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媒: 網友又要讓「中國人反思」了

京港台:2023-6-8 02:53| 來源:軍武速遞 | 評論( 7 )  | 我來說幾句

陸媒: 網友又要讓「中國人反思」了

來源:倍可親(backchina.com)

  

  韓國航天技術世界第一

  5月25日,韓國成功實施了2023年第一次航天發射,在全羅南道高興郡的羅老宇航中心用1枚KSLV-2「世界」運載火箭,將8顆衛星送入預定軌道。這次發射成功,對於韓國肯定是一件值得慶祝的事情,對於全人類應該也是一件值得慶祝的事情。在通往星辰大海的征途上,無論哪個國家航天的進步,都是屬於人類對宇宙探索的進步。

  不過,有的網友(也可能是「數字生命」機器人)又開始啟動反思技能了。套路基本就是「三段擊」的固定模板:「別國如何如何好+中國如何如何不好=中國人,要反思」

  

  ▲人家韓國都一箭八星了,看看中國在幹什麼?中國人要反思!

  每次看到這種「反思怪」都讓人哭笑不得。

  航天技術,這種中國從空白領域一口氣追到全人類TOP2,而韓國人剛摸到點門的領域,也要中國人對著韓國人反思,想想哪裡做的不夠好,這就未免有點……

  算了,想到韓國是宇宙第一超級大國,我還是先領一張反思券吧。

  

  既然要「好好反思」,我們就先看看宇宙第一超級大國的航天能力到底怎麼樣?

  宇宙第一大國的航天能力

  韓國的航天能力怎麼樣?要聽實話嗎?實話就是,如果從韓國人自己的角度,那簡直宇宙第一了;但從全球的角度來看,那就是低於世界一流水平。

  韓國的航天發展非常晚,因為韓國並不是一個擁有完整主權的國家,美國爸爸為了防止韓國重新挑起朝鮮戰爭,長期以來一直禁止韓國自主發展導彈和火箭技術。

  

  ▲朴正熙視察NHK-1白熊導彈發射

  1978年,韓國私下偷摸自主研發的首枚白熊導彈試射成功,成為全世界第7個自研導彈的國家,隨後引發周邊國家的反對,美國立刻向朴正熙施壓,要求韓國馬上停止研發導彈。

  韓國多次乞求美國松嘴,主動解散了導彈開發團隊,並將國防科學研究所裁員三分之一進行示好,最終1979年美韓兩國簽署了《美韓導彈指南》,美國同意韓國繼續研製導彈,但射程不能超過180公里。

  自此,韓國的火箭技術才得以發展,1989年韓國成立航空宇宙研究院(Korea Aerospace Research Institute),開始進行航天能力建設。在此之前,韓國人並沒有專門進行民用航天技術研究,在人類探索宇宙方面做的最多的貢獻就是坐在電視機前,為美國火箭發射鼓掌。

  

  ▲玄武-1彈道導彈

  此前韓國試射成功的火箭,或者說是NHK-1「白熊」,以及後來的NHK-2「玄武-1」導彈,原型都是仿造的美國MIM-14「奈基-大力神」防空導彈,並不是完全自主研製。

  

  ▲美軍裝備的MIM-14「奈基-大力神」防空導彈

  這兩型導彈射程均為180km,戰鬥部450kg。NHK-1「白熊」導彈的結構和外形與MIM-14幾乎完全一致,為兩級固體燃料火箭發動機。第一級採取4枚M5E1火箭發動機並聯,第二級為1枚M30火箭發動機。NHK-2「玄武-1」與NHK-1「白熊」稍有變化,為了提高可靠性,把第一級的4枚M5E1火箭發動機替換為一枚整體固體火箭發動機。

  

  ▲NHK-1「白熊」(上圖)和NHK-2「玄武-1」(下圖)

  把防空導彈改裝成地對地彈道導彈,性能也還算說得過去。只不過已經落後與隔壁的朝鮮了。

  作為對比,朝鮮在1989年前,發展了「火星-1」到「火星-5」一共五型地對地彈道導彈,其中仿製「飛毛腿-B」的「火星-5」重3.7噸,可搭載860千克戰鬥部,最大射程約320千米,在三八線以北附近區域發射時,可將韓國大田機場納入射程之內。該型導彈不僅朝鮮自身生產裝備,也向伊朗等國家大量出售。

  

  ▲朝鮮人民軍「火星-5」地對地彈道導彈(小號手封繪)

  可以說,相當長的一段時間裡,宇宙第一超級大國連北面的鄰居都不如,更不要說和其他航天強國相比了。

  真正的轉機還是韓國航空宇宙研究院成立后,有了正式的機構,韓國人才真正開始試著把手伸向宇宙。1990年,韓國航天科研人員開始研究民用火箭技術,並在忠清南道建設火箭發射場。

  

  ▲位於韓國大田市的韓國航空宇宙研究院

  與世界上其他探索航天技術的國家一樣,走向星辰大海首先要在海邊玩水,研究並製造大氣層內的探空火箭。韓國航空宇宙研究院第一步也是如此,希望以大氣科學試驗來提升火箭總體設計製造能力,於是便啟動了韓國探空火箭(KSR)計劃,並計劃未來在KSR火箭基礎上搞韓國運載火箭(KSLV)。

  從1990年到2002年,韓國航空宇宙研究院先後研發製造了KSR-1到KSR-3三種小型亞軌道火箭。其中,1993年發射的KSR-1是一級固體火箭,1998年發射的KSR-2是兩級固體火箭,2002年發射的KSR-3火箭是液固兩級火箭,第一級為液氧煤油發動機,第二級為固體發動機。

  

  ▲韓國KSR系列小型亞軌道火箭對比圖

  通過這13年,三種型號火箭的探索,韓國終於發現搞了這麼久的KSR系列火箭發動機根本不行,連被寄予厚望的KSR-3火箭第一級液氧煤油發動機,推力才12.5噸,比沖僅為240秒,根本無法滿足KSLV運載火箭的需要。再這麼自己搞下去,只能是浪費時間。

  但是韓國人找到了一條通往宇宙的捷徑。

  2004年,韓國政府找到當時窮困潦倒的俄國人,請俄羅斯在航天領域提供全面的技術援助。當然,這是有償服務,可以付美元。太空中無敵的俄國人當時正是缺乏現金的時候,連RD-180這種寶藏級火箭發動機都能賣給美國人,只要錢到位,和韓國人合作自然也沒問題。

  在俄國人的幫助下,韓國在距離首爾485公里的全羅南道羅老群島重新建立了一個火箭發射場,並重新確定了KSLV的方案。把原定韓國自研的第一級發動機更換為俄羅斯的RD-151液氧煤油發動機。

  

  ▲調試中的RD-151火箭發動機,注意看下面工作人員的個頭對比

  RD-151液氧煤油發動機與其說是俄羅斯的,不如說是前蘇聯的。蘇聯11К25「能源」運載火箭在研製過程中,因為推力需求極高,所以先後使用過RD-150、RD-170兩型火箭發動機。而RD-151就是單燃燒室版本的RD-150,推力約為170噸。

  KSLV第二級發動機在韓國人的堅持下保留原設計,繼續使用韓國KSR-3上的固體發動機。這台發動機很小,直徑僅為1米,推力只有7.8噸,明顯比第一級的RD-151縮水一大圈。

  

  ▲KSLV第二級火箭發動機,個頭明顯小太多

  於是,第一級、第二級分別採用不同技術的俄韓混血KSLV-1運載火箭就誕生了,這是韓國真正意義上的第一發航天運載火箭,總長33米,重141噸,LEO運載能力只有0.1噸,也就是100千克(韓國人第二級發動機推力不足的鍋)。這枚火箭後來還有一個在全世界都很響亮的名字「羅老」。

  「羅老」的名字這麼響亮,當然不是因為完成了什麼人類壯舉,而是因為在全世界觀眾面前連續發射失敗。

  2009年「羅老」第一次發射,火箭第一級、第二級工作正常,很順利的把400kg的整流罩和100kg的衛星射了出去,但是這個400kg的整流罩分離失敗,組合體最終速度只有6.2km/秒,速度不夠未能入軌,衛星殘骸墜回地球,掉在澳大利亞的荒漠里。

  韓國人宣布,火箭未能進入預定軌道,發射「部分失敗」。畢竟失敗乃是成功之母,有了這次部分失敗的經驗,可以為之後的部分成功鋪平道路。

  

  ▲「羅老」火箭發射

  2010年「羅老」第二次發射,這次在點火升空137秒后「BOOM」!連「部分成功」的機會都沒有,直接空中爆炸。

  當時韓國還甩鍋稱「火箭爆炸時正好是俄國專家設計的第一級發動機的工作時間,事故原因不言而喻」。俄方對此反駁「原因可能是韓國製造的第二級發動機提前點火造成的,上次失敗的原因就是在韓方」。

  2013年3月,「羅老」第三次發射終於成功,順利把100kg重的STSAT-2C衛星送入了LEO軌道。

  然後……然後就沒有然後了。因為俄羅斯人收的錢只答應給韓國人提供三次「羅老」火箭發射服務,現在三次都發射完了,KSLV-1「羅老」也就壽終正寢了。

  有KSLV-1,就有KSLV-2。2013年,韓國航空宇宙研究院在「羅老」火箭發射任務完成後,就開始了新型運載火箭KSLV-2「世界號」的研製。

  按照韓國人的構想,KSLV-2「世界」將採用三級火箭構型,長47.2m,最大直徑3.5m,起飛質量約200噸。

  

  ▲KSLV-2「世界」運載火箭

  2013年至2018年,韓國人在烏克蘭南方設計局15噸級液氧煤油發動機基礎上,研製了KRE-007和KRE-075液氧煤油發動機。

  為了減少成本,這兩款供KSLV-2使用的發動機採取了通用化設計。第一級KRE-075和第二級真空型KRE-075設計基本一致,唯一區別是第二級的真空型KRE-075具有更大的擴張噴管。第三級的KRE-007發動機也採用了與KRE-075相同的循環方式。

  2021年10月21日,在投入超過17億美元后,韓國KSLV-2「世界」運載火箭迎來首飛。在全世界的注視下,這次發射還是「部分成功」。第一級、第二級發動機均順利點火,但是第三級動力不足。在發射后一個小時,時任韓國總統文在寅宣布火箭沒有進入預定軌道,發射失敗。

  

  ▲KSLV-2「世界」運載火箭發射

  因為KSLV-2上使用的發動機都是由韓國研製,雖然性能一般,但是自主研製的好處就是結構很清楚,方便發現故障原因。韓國航空宇宙研究院事後對這次發射失敗進行了認真調查,發現問題還是自身經驗不足,火箭設計有誤,對上升過程中壓力容器浮力變大沒有充分估計。

  韓國航空宇宙研究院在調查報告中說,「世界」火箭在發射36秒后出現異常,這主要是因為火箭第三級氧化劑罐內部的氦氣罐在巨大的浮力作用下脫離原位置並與氧化劑罐碰撞,發生氦氣和氧化劑泄漏,最終導致第三級發動機氧化劑不足,提前46秒關機,未能順利入軌。

  把事故原因摸清楚了,KSLV-2「世界」運載火箭終於在2022年6月21日發射成功,送入太空一顆0.2噸的技術示範衛星和1.3噸衛星模型。

  然後就是今年5月25日,第二次發射成功,送上去4顆納米級衛星和4顆小型衛星,一共8枚,妥妥的一箭八星。

  

  ▲韓國KSLV-2「世界」與KSLV-1「羅老」等其他早期火箭對比

  實事求是來說,韓國KSLV-2「世界」運載火箭的技術水平不算低,能自主研發近地軌道運載能力2.6噸、太陽同步軌道運載能力1.5噸的運載火箭,韓國航天技術的進步應該說是巨大的。

  畢竟全世界200個國家,能自己發射衛星的真沒幾個,能自行研發火箭將1噸以上載荷送到地球同步軌道的,更是只有美國、俄羅斯、法國、中國、日本、印度和韓國等7個國家。

  但是,航天技術排名第7的韓國憑什麼要讓航天技術排名第2的中國反思?!難道就是因為「一箭八星」?!

  中國航天:你看不起誰呢

  「一箭八星」對中國航天是個事嗎?

  世界上最先實現「一箭多星」發射技術的是美國人。1960年,美國使用1枚火箭同時發射了2顆衛星。1961年,美國人再次復現這一技術,用1枚火箭同時發射了3顆衛星。很快,蘇聯、歐洲航天局也都掌握了這種技術。

  中國是全世界第四個掌握一箭多星發射技術的國家,在1981年用風暴一號運載火箭將3顆「實踐二號」衛星成功送入軌道。之後的「一箭多星」就成了「落後技術」。

  2015年,我國長征六號運載火箭在首飛任務中,將20顆衛星送入太空,創造了當時的亞洲一箭多星紀錄。2022年2月27日上午,我國長征八號遙二運載火箭在文昌航天發射場點火升空,成功將22顆衛星送入預定軌道,這次發射又創造了我國一箭多星發射的新紀錄。

  

  ▲長征八號一箭22星

  隨著衛星小型化、模塊化越來越成熟,一箭多星已經不是一個多高難度的技術。為了搶奪商業化市場,大家都開始拼數量了。

  2013年美國軌道科學公司「米諾陶洛斯」火箭一次性將29顆衛星送入地球軌道,打破世界紀錄,僅僅兩天後,俄羅斯就發射一枚「第聶伯」運載火箭將32顆衛星送入太空。

  後面就更離譜,2017年,印度航天局用PSLV-C37火箭一次性發射了104顆衛星,其中包括88顆美國衛星、一顆中國衛星。這104顆衛星加起來總重還不到1.4噸。

  

  ▲印度一箭104星

  目前最新的記錄是,2021年馬斯克的SpaceX獵鷹9號火箭一次性發射了143顆衛星。所以,韓國的「一箭八星」的成就在世界一流水平面前,完全不值一提。

  2022年航天科工二院研究員楊宇光就曾表示:一箭多星發射技術在世界範圍內已經相對成熟,包括美國、俄羅斯、中國在內的航天大國均較為成熟地掌握了該項技術。

  事實上,中國目前的航天綜合能力僅次於美國,基本處於坐二望一的位置。

  2022年,美國全年共進行87次發射,成功84次,發射次數居全球第一。中國全年共進行64次發射,成功62次,發射次數居全球第二。排名第三的俄羅斯只有22次發射,並列排第四的歐洲和印度都只有5次發射。

  

  ▲在發射能力上,美國和中國已經把其他對手都遠遠拋在了身後

  從火箭性能來說,中國目前使用的長征五號B運載火箭(近地軌道運載能力25噸)雖然不是世界最強,但是綜合性能還是能壓倒美國以外的其他國家。這次韓國人引以為傲的一箭八星KSLV-2「世界」運載火箭(近地軌道運載能力2.6噸),還不如我國1994年投入使用的長征三號甲運載火箭(地球同步軌道運載能力2.6噸)。

  

  ▲長征三號甲運載火箭至今共發射27次,成功率100%

  近年來,中國先後完成了月球登陸探測、火星登陸探測、空間站搭建等大型航天任務,這些哪一項不是世界最頂尖的技術?我們的無人車都登陸火星了,韓國才剛剛開始發射衛星,就這天壤之別的差距,憑什麼讓中國反思?反思自己把韓國甩太遠了嗎?

  

  ▲2021年祝融號火星車在火星表面著陸,照片由一台分離式相機拍攝。

  另外,我國載人登月工程已啟動實施,計劃在2030年前實現中國人首次登陸月球,如果成功,將會成為人類第二個登陸月球的國家。

  為了實現這一目標,除了長征五號運載火箭外,更大更強的長征九號運載火箭也已經蓄勢待發。這型火箭將和美國SpaceX星艦、土星5號並列成為人類最強大的運載火箭系統之一。

  

  ▲長征五號B型運載火箭

  所以,誇獎韓國航天技術進步不是問題,因為韓國確實在過去的30多年裡取得了長足進步。但是要拉一踩一,而且還是踩中國,這就是對人類航天水平毫無了解的白痴了,能得出中國在航天領域需要對著韓國反思的非理智結論,確實就是非蠢即壞。

  像這樣動不動就讓中國人反思的「反思怪」在國內網路上還真的不少。從俄烏戰爭到非洲戰亂,從國泰辱客到國人吃肉......哪裡都能見到這些天天讓中國人反思這反思那的言論。

  對這種「反思怪」,我只想說一句「反思個鬼!」也許有的人是真心蠢,不了解世界險惡,被人打了一巴掌,也是「與其指責他人,不如詆毀自己」,把沒被打的一半臉再送上去。

  但肯定也有一些人或者「數字生命」,明明知道事實,但為了流量或者經費,千方百計打擊中國人自信心,是對社會公眾不負責任。

        更多大千雜聞 文章    >>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3-6-8 06:26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