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1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中秋十大賞月勝地

[複製鏈接]

29

主題

232

帖子

83

積分

等待驗證會員

有房有車(十三級)

積分
83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lorenzo 發表於 2004-9-21 19:38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中秋玩月,今人稱之為賞月,這是古人雅俗同好的一件快事。究其玩月的形式,富者多自搭彩樓,貪者多寄圩酒樓。好游者則或登于山、或泛於水,而又必備核餚酒漿,文人賦詩,俗士講古,往往通宵達旦。除了貴族和 民間玩月的情況,此外還有賞游型的玩月。唐李涉《中秋夜君山台望月》詩:"大堤花里錦江前,詩酒同 游四十年。不米中秋最明夜,洞庭湖上月當天。"這是登山玩月的佐證。明《江南志書》記載:常熟縣八 月望日"遊人操舟集湖橋望月。"這是泛舟玩月的佐證。當然,古人玩月,並不僅僅是只玩賞中天朗月,而 往往是把月和大自然中的其他景物連帶在一起觀賞,比如著名的景觀--盧溝曉月、三潭印月等,無疑都是 玩月的絕好所在。

    溯中秋賞月的來歷,據《長安玩月詩序》載:「秋之於時,后夏先冬;八月於秋,季始孟終;十五之夜,又月之中。稽於天道,則寒暑均,取於月數,則蟾魄圓。」也就是說,八月十五在秋季八月中間,故曰:「中秋」。為何人們鍾情中秋賞月呢?有詩道:「明月四時有,何事喜中秋?瑤台寶鑒,宜掛玉宇最高頭;放出白豪千丈,散作太虛一色。萬象入吾眸,星斗避光彩,風露助清幽。」
姓名:只是網上的標記,不和名
理想:和現實保持距離,不

29

主題

232

帖子

83

積分

等待驗證會員

有房有車(十三級)

積分
83
沙發
 樓主| lorenzo 發表於 2004-9-21 19:40 | 只看該作者
中秋十大賞月地之 月 照 松 林


江西廬山有一座牯牛嶺,嶺上有一條石徑松路。月夜漫步石徑上,隱約可見月光透過松影,點點灑落小徑,如雪似霜,若銀賽玉,微風拂過,松林輕吟,宛如悅耳音樂,令人幽情頓生。

    乍上廬山,春風微寒。因為暈車,每每坐上車,便雲里霧裡不辨東西。然自廬山腳而上,我卻始終坐直了身子,直視前方,心懸於喉,儼然如駕駛員一般不敢有絲毫懈怠,眼看著前方十米開外就是崖谷無底、深淵萬丈,你能昏昏然閉目養神?一路陡壁絕壑,如斧劈刀削。路如帶,谷成壟、山似染、車像蟲、蜿蜒入雲中。

    正是耳閉目直心惑之時,眼前已峰迴路轉,豁然開朗,一幅海市蜃樓天然山水畫卷漸隱漸展。

    雲天之中現出小鎮――牯嶺,導遊小姐介紹:因街南有座形象半躺著的牯牛而得名,這裡為廬山政治、經濟和文化的中心,常住人口13000多人。園林式的街區有銀行、郵局、汽車站、學校、百貨公司、書店、酒館等等,還有面積不小,時令果蔬、肉食豐富的自由市場。

    遍布牯嶺街及東西兩谷的是各式別墅建築群,掩映在山光水色,有一處幽境,上刻「月照松林」四個大字,是觀賞月色最佳的地方,潛凡詩云:「夜空泛雅銀山媚,牯嶺輝呈冷畫屏。有意尋幽何最妙?彎彎月照寂松林。」晚間登上牯嶺頭部的旋轉的觀景台、眺望潯陽燈火,百里匡廬盡收眼底、雲天浮茫,仿若置身半空雲間,真可謂:「夜眺潯城星萬映,身臨勝境莫迷津。」

    夜宿牯嶺,周圍一片清雅幽寂,令人心曠神怡。呼吸著如凝脂般滋潤的山露,想象著李白如何在九疊屏撫須作詩;王羲之如何在歸宗寺旁洗黑一池綠波;高風亮節的陶淵明,不為五斗米折腰,傲岸躬耕,何慕富貴榮華?及至近代,風流人物輩出。當山雨黑壓壓罩在人們心頭時,毛澤東、周恩來等老一輩革命家憑著過人膽略,超群才智,三上廬山召開會議,力挫林彪反革命集團的陰謀與進攻,為國為民立下了不朽功勛;再有「美廬」宅,當年國民黨大員冠蓋雲集,何等風光,而今早已是景物依舊人不同了。

    上山之前,就聽人說廬山雲霧較多,全年平均有霧日達192天,牯嶺就常常是那山迷霧這山明,且廬山雲霧常年此出彼沒,變化莫測,有詩云:「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本想一睹廬山吞雲吐霧,蒼煙浮茫的飄逸景象,卻一連數日晴空朗日,所到之處植被疊翠,濃蔭蔽道,水天盡赤,紫霞萬朵,「夜眼山川多絢麗,凌霄雲村正翩躚」。好一處人間仙境!
姓名:只是網上的標記,不和名
理想:和現實保持距離,不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29

主題

232

帖子

83

積分

等待驗證會員

有房有車(十三級)

積分
83
3
 樓主| lorenzo 發表於 2004-9-21 19:41 | 只看該作者
中秋十大賞月地之象 山 夜 月
在廣西桂林市境內的象鼻山,象鼻和象身中間有一水月洞,江水從洞中橫貫而過。中秋之夜,乘小舟駛入水月洞,便見「水底有明月,水上明月浮;水流月不去,月去水還流」的絕妙景觀
姓名:只是網上的標記,不和名
理想:和現實保持距離,不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29

主題

232

帖子

83

積分

等待驗證會員

有房有車(十三級)

積分
83
4
 樓主| lorenzo 發表於 2004-9-21 19:41 | 只看該作者
中秋十大賞月地之三 江 映 雙 月
又稱為三江口吻月,在金沙江、岷江、長江之畔的宜賓市的合江門,又稱長江之首的「三江口」。每到中秋之夜,登上「雙月樓」眺望,三江吻合處平靜無波,流沙雪白,明月當空,江中雙月輝映,一明一暗,真乃天下奇觀。
姓名:只是網上的標記,不和名
理想:和現實保持距離,不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29

主題

232

帖子

83

積分

等待驗證會員

有房有車(十三級)

積分
83
5
 樓主| lorenzo 發表於 2004-9-21 19:42 | 只看該作者
中秋十大賞月地之平 湖 秋 月 平湖秋月位於白堤西端,背倚孤山,面臨外湖。唐代建有望湖亭,明代又增龍王祠,清康熙年間定名平湖秋月,為西湖十景之一。 宋王洧《平湖秋月》詩云:「萬頃寒光一夕鋪,水輪行處片雲無,鷲峰遙度西風冷,桂子紛紛點玉壺。」每當清秋氣爽。湖面平靜如鏡,皓潔的秋月當空,月光與湖水交相輝映,頗有「一色湖光萬頃秋」之感,故在湖畔立碑,題名「平湖秋月」。「湖天一碧樓」聯曰:萬頃湖平長似鏡;四時月好最宜秋。
    在湖石假山間,遍植紅楓、石榴、丹桂、紫薇等花木,掩映著亭、樓、廳、榭,極富詩情畫意。
姓名:只是網上的標記,不和名
理想:和現實保持距離,不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29

主題

232

帖子

83

積分

等待驗證會員

有房有車(十三級)

積分
83
6
 樓主| lorenzo 發表於 2004-9-21 19:43 | 只看該作者
中秋十大賞月地之太 清 水 月
位於太清宮前的一處海灣,風景秀麗。由此可乘遊船遊覽嶗山近海,自德佔時期起,由海路自青島市區游嶗山就從這裡登岸。每當月圓時分,海天之間,玉瓊當懸,浮光瀲灧,玉壺冰鏡,岸邊竹影婆娑,宮廊依稀。「太清水月」為嶗山勝景之一。 中秋之夜,月上東山,竹林里瑩光浮動,回首太清宮,參差的樓閣飄渺;縱目眺望,天上月與海中月交相輝映。水生光,月更明,恍若置身仙境。
姓名:只是網上的標記,不和名
理想:和現實保持距離,不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29

主題

232

帖子

83

積分

等待驗證會員

有房有車(十三級)

積分
83
7
 樓主| lorenzo 發表於 2004-9-21 19:44 | 只看該作者
中秋十大賞月地之二十四 橋 月 夜 二十四橋,亦名念四橋,昔為磚砌橋墩,上鋪木板,圍以紅欄。橋臨吳姓住宅。橋畔遍植芍藥,故有紅葯橋、吳家磚橋之稱。二十四橋之名,源於隋代,相傳隋楊帝在月夜曾借宮女24人吹蕭於此,故名。

    關於二十四橋,歷史上向有兩種說法,一說該橋僅1座,一說共24座。歷代騷人墨客多喜吟詠此橋,尤以唐代詩人杜牧《寄揚州韓綽判官》一詩著稱,橋因此而名聞遇途。

    二十四橋景區由玲攏花界、熙春台、二十四橋、望春樓四組景點構成,建築總面積1588平方米,竣工於1989年1月。

    玲攏花界的建築玲攏剔透,布局疏密相間,外形高低錯落,色彩淡雅。熙春台系二十四橋景區主體建築,位於古念四河道中心,面對五亭橋。主樓兩層,兩側聯塊曲廊,左側曲廊飾以琉璃瓦,通以十字閣,右側連以露台復廊,樓前露台「縱可方軌,橫可躍馬」。整組建築群雄偉壯麗,金碧輝煌。

    二十四橋由漢白玉砌成,雅緻秀麗。二十四橋景區的建築,保持了揚州園林「視野之開闊為蘇州園林之不及,而相互呼應又較杭州西湖為緊湊」的布局,形成了「略成小築,足征大觀」和清秀、樸實的自然意境。
姓名:只是網上的標記,不和名
理想:和現實保持距離,不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29

主題

232

帖子

83

積分

等待驗證會員

有房有車(十三級)

積分
83
8
 樓主| lorenzo 發表於 2004-9-21 19:45 | 只看該作者
中秋十大賞月地之二 泉 映 月 天下第二泉 惠山有九龍十三泉,聲名最大的是天下第二泉。二泉至今已有1200多年的歷史了。「天下第二泉」是由我國古代傑出的品茶專家竟陵人陸羽(自鴻漸)評定的。唐詩人李紳是無錫人,他任尚書左僕射之前,在惠山讀書,後有《別泉石》之詩作。序云:惠山寺,松竹之下,有泉甘爽,乃人間靈液。清鑒肌骨,含漱開神慮。茶得此水,盡?芳味也。詩文:

素沙見底空無色,
青石潛流暗有聲。
微動竹風涵淅瀝,
細浮鬆月透清明。
桂凝秋霜添靈液,
茗折春芽泛玉英。
應是梵宮連洞府,
浴池今化醴泉清?

    後來宋徽宗乾脆將二泉列入汞品,月進百壇。詩人梅堯臣、王禹、蔡襄、黃庭堅、蘇東坡、秦觀、楊萬里、等都有佳句稱頌。尤其是蘇東坡的「獨攜天上小團月,來試人間第二泉」的詩句讚譽備至,廣為流傳。清康熙、乾隆品泉后也都有題詩。近代民間音樂家無錫瞎子阿炳,曾在惠山一帶顛沛流離,譜下了「二泉映月」樂曲,如怨如慕,如泣如訴,為國內外所稱賞。

     天下第二泉位於錫惠公園內。錫惠公園包括錫、惠兩山,映山湖將兩山相聯結,這裡惠山逶迤、錫山明媚、樹木茂密、風景幽美。園林中還有惠山寺、春申洞、龍光塔、雲起樓、愚公谷以及新近開放的杜鵑園等,多姿多彩的文物古迹與古典園林藝術為一體,有「無錫露天歷史博物館」之稱。
姓名:只是網上的標記,不和名
理想:和現實保持距離,不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29

主題

232

帖子

83

積分

等待驗證會員

有房有車(十三級)

積分
83
9
 樓主| lorenzo 發表於 2004-9-21 19:46 | 只看該作者
中秋十大賞月地之三 潭 映 月 三潭印月,西湖十景之一,位於西湖中部偏南,與湖心亭、阮公墩鼎足而立合稱「湖中三島」,猶如我國古代傳說中的蓬萊三島,故又稱小瀛洲。

    小瀛洲北宋時已成為湖上賞月佳處。明萬曆年間,取疏浚西湖的葑泥在島的四周繞灘築堤,形成湖中之湖。清雍正年間,在堤島之間,南北貫以曲橋,東西連以土堤,構成了「湖中有島,島中有湖」的園林特色。總面積約7公頃,水面佔60%。俯瞰整個小瀛洲猶如一個碩大的「田」字。

     小瀛洲上有開網亭、亭亭亭、九獅石、閑放台、迎翠軒、我心相印亭等園林建築點綴其間。綠樹掩映、花木扶疏。湖岸垂柳拂波,水面亭榭倒影;園林富於空間層次變化,造成「湖中湖」、「島中島」、「園中園」的境界。是我國水上景園的典範,古代園林藝術的精品。

    島南湖中建成有三座石塔,相傳為蘇東坡在杭為官,疏浚西湖時所創設(現有石塔為明代重建)。而有趣的是塔腹中空,球面體上排列著五個等距離圓洞,若在月明之夜,洞口糊上薄紙,塔中點燃燈光,洞形印入湖面,呈現許多月亮,真月和假月其影確實難分,夜景十分迷人,故得名「三潭印月」。

    明人張寧詩云:「片月生滄海,三潭處處明。夜船歌舞處,人在鏡中行。」明人張寧詩云:「片月生滄海,三潭處處明。夜船歌舞處,人在鏡中行。」
姓名:只是網上的標記,不和名
理想:和現實保持距離,不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29

主題

232

帖子

83

積分

等待驗證會員

有房有車(十三級)

積分
83
10
 樓主| lorenzo 發表於 2004-9-21 19:48 | 只看該作者
中秋十大賞月地之三 月 共 賞 江蘇蘇州市網獅園的「月到風來亭」地勢較高,三面環水,亭內正中懸一大鏡,每到明月初上,可以看見水中、鏡中、天上三個明亮的圓月,獨成奇景。

「月到風來亭」位於網師園內彩霞池西,踞西岸水涯而建,三面環水,取意宋人邵雍詩句「月到天心處,風來水面時」。亭東二柱上,掛有清代何紹基竹對「園林到日酒初熟,庭戶開時月正圓」。這是園林之亭的文人雅意所在。

     月到風來亭最有情趣之處在於臨風賞月。從水面吹來的風,有水的溫柔;從雲崗山坡上吹來的風,有山的寧靜;從竹林吹來的風,有竹的清逸;從松間吹來的風,有松的寬厚。臨風賞月的最佳時節自是金秋,中秋之日,天高氣爽,金雞初墜,一輪皓月便已移上東南面的牆頭。此時風爽於別日,月明於往昔;天上明月高掛,池中皓月相映,金桂盛放,甜香滿園,兼夜魚得水,碎銀一池。或與數友共享良辰,或一人獨賞美景,皆為雅事。此時,雖是身在繁華鬧市之中,而魂魄已彷彿游於世外桃源!
姓名:只是網上的標記,不和名
理想:和現實保持距離,不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29

主題

232

帖子

83

積分

等待驗證會員

有房有車(十三級)

積分
83
11
 樓主| lorenzo 發表於 2004-9-21 19:50 | 只看該作者
中秋十大賞月地之石 湖 看 串 月
  

  
    「月到中秋分外明」,中秋之夜,人們除卻吃月餅,賞月,蘇州人還有一個十分有趣的「石湖看串月」的民間習俗。

    石湖,是太湖的支流,居上方山東麓,離蘇州城西南十八里。相傳春秋時,范蠡帶了西施就是從這裡泛舟入太湖的。石湖東面有越來溪,溪上有座越城橋,是當年越王勾踐率兵攻吳從太湖挖通水道,屯兵士城而得名。就在越城橋的右首,有座九環洞橋,叫行春橋。這裡是石湖看串月的最佳處。

    每當農曆八月十七半夜子時,月亮偏西時,清澈的光輝,透過了九個環洞,直照北面的水面上。這時,微波粼粼,在石湖水面上可以看到一串月亮的影子,在波心蕩漾,這就是「石湖串月」奇景。遊人為了看這一勝景,一過中秋,不僅蘇州城裡城外,大小船隻一租而空,甚至還有人遠從無錫、常熟、吳江等地、趕來看串月的相沿成習。這二三天中,石湖裡燈船、遊船往來如梭,絲竹詩人蔡雲曾有詩說:
    行春橋畔畫橈停,十里秋光紅蓼汀。
     夜半潮生看串月,幾人醉倚望河亭。
    詩人把行春橋畔秀麗的秋色同串月緊密聯結,融為一體,烘托出石湖串月的盛景。

    清代沈朝初也有《憶江南》詞說:蘇州好,串月有長橋。橋面重重湖面闊,月亮片片桂輪高,此夜愛吹簫。

     抒發了作者身臨其境的詩情畫意的意境,美在不言之中。難怪田園詩人范成大辭官回鄉要隱居這裡,以「石湖居士」自稱。

     「蘇州好,串月有長橋」,除了行春橋,蘇州還有一座橋樑史上的傑作――寶帶橋。寶帶橋53孔,猶如「長虹卧波」橫卧在大運河和澹臺湖之間。相傳在農曆八月十八半夜,明月正中,照在湖上,每一個橋憶亦都幻出一個月亮,水中的月亮,隨波起伏,猶如一串明月。

     然而,「寶帶橋串月」卻不如「石湖串月」那麼有名。這不僅因為上方山石湖景色如畫,而且同上方山的另一個風俗有著連帶關係。相傳,農曆八月十七,是「五通神」的生日,蘇州一帶善男信女都要到上方山去燒香,「借陰債」。明代時,香火極盛,夜間,師娘(即巫婆――裝神弄鬼,熱鬧非凡。十八日一早,四鄉八里的燒香船都湧向石湖,許多船上載著各種會打拳弄武的高手,敲鑼打鼓隨著畫舫穿越橋洞,還把鋼叉從橋洞這邊飛過橋面,越過熱鬧的看客的頭頂,待船到橋洞那邊正好接住,以此來顯示該村村民武藝的高強。這時,行春橋上人山人海,喝彩聲四起。明代吳門畫派文徵明曾為此景作過一幅《泛舟石湖》詩畫卷。直到清末康熙年間,蘇州巡撫湯斌為了防止蘇州人利用結社賽會圖謀不軌。他親自拆掉了五通神廟。從此,迷信的「五聖作祟」煞住了,而八月十七的石潮訊卻依然存在,併流傳至今。

     現在,每年八月十七,夜色清朗,蘇州旅遊業紛紛增開「石湖串月」遊覽專艇,這時,上方山上,楞枷塔下,皓月當空,澄澈萬里,湖波山嵐,一片清光。遙望蘇州城區,繁燈如星,恍若人間天堂。還有小船載酒,泛月湖心,傳出弦歌之聲。一到半夜最佳時刻,人們群集行春橋周圍,待一輪明月升上中天,透過九個橋洞,神奇地顯現在波心之中,每一個人都會為此千古奇觀而發出歡呼和驚嘆。



姓名:只是網上的標記,不和名
理想:和現實保持距離,不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4-5-20 09:00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