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火爆海內外的驚險長篇《環球探秘》

[複製鏈接]

88

主題

170

帖子

1344

積分

二星貝殼精英

Rank: 4

積分
1344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tr5793 發表於 2017-12-16 20:36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本帖最後由 tr5793 於 2017-12-16 20:41 編輯

驚險旅遊是一種扣人心弦的經歷。如果沒有親歷其境,恐怕很難想象得出巴布亞紐幾內亞獵人頭部落是什麼樣的,從被亞馬孫原始森林印地安部落首領下毒中偷生是什麼滋味,更難了解穿過墨西哥聖赫羅尼莫14公里長的地下河的艱辛和喜悅——這部驚險長篇呈獻給讀友的是著名旅行家蒂博爾•塞克利的環球探險的經歷。
蒂博爾•塞克利(1912—1988),塞爾維亞人,曾擔任世界作家協會主席。他有著執著的求知精神,學過25種語言並熟練地掌握了其中的10種。他從探尋未知世界的奧秘和對大自然的征服中尋找樂趣,以自己的工作贏得了各方面的資助,足跡遍及五大洲的90多個國家,留下了14部著作,並給幾家博物館捐獻了不少人種學的史學資料。《環球探秘》就是其中最驚險、最誘人的一部。這部30多個單獨成篇的故事組成的作品,真實地記載了作者探險旅遊生涯中一些吸引人的經歷。
通過作者諸如騎大象進入原始森林看野象遷徙,征服南美洲最高峰阿空加瓜山及暴風雪等經歷,讓讀者更深地了解大自然的奧秘和人的力量。更希望作者筆下火地島背後的銷魂的夕陽,土著人熱情的握手也能激勵讀者們去探尋未知世界的奧秘。
譯者冰巔為商務國際《現代漢語大詞典》主編,世界上唯一能用拼音盲打GBK或Unicode全部漢字的超快碼發明人。
環球探秘ePub電子書
諸葛亮隱居地、躬耕地考證
尋訪張國燾夫婦之墓
PDF樣書百度下載
輸入法百度下載
雙擊英菲出版社目錄進去即可看到全部文件。
電子書限時促銷表



目錄
環球探秘(驚險長篇)
諸葛亮隱居地、躬耕地考證
尋訪張國燾夫婦之墓
總統的來訪
冰巔作品選
外國抒情詩精選
<b>目錄</b>
作者自傳(代前言)
一、吃人肉部落之行
二、火山奇觀
三、險遇土匪
四、人與神的誤會
五、棕櫚樹在子夜倒下
六、涉過地下河
七、靜夜嘯鳴
八、巴布亞灣紀行
九、衝破雪線
十、在地獄的入口處
十一、遷移的象群
十二、加入巫師的行列
十三、走遍印度的聖人
十四、獵捕巨鱷
十五、古堡探珍
十六、眼鏡蛇之舞
十七、與泥神們在一起
十八、我當過瑜伽徒
十九、謁瑪雅古城遺址
二十、征服乞力馬扎羅山
二十一、南大陸的珍禽異獸
二十二、鬧神之夜
二十三、乳光石的奴隸們
二十四、在蒙古包內外
二十五、一份怪誕的菜單
二十六、揭開廢墟之謎
二十七、天涯雙島
二十八、澳大利亞採風
二十九、聖河之濱
三十、達那乞拿沙漠

作者自傳(代前言)
如同新生活的自然開端,傳記或自傳通常從出生開始。但作為一個旅行者,作為一個被許多人稱之為「環球旅行家」的人,我不得不摒棄這種常規順序。我將從旅行開始寫,因為第一次旅行才是旅行者真正的誕生。
雪橇輕輕地滑行在冰雪覆蓋的路上,馬脖子上的鈴鐺在愉快的情調中發出有節奏的聲響,四圍的松林自豪地沐浴在陽光和厚厚的白雪中,三者交映成趣。對於一個旅行者的誕生,這是絕妙的一天。雪橇上除了我的父母外,就只坐著我……我於1912年2月14日出生於斯洛伐克北部的波普拉德市斯皮什斯卡索伯塔鎮(當時屬於匈牙利),那時雪橇上的我降臨人世僅僅3個月。
這就是我所知道的第一次旅行,唯一的第一次——直到今天,我的旅程仍未結束。



從那時起,我時常變換搭乘的方式。我乘過童車、木馬、三輪車、畜車、汽車、火車和船;騎過驢、馬、騾子、大象、單峰和雙峰的駱駝;騎過自行車、摩托;坐過登山索;乘過各種飛機,從直升機直到大型噴氣式客機;穿過各式鞋底的滑冰鞋和滑雪鞋,皮革的、木頭的、橡膠的和塑料的。
我還有必要鄭重地宣布:我從未乘過潛艇,更未乘過人造衛星和太空梭。我請求各位讀友不要以此來奚落我。
我是不是太扯遠了?還是言歸正傳吧!
出生3個月的我隨雙親遷居到羅馬尼亞西部的阿拉德縣切爾梅村(當時屬於匈牙利),在那裡度過了我的頭10年。
我的第一篇回憶錄曾涉及我4歲時的一件事。那時我常常設法打開父親書櫃的玻璃門,從18冊一套的《雅典娜大百科全書》中取出一本。我躺在地毯上,把取出的書翻個夠。以此為起點,我再也沒丟開過那本書的任何一個單詞。那本書激發了我的海闊天空的幻想。書中介紹了非洲、美洲、亞洲和澳洲,每個大陸都有地圖和兩頁介紹當地風土人情的彩圖。那些由奇形怪狀的山脈、深谷和河流構成的地圖開闊了我的視野,而各地土著人的外貌和服裝則使我的好奇心得到升華,激勵我能在某一天去訪問他們,同他們交朋友。
我要父親和哥哥教我一個一個地念所有部落的名字。通過那些奇特的名字我學會了讀寫印刷體字母。
我的小車在伊朗意外損壞,但我並未十分介意。在德黑蘭的一個車庫扔掉它后,我同旅伴帕森小姐改乘公共汽車和火車,準時趕到了新德里。這次尼赫魯總理接見了我,當時只有他的女兒英迪拉•甘地在座。副總統拉達克里希南博士也同我建立了友誼。
在新德里的塞爾維亞大使館里,我遇見了我的同胞留波米爾•沃科提奇,他是聾啞世界同盟的代表。他本人是聾子,但在專科學校里學會了根據對方嘴唇的顫動情況,了解對方講話的大致意思。我和他在一起能相互搞懂對方的意思。使我感興趣的是,沒有共同語言、有聽力缺陷的3個不同國度的人怎樣在會議上執行公務。得到他的允許后,我陪他參加一個會議。另外那兩名開會者帶有英語譯員,而沃科提奇只能根據手勢、神情和嘴唇的顫動判斷講話者的意圖。可想而知,他們難以產生感情交流。在這樣的困境中我樂意幫助他。在整整一周里,我成了他的隨身譯員。



後來幾年我就在歐洲旅行,到過西班牙和斯堪的納維亞半島等地。除了阿爾巴尼亞和冰島外,其他地方我都到了。
1970年有一陣子我如坐針氈,感到對遠方無限嚮往。這次到哪兒呢?很容易就定了:到第五大洲去。年底前我與幾個同伴飛往澳大利亞。半年內走遍了澳大利亞、紐西蘭和幾內亞。
我幸福地重新跳進這個充滿奇遇的世界之海中。我們這些正在快步走出航天、原子能和電腦時代的人再次進入荒山和原始森林,與石器時代的人打交道。好幾次處在生命危急的時刻我都化險為夷,特殊的職業使我具備了從最失望的境地中超脫的特殊能力。
為了逐步積累完備現代文明倒退數千年的那些人的第一手風貌資料,我在那個地區還堅持研究了與好幾個原始集團有關的人種學知識。
不管任何人問我在最險迫的環境中是否害怕過,我都感到棘手。如果我說從來未怕過,有人會認為我是一個虛榮心極強的愛吹牛的傢伙。如果我說怕過,在九死一生中動搖過,大家有權反問我,為什麼要熱衷於那種冒險?
答案在二者之外。對於尚不知道的危險人們往往感到害怕,那麼,人們也會為避免已知的危險而採取各種有效措施。例如,在我準備去探險的某個地區假若毒蛇猖獗,我會儘可能事先詳細研究那裡的狀況。不僅要辨別那些蛇有無毒性,區分它們中的有毒種類,還要研究它們的習性和防範的措施。我在腰帶上的小盒子裡帶有一支注射器和抗各種病毒的血清注射劑,以備急需。此外,在多蛇地區我穿高筒靴,手裡從未離過大砍刀,我也從不在柱形物前久留。如果小組中有人在這方面是內行,他的反應會更快,可隨時提醒我們。
所有的準備工作就緒以後,恐懼感就成了多餘的。對於探險者謹慎往往代替了恐懼,況且小組成員之間一直相互照應著。



許多人向我提出過的另一個問題是:誰來資助我的事業?
答案很簡單:我自己以我的工作。
這些如何付諸實踐,我可以用我在第五大洲旅行的例子加以說明。
我與一家電視台簽訂了一個將播出這次旅行節目六個半小時的合同,相應的酬金我在啟程前和旅行中各收到了三分之一。演播組至少由3人組成:導演、攝影師、操作燈光和錄音的舞台助理等。這3個人的任務我1人全包了,這實在不是一件簡單事。此外,我按約每周為好幾家雜誌各寫一篇文章,至少還需附加一幅照片。為了給有些單位講課,我還得準備一些幻燈片,用兩架攝影機在旅途中創作和攝影至少是兩個人的工作,人種史學資料的購買、收集、整理、包裝和付郵至少也應是兩個人——請相信我說的是實話:這些我也全包了。
在我的「趣味旅行」中,我完成了7個人的正常工作量。為了得到一筆旅行的物質基礎,這是必要的。不過我應當實說,如果我沒與兩家航空公司作互利的專門安排,那些仍然不夠支付我的全部費用。兩家航空公司承擔了我的運輸;我在電影、電視、文章和書中為他們做廣告。我從未憑空要求任何人「無償贊助」我的旅遊,我甚至不相信真有這種事。
許多人驚奇,我怎樣吃得進猴肉、蛇、蜥蜴、蛆蟲、昆蟲和其他的世界範圍內的土著人才吃的東西,我的胃如何能承受?實際上我們的有機體全不知我們吃進了什麼,它在構成實體中接收的被消化的食物是諸如脂肪、蛋白質和澱粉等等。對於那些叫不上名的東西吃進去時感覺到像蛋黃醬三明治,還是像蛆蟲,我們的審慎只是憑偏見來判斷的。臆斷會保護我們不吃進有害的物質,不過,成熟的人應該依據建立在生活經驗上的理智行動來校正那種本能的防護。帶著好奇心探險的旅行者,應該放棄在家裡形成的許多習慣性的偏見,只保留少數的必要部分。
我曾經聽到有些人說:「如果我要餓死,我也吃得進他吃過的那些鬼東西。」而我的秘密是,我從未等待著飢餓來強迫我那樣做。為了我的愛好,我吃過其他許多人沒吃過的東西,就這樣我才愉快地應付了那些艱難環境。
1972年到1976年底,我成了塞爾維亞東北部蘇博蒂察的一家博物館學者。其後我在薩格勒布的大學里研究博物館學,並且取得了那門學科的碩士學位。適逢芝加哥人種史學國際大會之際,我周遊了美國和加拿大東部。在哥本哈根的博物館學大會上,人們選舉我為人種學博物館國際委員會秘書,並於1977年在聖彼得堡召開的下一屆大會上選舉我連任。
1977年在蘇聯期間我遊覽了中亞的烏茲別克,接著到奈及利亞出席了在拉各斯召開的非洲黑人文化節。1978年春由於拍攝一組電視節目的需要,我用兩個月時間首次訪問了赤道幾內亞和厄瓜多群島,還重訪了其他幾個拉丁美洲國家。



這麼多年的漂泊和奔波,這麼多年的旅遊取得了哪些成果呢?
客觀地說能明確指出的不太多。14本書和數百篇文章傳播到那些遙遠的國度和人民中,以及人力難以達到的更廣的範圍。我給幾家博物館捐助了人種史學資料,還盡我所能使幾百件文物絕處逢生。
不可觸知的後果是善與惡的啟示,創造性的樂觀主義的啟示,對於動物和物質也是卓越的全人類同情心的啟示,這些都蘊含在我的這部沒按常規敘述的驚險長篇中。只是由於我的發現,這些故事才從我的視角里尋找出路。
在我的辦公室或家中,在街上,一些相識或不相識的人常會對我說:「歡迎你旅行歸來。你還會再旅行嗎?」
不,我不會放棄,只是或多或少而已。對於一個有使命感的旅行者,行程既沒有開端也沒有終點。
我為什麼要停止旅行呢?難道火地島背後的那輪夕陽不夠銷魂嗎?難道土著人的握手不夠熱情嗎?

https://pan.baidu.com/s/1qYKsw5A 樣書下載

https://pan.baidu.com/s/1mhN8dqo 輸入法下載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4-4-27 08:56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