量,信心賽過黃金。

  「我們要堅定信心,振奮精神,團結奮鬥,繼續爬坡過坎、攻堅克難,堅定不移朝著強國建設、民族復興的宏偉目標奮勇前進。」

  這並不是習近平首次強調信心。

  在2014年的國慶招待會上,習近平強調,「過去,中國人民有志氣有能力戰勝各種艱難險阻、鑄就我們人民共和國的輝煌。今天,中國人民也一定能夠戰勝可以預見和難以預見的各種艱難險阻,鑄就我們人民共和國更大的輝煌。」

  在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4周年招待會上,習近平強調,當前世界百年變局加速演進,國際環境發生深刻變化,我們前進道路上還面臨很多風險挑戰。

  我們要圍繞推動高質量發展,完整、準確、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加快構建新發展格局,著力加大宏觀調控,著力擴大國內有效需求,著力激發經營主體活力,不斷推動經濟運行持續好轉、內生動力持續增強、社會預期持續改善,切實防範化解重大風險,努力實現全年經濟社會發展目標。

  我們要圍繞推進高水平對外開放,繼續全面深化改革,穩步擴大規則、規制、管理、標準等制度型開放,推動共建「一帶一路」高質量發展,暢通國內國際雙循環,使經濟發展更有韌性、更有活力。

  我們要圍繞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加大民生保障力度,著力擴大就業,解決好人民群眾急難愁盼問題,加強對困難群體兜底幫扶,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全面推進鄉村振興,紮實推進共同富裕,不斷增強人民群眾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習近平指出,我們要堅持一個中國原則和「九二共識」,推動兩岸關係和平發展,深化兩岸融合發展,維護中華民族根本利益,增進兩岸同胞福祉。

  他說,「實現祖國完全統一是民心所向、時代潮流、歷史必然,是任何勢力都阻擋不了的」。

        更多大陸資訊 文章    >>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9-1 04:51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