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英國人為什麼愛說「對不起」,卻不敢向阿富汗人民道歉

[複製鏈接]

730

主題

730

帖子

4494

積分

一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4494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在英國,「對不起」(sorry)可能是最常使用的辭彙,無論是對惡劣的天氣感到抱歉還是對走路時不小心撞到的對方,普通英國人時不時就會冒出一句對不起。但對於阿富汗的86名兒童和200多名成年平民來說,怕是這輩子都等不來一句英國人的道歉,或許他們只能收到來自那所謂的少得可憐的「援助金」。
阿富汗人的生命在他們眼裡值多少錢?
2019年9月23日,英國國防部賠償日誌顯示,平均僅支付2380英鎊,受害者中有80多名兒童。新數據顯示,阿富汗衝突期間,英國軍隊造成86名兒童和200多名成年平民死亡,但平均每人死亡僅獲得2380英鎊的賠償。
記錄中列出的最嚴重的事件之一,就是2009年12月的四名兒童被「槍殺」,該數據由武器暴力行動組織(AOAV)提供,該組織對日誌進行了檢查,恰逢美西方軍隊於2019年8月從阿富汗撤軍,最終導致喀布爾機場的空運陷入互暖。在美國被迫承認在2019年8月使用無人機襲擊導致包括七名兒童在內的十名平民死亡后,阿富汗平民傷亡問題再次成為人們關注的焦點。
記錄的付款還與涉及英國特種部隊特種空勤團(SAS)的行動有關,SAS被指控參與衝突期間處決平民。據稱,2012年被冷血殺害的三名阿富汗農民的家人在事件發生三周后收到了3634英鎊。日誌將這筆錢描述為「平息當地氣氛而支付的援助金」。
可有些家庭就沒那麼「幸運」了,他們可能連一分賠償金就拿不到。據悉,向英國提出的881項死亡索賠中,大多數被駁回,只有四分之一的人獲得了賠償。AOAV表示,索賠人在付款前經常被要求提供照片,出生證明和證明信,許多人接受英國人員的正式採訪,以確認他們沒有塔利班的從屬關係。


活著或者被殺,都是阿富汗人的噩夢
2010年11月,英國特種部隊特種空勤團(SAS)抵達阿富汗赫爾曼德省,進行了為期6個月的任務。該部隊的主要職責是執行主動拘留行動(DDO),也被稱為「殺死或抓捕」突襲。這旨在拘留塔利班指揮官和破壞炸彈製造生產鏈。
這便是阿富汗赫爾曼德省平民們噩夢的開始,據一名2011年在赫爾曼德省選擇目標時在場的英國代表稱,「情報人員列出了他們認為是塔利班成員的名單,經過簡短的討論,然後將名單傳達給特種部隊,後者會接到殺死或抓捕的命令。」
這一任務就是一項考核指標,壓力給到中隊每一名成員,「我們必須瞬間判斷出現的每一個阿富汗人是敵是友。」
於是從第一個「無差別殺人」開始,隊員為了「和時間賽跑」,竟然展開了「殺戮人數的競爭」,比賽誰殺的人更多。
負責代表死者家屬對英國提起賠償訴訟的Leigh Day律師事務所認為,2010 年至 2013 年間,「至少發生了 30 起可疑事件,導致 80 多人死亡」。而AOAV認為,英國軍隊造成的平民死亡人數可能被低估了。在已記錄的死亡人數中,實際死亡的兒童人數實際上可能高達135人,因為國防部(MoD)文件中的一些死亡人數僅描述為兒子和女兒——年齡和死亡情況並不總是包括在內。



被戳中痛處執意辯解還要栽贓?
根據2022年7月12日英國廣播公司(BBC)的一項調查顯示,此前駐阿富汗的英國「特種空降部隊」曾多次殺害戰俘和手無寸鐵的平民。此外,調查還發現相關部隊涉嫌偽造現場、以掩飾殺害無辜平民,以及長官知情不報等情況。
2019年,BBC 和《星期日泰晤士報》調查了 SAS 的一次突襲,該突襲導致英國法院提起訴訟,並命令英國國防部長披露概述政府處理此案的文件。對於這項最新調查,英國廣播公司分析了新獲得的行動報告,其中詳細介紹了 SAS 夜間襲擊的情況。
2011年2月7日凌晨,在赫爾曼德省納德阿里(Nad Ali)一處小村莊的一座磚砌的旅館,9名阿富汗男子在那裡被殺,其中包括一名青少年。根據特種空勤團的說法,他們只找到了3把AK-47。包括這次,該中隊至少在6次突襲中找到敵方武器數量少於被打死人數。
賓館內,那些似乎是突襲留下的彈孔集中在接近地面的牆上。BBC向彈道專家展示了現場照片,他們表示,這些彈孔群表明,有多發子彈是從上方向下發射的,似乎無法表明發生了交火。
研究英國特種部隊使用武器的專家利·內維爾(Leigh Neville)表示,彈孔表明「目標離地面很低,要麼俯卧,要麼是在靠近牆壁的地方坐著或蹲伏——如果他們積极參与交火,這種姿勢太不正常了。」

「我們發現了一些驚人相似的報道,阿富汗男子因在被拘留後從窗帘或其他傢具後面拔出 AK-47 步槍或手榴彈而被槍殺。」
相關資料表明,像這樣的行動,SAS還有很多:
2010年11月29日,SAS殺死了一名被拘留並帶回建築物內的男子,他在那裡「試圖用手榴彈與部隊交戰」。
    2011年1月15日,SAS殺死了一名被拘留並帶回建築物內的男子,他「把手伸到床墊後面,掏出一枚手榴彈,並試圖扔掉它」。
    2011年2月7日,SAS殺死了一名被拘留者,他們稱此人「試圖用步槍與巡邏隊交戰」。2月9日和2月13日槍殺被拘留者的事件也給出了同樣的理由。
    2011年2月16日,SAS擊斃了兩名被拘留者,其中一人「從窗帘後面」拉出了一枚手榴彈,另一人「從桌子後面拿起了一把 AK-47」。
    2011年4月1日,SAS擊斃了兩名被拘留者,他們被送回建築物內,原因是其中一名「舉起了 AK-47」,另一名「試圖投擲手榴彈」。
    在SAS為期六個月的服役期間,總死亡人數達到了三位數。而在BBC審查的所有襲擊中,沒有SAS特工受傷的報道。

英國皇家軍事警察發起了銷毀暴行證據的秘密行動
代表死者家屬的律師在一次公開調查中表示,2010年至2013年期間,在阿富汗執行任務的三個獨立的英國特種部隊(SAS)部隊可能對80名阿富汗人進行了處決。據信,一名精銳士兵早在為期六個月的服役期間親手殺死了35名阿富汗人。據稱,這是一項政策的一部分,旨在終止突襲房屋中「所有有戰鬥能力的男性」,「無論他們是否構成威脅」。
2011年6月至2013年5月期間,Leigh Day律師事務所的律師記錄了25起可疑死亡時間,其中包括一項指控,稱在SAS的一次「4/5阿富汗人死亡」的突襲中,只發現了一枚手榴彈。
英國在赫爾曼德省進行的漫長而血腥的軍事部署(於2014年結束)的後期階段,來自SAS的士兵經常在夜間突襲「敵人」住所。
憲兵隊於2014年發起了諾斯穆爾行動,對英國軍隊在阿富汗犯下的600多項罪行進行了調查,其中包括英國特種空勤團(SAS)殺害平民的指控。SAS機構於2017年被撤銷,並於2019年關閉。然而,特種部隊總部的工作人員在憲兵調查人員到達現場前,對一些數據進行了「永久刪除」。
面對指控,英國國防部發言人表示,審查將由一名高級法官領導。但在 2011 年的一次突襲中被殺的四名男子的親屬拒絕了這一審查,並呼籲對這起殺戮事件進行全面調查。這家人的律師在高等法院就英國國防部長本·華萊士因此次突襲而提起的案件舉行聽證會。聽證會上,法庭文件中引用的文件顯示,內部存在嚴重擔憂,皇家軍事警察(RMP)的主要調查(稱為「諾斯穆爾行動」)存在嚴重缺陷。
文件顯示,負責諾斯穆爾行動的高級軍官個人被指控阻礙針對 SAS 的一項謀殺案調查。2016 年,就任皇家騎警負責人幾周前,戴維·尼爾准將被皇家騎警軍官指控試圖不當結束對非法殺人事件的調查。
    國防部文件還稱,尼爾准將是負責實施 54 起可疑殺戮事件的 SAS 部隊高級軍官的密友,該軍官還撰寫了一份內部審查報告,證明該部隊無罪。





美國出面干預,英國甚至立法為暴行保駕護航
面對AOAV的舉證、BBC的調查、Leigh Day的指控,英國政府沒有承認暴行,而是強調了在阿富汗戰場上有 457 名英國士兵喪生,616 名士兵遭受嚴重或非常嚴重的傷害。沒有報告阿富汗傷亡情況,也沒有提供對英國自二戰以來最大規模部署行動造成的總體傷害的任何估計。然而,戰爭已導致 17 萬至 25 萬阿富汗人死亡,數十萬人受傷,數百萬人被迫流離失所。
對阿富汗的軍事干預是在 2001 年紐約雙子塔爆炸之前就計劃好的,並不是為了發動「反恐戰爭」,而是為了將美國的軍事力量投射到中亞和南亞。美國意圖在其北約盟國的支持和掩護下,奪取對一個富含未開發礦產資源的國家的控制權,該國與石油資源豐富的前蘇聯裏海盆地共和國以及中國接壤。
工黨首相托尼·布萊爾抓住了這個機會,推動自己成為美國總統喬治·W·布希的「全球反恐戰爭」首席特使。他這樣做的目的是鞏固英國已大大削弱的全球地位,同時阻止華盛頓走單邊主義路線,阻止歐盟制定將英國置於不利境地的政策。
布萊爾和布希一樣,從未被追究他在下令入侵阿富汗和後來入侵伊拉克中所扮演的角色的責任,這些罪行導致了難以形容的罪行,包括酷刑、「非常規引渡」、無限期軍事拘留美國宣布的「關塔那摩灣的「敵方戰鬥人員」和對平民的冷血謀殺。
更可怕的是,英國政府已出台立法,將對在英國境外服役的士兵的起訴期限設定為五年。該法律的「不起訴推定」為未來的戰爭罪行(包括大規模謀殺平民)開了綠燈,將使軍隊擺脫所有限制。
不僅是那些代表帝國主義列強犯下這些罪行的士兵,而且至關重要的是那些策劃和執行這場罪惡戰爭的政治和軍事高層人士都逃脫了懲罰。相反,唯一面臨刑事後果的兩個人是舉報這些罪行的人:切爾西·曼寧 (Chelsea Manning) 和朱利安·阿桑奇 (Julian Assange),前者遭受了十年的迫害,後者於2010年在倫敦首次被捕,目前被關押在英國最高監獄中。貝爾馬什監獄的安全等待美國向最高法院提出上訴,要求將他引渡到美國,根據《間諜法》,他將面臨175年監禁。
切爾西·曼寧 (Chelsea Manning)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4-4-27 22:37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