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巴郎。《拾舊沙河夢》138。深山潛蹤

[複製鏈接]

1090

主題

1091

帖子

1萬

積分

七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13375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巴郎 發表於 2024-1-25 16:35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巴郎。《拾舊沙河夢》138。深山潛蹤
巴郎長篇自傳《巴郎舊事》第一部:《拾舊沙河夢》

*****  夢牽少年時,拾荒百萬字  *****
掬捧沙河那一泓流水,仔細清洗這兩眼昏麻。
常憶起曾經少年英姿,轉瞬間已過六十花甲。
世事如枰棋難料變化,人生似爐鐵反覆錘打。
夕照驛道孑然歸去客,回首來路依稀是舊家。
巴郎  記於20191205  -  20201218


138。深山潛蹤

我的父母雙親,趁亂渡江南來。在翠屏陳家壩歇息了一夜,夾在大隊人潮之中,驚惶失措地,追隨著紅色派「紅聯站」的首領們,向川鄂湘邊界撤退。
背後,有「紅工糾」的戰友們,正在用手中的劣勢裝備,層層抵抗翻天派的強勢追擊,為數十萬逃亡的人們爭取時間。槍炮聲時大時小,時密時疏,時近時遠,綿延不絕。逃亡的人們,時時提吊著心,恨爹娘沒給再生兩條腿,或一雙翅膀,拿出吃奶的勁兒來,好逃得更快,逃得更遠。
過了兩天,逃到了利川縣城。縣城的人,看見大批紅色派眾的蜂湧到來,聽見後面如炒豆般暴響的翻天派追擊槍炮聲,早就逃之夭夭,到附近山上去躲藏起來。縣城關門閉戶,堅壁清野,空空如也。紅色派大批人員到來,卻找不到米面充饑,只好拖著疲憊之軀,繼續向恩施前進。半道上,所乘卡車汽油告罄,無處加油,無奈之下,大家只好棄車步行。

沿途饑渴,加之疲憊,眾人越走越慢,也無紀律約束,各自脫離隊伍,去附近農家覓食休息,逐漸地雲消星散,人越走越少,最後,只剩下父母兩人在一起。看見龐大的隊伍如雪崩湯潑,迅速融化消失,戰友同志們,也影蹤全無,前程迷茫,前路漫漫,兩人相視,不禁一陣苦笑。歇息一陣后,兩人商量,天涯無路難為繼,莫若潛蹤回家鄉。山水如舊人頭熟,林木深處好躲藏。
想定之後,倒是放下一番心思,腳下也好象變得輕鬆些。兩人折身回走,遠離村鎮,避開大路,專走小徑,晝伏夜行。好在家鄉也不遠,離利川縣城不過幾十百把里路,幾天之後,順利地回到家鄉。

父母兩人的家鄉就在這川鄂交界七曜山區,萬縣龍駒區馬頭鄉三溪村。從龍駒鎮西行30多里山路,翻越連綿起伏的高山,越過大寨小寨山口,就見群山圍繞著一片緩坡,緩緩向下向左右延伸,形成坡形盆地,有幾十平方公里,包裹著馬頭、羅田、新勝等鄉鎮,幾萬人口。
在大寨小寨山口,有天生的泉眼,終年長流,積水成塘。於是,有人修建堰渠,將水引過來澆地。有這得天獨厚的條件,這片緩坡,經過千百年的開拓,成了水土肥美的梯田,一級級地,彎彎曲曲,逶迤向下10多里,復蓋馬頭和羅田兩鄉的大部分。
解放后成立人民公社后,人多力量大,大搞農業水利基本建設,在大寨埡口建了水庫,又擬在小寨楓霜坪修個更大的水庫,保證稻田用水。水田灌溉可人為控制,再加有1500米以上的海拔,日照充裕,無霜期短,馬頭羅田生產的稻米,顆粒粗大不受蟲害,色澤白潤口感柔軟,是極好的大米,頗受消費者推崇,在省內很有名氣。

翻越大寨埡口后,首先進入馬頭鄉(公社),再往下才是羅田和新勝兩鄉。馬頭場這邊,人煙稠密,百業興旺。馬頭地勢高,站在埡口下望,一層層梯田,天工巧手,形狀不一,彎彎繞繞而下。冬天裡一坡冬水,在天光中蕩漾,夏天一片金色稻浪,從足下延伸至天邊。遙望著遠處的謀道蘇馬盪,層巒疊嶂,原始森林連綿無際,翠綠青黛,林木蔥鬱,相得益彰,各有所長。明末清初,由於戰爭不斷,天災頻繁,川省人口驟減,十不存一。於是,從人口眾多的兩湖兩廣,遷徒人丁,填充四川,為史稱之「湖廣填四川」。向邵兩家,亦是由此而來,在馬頭羅田休養生息十數代,人口繁衍興旺,擴散遠抪,已是四鄉望族,各建有多個祠堂。
父母兩人,經歷了多少艱辛,潛回了馬頭。兩人的老家都在此,祖祖輩輩,親戚朋友,不可勝計。雖然兩家的父母高堂,都已早亡,但兄弟姐妹眾多,倒是有許多至親家人。平時也關係親密,走動頻繁,互通有無,毫無隔閡。
按說,父母回來,就應該去兄弟姐妹中的任何一家住下躲藏。可是,大概是為了保密,不致泄露行蹤,也為了少連累他人,父母卻是趁著夜深人靜,直奔三溪村「橫墚上」,在一家譚姓人家,悄默聲地躲藏起來。
這譚姓叔伯,與父母同齡,小時同在私塾里,讀過三年書。後來長大后,父母出山參加了革命,譚伯卻留在深山,子承父業,當了農民。土改時評成份是中農,平時又清高,不願趨炎附勢,偶爾在隊里需要時,擔任會計出納,做事認真負責,任勞任怨,生活平淡,與世無爭。因為是一起長大,又曾同學,父母與他,三人之間,極為了解,毫無窒礙。知道他為人正直,處世有則,是值得信賴託付生死之人。所以,此次有難,遠來投奔於他。

橫墚上位於三溪大隊二小隊的一個孤立小山巒上,小山巒向外橫出,形成山樑,譚家就建在樑上,故稱為橫墚上。橫墚上面臨川穀,三溪水在前方奔流而去。其三面空曠,可見左右方的刁二嘴、羅柏林、孔家灣,前面的黃泥塝、大堰塘、廟墚等莊院。只有一條青石板路從溪邊上達墚上屋院。
橫墚上是傳統的川東普通農居,青石地基,厚土壘牆,木框門窗,青瓦蓋頂。川東院子卻與四合院不同,要簡單一些,沒有院牆院門,只有房舍圍成三邊形成院壩,坐北向南。對著院壩的正中邊,有2米高的坪台,有多級石階,走上高台,就是4 - 5米寬闊的走廊,房檐伸出加以遮蓋,遮風避雨,所以,可以擺放桌椅等傢具,平時或雨天,都可在走廊上,勞作聚會。正對台階,是堂屋,向左右側是偏廂房,再往外是廚房。垂直於廚房,位於高台下,向側向前延伸,通常是並排兩間側廂房,東西兩邊隔著院壩,相對而向。院壩三邊被圍,一面敞開向外,直接面對蜿蜒的青石板路和兩旁的梯田。廁所豬圈牛棚竹林菜地,都在院后,有門相通。其後是幾百米高的山崖,分佈有許多粗大的樹木,是生產隊的山林。

譚家8口人,四世同堂,譚叔譚嬸,上有老父,下有兩個兒子一個女兒,大兒子已經結婚,分家另過,與媳婦和孫女,在東邊側廂房住。小兒子和女兒都還小,在上學。人不多,住宿相對寬敞,除廚房堂屋外,左右偏廂房都是卧室,其餘房間,存放糧食和農具。
父母到達譚家后,並沒有住在莊院內,而是住在院子後面。一條青石小徑延向後山坡上,幾十米外有一土牆茅草蓋頂倉房,裡面堆放著牛羊過冬的草料,以及犁耙等農具。夏天不冷,在倉房角落,墊上稻草作床,放上棉絮、被子、蚊帳,就成父母的臨時避難所在。
這所倉房的位置在莊院後面,僻靜幽深,不引人注意。這也是譚家的謹慎考慮,全是為了安全著想。平時,父母可呆在房內,也可在後山走動。莊院只有一條路上下,譚家老爺子經常坐在院子里曬太陽、打望、做篾匠活編織筐簍,還養著兩條土狗,若有生人上來,老遠就能瞧見。聽見狗叫,若是生產隊有人來,上山幹活,父母可關上門,藏在倉房內。若是有陌生人上來,為防搜查,父母則可溜到後山上樹林中,暫時躲藏起來,以避不測。

譚家人雖與向邵兩家是鄉親,關係不錯,但平時很少往來。明面上,人們是再也不會聯想到,我的父母會藏匿在他家中。這也添了一層保護色,帶來些便利。譚家人純樸心地善良,又很好客,把我的父母當成家人看待。幾十年的相處,他們認定我的父母是好人,現在外面局勢變幻,炮火連天,好人落難,回到家鄉暫時躲避。到他家躲藏,是對他們全家的信任,一定要對得起這種信任,保證其安全。等得有朝一日,雲開霧散,我的父母能夠重見天日,恢復工作,合家團圓。
那年頭,農村的生活艱苦。雖然風調雨順,稻米產量不低,畝產能達到600斤以上,超過了《農業發展綱要》所定的標準,「過長江」。但每年的公糧任務繁重,收穫完畢,交了國家公糧后,社員們分到手的米面細糧並不多,要攙和苞谷洋芋紅苕菽豆類,和瓜果蔬菜,才能勉強填飽肚子。
我的父母住在他家,一下增加兩個人吃飯,糧食消耗更加捉襟見肘。但譚家卻多將白米細糧讓給我的父母,自家人則多以粗糧瓜菜果腹,不以為苦。隔三岔四地,譚叔還帶著兒子們,父子三人,去溪中網魚,去後山打山雞,拿回家中,改善生活。
我的父母躲藏在譚家,在譚家人的謹慎保護下,精心照料下,無驚無險地,渡過了一個多月,看著已經到了9月底。
巴郎  記於20200728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4-4-26 09:21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