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樂觀面對人生的艱難挫折──憶聖嚴法師對人生苦難的另一種詮釋

[複製鏈接]

28

主題

408

帖子

1686

積分

四星貝殼精英

Rank: 4

積分
1686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普通一丁 發表於 2009-3-30 23:11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樂觀面對人生的艱難挫折──憶聖嚴法師對人生苦難的另一種詮釋
作者:林斌
  開創法鼓山的聖嚴法師上月圓寂,舍利(骨灰)現已植存於台北金山環保生命園區。總統馬英九、副總統蕭萬長、中國大陸國家宗教局局長葉小文,以及逾三萬名來自海內外的信眾,共同參與了這場追思與植存活動。
  人生往往會面對很多艱難挫折,但如何面對人生的苦難,不同的人會有不同的詮釋。筆者除了有幸於五年前與到訪澳洲的聖嚴法師討論時事之外,亦深深被他的人生開示打動。
  佛學中有「因果報應」之說,不少學佛的人,往往會對別人的不幸,理解為「此人前生做了壞事,所以今生受到這樣的報應」。譬如,地產市場不景,有人賣房子賣了很久都賣不出去,旁觀的人便會說可能是賣房子的人以前做了壞事。又如,有人與岳母關係長期不好,當見到岳母晚年病重時,還諷刺說岳母可能是以前做了壞事!
  這種「因果報應」的看法到底是對是錯呢?聖嚴法師在《不一樣的人生旅程》這本書中,談到台灣一位少女余秀芷的事例。余秀芷年華雙十,不僅是一位漂亮的模特兒,還會繪畫、彈琴、帶團出國旅行。但是一場怪病,令她在一夜之間癱瘓,沒法站起來,連坐都不能,瞬間從生命的高峰,跌到人生的谷底。
  余秀芷大概有一年半的時間,都是生活在沮喪之中,自怨自艾,很怕出門,很怕別人的眼光。但家人沒有放棄她,用愛心與她走過每一天,把她當成是一個初生的嬰兒一樣,幫助她學坐、學爬,使她也沒有放棄自己。她依靠自己的力量,其後竟然真的能夠慢慢坐起來,穿上鐵鞋重新練習走路。
  她把自己的遭遇,寫成一個又一個的故事,筆名叫「袖子」,在電腦網路上與大眾分享,並出版了一本書《還有百分之二十﹕堅強的理由》,成了一名出色的作家。
  她回憶說﹕「每次到了一些所謂能治病的寺廟,或是一般朋友在交談時,總是會說,這是業障,因為前世做了壞事,所以這一世會變成這樣。這讓我很難受,好像自己犯了滔天大罪,所以得到報應。……這真的是業障的關係嗎?佛教都是這樣解釋的嗎?」
  然而,聖嚴法師對她說,一些人上述的說法,「是很不慈悲的講法」。他指出,人生除了受到因果報應之外,尚有「還願」,譬如「有人生長在美國富足的家庭,但是他發願到非常偏僻、落後的未開發地區,去幫助那些地區的婦女、孩子以及病人,甚至就在當地被殺害或是感染流行疾病而死在異鄉。這些人也算是受報嗎?當然不是,我們說他是菩薩。菩薩是來還願的,自己發願要這麼做,亦即現身說法、奉獻自己的生命,讓當地人因他而得到利益,這叫做菩薩示現。」
  事實上,佛學中有一說法﹕「我不入地獄,誰入地獄。」有人問一位老和尚死後往何處去,老和尚答到地獄去。問者詫異地說,像老和尚這樣的高僧,為甚麼死後不是上天堂,反而是落地獄?老和尚再答,如果自己不落地獄,到時又怎樣去打救閣下呢?!
  佛教這種說法,也正如耶穌基督被釘十字架的故事一樣。釋迦牟尼在世上的時候,也經歷很多苦難;中國唐朝的玄奘大師到印度留學取經,一路歷經八十餘難,這些都是為了普渡眾生。
  馬英九總統說﹕「聖嚴法師圓寂,誠然走了一位得道高僧,但卻留下了完美的人格典範。他給我們的遺產,不是權力、不是財力,也不是舍利子,而是一種困知勉行、普渡眾生的價值與精神,這就是一種足以提昇人品、淨化社會、扭轉乾坤的力量。」
(原載於2009年3月27日2CR澳洲中文廣播電台、3月28至29日澳洲日報 及澳洲新報 )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4-4-27 06:40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