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您還記得那座雕塑嗎?

作者:劉小雨  於 2018-1-12 02:03 發表於 最熱鬧的華人社交網路--貝殼村

通用分類:熱點雜談|已有60評論

這裡是網友評論第3頁,點擊查看原文

發表評論 評論 (60 個評論)

回復 劉小雨 2018-1-12 23:15
9771: 工農兵,就缺學商
那個年代學者被打到底了,商人不敢站出來,都是那時候社會中的低端人口
回復 劉小雨 2018-1-12 23:19
ryu: 那時還美其名曰藝術來自生活,什麼生活呢?
那時候的生活,藝術來源於生活高於生活本身沒錯,錯得是那個時代
回復 劉小雨 2018-1-12 23:22
ryu: 空頭支票上的主人公。
也算是曾經風光過吧,有那幾年時光也是逍遙的吧
回復 劉小雨 2018-1-12 23:28
徐福男兒: 這60多年來,工農兵除了在雕塑上風光,究竟有什麼地位?
後來就變成下崗工人和農民工,現在是低端人口
回復 劉小雨 2018-1-12 23:29
病枕軛: 好像前蘇聯設計的那個,裡面的女的,還有點人情味。
我們那時候幾乎都是山寨前蘇聯的,包括藝術,以及藝術教育
回復 劉小雨 2018-1-12 23:44
專治蛋疼2: 除了兵,工農已經是低端了
也就這幾年時間,地位的轉變真快
回復 劉小雨 2018-1-12 23:45
風天: 耶,頂天立地啦。
雕塑是的,人未必
回復 劉小雨 2018-1-12 23:45
看得開: 這些雕像都是從蘇聯時期抄來的吧,現在北韓
山寨由來已久。
有時候看現在的北韓,會有一種莫名的熟悉感,細思極恐。
回復 劉小雨 2018-1-12 23:46
kumar: 為什麼農民永遠是女的?
不說不覺得,一說一看真是這樣的,難道這是性別歧視
回復 劉小雨 2018-1-12 23:46
海外思華: 對這些雕塑記憶深刻呢!
我們都記憶深刻,對那些雕塑
回復 劉小雨 2018-1-12 23:46
前兆: 【滿臉的膠原蛋白】,說得好!贊!        
年輕就是這樣的,嘿嘿
回復 浮平 2018-1-12 23:58
劉小雨: 是呀,美國的那些新聞我也看了,心疼那些雕塑,但是也理解那些人的心情。需要一個平衡點,很難!
嗯,很難 -- 說明不是非白即黑的事,所以不是集權一刀切的做法,各市區自行處理。市政討論辯論幾年,徵求當地民眾意見,民主方式決定后並晚上移到非公共場所的基本沒有引起大的反感,但不等於沒有不同意見。有更多的人能夠理解為什麼要將有些藝術品移走(但不破壞,砸毀藝術品)的原因,阻力就小些,平衡點就容易達到。case by case。

專制是統一行動,所以效果不同。
回復 西方朔2 2018-1-13 01:57
國內一個群里的當年老兵對這部電影很反感,說當時的年輕的戰士們都很單純,包括文藝兵,極少電影中那種勾心鬥角的陰暗心理。還挖出了馮小剛的起家歷史。 我沒看這電影。
回復 劉小雨 2018-1-13 02:31
西方朔2: 國內一個群里的當年老兵對這部電影很反感,說當時的年輕的戰士們都很單純,包括文藝兵,極少電影中那種勾心鬥角的陰暗心理。還挖出了馮小剛的起家歷史。 我沒看
那個電影裡面的應該是個案吧,不過我也沒看這部電影
回復 南沙2 2018-1-13 06:11
小雨挺能的,淘了這麼多古董雕塑照片,打開了大家的記憶閥門,往事不堪回首哈。說起膠原蛋白,你的照片顯示出你的膠原蛋白含量還是很豐富的。
回復 老懞 2018-1-13 06:53
有心人,難得收藏這些圖片!
回復 風天 2018-1-13 11:44
劉小雨: 雕塑是的,人未必
那時代的人,
立那時代的地。
頂不了這時代的天啦。
回復 夸父追月 2018-1-13 12:52
從雕塑上看,中共偽政權就是蘇聯的複製品。建黨偉業,其實是蘇聯人的偉業;國共內戰,其實是中華民族與蘇聯及其代理人的生死存亡之戰。他們贏了,而中華民族輸了,從此淪入萬劫不復之地!
回復 xqw63 2018-1-17 00:58
太忘不掉啦
回復 jhdl 2019-2-27 14:44
芳華這部電影的熱播打開了中國人懷舊的序曲。
123

facelist doodle 塗鴉板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評論 登錄 | 註冊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7-5 22:52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