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1

她本該去追逐諾獎 卻在兩彈元勛的光芒下匿了一輩子

[複製鏈接]

1萬

主題

2萬

帖子

3萬

積分

貝殼精神領袖

Rank: 6Rank: 6

積分
35927
華盛頓人 發表於 2018-8-28 10:17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2018年08月28日 09:54 新浪科技綜合

  來源:SME科技故事

  新中國成立之初,大批留洋愛國分子紛紛回國支援建設。

  在組織協作下,錢學森、鄧稼先等人隱秘地開展原子彈、氫彈研製工作。

  研究成功后則紛紛解密,並被授予「兩彈元勛」稱號。

  而一位同樣隱姓埋名的女科學家卻由始至終都生活在鮮為人知的陰影中。

  她這一隱可就幾乎完全被遺忘在歷史長河裡。

  

  王承書

  上世紀五、六十年代是我國百廢俱興的重要發展階段。

  物理學出身的王承書原本在美國留學深造。

  建國后,她卻也抵擋不住油然而生的祖國榮辱感。

  於是跨越政府的阻攔,克服資源的落差,回國投身於科研建設。

  我國第一枚原子彈的引爆,其中就夾雜著她的努力與犧牲。

  

  1912年,王承書出生於上海的一個書香門第。

  父親早年是進士出身,曾被政府送往日本留學。

  回國后擔任警官高等學校教授和警政司司長。

  其祖上4代人中就出了兩位進士、兩位博士。

  在濃厚的知識分子家庭氛圍中成長的王家二女,從小也在熏陶中展露出非凡的學習天賦。

  

  王承書曾居住在揚州何園

  她在北京就接受完基礎教育后,毫無意外地保送進燕京大學*物理系。

  並且成為連續三年唯一一位取得成績第一名的女畢業生。

  她期間還獲得了斐托斐金鑰匙獎。

  這是民國時期最重要的學術團體之一,用以獎勵傑出的學術研究者。

  *註:燕京大學是20世紀初在北京開辦的一所私立教會大學,後來被拆分併入北京大學、清華大學、中央民族學院等多個院校,其原址即為今天的北京大學校園。

  

  曾經的燕京大學校園

  此後,王承書繼續在燕京大學攻讀碩士,並於1936年取得碩士學位。

  她與她的導師,也是燕大教授張文裕墜入愛河。

  他們無論在學術上還是生活中都具有十足的默契。

  畢業后,兩人很快便喜結連理。

  

  本以為學習生涯就此止步,從此就該安於家庭、安於平凡。

  但是,婚後的平淡生活未曾澆滅她的學術熱情。

  對物理學科的熱愛與思考讓她對自身學識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1941年,王承書成功申請美國巴爾博基金會的獎學金。

  她隨即與丈夫、孩子一同前往美國,進入密歇根大學繼續深造。

  

  當時的密歇根大學從未接收過已婚婦女。

  而王承書優異的學術水平與求學精神卻深深打動了烏倫貝克教授。

  這位當時的國際物理學權威教授破例錄取了王承書作為自己的學生。

  

  喬治·烏倫貝克教授

  四年的留學生涯讓王承書對先進的現代物理學有了深層次的學習和前瞻性思考。

  雖然她在1945年就已經獲得了博士學位。

  但是導師實驗室濃厚的學術氛圍卻仍吸引著她留下繼續開展研究。

  她與烏倫貝克教授合作發表了許多篇關於稀薄氣體動力學的重要論文。

  

  1951年,一個以他們的名字命名的方程——王承書-烏倫貝克方程(WCU)橫空出世。

  這個方程是修正後的玻爾茲曼方程。

  它對多原子分子氣體動力學有了針對性更強的準確計算。

  至今在高空物理學和氣體動力學等領域都有廣泛應用的價值。

  

  另外,王承書的研究解決了氣體動力學領域許多懸而未決的歷史性疑團。

  她從數學演演算法出發,第一個證明了索南多項式正是麥克斯韋氣體線性化的玻爾茲曼積分算符的本徵函數。

  這一成果提供了簡化求解方程時的新思路。

  王承書就是這樣攻克了一項又一項科研道路上的難題。

  而科學的發展,也正是由無數科研工作者逐漸撥開迷霧見真理的過程。

  

  當時正值王承書的科研水平穩步提升的階段。

  她的卓越貢獻在物理學領域經歷多番震撼。

  她也因此受到了國際同行的高度評價。

  導師烏倫貝克教授多次獲得諾貝爾物理獎的提名。

  當時外界預測,照這樣研究下去,諾貝爾獎牌落到王承書手上也是極有可能的。

  

  然而看似前途無限光明的王承書,心中卻已埋下了放棄一切回國發展的打算。

  新中國成立之後,遠在太平洋隔岸的王承書一家早已按捺不住激動的心情。

  骨子裡流淌的中國人血液彷彿在召喚著她回歸祖國的懷抱。

  然而,在國際形勢嚴峻的時刻,像王承書這樣的高水平科研人員可不是想走就能走的。

  

  美國對於他們一家的回國施加了許多阻攔。

  不僅派人監視王承書的行蹤,對她採購的科研材料無理沒收。

  還屢次對她進行非法傳訊。

  目的就是為了阻止她將一身的科研本領帶回中國。

  

  她採購了大量半導體硅材料被沒收,

  但重重阻礙也沒能打消王承書的決心。

  她將行李和資料打包成三百多個包裹分批寄回北京。

  1956年,一家人終於搭乘輪船繞經香港回國了。

  

  當時國家極度稀缺科研人才,因此科研人員們往往一人身兼數職開展研發。

  王承書回國后立即結合當時國情開展研究工作。

  她加入中國科學院近代物理所,同時兼任北京大學物理系教授。

  

  在天安門城樓觀禮

  建國初期,領土安全問題是首要考慮的關鍵因素。

  因此戰略武器的研製也就成了秘而不宣的重要任務。

  而當時我國幾乎沒有專門研究這方面的科研人士。

  只能依靠蘇聯提供技術支援。

  

  然而作為一個獨立的主權國家,當然希望擁有自主掌握的技術。

  於是王承書便擔起重任,支援國家原子能事業。

  
時代小人物. 但也有自己的思想,情感. 和道德.

1萬

主題

2萬

帖子

3萬

積分

貝殼精神領袖

Rank: 6Rank: 6

積分
35927
 樓主| 華盛頓人 發表於 2018-8-28 10:19 | 顯示全部樓層
她捨棄原本熟悉的熱力學與統計物理學領域。

  轉身投入到熱核聚變理論的研究中去。

  

  或許是艱苦的環境鍛鍊出老一輩知識分子的堅韌魄力。

  也可能是報效祖國的赤誠之心催生了滿腔的鑽研熱情。

  王承書去蘇聯進修期間,用七天七夜的時間翻譯了一本美國受控熱核聚變的書。

  她回國後接著又翻譯了《熱核聚變導論》。

  

  蘇聯研製的核導彈

  她因此研究清楚了熱核聚變的理論基礎和方法。

  並參與建設了我國最初的三個等離子體實驗裝置。

  王承書在完全陌生的領域重新建造起自己理解的一套理論。

  多年來的學習不僅增強她的專業知識水平,更重要的是培養起獨立的自主學習能力。

  這無論在過去還是當代都應該是教育的核心本質。

  

  我國目前在建的熱核聚變反應堆

  原子彈的爆發需要引發鏈式反應。

  也就是一個原子裂變釋放中子,進而再產生其他原子核裂變的延續反應過程。

  目前能達到條件的放射性元素,主要是鈾-235和鈈-239。

  因此兩者都是可以作為原子彈和核反應堆核心材料的核裝葯。

  

  鏈式反應示意圖

  相對來說,鈈-239的獲取更容易,一些實力不強的國家通常先從研製鈈彈入手。

  而鈾彈的燃料需要濃縮到90%以上純度的鈾-235。

  其濃縮製造過程難以偵測,所以使得鈾彈研發國家的核計劃威脅更大。

  我國當時絲毫沒有畏難心理,一心打算攻克濃縮鈾的難關。

  

  高純度鈾-235

  1961年,錢三強詢問王承書是否願意再次轉行研究鈾同位素的分離提純。

  同時還得付出抹去現實中的存在感,隱姓埋名開展科研的代價。

  而截止日期是未知的。

  在王承書眼裡,科研與榮譽是兩件毫不相干的事。

  她只在乎得出切實的研發成果,而棄功名利祿於腦後。

  於是她當時斬釘截鐵地說出來「我願意」三個字。

  

  當時一起從事研發的戰友們

  從此,王承書徹底從物理學術圈裡消失了。

  她離別了家庭,前往位於大西北的氣體擴散廠——504廠。

  一去就是二十年的光陰瞬息而過。

  

  王承書在504廠留影

  作為研究團隊中唯一一名女科學家,也同樣奮戰在研發前線。

  整個團隊就在隱秘地進行著科研與時間的競賽。

  王承書因此也被稱為中國的居里夫人。

  

  氣體擴散法是濃縮鈾最常用的方法之一。

  這種方法相對技術難度較低,使用也較為成熟。

  但是需要龐大的設備和巨大的耗能。

  為了提取足夠製造一枚核武器的高濃縮鈾,往往就需要機器工作一年的時間。

  

  1964年的504廠舊址

  1964年1月,團隊成功製得了第一批高濃鈾合格產品。

  這相當於原子彈研製最關鍵的難點已經攻克,實驗成功了一大半。

  喜訊傳到中央領導人耳中,獲得了「已閱,很好」的高度讚揚。

  

  1980年,王承書當選中國科學院學部委員(院士)

  當年10月16日,我國第一顆自主研製的原子彈在神州大地上轟然引爆。

  這一爆,炸響了中國在世界格局上的強者地位。

  我國成為世界上第五個成功研製原子彈的國家。

  而背後的一眾功臣也終於迎來親手創造的成果展示。

  此時,美國等國家才知道原來我國研製的不是鈈彈,而是難度更大的鈾彈。

  

  在兩彈一星成功研製之後,這一批曾經隱姓埋名的幕後功臣也紛紛被揭開面紗。

  《鄧稼先》、《錢學森》等自傳型影片揭示了他們在研製過程中的歷史性貢獻。

  而王承書的故事也被寫入了小學課本。

  他們的經歷未必能在當代人心中產生共鳴,但也許能激起崇敬與敬佩。

  

  從左往右依次為:鄧稼先、王承書、楊振寧、張文裕

  雖然王承書的名字雖沒能留存在許多人心裡。

  但她在我國理論物理事業上的偉大功績卻是不可磨滅的。

  科學研究便是如此。

  一項偉大的研發背後默默付出過汗水與犧牲的,也許遠比我們知道的要多。

  而後人所了解的,往往也只是冰山一角。

時代小人物. 但也有自己的思想,情感. 和道德.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4-3-28 16:18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