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1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現實與偽現實:法國人如何看中國電影

[複製鏈接]

54

主題

406

帖子

179

積分

貝殼網友一級

Rank: 3Rank: 3

積分
179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響鼓嶺 發表於 2007-5-7 00:48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2007-05-02 08:36 文匯報


  在搜集中國電影的法國票房時,我發現了一個驚人的數字,這是單憑印象絕對想不到的,就是張藝謀的《滿城盡帶黃金甲》在3月14日公映當日的票房(35000入場人次),遠遠超過賈樟柯《世界》在法國的全部票房(24612入場人次)。數字能說明什麼?應該不僅僅是收進錢箱的銀兩,而是繪出了西方電影市場對外來文化的接受之
複雜圖景。數字能不能說話?

  撇開「票房紀錄是否等同藝術成就」這一永無止境的爭論,來看一看《法國電影》雜誌的統計:《紫禁城》(《黃金甲》法語版的片名)上映第一周即獲得42.7萬入場人次,僅次於描述歌手皮亞芙生涯的法國大片《那個女娃兒》(44萬),超過休·格蘭特主演的好萊塢喜劇《Come-back》(41萬)。而這一票房成績是在放映廳大大少於對手的情況下取得的:《黃金甲》只佔278個放映廳,《那個女娃兒》703個,《Come-back》350個。《黃金甲》在巴黎地區甚至名列當周新片票房的榜首:11.4萬。

  根據法國《電影工作室》雜誌2004年到2006年的票房統計,中國電影在法國的票房大致如下:

  超過十萬觀眾的影片: 《英雄》62萬,《十面埋伏》46萬,《霍元甲》24萬,《無極》18萬,《2046》17萬,《功夫》15萬。

  觀眾上萬的影片:《無間道》7萬3千,《青紅》3萬4千,《江城夏日》2萬7千。

  僅幾千人次的影片:《小城之春》5千,《旅程》3千,《看車人的七月》近2千。

  由此可見,在國際電影節得獎對影片最終為西方觀眾接受的程度並無決定性的影響。無論是韓國片還是日本電影,都最多打入巴黎小資圈,在全法國不超過十萬觀眾,這也是好萊塢之外幾乎所有外國片的命運。它們進入法國電影市場的路徑是大致一樣的:部分或全部由法國製片人投資、通過入圍電影節進而得獎被介紹進來。因而這類外語片都走不出藝術院線。近兩年韓國電影在法國培養了一批愛好者,但真去翻數字,沒有一片超過10萬觀眾。

  法國大眾電影市場歷來為好萊塢電影和法國本土片分食,上世紀九十年代好萊塢電影佔大半,進入新世紀以來,法國商業電影一步步追上來,現在已經平分秋色。願意掏九歐元看電影的人,絕大多數選擇娛樂性,並且把認「品牌」這樣一種商業購物行為帶入文化消費中。對異文化不了解也不好奇,是大眾拒絕看外語片的主要原因,唯一例外的是好萊塢,因為已經做成了一個娛樂品牌。從這個意義上說,張藝謀在短短几年內將中國商業電影一步步推到好萊塢經營半個多世紀才佔據的位置,幾乎可以說是個「奇迹」。

  「奇迹」是怎麼發生的?

  法國影院大致分兩類,一類屬於影城,大銀幕、多放映廳、音響一流;另一類則半沙龍性質,幾十個座位、銀幕小、個體經營,專放藝術探索類電影。電影市場也隨之分為兩類。一般外語片只在後一類電影市場運轉。西方几大電影節基本是為這第二市場而設的,它們為這個市場提供一條龍配套的服務:從挑選符合這個市場胃口的電影人,到為其投資,並打造知名度;從長期為西方大都市的小資們洗腦,到培養他們的品位,最後固定他們的審美。我把這個周密的設計比喻為一石入水,激起的水波不管直徑大小,形狀是不變的。其他世界都市寵兒們的品位也連帶著被培養出來了。

  所有能進入第二市場的外語片,一般都有以下特點:反商業的(這個標尺近年有所挪動)、帶有「左翼」意識形態色彩(反體制、反社會、人道主義,等等)、帶一點異國情調(但必須在西方對東方的審美幻覺之內)、寫實或偽寫實(後者的比率其實很高,但由於文化背景的轉換,西方觀眾往往很難識破)。這幾大特點,並不需要全部具備,只要不脫出框框就行。比如王家衛的《花樣年華》既不是「反商業的」,也不帶意識形態,更非寫實,但它百分之百地滿足了西方對東方的審美幻覺;再如張藝謀的《大紅燈籠高高掛》,就符合后三條標準,很多西方觀眾將張藝謀的偽寫實,實很高,但由於文化背景的轉換,西方觀眾往往很難識破)。這幾大特點,並不需要全部具備,只要不脫出框框就行。比如王家衛的《花樣年華》既不是「反商業的」,也不帶意識形態,更非寫實,但它百分之百地滿足了西方對東方的審美幻覺;再如張藝謀的《大紅燈籠高高掛》,就符合后三條標準,很多西方觀眾將張藝謀的偽寫實,當成了現實。可見文化背景轉換之後,現實與想像現實之間的界線都十分模糊了。

  《黃金甲》是怎麼「偷」跑出第二市場的圍欄、進入第一市場的呢?《黃金甲》在法公映前一周,主流媒體的評論和打分便一致叫好。主流媒體平均打出3分,甚至最高分4分。要知道一般商業片從影評人手裡拿到2分就算是殊榮了。更何況法國影評人並不是簡單地按對每部電影的喜好打分,而是有很多預設立場。比如我認識的一位影評人的預設立場就是凡「商業片必是不好的」。令我詫異的是,《黃金甲》究竟中了什麼邪,居然突破了法國某些影評人的預設立場。影片進口商SND公司勢力很大這一因素當然不能忘記,但促使對商業片本能反感的影評人手下留情的一個關鍵因素,是文化背景的新鮮感或者說是陌生感,使得現實與想像現實之間的界線模糊了,文化背景的轉換使他們原諒了不可原諒的東西。

  我幾乎瀏覽了他們全部的評論文章,一大發現是,張藝謀的偽寫實,百分之百地被當成了現實,而且越是激烈反對他拍商業電影的人,越具有這種傾向。在這一前題下,《黃金甲》的誇張、做作,全都有了正面的含義,甚至現實意義。這令人想到,對好萊塢商業片五體投地,對本文化的商業片嗤之以鼻,是不是也在不知不覺中成了文化背景轉換的犧牲品?犧牲品在不自知的時候,往往是最佳鼓噪者。法國《星期日周報》3月11日用了半個文化版發表長篇評論:「《紫禁城》最出色的地方,是張藝謀為還原宮廷日常生活做出的不懈努力。」我在讀了《France Inter》電台專欄記者布隆貝爾熱寫的文章后,特意問他:「你不覺得這麼多金、這麼多顏色,太過分了?」他說:「即便有點過分,即便有些誇張,相對影片帶給我們的視覺享受,也是微不足道的。」《世界報》撰文說此片為觀眾「提供了一場具有令人驚異的輝煌視覺效果的表演」,「全景之驚心動魄、技術效果之獨特、執導手法之精湛,影片以其繪畫般的精緻,令人想起黑澤明的晚期作品。」《星期日周報》說「布景之豐富以及服飾、光,令人想起黑澤明的晚期作品。」《星期日周報》說「布景之豐富以及服飾、光線、取景和色彩,全都令人讚嘆不已」。在我們眼裡張藝謀所有做得過頭的地方,在這裡全成了優點。《費加羅報》寫道:「這是印入中國出口電影這部大書中的一頁美麗、宏大的畫面。可以以欣賞和保持距離的目光去翻閱。」

  什麼東西撥動了西方人的神經?

  《黃金甲》有別於《英雄》和《十面埋伏》,它不是一部標準的武打片,而是表現權力鬥爭。單這一點,就滿足了西方人對東方政治的全部想象——東方宮廷必是奢侈的、東方政權必是充滿陰謀的、東方君主必是殘酷的、東方女人必是受壓迫的、東方民眾必是愚蠢而效忠的……而影片沒有一處不在反射這一「東方主義」。張藝謀總結《黃金甲》的那句成語「金玉其外,敗絮其中」,由法國人譯成「外表裹金戴玉,內里腐敗衰落」,被各處轉載,這句話不光契合了西方人心目中的東方景象,也應合了近年他們對西方文明即將衰落的恐懼。

  看《世界報》影評人杜安的這段話:「這種以愛森斯坦或威爾第的方式對時代政治的檢視(認定張藝謀是借古諷今),這場在像故宮一樣寬闊的場地對充滿活力的理想主義者(指皇后的兵變)的屠戮,讓人想起了張藝謀並不是一個正統電影人(反駁有人對張拍商業電影的指責)。」一個其實可以套用在各種文化上的權力鬥爭故事,一旦被想象成東方的政治現實,「意義」都不同一般了。皇后的謀權被想像成東方女性對男權的反叛,被演繹成對專制的抗爭。曹禺當年寫《雷雨》受西方文化尤其是莎士比亞戲劇的影響,肯定多過中國傳統文化,這樣一個原胚經張藝謀改編后,再搬到西方人眼皮下,就變成了十足的東方現實政治,這一圈繞得可大了。不過就像斯皮爾伯格的偽寫實,被世界上大多數人當成了西方現實,或者說他們樂於接受的西方現實;張藝謀的偽寫實,也被西方人當成了中國現實,或者說他們希望或喜歡接受的中國現實。

  伯格的偽寫實,被世界上大多數人當成了西方現實,或者說他們樂於接受的西方現實;張藝謀的偽寫實,也被西方人當成了中國現實,或者說他們希望或喜歡接受的中國現實。

  記得也曾有法國進口商將幾部印度歌舞大片引進主流院線,並請來印度明星作宣傳,片子拍得也是無所不用其極,但大眾對異文化的好奇心並不是真的那麼容易操縱,印度片並沒有因此走出第二市場。異國情調多數時候並非籌碼而是絆子,要做出品牌,還需其他因素。張藝謀幸運的是沾了港產武俠片已經打出的聲名,但僅這一招是不夠的,他聰明地加入了其他各種必需的配方。可以說張藝謀已為中國商業電影作出了一個「品牌」。

  由此,我們應該承認張藝謀所具有的天才嗅覺,以及他將中國新生的電影工業帶入世界的先鋒者地位。張藝謀從第一部電影到今天,並沒有變其根本,他自始至終在拍他的「幻像中國」,改變的只是手段。

  法國電影自「新浪潮」以後,一度曾走得很遠,上世紀八、九十年代有那麼十年,「娛樂性」就像過街老鼠,電影創作變成了單一的「私密寫作」行為,在創作自由的大旗下高舉的其實是道德盾牌和意識形態剪刀。這股「左」風,也是義大利、英國、德國電影業七十年代以後失去影響的重要原因。法國電影業靠政府每年投入大量補貼而沒有沉落,但本國大眾市場幾乎被好萊塢全部佔領。對拍出來的電影沒有人看或只有極少數人看,影壇一批極端派的解釋是「不媚俗」,而且憑此將拍賺錢電影的人推下道德高地。上世紀九十年代中期以後,右派上台,削減補貼,同時有一批年輕影人不耐影壇的「道德約束」,向好萊塢電影甚至香港電影靠攏,呂克·貝松是最突出的例子,至今有人罵他「媚俗」,但他奪回了電影市場並且將法國影片賣出國門是不爭的事實。十幾年的電影市場萎縮,就已經使重新啟動商業電影的法國影壇力不從心,以致通俗片的平均水平還不如七十年代。而中國有近半個世紀的商業電影空白,重起爐灶,要讓各路人才都到位,更是需要時間。從這個角度看,「張藝謀們」不是太多,而是太少。(文匯報巴黎特派記者 邊芹)

3

主題

79

帖子

25

積分

註冊會員

新手上路(初級)

Rank: 1

積分
25
沙發
liwenji 發表於 2007-5-9 13:13 | 只看該作者
或許吧。。。但是真的不喜歡總是拍古裝片,視覺疲勞。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4-5-14 02:04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