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毛澤東共產黨人是戰士也是詩人

[複製鏈接]

8500

主題

8690

帖子

6萬

積分

貝殼光輝歲月

Rank: 6Rank: 6

積分
65495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yongbing1993 發表於 2023-10-24 22:33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毛澤東共產黨人是戰士也是詩人




毛澤東共產黨人在革命戰爭年代,共產黨人隨時都面臨著生與死的考驗。在生死關頭,他們留下了許多大義凜然、置生死於度外的詩句。

中國共產黨建黨之初不過是一個只有50多人的小黨,但是經過不斷的發展壯大,在血與火的革命戰爭年代,面對敵人的嚴刑拷打、威逼利誘,甚至死亡的威脅,無數革命者始終堅守著心中的信仰。

夏明翰烈士在其就義前寫下了:「砍頭不要緊,只要主義真。殺了夏明翰,還有後來人。」

方誌敏面對敵人死亡的威脅,在獄中寫下了這樣的詩句:「敵人只能砍下我們的頭顱,決不能動搖我們的信仰!因為我們信仰的主義,乃是宇宙的真理!為著共產主義犧牲,為著蘇維埃流血,那是我們十分情願的啊!」直言自己為信仰而死的堅定決心。

1964年8月,陳毅元帥已經63歲了,在生日當天他寫下了一首抒懷詩,回顧總結自己參加革命以來的歷程,最後用「馬列最偉大,世界正歸心」作為結句,來表明自己信仰、遵循馬列主義的一生。

羅榮桓元帥,1963年9月他因病再次住進了北京醫院,本想寫首詩留給自己的子女,但是已經力不從心,就口述了這首《告子女》:「我給你們留下的,只是黨的事業,別的什麼都沒有。我的遺囑是一句話:永遠跟著共產黨走。」不僅體現了他對黨的事業的無限忠誠,也體現了對信仰的堅定。

在革命戰爭年代,共產黨人隨時都面臨著生與死的考驗。在生死關頭,他們留下了許多大義凜然、置生死於度外的詩句。

1922年3月,周恩來得知戰友黃愛被敵人殺害,寫下了《生別死離》的詩:「壯烈的死,苟且的生。貪生怕死,何如重死輕生!」寥寥數句,直接向人們提出了如何對待生與死的問題。這首詩雖然是為紀念戰友而作,但也表明了自己在生死面前的價值取向,那就是與其貪生怕死,「何如重死輕生!」

還有許多革命烈士在獄中留下了就義詩,或者叫作絕命詩、絕筆詩。

楊超寫下了:「滿天風雪滿天愁,革命何須怕斷頭?」

王達強寫下了:「一心只愛共產黨,哪管他人道短長?我一歌兮歌聲揚,碧血千秋葉芬芳。」

鄧雅聲寫下了:「平生從不受人憐,豈肯低頭獄吏前!飲彈從容向天笑,永留浩氣在人間!」

羅亦農寫下了:「慷慨登車去,相期一節全。殘軀何足惜,大敵正當前。」

與這些頗有文採的詩句相比,還有一些革命者留下的詩句,是在接受敵人審訊時和敵人對答的記錄,或者臨刑前脫口而出的話語。

劉繼哲在陝西西鄉監獄面對敵人的嚴刑拷打,欣然道:「你問啥,我不講,你動刑,我不降,你要殺頭我昂頭,甘將熱血獻八荒!」

富有文採的華章與樸素平實的語言,這兩者在表達形式上是有所區別的,但是兩者所表現出來的捨生取義、視死如歸的精神是高度一致的。

這些詩詞真切地表達了老一輩革命者面對生死抉擇時內心的真實想法和價值取向,是革命精神的重要體現。

在中國革命和建設的過程中,遇到了無數難以想象的困難和險阻,在這些困難險阻面前,老一輩革命家展現出了無懼無畏的革命樂觀主義精神。

李大釗是黨的主要創始人之一,1918年12月,那時候雖然中國共產黨尚未成立,但是在李大釗看來,共產主義將來一定會勝利,他寫下了:「人道的警鐘響了!自由的曙光現了!試看將來的環球,必是赤旗的世界!」充滿著革命必勝的樂觀主義精神。1927年4月,李大釗不幸被奉系軍閥張作霖逮捕。被捕之後李大釗在獄中堅貞不屈,最後被處以絞刑。在絞刑架面前,李大釗做了最後一次演講,宣揚共產主義必勝的真理,之後從容就義。

在長期的革命生涯中,毛澤東也給後人留下了許多詩詞,在這眾多的詩詞中,很多都體現了毛澤東的革命樂觀主義精神。一首就是作於1929年10月的《採桑子·重陽》。1929年6月,當時紅四軍內部充斥著各種非無產階級思想,影響了紅軍隊伍的發展壯大,毛澤東主持召開紅四軍七大,本來是要解決這個問題的,但是由於種種複雜的原因,選舉前委書記的時候,毛澤東卻落選了。之後,毛澤東離開紅四軍到閩西去指導地方工作,因為心情不好再加上長期以來積勞成疾,生了一場大病。黨組織為他請了當地的名醫,經過一段時間的精心治療,1929年10月,毛澤東大病初癒,這天恰好是農曆重陽節,他在福建的上杭縣臨江樓寫下了著名的《採桑子·重陽》:

「人生易老天難老,歲歲重陽。

今又重陽,戰地黃花分外香。

一年一度秋風勁,不似春光。

勝似春光,寥廓江天萬里霜。」

抒發了毛澤東革命豪情萬丈、革命前景萬里的豪邁情感!

還有作於1965年5月的《水調歌頭·重上井岡山》,當時毛澤東已經72歲了,但是「世上無難事,只要肯登攀」的革命樂觀主義精神絲毫不減。

水調歌頭·重上井岡山

作者:毛澤東

久有凌雲志,
重上井岡山。
千里來尋故地,
舊貌變新顏。
到處鶯歌燕舞,
更有潺潺流水,
高路入雲端。
過了黃洋界,
險處不須看。

風雷動,
旌旗奮,
是人寰。
三十八年過去,
彈指一揮間。
可上九天攬月,
可下五洋捉鱉,
談笑凱歌還。
世上無難事,
只要肯登攀。

中國共產黨近百年的歷史,從某種程度上講,就是一部共產黨人面對困難險阻所展現出來為民請命、為民族犧牲的擔當史。老一輩革命家的詩詞充分展現了中國共產黨人這種勇於擔當的精神。

1925年深秋時節,毛澤東獨自來到長沙的橘子洲頭,面對蒼茫大地、壯麗河山,他揮筆寫下了著名的《沁園春·長沙》。「問蒼茫大地,誰主沉浮?」「指點江山,激揚文字,糞土當年萬戶侯。」詩詞展現了毛澤東那種除舊布新、主宰世界的滿懷豪情。

沁園春·長沙

作者:毛澤東

獨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頭。
看萬山紅遍,層林盡染;
漫江碧透,百舸爭流。
鷹擊長空,魚翔淺底,
萬類霜天競自由。
悵寥廓,問蒼茫大地,誰主沉浮?

攜來百侶曾游,
憶往昔崢嶸歲月稠。
恰同學少年,風華正茂;
書生意氣,揮斥方遒。
指點江山,激揚文字,
糞土當年萬戶侯。
曾記否,到中流擊水,浪遏飛舟!

1936年2月,毛澤東寫下了著名的《沁園春·雪》。在毛澤東看來,歷史上的秦皇漢武、唐宗宋祖、成吉思汗都已經成為過往煙雲,真正決定和主宰中國命運的是中國共產黨人,「數風流人物,還看今朝」。詞中充滿了對祖國壯麗山河的熱愛,那種捨我其誰的擔當精神也躍然紙上。

沁園春·雪

毛澤東

北國風光,千里冰封,萬里雪飄。

望長城內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頓失滔滔。

山舞銀蛇,原馳蠟象,欲與天公試比高。

須晴日,看紅裝素裹,分外妖嬈。

江山如此多嬌,引無數英雄競折腰。

惜秦皇漢武,略輸文采;唐宗宋祖,稍遜風騷。

一代天驕,成吉思汗,只識彎弓射大雕。

俱往矣,數風流人物,還看今朝。

1945年4月,中共七大在延安開幕。如何使中國人民擺脫黑暗的命運,走向光明的命運,中共七大的召開實際上已經為中國的發展指明了方向。

陳毅參加了中共七大,在聽了毛澤東所作的開幕詞之後,寫下了《七大開幕》一詩。「百年積弱嘆華夏,八載干戈仗延安。試問九州誰做主,萬眾矚目清涼山。」全國人民翹首仰望延安,打敗日本帝國主義、建立新中國的希望就在中國共產黨人身上。

中國共產黨的七大前夜,毛澤東在中共中央黨校作《時局問題及其他》的報告時講了這樣一段話:「一九三七年、一九三八年,進抗大的學生過五關斬六將,像潮水一樣湧向延安,滔滔而來,源源不斷。我那時不太忙,給他們三天一小講,五天一大講,所講的大都忘記了,但有一點我還記得。我說同志們從廣東、廣西、湖南、湖北、雲南、貴州、綏遠、新疆,『不遠千里而來,亦將有以利吾國乎?』抗戰的事是為了國家。我說清涼山上插了一面旗子,叫作新民主主義,中國要獨立,要民主,要解決民生問題,這些對不對?很對。」

「百年積弱嘆華夏,八載干戈仗延安。試問九州誰做主?萬眾矚目清涼山。「這是陳毅寫的《七大開幕》詩。

毛澤東的這段話回答了為什麼「萬眾矚目清涼山」。當時成千上萬革命青年和進步人士從五湖四海奔赴延安,因為清涼山上樹立著反帝反封建的新民主主義旗幟,正因此,延安才成為敵後抗戰的指導中心,才成為抗戰、團結、進步思想的發源地,才成為中華兒女嚮往的地方。

毛澤東的這段話描繪了延安教與學的情景。延安是當時全民族學習的中心,毛澤東是這個學習中心最著名、最忙碌的誨人不倦的老師,是新民主主義旗手意義上的老師。

這位老師不斷強調著學習的重要性。學習才能有學問、長本領、幹革命。不學習,沒有學問,就會有本領恐慌,便不能領導工作。毛澤東說:有了學問,好比站在山上,可以看到很遠很多東西。沒有學問,如在暗溝裡走路,摸索不著,那會苦煞人。

毛澤東這位老師深入地探索著學習的內容。他在六屆六中全會上提出要學習馬克思主義理論、學習我們的歷史遺產、研究當前的實際問題等三個方面的任務。只有第一方面沒有后兩個方面的馬克思主義,是抽象的、空洞的馬克思主義。提出后兩個方面,是要使馬克思主義在中國具體化。他對抗大學員們說:總的「就是學一個宗旨,這個宗旨也就是全國的全中華民族的宗旨——抗日救國。」具體地說,要學三樣東西:一是「要學到堅定正確的政治方向,艱苦樸素的工作作風,加上靈活的戰略戰術」;二是要學做幹部,發動組織廣大人民抗日;三是「要下一種決心」:為了抗日救國,不怕任何艱苦向前邁進的決心。

毛澤東這位老師引導延安經過了三個不同尋常的學習階段。第一個階段是學習運動的階段,以1938年10月毛澤東在六屆六中全會政治報告中號召學習為標誌。在毛澤東的號召和帶領下,全黨掀起了重視學習之風。第二個階段是改造學習的階段,以1941年5月毛澤東在延安幹部會上作《改造我們的學習》的報告為標誌。毛澤東針對教條主義的危害,勸導教條主義者改正錯誤,提出改造全黨的學習方法和學習制度。第三個階段是整風學習的階段,以1942年2月毛澤東在中共中央黨校作《整頓黨的作風》的演說為標誌。在對教條主義者勸導效果甚微的情況下,毛澤東發動和領導了將學習與整頓黨的作風結合起來的整風學習運動,以理論批判教條主義的同時,伴以紀律整頓教條主義。三個階段步步深入的學習,克服了教條主義、經驗主義的影響,提高了黨員幹部的理論水平、文化知識水平和認識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在全黨牢固地樹立起實事求是的思想路線。
毛澤東熱為何持續升溫、經久不衰、日臻醇厚? 原因是多方面的,但其中一個重要原因不可忽視,這就是毛澤東是有史以來最為廉潔、最為清正、最為公正、最為無私的歷史偉人之一,其偉大人格感天動地,驚神泣鬼,甚至讓他的勁敵都佩服的五體投地,使其歷史地位和影響,隨著時間推移,日久彌新,越來越高,正所謂「公者千古,私者一時」。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4-4-27 21:04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