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韓國前駐華大使:新冠疫情后的韓中關係走向

[複製鏈接]

1091

主題

1126

帖子

3721

積分

一級貝殼核心

大一新生(四級)

Rank: 5Rank: 5

積分
3721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crn2005 發表於 2020-8-24 18:19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本帖最後由 crn2005 於 2020-8-24 18:40 編輯


圖:韓國前駐華大使辛正承(中評社圖片)

  中評社北京8月24日電(中評社報道組)1992年8月24日,中華人民共和國與大韓民國正式建立大使級外交關係,結束了兩國長期互不承認和相互隔絕的歷史。28年後的今天,我們回顧其厚重的歷史意義並在當前複雜嚴峻的國際形勢下,展望中韓關係的未來。建交紀念日前幾天,中評智庫基金會、中國評論通訊社邀請中韓兩國多位代表性專家,在線上齊聚一堂,從政治外交、經貿合作、人文交流三個領域來探討后疫情時代的兩國關係。前韓國駐中國大使、現韓國東西大學特聘教授兼任中國研究中心所長辛正承進行了主旨演講,這位曾作為核心「三人組」參與了中韓建交的全過程的大使,在發言中頻頻強調,為應對當下的複雜局勢,中韓兩國應在包括抗疫的各領域繼續拓展深度合作。以下是辛正承大使的發言全文:

  尊敬的郭偉峰中評智庫董事長、我的老朋友兼同事寧賦魁大使、本次會議的召集人牛林傑教授,以及參加視頻會議的韓中兩國各位專家:

  今天,我有機會參加紀念韓中建交28周年的視頻會議,並就疫情后的韓中關係發表了自己的見解,感到非常高興。在此,謹向會議主辦方中評社、山東大學中日韓合作研究中心的各位相關人士表示衷心的感謝。

  眾所周知,1992年韓中兩國正式建交。28年來,兩國關係取得了巨大發展。兩國之間的貿易在2019年達到2400億美元,增加近39倍,韓國的在華投資總額累計達到708億美元。尤其是兩國國民之間的交往大幅增加。截至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之前,兩國主要城市之間的定期客運航班達到每周1260次,去年訪問對方國家的韓中兩國國民共計超過1千萬,這一數字比建交時增加約80倍。

  1990年北京亞運會舉辦前夕,兩國曾開設定期包機航班,當時只能經由天津前往北京。在而在1992年8月韓中建交聯合公報發布的前一天,我乘坐韓亞航空首次飛抵北京首都機場,那一刻的激動之情仍歷歷在目。我認為,近年來儘管受2016年薩德事件的影響,兩國關係曾長期處於不溫不火的狀態,但自2019年下半年開始,兩國關係逐步朝著良好的方向發展。

  繼中國地方主要領導人頻繁訪韓后,國務委員兼外交部長王毅於去年12月時隔5年再次訪問韓國。12月23日,文在寅總統訪華出席韓中日三國首腦會談,其間在北京與習近平主席舉行了兩國首腦會談。特別是王毅部長在發言中,並沒有因薩德問題而責難韓國,而是表示中韓兩國都是此次事件的受害者,這意味著希望暫且越過薩德問題這一影響兩國關係的絆腳石。然而今年以來,由於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兩國領導人之間的正常交往也受到影響,兩國國民之間的往來目前也處於停滯狀態,對此我感到十分遺憾。上周我見到的一位韓國保健醫療領域高層官員稱,即便不遠的將來新冠肺炎疫苗和治療藥物能夠面市,韓國國內目前的抗疫形勢仍舊很有可能會持續到明年年底。如果事實真的如此,在此之前兩國間的交流也很有可能難以順利進行。

  在今年上半年的抗疫中,我們見證了兩國政府之間的頻繁溝通以及兩國國民之間令人感動的合力抗疫事例。儘管如此,從整體上來看兩國國民之間的相互認識仍舊沒有得到很大改善。當然,這可能是由於兩國都把注意力集中到了抗疫和恢復國內經濟,以及韓國國內的議會選舉等因素。但我認為,其中有幾個結構性因素也是影響兩國關係的原因。例如,此前作為促進韓中關係的主要領域之一,每年都在大幅增加的兩國間貿易往來,近年來由於各種複雜的原因增勢微弱,甚至出現了下滑趨勢。據韓國貿易協會統計,2019年韓國對華出口額為1362億美元,比上年減少了16%,2020年上半年出口總額為614億美元,比上年減少了6.4%。而2019年自中國進口總額為1072億美元,僅增長了0.7%,2020年上半年則為514億美元,較去年同比下降5%。其原因可能是2019年韓國的主力產品半導體和顯示器在國際市場遭遇不景氣,同時中美貿易摩擦也對國際貿易產生了一定的負面影響。而今年上半年,則是由於新冠疫情的衝擊。除去以上因素,兩國間貿易在性質上逐漸由優勢互補轉變為相互競爭也是其主要原因之一,兩國有必要對此予以關注,尋求解決方案。

  新冠肺炎疫情剛發生時,大家都希望中美兩國能像過去一樣,摒棄前嫌、攜手抗疫。但今年5月白宮發布的《美國對中國戰略方針》卻表明中美矛盾將會進一步加深。雖然目前尚無法確定特朗普和拜登誰會在今年11月的美國大選中獲勝,但大多數專家都認為,即使拜登當選,美國仍然會繼續對中國施加戰略壓力。從薩德事件就可以看出,中美間的這種戰略性競爭也給韓國的對外交往帶來了不小的壓力。例如,美國一直要求其同盟國韓國積極參與特朗普政府推行的「自由開放的印度太平洋戰略」。韓國站在既重視韓美同盟又考慮中韓夥伴關係的立場上,協助參與該戰略,並將其與「新南方政策」相結合,朝著加強與東南亞國家經濟合作的方向開展。但現在看來,美方希望兩國間的合作能更進一步擴展到安全領域。此外,美國曾提議將G7(七國集團)擴大到G11,並邀請韓國加入。另外,雖然具體內容尚未公開,但美國似乎也希望韓國參與「經濟繁榮網路」(EPN)計劃。與此同時,還有說法稱美國、日本、印度、澳大利亞四國組成的QUAD(美日印澳四邊機制)將會擴展到QUAD+,美國希望韓國能夠參與其中。

  很多專家認為,像韓國這樣維持開放的自由貿易體制且規模較小的國家應該積極地參與包括韓中日、韓美日等小範圍多邊磋商機制在內的各種多邊國際合作。因此,韓國國內越來越多的人認為,韓國應儘可能地參與美國構想的多邊磋商機制,堅持自由貿易和重視多邊主義等立場,同時必要時應發出自己的聲音,以維護國家利益。這也是韓國不顧美國的反對加入中國主導的亞投行的原因。我認為,中美兩國應朝著合作的方向發展,而不是互相對立。在這一點上,我很贊同中國南海研究院吳士存院長在2019年12月撰寫的一篇文章。

  吳院長在文章中預測,今後數十年,地區各國將在經濟上相互依存,戰略上相互競爭,長期存在多樣的規範競爭。同時,為了應對美國的印太戰略,他還提出了中國在國際事務中應積極與主要大國合作,不低估美國的實力,妥善解決與周邊國家的海洋爭端,積極參與雙邊、多邊的國際磋商機制等方案。

  前面已經提到,去年中美之間的貿易摩擦對韓國對外貿易的減少產生了不容小覷的影響。而今年1月15日,中美能夠就經貿問題達成第一階段協議,我倍感慶幸。但是,由於新冠疫情,目前中美之間能否切實履行第一階段協議還是未知數。另外,中國還面臨不少相關政策和制度的調整問題,如廢除國有企業補助等,因此貿易摩擦今後也將會持續,並繼續對韓國的對外貿易產生負面影響。另一方面,本地區的最大「懸案」——朝核問題目前仍處於被擱置狀態,但朝鮮的核開發仍在繼續,預計只有在美國大選后,朝美之間才能就朝核問題展開正式協商。但是,如果朝核談判陷入僵局,朝鮮對美國發起新的挑釁,美國和國際社會的對朝制裁將進一步加強,中國和美國之間針對朝鮮核問題的解決方案也很可能會產生意見分歧。

  在這種情況下,韓國政府一直以來以韓國的安全為由採取的對朝柔和政策必然會受到負面影響,而韓國國內要求政府就日益增強的朝核威脅採取更加積極地應對策略的呼聲也將日益高漲。雖然目前韓國輿論只是要求擴充常規武器,但今後可能會強烈要求美國戰略武器在朝鮮半島的常態化部署,甚至提及在韓部署戰術核武器或自主開發核武器等所謂的"計劃B"問題,而韓中之間的分歧有可能因此而凸顯。

  今年2月,習近平主席與文在寅總統在通話中曾就習近平主席訪韓相關事宜進行了商議,也有報道稱,政治局委員楊潔篪將於本周內訪韓並討論相關問題,但從韓國目前的疫情來看,尚不能確定習近平主席是否能夠訪韓。同時,從目前的疫情和韓日關係來看,李克強總理原計劃參加的首爾韓中日三國首腦會談能否如期舉行,還有待進一步觀察。

  我認為,若習近平主席能夠訪韓,雙方將就關於兩國之間的抗疫合作、核問題和朝韓關係等朝鮮半島問題,以及擴大兩國間經濟交流和合作方案等進行廣泛磋商,我十分期待兩國關係將會迎來新的發展局面。

  關於這一點我想提出幾點自己的看法。首先是國際防疫合作。我認為,與韓國一樣保持開放的國家應以此次新冠肺炎事件為教訓,今後應將跨國境的傳染病列為與安全問題同等級別的課題並予以高度關注,做好應對準備。因此,在兩國任何地方發生新的感染病例時,兩國應立即相互共享相關信息,在緊急情況下應以醫學診斷為基礎,商討在初期採取適當措施防止疫情蔓延。

  同時,不僅是韓中兩國,我認為東亞地區全體國家都應在醫療保健和防疫方面建立更加緊密的合作機制。就此來看,我認為李克強總理在今年全國人大《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出將醫療衛生和疫情防控問題作為一帶一路新的重點領域是十分恰當的。同時,為擴大互惠經濟合作,中韓兩國有必要尋找新的動力。例如,由於疫情,最近醫療衛生及「無接觸」數字產業格外備受關注。這一領域,我們應當加強中韓兩國合作,研發尖端技術,創造新的經濟增長動力。如今,朝美無核化對話處於停滯狀態,朝鮮開城工業園內的朝韓聯絡辦公室大樓被爆破,可見,朝鮮半島緊張局勢隨時可能再次加劇。為了解決朝核問題,實現朝鮮半島和平穩定,中韓兩國不能袖手旁觀,需要採取建設性措施,積極推進朝美核談判。

  從這一點上來看,在短時間內,中韓兩國至少也應通過網路加強戰略溝通。

  另外,希望中韓兩國能夠繼續努力尋找韓國"新南方政策"與中國"一帶一路"戰略之間的契合點,同時就可吸入顆粒物污染治理對策等環境領域的合作開展積極的交流。正如各位所知,再過兩年即將迎來韓中建交30周年。我認為,我們是時候回顧整理過去30年間的韓中關係,並就未來30年的韓中關係規劃進行商討,希望中韓兩國政府能夠創造機會,廣泛彙集兩國專家的智慧。我的發言到此結束,謝謝各位。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4-4-28 19:11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