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活在廣州不容易」 ,走進廣州的窄巷裡---廣州行(8)

作者:三Y老豆  於 2015-10-23 05:45 發表於 最熱鬧的華人社交網路--貝殼村

作者分類:回國遊記|通用分類:回國記錄|已有92評論

關鍵詞:工作人員, false, Style, 廣州, 大學

這裡是網友評論第5頁,點擊查看原文

發表評論 評論 (92 個評論)

回復 看熱鬧和看門道 2015-10-25 16:02
我還真不這麼高看中國的政府,他們根本沒有作為。他們即使有什麼動動嘴的宣傳,那也是水濕皮毛的形式。況且,政府的人本來就是人民,素質不會高於人民,所以也就沒有什麼他們來教育之說了。

相反的是人民對政府的放縱,任其庸政、怠政,任其胡作非為。人民自己一盤散沙,自私自利,不顧公德,才會有公共的爛政府生長在那個土壤上。

不是領導人的問題,也不是政府的問題,而是人民的問題。就是派希特勒和黨衛軍到中國,也不可能帶出二戰前德國的民眾的那種民風。
回復 sugela 2015-10-26 00:29
三Y老豆: 可參考:
「在《廣州地名古今談》這本書中,我們從編委廖汝忠的文章中了解了「三家巷」在廣州城市變遷中的來龍去脈,儘管三府前街的三家巷在1982年併入了三府前
謝謝老豆兄專門查找資料。深為感動。
回復 三Y老豆 2015-10-26 11:56
看熱鬧和看門道: 我還真不這麼高看中國的政府,他們根本沒有作為。他們即使有什麼動動嘴的宣傳,那也是水濕皮毛的形式。況且,政府的人本來就是人民,素質不會高於人民,所以也就
我所認識的國內為官的朋友中很多都持你這種觀點,有什麼樣的土壤就會結什麼樣的瓜,普通百姓就像供給瓜果肥料的土
回復 三Y老豆 2015-10-26 11:56
sugela: 謝謝老豆兄專門查找資料。深為感動。
舉手之勞
回復 bugfinder 2015-10-26 13:29
三Y老豆: 我下鄉三年+工作四年有七年工齡,所以能拿到近五十元工資,那時候邊讀書邊可以請同學去餐館吃飯
前輩應該是72屆。我是75屆。在工廠作了四年學徒。上大學不帶薪。因為跟輔導員間接有點點關係,他鬆鬆手給我評了個最低級的助學金¥10.32. 不過那個時候的學費住宿都是免費,週末從學校騎單車回家又不用付汽油費,這雞碎贛多助學金已經勉強夠在學校飯堂開伙了。
回復 bugfinder 2015-10-26 13:35
看得開: 我也覺到他帶薪奇怪,我是在80年從高中直入華工的,讀書也沒有薪水,只記得入學時糧票從每月27斤加到32斤,已經高興不得了。
我是79級。同班絕大部分是應屆高中生。現在想起來是有那麼會事,有三兩個老傢伙是帶薪的。不過他們都幾孤寒噶,沒有三丫她爸那麼豪,他們好像從來沒有請過同學吃飯,連兩分錢一片的咸酸都無請過。
回復 三Y老豆 2015-10-27 07:04
bugfinder: 前輩應該是72屆。我是75屆。在工廠作了四年學徒。上大學不帶薪。因為跟輔導員間接有點點關係,他鬆鬆手給我評了個最低級的助學金¥10.32. 不過那個時候的學費住
那您是我的前輩,我是八十年代初才上的大學,也許那時才開始給下過鄉當過知青的學生髮工齡工資
回復 三Y老豆 2015-10-27 07:06
bugfinder: 我是79級。同班絕大部分是應屆高中生。現在想起來是有那麼會事,有三兩個老傢伙是帶薪的。不過他們都幾孤寒噶,沒有三丫她爸那麼豪,他們好像從來沒有請過同學吃
也許他們還要給些錢補貼家裡人
回復 Sc2885375 2015-10-28 02:10
三Y老豆: 廣州很有南洋風情,小吃很有特色
其實廣東人明、清時代就到南洋謀生,飲食文化也傳過去,是二地文化互相影響。曾經在東南亞地區工作,所以見過不少當年華人在當地的文化遺跡。特別是越南、馬來西亞、泰國,很多當地土話與粵語發音相近。新加坡更是超過七成是華人。我不會越南話,就是說粵語在西貢呆了二年。
回復 三Y老豆 2015-10-28 07:13
Sc2885375: 其實廣東人明、清時代就到南洋謀生,飲食文化也傳過去,是二地文化互相影響。曾經在東南亞地區工作,所以見過不少當年華人在當地的文化遺跡。特別是越南、馬來西
最早下南洋謀生髮展的就是嶺南人
回復 RBT 2015-10-30 05:59
三Y老豆: 此帖關於廣州的「粉」有誤。
廣州的「粉」有三類:拉粉,腸粉, 與河粉,都是用米磨成的粉槳倒在一個扁平的容器上蒸熟做成的食品。你的第一張關於粉照片是拉粉。拉粉跟有沒有餡無關,成品通常較「稀」,粉槳含水較多,常常是即做即賣。你的第二張照片是腸粉(第三張照片是簡化了的腸粉),通常較拉粉厚實,粉槳較多稠,蒸熟后捲成條狀象豬腸,所以俗稱豬腸粉,簡稱腸粉。河粉是沙河粉的簡稱(原產地在舊廣州城區北面的小鎮沙河而得名),因通常用來做炒粉或湯粉,粉質較厚實,粉槳較稠,蒸熟后疊成塊狀,再切成小條狀。你的照片里沒看到。腸粉和河粉一般在工場/廠生產,極少現做現賣。
至於「粉腸」,原指的是母豬的生殖腸(廣州人稱生腸),絕對不是某類粉!廣州用「粉腸」指代「小雞雞」。「喱條粉腸」是對某一男的不俏稱謂,有罵人含意,但不是象TMD 那樣直接罵人的話。
回復 三Y老豆 2015-10-30 07:02
RBT: 三Y老豆: 此帖關於廣州的「粉」有誤。
廣州的「粉」有三類:拉粉,腸粉, 與河粉,都是用米磨成的粉槳倒在一個扁平的容器上蒸熟做成的食品。你的第一張關於粉照
謝謝指正!
我把您的這段加到此文的後面,讓更多人能了解到廣州粉的特色
1 ...345

facelist doodle 塗鴉板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評論 登錄 | 註冊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4-4-27 20:54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