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1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會造遊戲的「人」,難道玩遊戲都很厲害嗎?

[複製鏈接]

6224

主題

1萬

帖子

3萬

積分

貝殼精神領袖

Rank: 6Rank: 6

積分
30731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瘋瘋顛顛 發表於 2019-1-10 10:43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遊戲發展到現在,已經不是人類的專長了。

  八雲Adri 發表於  昨天10:48

  遊戲能成為藝術嗎?當然可以。

  如同電影或小說一樣,電子遊戲也是各式各樣的媒介中的一種——有些是能帶來豐厚利潤的爆款,有些則像是經典,有些美麗動人,有些充滿暴力;而還有一些細緻入微,探索和映照著人類的經驗,讓人在驚訝之餘動容。

  遊戲發展到現在,已經不是人類特有的專長了——AI在遊戲領域似乎創造出了不同的風格。

  「她」設計了《空間站入侵者》

  其實,早在2012年,名為「安吉麗娜」的AI就已經幾乎能夠自己設計一款遊戲了。那時的她,似乎預示了AI創造力的新浪潮。

  她所設計的電子遊戲名為「空間站入侵者」,它節省下了數百萬美元的人力物力成本,採用的是合作協同進化演演算法。遊戲中,玩家扮演一名科學家,同流氓機器人和入侵的外星人搏鬥,最終目標是逃離空間站。遊戲分為多個不同關卡,通過打敗入侵者通關,玩家可以解鎖新的技能並提升能力。

  

  AI「安吉麗娜」創作的遊戲——《空間站入侵者》。圖片來源:NewScientists

  安吉麗娜通過從列表中隨機選擇,創建出一個關卡,裡面布滿敵人和能力提升道具。而敵人的行動和戰鬥模式,以及能量提升道具也都是從列表中隨機抽取的。

  看別人玩不過癮,AI自己搞了一個

  靈巧的藍盒子在各種陷阱和障礙物間跳躍,還要注意躲閃前方隨時來襲的紅色牆壁!如果撞到牆,你就輸了。不過,在這之後紅牆會掉落到洞里,你就會被反彈回來,紅牆則隨之消失。

  這款遊戲,是AI對《超級瑪麗》進行的再創作。

  喬治亞理工學院的研究者開發了一個機器學習系統,它通過觀看人們玩經典遊戲的視頻——如《超級瑪麗》、《星之卡比》和《洛克人元祖系列》——自學了設計電子遊戲的基礎知識。而上面的提到的那款綽號《死牆》的遊戲,是其中比較成功的一款。

  

  AI通過圍觀人們玩《超級瑪麗》而設計出了自己的遊戲。圖片來源:Wikimedia Commons

  3500年後,AI打贏了人類

  在玩了相當於數千年的《Dota 2》后,AI總算成功擊敗了世界頂級玩家。

  為了教AI玩這個遊戲,伊隆·馬斯克主導的人工智慧機構OpenAI利用強化學習技術,讓AI通過反覆試驗來學會打遊戲。而AI的對手就是它自己,程序員會設置不同的獎勵標準,使它不斷優化。

  但若想達到完美的狀態,可沒有捷徑。為了達到目前的水平,AI必須每天玩相當於180年的遊戲,持續19天,才能在比賽中擊敗排名前1%的人類。

  

  在打DOTA方面,人類已經屈居AI,排名第二了。圖片來源:OpenAI

  用三個腦子玩遊戲?

  對於懶到深處的宅人們來說,能用意念玩遊戲豈不是美滋滋。如今,這個願望可以實現了——不過只是玩俄羅斯方塊。

  先戴上可以讀取大腦信號的頭盔,再憑意識進行交流,三個人就這樣玩起了遊戲。這是首例以超過兩人的數量進行合作的「腦對腦」實驗。

  

  俄羅斯方塊。圖片來源:bestfreephoto

  在遊戲中,兩個人的任務是向第三個玩家發送有關遊戲狀態的信息,第三個玩家負責決定要做出哪些動作。只有發送信息的人可以看到整個遊戲屏幕,因此他們必須告訴接受信息的人要對哪些方塊進行旋轉。而與之相對地,接收者則只能看到當前的這一個方塊,並不知道整個遊戲的狀態。

  

  操作過程演示圖,左側兩人為傳送者,右側一人為接收者。圖片來源:NewScientists

  電腦屏幕的兩側各寫有「是」和「否」兩字,在顯示器兩側則各有一個閃爍的LED燈。發送者通過將注意力集中在其中一個LED燈上,達到與接收者進行「交流」的目的。

  狂歡的遊戲設計節

  在倫敦薩默塞特宮舉辦的「現在就來玩吧」的遊戲設計節上,人們可以看到覆蓋了繪圖點的畫板、滿屏的編程語言,甚至還考慮到了電影和是時尚潮流對遊戲的影響。[1]

  
世人皆醉我獨醒

6224

主題

1萬

帖子

3萬

積分

貝殼精神領袖

Rank: 6Rank: 6

積分
30731
沙發
 樓主| 瘋瘋顛顛 發表於 2019-1-10 10:43 | 只看該作者
在這場遊戲的盛宴上,還討論了一些嚴肅的話題,例如「讓我們談論性」以及「為什麼電子遊戲總是白人化?」。實際上,種族、性別、性、階級和其他社會因素都有可能影響遊戲的創作和體驗。

  

  展會正在進行中。圖片來源:NesScientists

  試想一下,如果一個講阿拉伯語的人,看到阿拉伯語在一個炸彈戰爭遊戲中被使用為了背景語言,他究竟會做作何感受。這證明了很多遊戲從概念形成到市場營銷再到質量監管,整個過程中都沒有人認為語言是一個值得注意的存在,即使有些人的祖國一次又一次地被用作他人踐行所謂「英雄主義」的血腥背景。

  最後一個環節,參觀者終於可以盡情玩遊戲了!巨大的展覽空間包含了無數充滿創意的有趣小創作,比如一維地牢、飛速騎行的小熊等等。

  其實,無論是人類或是AI創造的遊戲,無論是形式、風格抑或技術上的改變,遊戲就是遊戲。即使在遊戲時我們總是不得不做出艱難的選擇,即使我們總是面對失敗,但遊戲的存在就是為了傳遞喜悅。[2]

  今天,你打算玩哪款遊戲呢?(編輯:EON)

  參考資料:

  1. AI designs its own video game, Jacob Aron

  2. AI makes new video games by watching people play Super Mario and Kirby, Douglas Heaven

  3. AI trained on 3500 years of games finally beats humans at Dota 2, Timothy Revell

  4. Three people had their brains wired together so they could play Tetris, Chelsea Whyte

  5. Videogames: Design/Play/Disrupt review – a joyful peek under the hood, Lydia Nicholas

世人皆醉我獨醒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4-4-27 05:35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