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1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東方時事解讀2006年08月23日星期三

[複製鏈接]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山寬水窄 發表於 2006-8-27 05:25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東方時事解讀2006年08月23日星期三
中國外交部:應認真研究伊朗對六國方案做出的答覆
【中國外交部網站消息】中國外交部發言人辦公室表示,中國作為提出解決伊朗核問題方案的一方認為伊朗對該方案做出的答覆應該認真研究。
中國外交部發言人辦公室23日發表聲明表示,中國認為外交談判是和平解決伊朗核問題的最好方式。
聲明表示,外交談判是和平解決伊朗核問題的最佳方式,同時也符合有關各方的利益。
另據報道,中國外長李肇星22日晚在伊朗對六國方案作出答覆之後與聯合國秘書長安南舉行電話會談。
【時事點評】在伊朗按自己敲定的時間(8月22日)、終於給出了針對"新方案"的書面正式答覆。在這裡,有一個細節值得提一下。
●北京所說的"伊朗做出的答覆應該認真研究"?恐怕就是在"特指"華盛頓
東方評論員注意到,伊朗給出的這份答覆,是由伊朗首席核談判代表拉里賈尼分別向中、英、俄、法、德和瑞士駐伊朗大使遞交一份"書面答覆文件"完成的。中間,之所以與瑞士人扯上了關係,是因為美國和伊朗沒有外交關係,送給美國人的那份"答覆書"、就煩勞瑞士駐伊朗大使代為接受了。
在東方評論員看來,儘管這份"新規則"仍處於保密狀態,但是,從過去"數份類似文件"的處理方式來看,我們認為,可能除了美國人之外,"伊核六方"中的另外五方、早就知道了"新規則"的完整文本。
因此,在我們的討論中,時事評論員們更多地認為,北京所說的"伊朗做出的答覆應該認真研究"?恐怕就是在"特指"華盛頓。
●在伊朗做出答覆的"第一時間"里,中俄歐如同商量好了似地 "眾口一詞
因此,在伊朗做出答覆的"第一時間"里,我們也就不難看到這樣一個場面:在伊核危機中配合默契的中國、俄羅斯、歐盟的三架馬車,是紛紛表態,且如同商量好了似地眾口一詞"將認真研究"。
●"認真研究"的意思就是"不著急下結論"
對此,首席評論員就指出,這個"認真研究"的確值得玩味!在我們看來,"認真研究"的意思就是"不著急下結論"、也就是在給"有的人"一種"伊朗人的答覆是值得考慮"的感覺。
顯然,"中歐俄"的這種態度自然會讓"有的人"心急如焚,於是乎,我們同樣是在第一時間裡,還看到了另一幕,那就是:當聽說伊朗一面遞交正式答覆,一面要求立即就廣泛的問題進行"認真"的會談,但就是沒有表明是否在本月底中止核活動之後,華盛頓的官員是急忙"打電話"、邀請英國、法國和德國官員開會,但是,根據公開的報道,這三個國家的外交官再次來了個"不約而同",是"拒不應邀"。
不難看出,在歐盟的眼裡,"認真研究"伊朗人的答覆、遠比參加華盛頓的會議要來得重要。
那麼,針對伊朗人的這份"準時發出"的正式答覆,"中歐俄"會得出一個什麼樣的研究結果呢?
在繼續這個討論之前,我們先來看一段相關消息。
法國外長:伊朗暫停鈾濃縮活動是談判先決條件
【巴黎消息】法國外長杜斯特—布拉齊23日在巴黎與來訪的以色列外長利夫尼會談后舉行的新聞發布會上重申,伊朗暫停鈾濃縮活動是談判的先決條件。
杜斯特—布拉齊說,法國已經要求與歐盟夥伴國及歐盟負責外交和安全事務的高級代表索拉納開會研究伊朗對六國方案的答覆。
索拉納6月初向伊朗遞交了俄羅斯、美國、中國、英國、法國和德國六國外長級會晤達成的關於解決伊朗核問題的新方案。該方案包括旨在要求伊朗暫停鈾濃縮活動的一攬子鼓勵性和懲罰性措施。伊朗於22日對六國方案作出了答覆。伊朗方面稱,它對六國方案的答覆是"全面而有建設性的",並表示願意馬上與這項方案的提出國進行認真的對話。
以色列外長利夫尼23日對法國進行為期一天的訪問。在與法國外長會談后,利夫尼還將會見法國總理德維爾潘和內政部長薩爾科奇。據介紹,雙方商討的主要問題是黎巴嫩局勢和以巴衝突等。
【時事點評】在東方評論員看來,"這則消息"真實地反應了"這一輪"中東衝突與伊核危機之間的內在聯繫。   
請大家注意這一段:以色列外長利夫尼23日對法國進行為期一天的訪問。在與法國外長會談后,利夫尼還將會見法國總理德維爾潘和內政部長薩爾科奇。據介紹,雙方商討的主要問題是黎巴嫩局勢和以巴衝突等。
顯然,通過這段文字,我們不難注意兩點:
●法國總統希拉克"沒有計劃"見她
第一,在以色列這位女外長的巴黎之行中,法國總統希拉克沒有計劃見她;
眾所周知,在法國雖然是"雙首長制",且德維爾潘在就任法國總理之前、就擔任法國外長,但是,法國總理是"總理"法國"內部事務"的、外交大權總攬在法國總統手中。
因此,在東方評論員看來,如果以色列外長的這次訪問"非常受歡迎"的話,那麼,在中東衝突可能"隨時再起"的敏感時刻,在法國於黎巴嫩、甚至整個中東地區有重大戰略利益的現實中,法國總統希拉克哪有不親自接見利夫尼的?然而,這就是事實。
●我們更相信雙方這次談的主要是伊核問題
第二,"法以"雙方的這次對話,據介紹,"對話的重點"在黎巴嫩局勢和以巴衝突等;
只是在東方評論員看來,比起"雙方商討的主要問題是黎巴嫩局勢和以巴衝突"的說法,我們更相信雙方這次談的主要是伊核問題。
事實之一就是,就在以色列外長到達巴黎的同時,以色列政府的一名高官就將"外交矛頭"指向了伊朗、聲稱"伊朗22日在對六國方案的回復中沒有就終止鈾濃縮活動做出積極正面的答覆,原因是伊朗認為國際社會不會對它採取行動"。並由此得出結論:以色列應做好準備,在"事態發展到某種程度時",來緩解伊朗的"核威脅"。
●在歐洲"不願意出門"的情況下,華盛頓讓以色列人"揣著禮品"直接找上門去"理論"、不失為一著棋
事實之二就是,以色列外長的這次巴黎之行,就發生在伊朗在送出答覆、卻沒有表明是否在本月底中止核活動之後,就發生在華盛頓官員急忙"打電話"、邀歐洲同事"喝茶"、但歐洲人卻來了個"不約而同"的"拒不應邀"之後。
顯然,東方評論員認為,在歐洲人認為"認真研究"伊朗人的答覆遠比參加華盛頓的會議要來得重要、從而呆在歐洲"不願意出門"的情況下,讓以色列人"揣著禮品"--歐盟、特別法國"重點關注"的黎巴嫩局勢和以巴衝突等、直接找上門去"理論",顯然不失為一著棋。
不過,明眼人是一看就知,這既是一招"先禮後兵"、也是一步"直接將軍"。   
●以色列何以願意淌這趟混水?
在東方評論員看來,以色列之所以願意淌這趟混水、積極插手伊核問題也是可以理解的:其一,在解決中東核擴散危險的問題上,以色列的核心利益就在其。我們認為,伊朗跨入核門檻的剎那間、將"正式"地抹平以色列對伊斯蘭國家的軍事優勢;而隨著伊朗成為核國家、阿拉伯國家中的埃及、沙特、甚至土爾其、的都有可能跨入核門檻,從而也一把擦去以色列對阿拉伯國家的軍事優勢;毫無疑問,如果站在以色列的角度看問題,由於核武器是支撐以色列國家安全的基石,因此,這種局面一旦形成了,可以說,將徹底瓦解以色列的自信心,也將"徹底消蝕"美國費盡數十年心血打造的這枚中東鋼釘。
●與以色列這樣的一個國家來談中東核問題、本身就是尷尬的
其二,在防止中東核競賽的問題上,以色列自身就負有不可推卸的責任:以色列儘管沒有承認、但"從來就沒有否認"自己擁有核武器。因此,任何人"都有理由相信"以色列是有核國家,還是中東地區唯一一個擁有核武器的國家,這也一直是阿拉伯國家的一塊"心病",認為這對阿拉伯國家的安全是一個嚴重威脅。
值得強調的是,就在以色列外長啟程之前,伊朗宣布"伊朗將成為世界上第九個擁有重水生產工廠"的國家,並聲稱"這座工廠生產的重水主要用於伊朗的一座試驗性核反應堆"。
然而,東方評論員注意到,阿盟秘書長穆薩22日在開羅回答新聞界關於伊朗核問題的提問時,卻再次"不點名"地批評華盛頓在核問題上執行雙重標準,並明確"暗示"以色列擁有核武器。顯然,在東方評論員看來,歐盟在中東事務上必須藉助的阿盟、也在利用美國反對伊核計劃之際,向美施壓,要求以色列也同步放棄核武器和核項目。
如此一來,不論是歐盟、還是法國,在這種尷尬的對立下、去與以色列這樣的一個國家來談中東核問題、本身就是尷尬的,不是嗎?是只談伊朗核問題呢?還是將以色列的核問題也拿出來說道說道?如果是前者、法國同樣有重大戰略利益的伊朗人不高興,佔中東主體的阿拉伯人更不高興;如果是後者,那麼,恐怕以色列外長去都不會去。
由此可見,在伊核問題上與中俄立場頗為接近的法國看來、如果以色列女外長風塵撲撲趕到巴黎為了就是憑藉自己在中東的特殊地位、幫助美國人傳遞"這份威脅"的話,那麼,既不將其拒之門外(法國總理、外長都出面接待)、但希拉克"沒有計劃"見她,都成了"順理成章"。
●以色列這次"揣著禮物"打上門去,還有個重要的意圖
另外,在東方評論員看來,以色列這次"揣著禮物"打上門去,還有個重要的意圖。為了更好地說明這個問題,我們來閱讀一段時事評論自段。
香港媒體:查韋斯和農德孟的中國之旅
【時事評論】香港資深時事評論員邱震海寫文章稱:論是查韋斯還是農德孟的到訪,背後都有一定程度的"美國因素"。
以石油換取反美支持
邱震海認為,查韋斯此次訪華已是他上任后的第四次,其目的有兩個:一是繼續深化與中國的能源合作,具體來說就是在今年年底將日售中國的石油從目前的15萬桶,增加到20萬桶,同時爭取在2012年將委內瑞拉日產石油的45%(約140萬桶)輸往中國;二是獲得中國對其進入聯合國安理會非常任理事國的支持,並通過與中國的緊密合作來平衡美國影響。
查韋斯這個一箭雙鵰之術,勢必將中國推入一個進退兩難的尷尬境地。從能源合作方面來看,委內瑞拉的石油來源是中國求之不得之事;六年後若該國日產石油的一半輸往中國,將對中國的能源多元化策略形成關鍵的支持。
問題是,查韋斯的這一支持是有條件的,而且隱藏著玄機。須知,委內瑞拉目前日產石油的一半(約150萬桶)輸往美國,美國是委內瑞拉最大的石油進口國,屆時若這一半從美國手中"轉"往中國,對??美國忌恨的對象。更何況,將日產石油的一半轉往中國,本身就是查韋斯試圖擺脫美國影響,進一步強化抗衡美國態勢的一個戰略步驟。
邱震海認為,在這種情況下,查韋斯成為中國的一個燙手山芋。如何做到既深化與委內瑞拉的能源合作,同時不落入查韋斯試圖將中國拉入其反美陣營的圈套,這需要北京相當的政治智慧和手腕。
越南政改壓力及越美關係
邱震海認為,相比於遠在拉美的委內瑞拉,越南不但與中國地理接近,歷史恩怨複雜,而且意識形態也基本相同。但正是在地緣政治和意識形態方面,最近越南發生了一些微妙和深遠的變化,因此越共總書記農德孟的到訪北京,也就更加值得關注。
首先,農德孟此次到訪北京,是在連任總書記后的第一次出訪,以顯示對中國的重視。今年4月越共十大上,越共高級領導人的差額選舉,引起了全球輿論的廣泛關注。與農德孟同時競選越共總書記的,還有多達十名候選人,其中之一就是後來擔任越南國家主席的前胡志明市委書記阮明哲。
除越共高級領導人實行差額選舉外,越南國家機關的"三巨頭"——國會主席、國家主席和政府總理,全部改由更年輕人擔任。越南的經濟改革始於學習借鑒中國的經驗,但其在政治體制改革方面卻已走到中國前面;其間的過程和經驗值得所有關心中國未來的人們思考。
其次,自六年前當時的美國總統柯林頓訪越后,越美關係得到大幅改善,近年不但越美經貿合作提升很快,而且雙方已經進入軍事合作階段。去年六月,越南總理訪美,今年上半年美國國防部長拉姆斯菲爾德又訪問越南。對美國來說,利用越南來牽制中國,是其整體亞洲戰略的一個環節;對越南而言,通過改善對美關係來平衡中國的影響力,屬於其作為東南亞國家外交戰略的一部分。用越南學者的話來說,今天的越南是歷史上第一個"沒有敵人的時代"。
邱震海認為,越南這一與美國過分接近的做法,勢必引起中國的疑慮。因此,農德孟連任后選擇將中國作為首訪國家,一來顯示對中國的重視,二來也是向中國作些說明,以便消除中國的疑慮。在上述種種複雜背景之下,無論是查韋斯還是農德孟,在北京受到的都只可能是正式而低調的歡迎。
【時事評論】在東方評論員看來,邱先生的這段分析非常形象。特別是作者最後的一個結論,既:"無論是查韋斯還是農德孟,在北京受到的都只可能是正式而低調的歡迎",我們是深以為然。  
●在我們向大家推薦這份時事評論的同時,還想再補充一點
不過,在我們向大家推薦這份時事評論的同時,也想就"查韋斯、農德孟,在北京受到的都只可能是正式而低調的歡迎"的深層原因"再補充一點"。
首先,我們也認為,兩個從地理、到身份、都"極其特殊"的國家、其最高領導人一不約而同地出訪北京、的確很好地體現了中美角力的複雜程度。
在東方評論員看來,如果站在北京向外看,委內瑞拉在地球那邊、卻在華盛頓身邊,且正在全球搞"反美大串聯",還搞得有聲有色;而站在華盛頓向外看,越南也是在地球的那一邊,巧的是,越南就在北京的身邊、且正與自己改善關係;
但是,令華盛頓不爽的是,這兩個國家的最高領導人都在8月22日這個敏感的時間同時抵達了北京,即使因種種原因、明知自己在北京得到的接待"將非常低調"也在所不惜。
●在這裡,東方評論員想提請大家注意的有兩點
表面上看,查韋斯此次訪華的一大目的就是爭取在2012年將委內瑞拉日產石油的45%(約140萬桶)輸往中國。只是在這裡,東方評論員想提請大家注意的有兩點:
第一,是委內瑞拉大規模向中國送油的時間與份額。上面說了,時間是"2012年"、距今還有6年;份額是"45%(約140萬桶)",這可是今天美國從委內瑞拉拿到的日進口量。
也就是說,"如果不出意外"(請注意,我們說的是"如果不出意外"),那麼,要不了多久,中國就將取代美國、成為委內瑞拉的頭號石油買主。
然而,在東方評論員看來,這個可能出現的"意外"、恰恰與以色列有關。
●以色列人這次到法國、"說得本質"一點兒,這不是"找上門"說事,而是"打上門"搞事\u001C
有消息說,在這一輪中東衝突之後,在阿拉伯國家"已經開始公開指責"美國中東政策、且以埃及為代表的阿拉伯國家已經開始反省親美政策的情況下,沒有打贏與真主黨的這場戰爭的以色列、在阿拉伯國家面前重新面臨著"不必害怕以色列人的問題"。
在這種情況下,伊朗核進程的繼續推進,無疑將使以色列的最後一點自信---建立在"中東唯一的一隻核力量"之基礎上的自信給徹底摧毀。就在這個時候,以色列突然一改之前的,"絕不單獨"軍事打擊伊朗的態度,開始放出"以色列有可能單獨行動"的風聲了。
●一旦華盛頓放手以色列再起中東衝突、或者針對伊朗的海上軍事目標(絕不會是核目標)進行挑釁.....
顯然,舉例而言,一旦華盛頓放手以色列再起中東衝突、或者針對伊朗的海上軍事目標(絕不會是核目標)進行挑釁,那麼,不說地中海的航線、波斯灣的航線會被中斷,就是來往這兩航線的油輪保險費上漲這一塊,就會讓"中歐"這兩家極其依賴海灣石油的經濟體"吃大虧"。
在東方評論員看來,從這點上看,以色列人這次到法國、"說得本質"一點兒,這不是"找上門"說事,而是"打上門"搞事、再加上以色列仍然拒絕解除對黎巴嫩海岸的封鎖,不難看出,以色列這是在代表華盛頓、以一種"近乎直白的方式"去威脅歐盟的。在這裡,我們很容易想起賴斯的那句話,"石油價格暴漲造成的巨大損失不僅僅是針對美國的"。
●布希在給胡錦濤打電話的時候,恐怕滿腦子都是查韋斯的影子
第二,就在查韋斯到訪的前一天,布希就再次打電話找胡錦濤聊"經濟合作"、"朝核問題"的事情。就如東方評論員當時所說的,布希在打"這通電話"的時候,恐怕滿腦子都是查韋斯的影子。
我們知道,查韋斯之所以令華盛頓瞪大了眼睛珠子,在於他隨身攜帶著兩張牌。一張是"石油牌",另一張就是"朝鮮牌"。
所謂"石油牌",如何打,其實就在於將計劃中的、"中國取代美國 、成為委內瑞拉的頭號石油買主"的時間"往前提一提"既可,顯然,在東方評論員看來,如果萬一發生了"上面所說的意外",那麼,在"中歐"承受保險費上漲的巨大損失的情況下,從委內瑞拉、也就是從南美洲到中國、甚至到歐洲的這條航線、自然就成了"最安全"的了。如果美國人不想在自家門口也製造緊張氣氛、美國經濟不想承擔巨大的保險費用的話。
●查韋斯還"似真似假地"取笑"給拉美帶回一顆原子彈"的傳言
所謂"朝鮮牌",如何打?在東方評論員看來,事實上,就在朝鮮7月5日試射7枚導彈之後,委內瑞拉就已經亮出來了,當時,游擊隊員出身的委內瑞拉副總統蘭赫爾6日就立刻聲稱,"無論是朝鮮還是其他任何國家,都有權利根據自己的技術情況,開發合適的武器。"http://daguoboyi.blog.sohu.com/
事實上,東方評論員注意到,查韋斯還"似真似假地"取笑了有關"委內瑞拉將與朝鮮達成秘密協議","給拉美帶回一顆原子彈"的傳言。
在我們看來,儘管查韋斯出面"闢謠",但美國人卻表現得如坐針氈,期間,美國國務院發言人麥考馬克就曾經說:"我不確定委內瑞拉希望從朝鮮那裡得到什麼……如果涉及軍事技術轉讓,考慮到朝鮮的狀況,確實令人擔憂。"
●北京何以低調接待查韋斯?
顯然,我們認為,正是出於這種擔憂、布希給胡錦濤打了那通電話,也是出於這種擔憂、華盛頓讓以色列沖著歐盟"打上門"去,同樣,正是因為"能給美國人製造"這種擔憂,且等待華盛頓對伊朗"正式答覆"的"正式態度",北京對查韋斯的訪華、一方面非常重視、並視其為一張籌碼,另一方面,卻一直刻意地保持著一種低調的態度。只是暫時委曲了志在搞全球反美大串聯的查韋斯了。
●北京變換玩法,將朝核牌首次摔到了美國的後院
不過,在東方評論員看來,經此一役,特別是"已經到了朝鮮邊上的"中國,再進一步,就可能跨過鴨綠江之後,隨著北京將朝核牌首次摔到了美國的後院、正在台灣搞倒扁、正在東北亞施展"主動翻看"北京"東北亞核競賽底牌"之手段、且正在對委內瑞拉搞策反的華盛頓,不論是針對"挰著伊核危機"正在著手修改"中東和平路線圖"的、還是有意將"東北亞核競賽牌"變個玩法、玩到南美洲的北京,更或是針對正在搞全球反美串聯的、高調地對"帶回原子彈"的謠言進行"公開闢謠"的委內瑞拉,在"下一步怎麼走"的問題上,都是"一個頭、兩個大"。
下面,在一則有關巴基斯坦的消息之後,東方評論員將把關注的焦點轉向南亞,並一起點評今天的中亞形勢。

0

主題

592

帖子

121

積分

貝殼網友一級

愛國華僑(十五級)

Rank: 3Rank: 3

積分
121
沙發
xuxu5076999 發表於 2006-8-28 16:02 | 只看該作者
shafa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4-4-27 11:57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