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1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如果項羽肯過江東,他有可能東山再起嗎?

[複製鏈接]

257

主題

441

帖子

1421

積分

三星貝殼精英

Rank: 4

積分
1421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蟲二留 發表於 2020-1-2 14:42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當年,項羽被劉邦的漢軍逼到烏江邊,面對可以渡江的小船,卻毅然選擇拒絕,最終沖入敵陣,自刎而死。

他為什麼不肯渡江呢?假如過了江,他能東山再起嗎?

相信這麼想過的人,也都讀過李清照那首著名的《夏日絕句》:

生當做人傑,死亦為鬼雄。
至今思項羽,不肯過江東。

當然,李清照寫這首詩,是對丈夫趙明誠的行為的有感而發,但詩裡面對項羽的那種感嘆,確實也道出了不少人的心聲:

項羽,你咋那麼倔呢?如果坐船過江東,說不定就能東山再起呢?

問題就來了:

項羽當初如果真的過了江東,有沒有可能捲土重來呢?

還是很難。

古人說,打勝仗講究「天時地利人和」,那就根據這三塊來簡單說下。

1

先說「天時」。

這個「天時」這裡不指自然氣候條件,我想借代指當時的時代大環境。

司馬遷在《史記·項羽本紀》的文末,以「太史公」的口吻發出感慨:

「羽豈其苗裔邪?何興之暴也!」

意思就是,「項羽他難道是舜的後代嗎?不然他怎麼能發跡得那麼突然?」

確實,項羽從公元前208年跟隨叔父項梁起兵反秦,經巨鹿一戰破釜沉舟,僅僅花了三年不到的時間,就已經威震諸侯,官拜上將軍,成為了當時亂世中最強的實力派——項羽擊敗秦軍后召見諸侯將領,將領們進入項羽大帳的軍門時,都是一個個跪著用膝蓋向前走的,沒有一個人敢仰視。

那麼,項羽憑什麼能那麼快建立霸業呢?

當然有他個人的因素,比如英勇善戰,比如身先士卒,但我覺得絕對不能忽略一個「天時」——當時的大環境。

秦末暴政,政權被推翻是當時不可逆的歷史大潮流。從陳勝、吳廣的揭竿起義開始,各地的起義力量此起彼伏,而項梁和項羽只是其中的一股,當然,劉邦也是。所以這時候你只要有個人能力,再加上指揮得當,順著大勢,崛起的機會就相對多很多。


而且更重要的是,即便你暫時落敗,但重新崛起的概率依舊很大,因為當時畢竟還是一個亂世,沒有絕對的強者。就像項羽的叔父項梁在定陶一戰中兵敗身死,但項羽依舊還能帶著楚軍東山再起。

但是六年之後,到了公元前202年,又是一個怎樣的時代環境呢?

從小環境看,當時的60萬漢軍將10萬楚軍圍困在垓下,劉邦集團已經佔有了絕對優勢:除了劉邦自身的軍隊外,還有齊國的韓信,淮南的英布,燕國的韓廣等近十個軍事集團的支持,而項羽集團只有臨江王共敖一家支持了(三年前的「彭城之戰」后,這種對比正好是相反的)。

從大環境看,楚漢相爭五年來,天下百姓已經受夠了戰爭之苦,早就在渴望停止兵戈,過太平日子了。對於老百姓來說,楚和漢誰能消滅對方還天下太平,都是可以接受的,不能接受的,是繼續無休無盡地打下去,這和秦末各地揭竿而起的環境是有本質區別的。

這點其實項羽自己也清楚。

在楚漢相持階段,項羽曾向劉邦發出單挑邀約:

天下匈匈數歲者,徒以吾兩人耳。願與漢王挑戰,決雄雌,毋徒苦天下之民父子為也。(全國已經好幾年沒有太平日子了,都是因為我倆,我願意和你單挑,決一雌雄,不要讓天下百姓再因為我倆受苦了)


當然,這是項羽天真的一廂情願,老謀深算的劉邦,怎麼肯和你單挑呢?

但這也說明,在那個時代環境下,人心思定,項羽如果要回江東再次召集兵馬,重起爐灶,再燃烽火,成功的可能性是微乎其微的。

關於「天時」,還有很重要一點:

公元前203年,項羽的楚軍當時疲憊不堪,軍糧又盡,於是被迫和劉邦議和,雙方約定以鴻溝為界,雙方休戰。


鴻溝,是古運河名,位於今河南省滎陽市,在漢代因為淤泥堵塞已經消失。但這個名字作為當時楚和漢的休戰分界線而流傳至今,並延伸出「鴻溝」這個意指事物間明顯界限的詞語,以及「楚河漢界」這個概念

然後項羽和劉邦是各自怎麼做的呢?

項羽老老實實率楚軍撤退了,正如他當年占絕對優勢時,封劉邦為漢王,把他流放到漢中,卻也信守諾言沒有趕盡殺絕。

但劉邦呢?沒多久就撕毀協議,派兵追擊楚軍,直到把對方置於死地。

因為劉邦也知道「天時」在自己手裡。在自己佔優勢的情況下不對生死之敵趕盡殺絕,不就是養虎為患,最終害了自己嗎?

所以,即便當初在烏江邊,項羽聽從烏江亭長的話坐船過江,又能怎樣呢?

難道劉邦就會站在烏江邊,對著對岸遙遙一拜:

「楚王英雄氣概,劉某也是佩服,望從此好自為之,從此兩不相犯,不然定不輕饒!勿謂言之不預也!」

會這樣嗎?當然不會!

已經一家獨大的劉邦,連鴻溝的協議都能轉身撕毀,說明早就下定決心要剿滅項羽了,難道還會對著一條小小烏江止步不前?

所以,在「天時」上,項羽已經沒有什麼機會了。

2

再來說說「地利」。

「地利」這件事,屬於項羽自己挖的坑,含淚也要填完——當然,想填也填不完了。

當初項羽的楚軍攻入咸陽,殺了投降的秦王子嬰,劫掠了美女和財寶,最終一把火燒了王宮。那你燒就燒了,搶就搶了,天下未定,好歹要做點對未來的打算吧?

當時項羽有個謀臣叫韓生,就勸項羽:

「關中這塊地方好,有山河作為屏障,四方都有要塞,土地又肥沃,可以在這裡建都,然後成就您的霸業!」

有道理嗎?當然有道理。

自從戰國時代鄭國渠修好之後,關中就成為了一塊好地方。從地理位置上說,關中南倚秦嶺山脈,四面都有地形屏障,從物資生產上說,渭河從關中穿過,土地肥沃,天賜良田。

按戰國時張儀向秦惠王的表述是:「田肥美,民殷富,戰車萬乘,奮擊百萬,沃野千里,蓄積多饒」。

秦國就是雄踞關中,進而平定天下的。


關中地區的大致地域。張儀曾稱之為「此所謂天府,天下之雄國也」,比四川成都平原獲得「天府之國」這個稱號更早

那麼面對這個建議,項羽是怎麼應對的呢?

項羽望了望被燒得只剩斷壁殘垣的秦王宮——就是他自己燒的,可見本來就沒留下來的打算——說:

「人如果富貴了不回故鄉,就象穿了錦繡衣裳而在黑夜中行走,別人誰知道呢?」

那這話有道理嗎?其實也是有道理的——人都有虛榮心。

但項羽卻不。

他懷著對故鄉深深的眷戀,在給後世留下一個「錦衣夜行」的成語之後,就真的率軍離開了關中,定都彭城——今徐州。

當然,徐州也是一個戰略要衝,自古也是兵家必爭之地,但如果要放到爭奪天下的大格局中,從地理位置上看,徐州與關中之地相比,欠缺還是不少的。

但項羽的態度是如此的堅決,以至於韓生一看西楚霸王不聽自己的建議,回來就哼哼了一句:

「別人說楚國人象是猴子戴了人的帽子,果真是這樣。」

話傳到項羽耳朵里,就把他給扔進鍋里煮死了。

所以可見給人提意見還是要好好提,不要開啟嘲諷模式,韓生就是個例子——給後世留下了另一個成語(沐猴而冠)之後,就一命嗚呼了。

但由此也可見項羽的眼界和格局。

而劉邦呢?

劉邦後來「明修棧道,暗渡陳倉」,從漢中出兵與項羽爭奪天下,盤踞的就是關中之地。換句話說,他把當年秦滅六國的套路又演了一遍,可見關中之地的重要性——如果當初項羽定都於此,劉邦恐怕直接要被掐死在發育狀態中。

所以劉邦後來取得天下,也要決定建都地點的時候,雖然他很想定都洛陽,手下很多人也希望能離故土更近一些,但一聽張良等謀臣的建議,劉邦立刻就決定在關中定都長安。

事實證明劉邦這個抉擇是正確的。到了漢景帝的時候,爆發了「七王之亂」,雖然戰事一度危急,但作亂的各個同姓王都是集中在東部地區,天子在長安還相對隔了屏障,進可攻退可守,如果換做當初定都洛陽,恐怕局勢就很危險了。



我們最後再把鏡頭轉回到烏江邊的項羽:

就算他過了江東,又能怎樣?

即便不說之前的「天時」,就說這個「地利」:

劉邦雄踞關中,掌握天下大勢,對江東的項羽而言已是壓制姿態。項羽偏居一隅,就算重新集結,反攻劉邦,也是由東往西一路仰攻,又能有多少勝算?

彼時彼刻,項羽有沒有想起那個鍋里的韓生?

3

最後來說說這個「人和」。

其實這個是最不需要說的一點了,因為多少年來,大家說的最多的就是這一點。

劉邦初登帝位的時候,讓手下的大將和謀士說說他之所以得天下,項羽之所以失天下的原因。

有人說:

陛下為人傲慢,對人不講禮貌。但項羽卻很講仁義,又愛護別人。但您手下的大將攻城略地之後,您把戰利品和俘虜都賞給了他們,願意與大家有福同享。但項羽就心眼很小,他會陷害有功勞的人,會懷疑有本領的人,人家打了勝仗不給記功,得了土地不給好處,這就是他失天下的原因。

劉邦搖搖頭,說你們只知其一不知其二,他就說了那段著名的話:

要說運籌帷幄,決勝千里,我不如張良;要說主持行政機構,管理百姓,保證供應,使糧食運輸綿綿不絕,我不如蕭何;要說率領百萬大軍戰無不勝攻無不克,我不如韓信。

這三個傑出人物,我都能使用他們,這才是我能得到天下的原因。

這話,基本說到點子上的。

要說到用人,張良和韓信其實原來都是項羽集團的,但最終都投奔了劉邦。而項羽好不容易有一個范增,嘴巴上叫一聲「亞父」,卻在關鍵時刻言不聽計不從,最終把老人家氣走,害人家病發死在半路上。

別人不說,就說在整個「楚漢爭霸」中起到決定性作用的韓信——這場戰爭打到後來,就是韓信幫誰,誰就能贏的問題。

韓信在項羽帳下的時候,屢獻計策,項羽每一次都不肯聽,心想你算什麼?

好,人家只能投奔劉邦。

韓信初到劉邦那裡,也不受重用,以至於扭頭就走,上演「蕭何月下追韓信」。追回來后,劉邦拜韓信為大將軍(當然也是因為信任蕭何),一切對他言聽計從,最後終於成就大業。

如果換項羽呢?很有可能是:還敢跑?抓回來!



當然,項羽除了在「用人」這個問題上情商基本為0外,還有其他性格乃至人品上的問題:

該仁的時候不仁,比如派人截殺義帝,坑殺秦軍降卒20萬等;不該仁的地方又仁了,比如眾所周知的「鴻門宴」。

該守信的時候不守信,比如說好「先入關中為王」,結果不承認人家劉邦;不該守信的時候又守信了,比如把劉邦封到漢中,就真的給他3萬人讓他走了,也不追擊。

該克制慾望的時候不剋制,比如進咸陽燒殺擄掠(劉邦其實比他更想撒野,但克制后頒布了「約法三章」),不該克制慾望的時候卻又克制了,比如雄踞關中后應該進取天下,卻退回彭城去了。

而這些種種問題,最終的指向都是項羽失了「人和」。

在任何時候,最珍貴的總是人才。

以項羽的性格和眼光,在他鼎盛之時,人才尚且都離他而去,他落魄到江東,倒反而會有人願意去幫他嗎?當時的天下英才都在劉邦帳下,項羽能靠單槍匹馬東山再起嗎?

再退一步說,項羽在自刎前說,無顏再見江東父老。

這句話從一定意義上說並沒有說錯:

他當初雄赳赳氣昂昂出山,最終拋下十萬士卒自己逃回江東,江東父老會怎麼看他?那些兒子死在沙場的父母又會怎麼看他?他真的能振臂一呼,群起響應,東山再起?

難,真的很難。

4

從某種意義上,確實是司馬遷的《史記》成就了項羽。

在司馬遷的筆下,我們看到了一個心胸狹窄,性格有缺陷的項羽,但也看到了一個豪情滿懷,壯志難酬的悲壯英雄。

烏江邊的那一幕,每每讀到,依舊讓人蕩氣迴腸:

在到達東城的時候,項羽身邊只剩下28名騎兵了。

面對追上來的數千名漢軍,項羽慨然對手下這28名騎兵說:

「我來給各位痛痛快快打一場。我要斬殺漢將,砍倒漢旗,讓你們知道是上天要滅我!」

言罷,率人沖入漢陣,漢軍望風披靡,如草木一樣隨風倒伏潰敗。

一連三次,三進三出,項羽渾身是血,但依然巋然不動,安然無恙。

項羽問手下騎兵:

「怎麼樣?」

那些誓死追隨項羽的騎兵敬服:

「正像大王說的那樣!」

而這時,烏江亭長帶著他的船出現在了項羽面前。

那是一個看上去似乎很可行的選擇:

「江東雖小,但土地縱橫各有一千里,民眾有幾十萬,也足夠稱王啦。希望大王快快渡江。現在只有我這兒有船,漢軍到了,沒法渡過去。」

項羽凄然拒絕:

「當初我和八千江東子弟渡江西征,如今沒有一個人回來。就算江東父老兄弟憐愛我讓我做王,我又有什麼臉面去見他們?就算他們不說什麼,我項羽難道心中沒有愧疚嗎?」

言畢,項羽將自己心愛的戰馬送給了烏江亭長。隨後,他命令所有騎兵下馬步行,手持短兵器殺入敵陣。

那是項羽最後的一次決死進攻。

在殺掉幾百名漢軍之後,項羽看到了漢軍里的熟人呂馬童。

項羽對著他一笑:

「我聽說漢王用黃金千金,封萬戶來懸賞我的腦袋,我把這份好處送你吧!」

言畢,拔劍自刎。

終年31歲。

每每讀完這段,確實會感嘆一句:

「至今思項羽,不肯過江東。」

但仔細分析一下,卻會覺得,即使當初項羽過了江東,也基本不會再有機會了。

就像王安石也曾給項羽寫過一首詩,基本也說明了這個觀點:

百戰疲勞壯士哀,中原一敗勢難回。
江東子弟今雖在,肯與君王卷土來?

而在項羽最終自刎這件事上,其實也存在一個邏輯悖論:

如果項羽是個最終肯渡烏江的人,那他就不可能被逼到烏江邊。

所以,結論可能有些無奈和悲涼,但至少我自己是這麼認為的:

項羽一生做錯過很多選擇,但自刎於烏江邊,可能是他人生最後一個,也是最正確的選擇。

257

主題

441

帖子

1421

積分

三星貝殼精英

Rank: 4

積分
1421
沙發
 樓主| 蟲二留 發表於 2020-1-2 14:43 | 只看該作者
生當做人傑,死亦為鬼雄。

至今思項羽,不肯過江東。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4-4-28 13:33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