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有了輝瑞特效藥后,張文宏焦慮的是什麼

京港台:2023-1-9 19:04| 來源:風聲 | 評論( 26 )  | 我來說幾句

上海有了輝瑞特效藥后,張文宏焦慮的是什麼

來源:倍可親(backchina.com)

  

  河南省宣布全省已經「順利過峰」,而南方一些省市正處在重症感染高峰。

  我們也可以從殯葬方面的一些信息看出疫情的趨勢。前不久,江西發生特大車禍,送葬隊伍19人死亡,他們在凌晨送葬,是因為火葬場要排隊。種種跡象表明,現在和新冠的戰鬥進入了最後的時刻。

  年輕人大部分已經康復,大城市恢復了活力,但是在大醫院,醫生和護士仍然在晝夜奮戰,有不少重症的老人需要搶救。剛剛過去的這個周末,有成都的朋友買輝瑞Paxlovid葯,「黑市」上仍然要花上萬元。

  上周六早晨,「上海靜安」發布一條3分40秒的視頻,引起了廣大網友的關注。這段視頻中,張文宏醫生到靜安區一家社區醫院「指導工作」,他感嘆,「這裡的條件比華山醫院好」,一是還有空餘的床位,二是社區醫院有Paxlovid,而華山醫院卻不一定有。

  更早一些時候,有一段張文宏的「萬字文」在網上流傳,其實是他對上海社區醫生的講話。在講話中,張文宏聲稱,要「迅速發起一場社區醫生主導的戰役」,抓住救治的黃金72小時。隨後,消息傳出,上海社區醫院開始投放Paxlovid。

  

  北京協和醫院發布了一份基層診療指南,精神和張文宏所在的上海華山醫院治療方案是一致的。張文宏總結為「四步法」:氧療(吸氧);抗病毒藥物(有條件就用Paxlovid),糖皮質激素,營養治療(回家好好吃飯)——醫院要做的其實是前三個步驟,尤其是社區醫院得到Paxlovid之後,就可以進行更有力的戰鬥了。

  因為張文宏在講話中說「只吊抗生素是錯誤的方案」,很多人質疑張文宏,說什麼村醫用抗生素就擊退了病毒。其實,這是雙重的誤解,張文宏糾正的不是村醫,而是社區醫院之前的錯誤做法;當然,這「糾正」並不是怪罪社區醫生方法錯誤,因為之前他們也只能注射抗生素,沒有更好的藥物。

  張文宏著急的是,因為方法不當,本來可能活下來的人,卻沒有活下來。老人們湧向協和、華山這樣的大醫院,那是他們最後的自救,但是大醫院容量有限,短時間的擠兌,讓一些人失去了看病的機會——所以,種種矛盾指向一個關鍵如何更好發揮社區醫院的作用。

  這一次北京和上海,都進行了有益的探索,就是在社區醫院鋪開Paxlovid,引導急症、重症患者更多選擇距離自己家更近的社區醫院,這比撥打120到大醫院更有效,而這一次「戰役」,也讓更多人開始認真關注社區醫院的作用和它們面臨的困境。

  視頻中張文宏去指導社區衛生中心,可能是經過挑選的好社區,因為這樣的視頻播出去才有吸引力。看上去,它的硬體條件確實不錯,窗明几淨,設備也是新的,張文宏也是連連稱讚,「條件比華山醫院還好」。

  但是,視頻的一個細節也暴露了社區醫院普遍的困境:病人不算多,床位有空置,醫生解釋說,「一點50才開,而現在剛剛1點50。」

  很多三甲醫院醫生忙得團團轉,三班倒,醫生從12月開始就沒有真正休息過,很多醫生感染后還在堅持工作崗位,網上有護士給同事輸液的照片,讓人看著難過。而社區醫院還可以做到「午休」,這說明去這裡看病的仍然不多,原因也是老生常談:很多人不信任社區醫院,寧願選擇排隊幾小時,選擇人潮擁擠,選擇更短時的服務,也要去大醫院。

  我們必須問,這到底是為什麼?

  視頻中,一位老太太對張文宏大聲說:「張醫生,你好!」張文宏雖然戴著口罩,老太太仍然認出了他。老太太明明距離社區醫院更近,但是可能認不出任何一個社區醫院的醫生。這個細節反映出社區醫院最大的困境,就是信任問題。

  同樣,這次疫情海嘯廣大農村遭到更大衝擊。農村的老人排隊到村醫那裡看病,村醫沒有Paxlovid,甚至也沒有抗原。他們按照老辦法,開抗生素和輸液,幫助村民對抗病毒。具體療效當然有爭議,但有一點很確定:鄉親們還是信任村醫的。當然,他們沒有其他選擇,沒有能力去協和或者華山,但是這種信任也不完全是盲目的,而是過去很長時間互動的結果。

  就像老太太認出張文宏一樣,每一個農村老人都能大聲喊出經常給自己看病的村醫的名字。很多村醫心中就裝有老人的病例,知道他們有什麼基礎疾病,不用檢查就能大概知道他們的問題所在。

  這不是說鄉村老人的醫療條件更好(現實完全相反),而是說這種村醫模式也有它的可取之處:熟悉病人,有真正的溝通;不僅有治療(水平可能有限),也有情感交流和照顧,扮演一種真正的健康顧問的角色。

  張文宏的名氣和威望,來自於他的表現和公共媒體的塑造,而村醫的威望,則來自於近距離的人與人溝通所建立的信任。處在村醫和張文宏之間的「社區醫生」,面臨的則是一種掙扎的職業局面,他們似乎有點心不在焉,心中盼望的可能是到大醫院「更進一步」,同時,也因為缺乏病人,難以紮根在社區。

  社區醫院面臨的問題很多,但真正的問題,還是在於「人的問題」。這次北京、上海在社區醫院鋪開Paxlovid是一個很好的開端,這提升了社區醫院的影響力。但要讓社區醫院真正獲得信任,還有很長的路要走。只有居民真正信任社區醫院的醫生,我們設計中的「分級診療」局面,才會真正形成。

  過去一個月,各地大醫院的醫生都連夜奮戰,不少人都是帶病工作,感動了無數人。人們都呼籲多讓醫生休息,提高他們的待遇,有媒體甚至呼籲「直接給醫生髮錢就完事了。」我當然同意給那些戰鬥在一線的醫生髮錢;但是,發完錢之後,是不是「就完事了」?這一輪辛苦之後,我們到底收穫怎樣的教訓?將來再遇到這樣的公共衛生危機,如何能做得更好?

  張文宏所想象的最重要的戰鬥,是由「社區醫生」來主導戰役——設備、藥物和及時的培訓,可以暫時提升他們的水平和戰鬥力,但是如果讓他們成為一支真正的力量和居民日常健康的依靠,那我們需要一套真正能鼓勵社區醫生的機制,更重要的是提升他們的職業存在感。

        更多大千雜聞 文章    >>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3-1-11 23:48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