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建黨95周年特稿:走向復興的根本保障

[複製鏈接]

302

主題

302

帖子

1928

積分

四星貝殼精英

Rank: 4

積分
1928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tongjizhong 發表於 2016-6-29 20:59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正序瀏覽 |閱讀模式
95年,長路漫漫。艱難困苦,玉汝於成。中國共產黨帶領中國人民,為建立一個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的新中國,不斷摸索,不懈努力,開闢了一條中國道路,發展了一套中國理論,建構了一種中國制度。
  中國制度即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就是人民代表大會制度的根本政治制度,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制度、民族區域自治制度以及基層群眾自治制度等基本政治制度,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律體系,公有製為主體、多種所有制經濟共同發展的基本經濟制度,以及建立在這些制度基礎上的經濟體制、政治體制、文化體制、社會體制等各項具體制度。
  95年的苦難輝煌,見證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的成功——縱觀歷史,它前所未見;橫覽世界,它迥然不同;身處當下,它展現強大優勢;預見未來,它蘊藏無限潛能。我們完全有理由對中國制度充滿信心,中國制度為中華民族走向偉大復興提供了根本保障。
  從膜拜到自信,中國制度是歷史之必然
  從來就沒有救世主。

  20世紀初的中國,內憂外患,民不聊生。擁有成熟資本主義制度的西方列強,攜經濟之榮、國力之盛,用堅船利炮叩開了中國國門。國是喪失,精神破產,人心迷亂。炮聲隆隆,震醒了一部分先覺的中國人。他們開始在殘垣斷壁上重建國家,更在精神廢墟里尋找出路。
  破易立難。
  膜拜西方文明,照搬西方制度,無法解決中國的問題。無論是中體西用,還是全盤西化;無論是企圖建立「君主立憲制」的維新變法、清末新政,還是嘗試推動「民主共和制」的憲政救國、辛亥革命……這些努力均告失敗。
  失敗並非沒有意義。這是中國人決定自己命運的試錯過程,沒有頭撞南牆的血淚教訓,也就不會產生後來的道路之爭、制度之辯、理論之思,更不會有今天的道路選擇、制度堅持、理論自信。
  西方資本主義制度在中國折戟,為馬克思主義來到中國預留了坐席,中國共產黨隨之誕生,中國革命有了新的領導力量,中國社會制度的發展也獲得了新的方向。
  在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中國共產黨在爭取民族獨立、人民解放、國家富強的鬥爭中,進行了最初的制度實踐。
  1949年1月8日,毛澤東在中央政治局會議上說:「如果完成了全國革命的任務,這是鏟地基,花了三十年。但是起房子,這個任務要幾十年工夫。」具象地說,「鏟地基」就是剷除舊中國的封建制度、官僚資本主義制度;「起房子」就是建立新中國的新制度。
  新中國需要哪種新制度?
  以毛澤東為核心的第一代中央領導集體,提出了過渡時期總路線,完成了由新民主主義革命向社會主義革命的轉變,確立了包括三大政治制度: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與政治協商制度、民族區域自治制度、人民代表大會制度在內的一系列社會主義制度,奠定了國家的制度基礎和根本政治前提。
  膜拜蘇聯,照搬「蘇聯模式」,在中國,同樣是死胡同。
  這一點,毛澤東看得很清楚,他說:「建國之初,沒有辦法,搬蘇聯的,這有一部分真理,但也不是全部真理……蘇聯的經驗只能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不從之。」
  初期社會主義建設漸入低谷,十年浩劫更讓國民經濟陷入崩潰,在國家命運瀕臨絕境之時,中國道路的歷史拐點和中國共產黨的改革願望同時出現。
  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實現了從「以階級鬥爭為綱」到以經濟建設為中心的轉變,成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走自己道路、建自己制度、創自己理論的開端。
  改革開放開啟了中國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新時代。改革的實質,在於既堅持社會主義基本制度,又從中國國情出發,結合實踐對各種具體體制進行根本性變革。
  選擇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是歷史之必然。正如習近平總書記強調的:「照抄照搬他國的政治制度行不通,會水土不服,會畫虎不成反類犬,甚至會把國家前途命運葬送掉。」
  從貧窮落後到富強文明,中國制度展現巨大優勢
  600多年前,把自製火器綁在椅子上那一刻,「航天第一人」萬戶不會想到,中國人不僅能實現「飛天夢」,還將擁有自己的宇宙空間站;
  100多年前,當京張鐵路傳來第一聲汽笛,詹天佑不會想到,今天的中國鐵路,以超過300公里的時速進入「追風時代」,高鐵運營里程居世界第一……
  短短几十年,在中國共產黨領導下,社會主義中國從一窮二白到成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對世界經濟增長貢獻率達30%;從衣不蔽體、食不果腹到讓7億多人口脫貧,對全球減貧貢獻率逾70%;「兩彈一星」橫空出世,「嫦娥」奔月,「蛟龍」入海,中國奇迹讓世人驚嘆。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改變了中國人的面貌,創造了中國奇迹。這是我們制度自信的事實根據。如果說過去我們的制度自信主要還是推導性的,那麼現在越來越有了客觀依據。」已故中國人民大學教授鄭杭生曾這樣說。
  民齊者強,民不齊者弱。
  鄧小平說過,中國社會主義制度的明顯優越性是「集中力量辦大事」。對於這樣一個全世界最大的發展中國家來說,「集中力量辦大事」也是必要的。
  汶川特大地震,中國人民萬眾一心、眾志成城,不僅成功實施了震撼世界的大救援,而且,僅用4年多時間就完成災后重建。新加坡《聯合早報》稱讚「中國政府展現了高度的自信心」,美國CNN感嘆「他們是一個團結的民族,緊緊聯合在一起」。
  習近平總書記說:「最大的優勢就是我國社會主義制度能夠集中力量辦大事,這是我們成就事業的重要法寶,過去我們搞『兩彈一星』等靠的是這一法寶,今後我們推進創新跨越也要靠這一法寶。」
  利用這一優勢,改革開放30多年來,我們先後建成了三峽工程、青藏鐵路、西氣東輸、西電東送等舉世矚目的項目。
  《紐約時報》專欄作家托馬斯·弗里德曼曾提出一個設想:「我希望美國能做一天中國——在這一天里,我們可以制定所有正確的法律規章……一旦上級頒布命令,我們就克服了民主制度最差的部分(難以迅速做出重大決策)。」
  新中國成立以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建設成就斐然。
  ——在政治領域,實行共產黨領導、多黨合作的政治協商制度,這樣既能保持共產黨執政的連續性、穩定性,又能充分發揮各民主黨派參政議政的積極性。選舉民主、協商民主、基層民主蓬勃發展,人民享有更加廣泛、更加充分、更加健全的民主權利;
  ——在經濟領域,圍繞黨的十四大確立的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目標,推進經濟體制以及其他各方面體制改革,既克服了資本主義的經濟自由主義弊病,也克服了傳統社會主義中計劃經濟過於僵化的缺陷,成功實現了從高度集中的計劃體制到充滿活力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轉折;
  ——在思想文化領域,實行「一元指導、多樣並存」的方針,既保證了黨和國家事業發展的大方向正確,又使得社會主義文化繁榮發展。
  …………
  從持續創新到不斷完善,中國共產黨是中國制度主體的力量保證
  無論是血雨腥風、硝煙瀰漫的革命戰爭時期,還是激情燃燒、波瀾壯闊的建設與改革開放年代,中國共產黨都是我們事業的領導核心。中國共產黨的領導,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最本質的特徵,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的最大優勢,是推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不斷完善發展的有力主體。
  羅馬不是一天建成的,制度建設更不可一蹴而就。其進銳者,其退速。1992年,鄧小平在南方談話中說:「恐怕再有30年的時間,我們才會在各方面形成一整套更加成熟、更加定型的制度。」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制度自信不是自視清高、自我滿足,更不是裹足不前、故步自封,而是要把堅定製度自信和不斷改革創新統一起來,在堅持根本政治制度、基本政治制度的基礎上,不斷推進位度體系完善和發展。」
  2013年11月,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開啟了全面深化改革的新時代。全會提出,全面深化改革的總目標是完善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全會提出了300多項改革計劃,範圍之廣、力度之大,堪稱空前。
  2014年10月,黨的十八屆四中全會提出了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的總目標,出台180多項改革措施。
  2015年10月,黨的十八屆五中全會吹響了決勝全面小康的衝鋒號,堅持「五位一體」總體布局,協調推進「四個全面」戰略布局,創造性地提出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新發展理念,堅定不移向著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宏偉目標邁進。
  中央深改組召開了20多次會議,審議通過上百個改革方案——國企改革開始破冰,財稅金融體制改革拉開大幕,土地制度改革紮實推進,司法體制改革蹄疾步穩……
  深化黨的紀律檢查體制改革邁出新步伐。「八項規定」、反「四風」,一整套體系完備、措施得力的黨內法規出台;重拳出擊,不留死角,腐敗分子紛紛落馬。官員警醒,百姓點贊,「幹部清正、政府清廉、政治清明」前景可期。
  …………
  充分的制度自信是新一輪制度建設的動力與保障,而新一輪制度建設,必將從根本上提升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體系的現代性、有效性與法治性,從而推動國家治理體系與治理能力的現代化。
  從「自己發展」到積極參與全球治理,中國制度將成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價值引領
  習近平總書記多次講到,要從世界潮流的高度看待中國與世界的關係以及有關發展問題;樹立世界眼光,把握時代脈搏,把當今世界的風雲變幻看準、看清、看透,從林林總總的表象中發現本質,尤其要認清長遠趨勢。
  20世紀末,西方社會掀起了反社會主義的逆流。美國學者弗朗西斯·福山發表《歷史的終結》一文,認為蘇聯解體、東歐劇變,冷戰結束,標誌著共產主義的終結,歷史的發展只有一條路,即西方的市場經濟和民主政治。
  中國不信這個邪。
  鄧小平指出:「一些國家出現嚴重曲折,社會主義好像被削弱了,但人民經受鍛煉,從中吸取教訓,將促使社會主義向著更加健康的方向發展。因此,不要驚慌失措,不要認為馬克思主義就消失了,就沒用了,失敗了。哪有這回事!」
  他說:「中國解決所有問題的關鍵是要靠自己的發展。」
  萬事翻覆如浮雲。
  當中國人埋頭苦幹,發展自己,經濟騰飛,國力壯盛之時,當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走向成熟完善之時,原本領先的西方社會卻面臨危機——從國際金融危機、歐洲債務危機到「佔領華爾街」運動,再到長期低迷的政府支持率,資本主義痼疾反覆發作。
  2008年9月,由美國次貸危機引發的金融海嘯席捲全球。中國沉著應對,打出一系列擴大內需、促進增長、振興產業的組合拳。2009年年底,中國經濟走出漂亮的V形反轉,率先突圍。澳大利亞《悉尼晨報》用「中國引領全球經濟走出金融危機陰影」表達敬意,美國《紐約時報》則發出了這樣的提醒:「西方最好還是研究一下中國戲劇般崛起背後的理念。」
  2014年,福山修正了自己的觀點:「客觀事實證明,西方自由民主可能並非人類歷史進化的終點。隨著中國崛起,所謂『歷史終結論』有待進一步推敲和完善。人類思想寶庫為中國傳統留有一席之地。」
  風物長宜放眼量。中國獨立自主的發展道路,證明了一個真理:世界上不可能只有一條道路、一種模式。
  「大其心,容天下之物,虛其心,受天下之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脫胎於兼收並蓄的中國傳統文化,因此,它從不拒斥其他國家制度的長處,也從不用自己的模式去剪裁其他國家。
  「中國特色」並非限定意義,限定我們只能解決中國獨有的問題;「中國特色」應具有開放意義,在應對人類共同發展問題和人類文明進步問題時,中國給出了一個有效的解決方案、價值引領、責任擔當。
  95年前,在舊時代的餘暉中,中國共產黨先驅李大釗說:「黃金時代,不在我們背後,乃在我們面前;不在過去,乃在將來。」
  95年來,中國共產黨的治國理政經驗正在走出國門,影響著全世界。它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實踐結出的碩果,更是中國共產黨為世界文明獻上的寶貴財富。
  從「自己發展」到「全球治理」;從「獨善其身」到「兼濟天下」;從「風險共擔」到「成果共享」,今天,在以習近平同志為總書記的黨中央的堅強領導下,中國,正調整姿態,極目遠眺,更加從容、積極、自信地擁抱一個屬於我們、也同屬於人類命運共同體的黃金時代。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4-5-1 04:33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