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你印象中的印度人總裹著大頭巾?

[複製鏈接]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硨磲大爺 發表於 2017-6-1 05:38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文|王子銘(華東師大,專欄作者)

  提到印度人的穿著,除了印度女子色彩艷麗的紗麗,大概就是男人頭頂的巨大頭巾。印度前總理曼莫漢·辛格總是包著一塊藍色頭巾示人;印度士兵明明有軍帽和頭盔不戴,卻要包一塊頭巾。似乎頭巾是印度人最典型的標誌了。事實上,絕大多數印度人都不戴頭巾,戴頭巾的少數派源自當地的一種宗教——錫克教。

  

  

  印度前總理曼莫漢·辛格

  印度教與伊斯蘭教的奇妙結合

  錫克教是產生於16世紀初期,印度西北部旁遮普地區的一個宗教,「錫克」是梵文Sikha的音譯,意譯為門徒,因其信徒自稱是祖師的門徒而得名。

  

  

  莫卧兒帝國第三代皇帝阿巴克大帝

  錫克教是印度教與伊斯蘭教交融的產物。16世紀初期印度正值德里蘇丹王朝(1206-1526)和莫卧兒帝國(1526-1857)兩個伊斯蘭教王朝交替時期。伊斯蘭教初始進入印度時,以聖戰為名毀滅寺廟、迫害印度教徒,但隨著統治的建立,漸漸吸納了印度教原有文化,逐步寬容。

  莫卧兒帝國第三代君主阿克巴大帝(1556-1605)是個出了名的宗教學愛好者,實施宗教寬容政策,最喜歡看不同宗教的學者在宮廷中辯論。他的統治時期正值錫克教的初創期,他對錫克教頗有興趣,曾去參拜錫克教祖師阿馬爾·達斯,並按教律不分貴賤,與眾教徒共進餐食後集體朝拜,正是由於阿克巴大帝的扶持,錫克教逐步發揚光大。

  

  錫克教徒聚會

  神的使徒那納克

  錫克教的創始人是古魯·那納克(1469-1539),他本出生於旁遮普的一個剎帝利種姓家庭,父親是低級稅吏。父母將他送入教會學校,希望他能成為印度教學者。但當時的官方宗教是伊斯蘭教,學校中除了梵文外,有大量伊斯蘭教與阿拉伯語課程。那納克在兩種宗教的熏陶下逐漸困惑,但又希望能探究世界真理。

  

  錫克教創始人古魯·那納克

  一天清晨沐浴后,那納克失蹤了,人們在河邊找到他的衣物,以為他不幸遇難。三天後那納克卻奇迹般地回來了,並開口向眾人說話:「神,選擇我做使徒。既沒有印度教徒,也沒有伊斯蘭教徒。神只有一個,在神面前人人平等。」若以無神論的觀點來看,那納克明顯模仿了先知穆罕默德傳教的方式,展示了自己的新宗教。

  之後,那納克雲遊四方,傳播自己的學說。新宗教鼓勵積極入世,促進多宗教的彼此理解。商人們為了經濟利益,必須與穆斯林統治者搞好關係,原有頑固不化、消極避世的印度教顯然不能滿足他們的需求,因而錫克教吸引了大量商人階層加入。

  

  

  美軍中的錫克教徒

  沒有種姓的社會

  錫克教的教義是在印度教虔信派思想上,吸納了大量伊斯蘭教蘇菲神秘主義內容發展而來。信奉唯一真神,即永恆真理。強調祖師的作用,祖師是神的使者,早期的祖師由上一任祖師指定而來,到了第四代祖師羅姆·達斯時,錫克教開啟了師尊家傳世襲的歷史。

  錫克教還有業報輪迴、解脫苦海等印度傳統宗教的思想。但是它要求男女平等,實行一夫一妻制,婦女也可以主持宗教儀式,反對寡婦殉葬,允許婦女離婚再嫁。它還反對印度教的苦行和消極遁世,主張積極勞動、參與社會生活;反對種姓制度,主張人人平等,這使得印度大量低等種姓的印度教徒紛紛加入。

  從宗教到地方武裝

  錫克教在創教初期得益於莫卧兒帝國的宗教寬容政策,它本身也主張寬容不干涉其他宗教,承認其他宗教的正統性。但到了第五代祖師阿爾瓊時期,錫克教勢力變得龐大。阿爾瓊將原有的教區改為行政機構,並開始向信徒徵稅,這引起了莫卧兒統治者的不安。他還在阿姆利則建立金廟作為錫克教聖地與行政中心。後期他加入至莫卧兒王室的內亂,庇護叛亂的王子,遭賈汗吉國王(1605-1627)殺害。錫克教至此與莫卧兒帝國對立。

  

  

  聖地阿姆利則金廟

  第六代祖師哈爾·哥賓德建立起了錫克教的武裝組織,採用「真理國王」的封號,以腰配雙劍為標誌,象徵宗教與世俗的雙重權力。在與莫卧兒帝國的武裝衝突中,多名祖師被國王囚禁、處死。

  錫克王國的興衰

  18世紀后英國人進入印度,莫卧兒帝國名存實無,阿富汗的阿布達利部落伺機侵入旁遮普、克什米爾地區。錫克教徒在反抗阿富汗人入侵的過程中,於1765年宣布旁遮普獨立,建立旁遮普錫克王國,同時廢除了祖師制度。

  

  

  錫克國王蘭季特·辛格

  19世紀初蘭季特·辛格成為錫克王國國王(1801-1839),他率領錫克教徒南征北戰,又進行現代化軍事改革,購置西方裝備,雇傭法國軍事指揮官,至1839年錫克王國成為西至拉合爾,北至拉達克,佔據今巴基斯坦中北部和印度西北部地區的龐大帝國,是當時除英印政府外印度第二大勢力。

  蘭季特在位時英國始終不敢進犯錫克王國,但他去世后,英國趁蘭季特的兒子們王位爭奪之際侵入錫克王國。英國於1845年、1848年發起兩次錫克戰爭,1849年錫克帝國滅亡,旁遮普被納入英屬印度政府的管轄下。

  

  錫克帝國

  19世紀後期,錫克教內逐漸形成了印度的資產階級,開始了宣傳西方文化、進行慈善事業,同時宣揚錫克教義的「啟蒙運動」。20世紀初期,錫克教徒加入到印度民族解放運動中來,1907年阿吉特·辛格在旁遮普建立「印度愛國者協會」,號召不同宗教信徒聯合起來推翻英國殖民政府。後來,錫克教徒們逐漸形成阿卡利派(意為永存)接受甘地非暴力不合作運動,反抗英殖民政府。

  印度獨立后,錫克教的阿卡利黨成立,多次要求成立單獨的旁遮普邦,但遭到印度政府的壓制。1966年印度政府被迫劃分錫克教徒為主的旁遮普邦和以印度教徒為主的哈里亞納邦,規定旁遮普語為邦的標準語。

  

  

  香港的錫克教堂

  「五k」教規——戴頭巾

  錫克教徒戴「頭巾帽」(turban)緣於第十代祖師戈賓德·辛格時期確立的「五K」教規:留長發(Keshdhai)戴頭巾帽、梳頭髮(kangha)戴梳子、穿短褲(kachk)、戴手鐲(kara)、佩短劍(khande),它們分別象徵神聖、清潔、警覺、決心和戰鬥。從十代祖師之後,錫克人受洗入教后男子在姓名后加「辛格」,意思為獅子,象徵著虔誠、勇敢和犧牲精神;女性則在名字后加「考爾」,意思是公主。這也是為什麼印度有那麼多「辛格」。

  

  

  造型誇張的錫克教頭巾帽

  中國人對於錫克教徒並不陌生,在上海英租界內,英國人雇傭的巡捕們多是錫克教徒。他們即便穿著西式的制服,也不忘記戴上教規規定的頭巾。

  

  

  上海租界內的印度巡捕

  如今,錫克教徒約兩千三百萬,約佔印度總人口的1.9%,主要集中在印度的旁遮普省。雖然錫克教徒人數不多,但很多印度社會上層人物出自該教,且在印度軍隊中佔比很高,因而錫克教的大頭巾就成為印度人的標誌了。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4-4-27 07:30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