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1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天大教授在美被控間諜遭誘捕 學者:美濫用法律

[複製鏈接]

9098

主題

9296

帖子

1萬

積分

七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13413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沈三白 發表於 2015-10-15 09:01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天大教授在美被控間諜遭誘捕 學者:美濫用法律來源:倍可親(backchina.com)   一提到「間諜」這個詞,大家好像一下子就會回到幾十年前包括在冷戰的背景之下的暗戰。但是最近一段時間,似乎「間諜」這個詞在我們的新聞當中出現的頻率是 非常非常高。這其中有的可能就是間諜,但是也會有人是「被間諜」,中國有一個學者去美國開會,到了機場就被拿下了,居然被美方說「你是間諜」,這是怎麼回 事呢?


  
左一為此次遭美方誘捕的年輕博導張浩(資料圖)


  解說:
  中國大學教授赴美參加學術會議,為何剛一入境即遭逮捕?
  外交部發言人洪磊
  中國政府將會確保中國公民在中美人員交往中的正當權益不受損害。
  解說:
  因為曾在美國公司工作過,回國就不能從事相應的科研了嗎?
  天津大學教授張浩:
  我們做這個科研,將自己的科研成果產業化,這是很正當的事情。美國政府以這種(罪名)來起訴我,及我的同事,對我們來說是完全不可接受的。
  解說:
  從李文和到陳霞芬再到郗小星,美國為何不斷錯抓華裔專家?
  新聞1+1今日關註:中國學者,「被間諜?
  評論員 白岩松:
  你好觀眾朋友,歡迎收看正在直播的《新聞1+1》。
  解說:
  「間諜風波」持續5個多月後,近日,天津大學教授張浩在美國得以保釋外出,並接受了媒體的採訪:
  天津大學教授 張浩:
  絕大部分時間都是在家裡面,最近一段時間,準備跟這個案子相關的材料。每個星期基本上就是說會跟律師會有一個電話會議,然後有時候會面談。
  解說:
  據媒體報道,7月29日張浩獲准繳納50萬美元的保釋金,目前暫住在美國加州山景城的一所公寓,僅被允許於早8時至晚8時離開住所,到附近處理家事以及使用運動器材。
  張浩:
  我太太跟我住一起,買菜、買衣服都是她買照顧我,在波士頓地區,加州地區也有一些同學,他們也會打電話問候一下,偶爾會有同學過來家裡面坐一下。
  解說:
  張浩,今年36歲,是天津大學精密儀器與光電子工程學院教授。今年5月16日,他應邀赴美參加一次學術會議,但沒想到的是,他在洛杉磯國際機場剛一入境時便遭到逮捕。
  5月19日,美國司法部公布了一份長達32頁的起訴書,針對包括張浩等3名天津大學教授在內的6名中國人,指控他們竊取美國高科技商業機密以幫助「中國的大學以及受政府控制的企業」。
  5月20日,中國外交部發言人洪磊在例行記者會上給予回應:
  外交部發言人洪磊
  中國政府對有關的情況表示嚴重關切,正在進一步了解有關情況。中國政府將確保中國公民在中美人員交往中的正當權益不受損害。
  解說:
  6月5日,天津大學發表聲明,對美方的指控予以強烈指責,並附「捐款倡議書」,和「來自張浩妻子的求助信」,呼籲為張浩籌集2000萬至3500萬的律師費。張浩的妻子范麗萍在求助信中這樣說到:「張浩來自湖南一個貧窮的農村家庭,他的成就是他自己的辛勤勞動的結果」,「我們感到痛心,我們感到憤慨,我們是冤枉的,我們是無罪的。」
  張浩:
  基於對我的信任,我的老師同學還有校友,社會各界人士都是熱情伸出援助之手,這個給了我很大的勇氣和動力,讓我有信心跟美國打這場官司。
  解說:
  今年6月,張浩一案首次在位於洛杉磯的加州聖荷西聯邦法庭開庭。
  據美國《僑報》報道,在張浩親友將佛羅里達州的一處房產作為擔保后,7月8日,張浩獲得保釋。但就在第二天早晨,張浩又被移民局以「無簽證」為由再次拘留。7月29日,張浩又一次被保釋。據悉,張浩一案下次開庭審理的時間為12月14日。
  張浩:
  精神壓力還是比較大的,一方面就是想家,另外一個方面是想學校。
  白岩松:
  難怪他的夫人要募集款項,因為要在美國打官司,想想看他一個保釋金就需要50萬美金,乘以六的話300多萬人民幣,這可真不是一個小數目,而且這個官司還在持續的過程當中。
  我們現在回顧一下這樣突如其來的官司,5月16號,是張浩赴美參加學術會議在洛杉磯國際機場被美國逮捕。也有人在議論這件事情的時候這麼說,說如果要是用中國的老話的話,心裡要是有鬼的話,會自投羅網嗎?會非常坦然去美國參加學術會議嗎?而美國的警方在這個機場立即就把他拿下,這顯然帶有某種釣魚執法的性質。因為你從辦簽證的時候,原本你是可以拒簽的,但是你讓他來,然後早有準備到機場就把他拿下了。
  5月19日公布了起訴書,6月1日首次出庭受審,7月8日下令交保獲釋,7月9日被移民局以「無簽證」之由再次拘留,然後7月29日再被保釋,接下來又要等漫長的兩個月的時間,到12月14日的時候再次開庭審理。
  我們看一下他被起訴的罪名,「經濟間諜」、「盜竊商業機密」,好多人對此發出了一個大大的問號。因為你如果要是說這個知識產權的話,可能大家還有得談,但是經濟間諜是不是過了?接下來我們連線一位法律專家,北京師範大學國際刑法研究所所長黃風,黃所長您好。
  北京師範大學國際刑法研究所所長 黃風:
  你好岩松。
  白岩松:
  你覺得他一到機場被拿下,而且順利辦了簽證,是否具有某些人議論的美方也具有某種釣魚執法的性質?
  黃風:
  我個人覺得,在張浩這個案件上,美國誘捕的嫌疑還是挺明顯的。因為美國檢察官向美國加利福尼亞法院提交的起訴書,實際上時間是4月1日。張浩去美國的時間是5月16日,這期間實際上相隔了一個半月。實際上他們的刑事追訴活動是在一種非常秘密的狀態中進行的,因為張浩完全不知道,如果張浩知道了他完全不會去。然後張浩5月16日到達洛杉磯機場以後馬上就被拘捕,這也說明他們是有預謀的。所以這種隱秘性和預謀性表明,對張浩的行動他是一個誘捕,嫌疑還是很明顯的。
  白岩松:
  我也注意到相當多的人議論這樣一個事情,因為美方起訴的罪名是「經濟間諜」、「盜竊商業機密」。我剛才也說了,如果知識產權糾紛的話,大家還有得談,你覺得他起訴這個罪名合適嗎?
  黃風:
  張浩這個案件使我們注意到一個情況,這幾年美國的執法機關、司法機關,針對一些涉及中國的公民或者是美籍華人的經濟案件,採取刑事追訴的手段處理刑事案件,這些刑事案件實際上包括三大類。一類是所謂非法進出口尖端技術,一類是涉及知識產權,一類是涉及商業秘密。
  而這些刑事追訴活動又表現出了三個現象是值得關注的,一個就是說在有些情況下他們濫用空白罪狀條款。什麼叫做空白罪狀條款,就是法律比如說商業機密,法律並沒有界定什麼是商業機密,而商業機密的界定是由某一個公司它自己來界定,或者是由某一個機構它來界定的。所以有時候執法機關濫用這種空白罪狀,最後搞了半天又說是不屬於商業機密,隨便就把又給推翻了。
  再有一個他們濫用誘惑偵查的手段,比如說對在境外的一些人,他派卧底,或者派執法機關卧底,這些卧底人員在網上吸引外國的一些公民購買他的一些先進的技術,然後因為美國一些先進技術實行出口許可證制度,說你沒有得到出口許可證,指控出非法進出口技術,這個就是一種誘惑偵查。
  再有就是剛才說的誘捕,對一些在境外的一些公民,用誘捕的手段把他引誘到美國。
  白岩松:
  黃所長,如果要是現在用的是一種間諜罪,帶有一種空白條的概念,是否也具有某種美方需要敲打一下中國,如果要用知識產權的話可能是一個漫長的扯皮,但是用這樣的話可能它覺得敲打的力度更大?
  黃風:
  我覺得有些東西,剛才說的商業機密,它就是確實是需要由當事人來界定的,有時候它可能更適宜的解決的方式是通過民事或者行政手段來解決。那麼採用刑事追訴手段來解決這個問題,確實帶有一種施加壓力的打擊的姿態。
  白岩松:
  黃所長,最後一個問題,其實您覺得接下來下一次庭審對張浩來說,又要到12月14日了,但是不管是費用還是各方面因素來說,前景樂觀嗎?張浩會不會非常難?
  黃風:
  我覺得他可能很難的,因為在美國刑事訴訟是曠世持久的,特別是當事人如果不接受美國的一些辯訴交易,那麼美國它會採取各種手段,來在這個調查取證方面會花比較多的時間。而且很多涉及這類案件的人,包括一些經濟條件比較殷實的白領、知識分子,或者是企業家,他們往往也是在這種訴訟當中搞得身心交瘁,甚至傾家蕩產。
  白岩松:
  好,非常感謝黃風所長給我們帶來的解析,謝謝。
  其實這個問題留下的疑團非常非常多,你說張浩作為一個青年學子到美國去學,當然要學更先進的技術和學科。然後之後去到相關公司工作的,這也是開放的。而他回來之後辦公司也是公公開開的。但是間諜往往具有隱匿性,但是你發現張浩不管是選擇學專業,還是後來工作,那都是別人選擇你,同時回來辦公司也是公開的,那為什麼就成了間諜呢?來,我們繼續去關注這個問號?
  解說:
  今天,打開天津大學精密儀器與光學工程學院的網站,網站這樣介紹說,龐慰、張浩等天津大學青年學者領導的科研團隊,開展國際領先的MEMS(微機電系統)射頻濾波晶元項目研究。這位36歲的年輕博導,離開學校已經5個多月。
  張浩:
  因為我在學校工作了大概教書教了六年,然後很多學生也面臨著畢業,我的研究課題很多也在進行當中,所以就是這方面有很多牽掛。
  解說:
  張浩2005年在美國南加利福尼亞大學取得博士學位,分別在美國的思佳訊公司和安華公司就職,從事的部件設計,用於移動設備過濾無線電信號。
  2009年,張浩回國,擔任天津大學教授,並與天津大學成立了一家合資企業,從事薄膜體聲波諧振器技術研究。
  據美國司法部公開的起訴書顯示,包括張浩在內,此次被起訴的6名當事人,都是與天津大學及其關聯企業的員工。
  美國司法部認為,他們把技術帶回了天津大學並與大學創建了合資公司諾思微系統,最後這些晶元被出售給中國公司和機構。
  據諾思微系統公司網路介紹,該公司成立於2011年,是由歸國留學人員創辦的高科技企業。公司總註冊資本人民幣1.5億元,廠房和研發中心總佔地面積2.7萬平方米。張浩是這裡的首席科學家。
  媒體在題為《諾思微:國際領先水平我們也可做到》的報道中這樣說到:2013年全球手機出貨量超過15億隻,所有手機的濾波晶元全部從國外進口,無國產手機射頻濾波晶元廠商能夠大規模提供這種產品。不過,這種局面正在發生變化。諾思微有多種無線通信射頻前端MEMS晶元、模塊、應用方案,核心產品技術具有國際領先水平。
  張浩:
  我們本本分分地來做這個科研,然後將自己的科研成果產業化,這是很正當的事情。美國政府以這種罪名來起訴我,以及我的同事,對我們來說是完全不可接受的。
  解說:
  張浩教授的代理律師胡亦台說,他之所以願意代理這起官司,是因為美國政府針對這些華人學者,抱有有一種不公平的態度。
  張浩代理律師 胡亦台:
  他們現在就是把每一個人當成賊一樣,你就是要來偷美國的技術。
  解說:
  如今,遠在美國的張浩,還在惦記著學校和公司的事情。
  張浩:
  我也希望過一段時間之後能夠慢慢恢復一些科研工作,通過遠程視頻或者教學的方式來繼續指導我的學生。
  

9098

主題

9296

帖子

1萬

積分

七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13413
沙發
 樓主| 沈三白 發表於 2015-10-15 09:01 | 只看該作者
白岩松:

  我估計張浩的事件會使很多打算去美國學習的青年學子,尤其是理工科的學子會感到非常困惑。今後我到美國去學什麼,高新技術一學的話就很危險,那我去學乒乓球,問題是我到美國學乒乓球至於嗎。要麼就是我去美國學習了高新的技術,但是回國我不從事相關的工作,比如說我可以炸油條啊,我可以去賣燒餅,但是中國人講究的是學以致用,這種困惑一定會去蔓延。好了接下來我們要連線一位嘉賓,是北京科技大學知識產權研究中心主任徐家力。

  您覺得這次張浩的事情,到底是像美國說的成了間諜了,還是知識產權的這種糾紛,或者是大家應該談談知識產權的相關問題?

  北京科技大學知識產權中心主任 徐家力:

  以我對知識產權的理解,我覺得這是一個典型的知識產權糾紛,為什麼呢?因為第一點我注意到,美國聯邦政府的起訴書提到張浩教授等人在美國申請了專利,用他自己擁有的技術申請專利。如果是按照美國專利法,侵犯了美國商業秘密,怎麼美國會給他專利呢?這是我的一個疑問。

  第二個疑問因為張浩教授這個公司,是在開曼群島註冊的,是跟美國所謂的舉報人,就是受害人,是在同一行業的競爭對手。像在美國利用法律,因為美國的法律是比較發達的,利用法律打壓競爭對手,這是美國常用的一種制止對方競爭的一種手段。

  所以說我覺得從這兩個角度來看,這個定為商業間諜案的證據我現在沒有看到,我覺得可能也不是很充分,所以我覺得經濟糾紛尤其是知識產權糾紛,可能是本案的一個焦點。

  白岩松:

  沒錯徐主任,其實剛才我也說到了,未來可能很多中國青年學子要去美國學習會有困惑,我到美國學什麼,高新技術就很懸,我學乒乓球,開玩笑,我學了高新技術我回國也不能從事,不能學以致用,否則有被間諜的這種可能。您覺得青年的學子該怎麼辦?

  徐家力:

  我覺得是這樣,就是現在這種案子發生的已經不只一起、兩起了。因為這個在中美之間的科技差距還是很大的,所以中國青年學者去學習這是很自然的,大家可以理解的,但是要注意幾點,我們要學會保護自己,因為美國是一個法律很濫用的國家。所以我們第一點要注意,我們自己去學習的技術和我們回國創造的技術的區別。因為很多美國人說,你回到中國的就是美國的,這是美國的一種普遍的認識。所以我們要注意,我們自己回國創新的技術方面和美國原來的技術差別,從技術上,從法律長要把握住差別,這是第一點。

  第二點,我覺得因為在1995年的時候中美之間就簽訂知識產權當中的一個雙邊協議。我建議兩國政府層面簽訂一些雙邊條約,來保護之間的互相交流,包括學生、學者去學習的可能性。因為在WTO之間,中美之間在知識產權磋商很多。在這兩年因為中美之間在軍事上、政治上談判上很多,但是在技術交流溝通上比較差,我覺得政府應該出面。

  第三點,我覺得中國國內應該立法,就是來保護國內的知識產權,同時要重點加強強調對外國知識產權濫用的一種限制,你不能隨便用知識產權大棒,就是把中國自己的高科技企業,或者高科技創新隨便打倒了,中國要加強立法。

  白岩松:

  好,徐主任這一段我們先說到這兒,一會兒還有問題向您請教。

  我們繼續關注,其實這兩年美國說中國學者被間諜,張浩可不是第一次。

  解說:

  在美國,把華裔科學家炒作為間諜的案例,並不鮮見。

  在台灣出生的美籍科學家李文和,因為在上個世紀八十年代中期曾兩次到北京參加學術會議,而被美國聯邦調查局從1996年開始跟蹤,他的電話被竊聽、正常工作也被攪亂。然而經過各種各樣的調查,美國相關部門對李文和「間諜活動」的指控卻始終難以成立,被監禁了9個月的李文和最終在2000年9月獲釋。

  2000年9月15日 新聞播報

  美國總統柯林頓14號公開承認,美政府在李文和案件上負有責任,他找不到正當的理由為他不公正的對待這位美籍華裔科學家的方式開脫,柯林頓是在司法部長雷諾當天拒絕就李文和案道歉數小時后做出這一表示的。

  解說:

  一場子虛烏有的鬧劇,美國司法部門只能尷尬收場。而類似的「間諜門」事件並沒因此停止,甚至在近年來屢屢發生。

  去年10月20號,身為美國國家海洋和大氣管理局僱員的華裔水文專家陳霞芬,被聯邦調查局逮捕,並被指涉嫌盜取政府財產和盜用政府電腦信息,為中國從事間諜行為。

  然而,今年3月,在盤查了陳霞芬的所謂可疑電子郵件和對其進行長時間審問后,美國檢方在開庭前撤訴,原因是找不到證據。

  2015年9月

  陳霞芬:

  我當時徹底被擊垮了,過去20多年來我做的一切都白費了,一夜間我從一個優秀僱員變成了罪犯。

  解說:

  和陳霞芬一樣,在「間諜門」事件中受到身心、財力、名譽損失的還有華裔超導專家郗小星。今年5月,郗小星在費城郊區的家中被捕。他被指控向中國輸送敏感超導技術。而9月11號,美國司法部撤銷了對郗小星的指控,原因竟是他們弄錯了最核心的證據。

  對此,郗小星的律師則這樣反問道:「如果他是加拿大裔美國人或者是法國裔美國人,或者他來自英國,他還會上政府的監控名單嗎?我認為不會。」

  就在郗小星被美國司法部撤銷指控四天後,美國華人組織在華盛頓召開新聞發布會,呼籲杜絕類似事件再次發生。

  郗小星:

  我妻子當時很堅強,抱著我的女兒,看著我離開,(被持槍的警察)帶走,我是無辜的,我從一開始就是無辜。

  解說:

  而早在今年5月21號,美國國會22名議員就聯名致函司法部部長,要求對陳霞芬一案是否涉及種族歧視進行調查。

  美國國會議員 趙美心:

  2013年以來 一半以上的經濟間諜罪,被指控的犯罪嫌疑人都與中國有關,所以我要和美國國會其他亞裔議員,包括劉雲平議員,一起質問司法部長林奇,希望重新評估一下司法部的政策,看看與經濟間諜有關的執法中,是否存在種族歧視的現象。

  白岩松:

  為什麼這麼大的比例被間諜的都是華人的面孔,接下來我們要繼續連線北京科技大學知識產權中心的主任徐家力。徐主任,你看常說沒有無緣無故的愛,也沒有無緣無故的恨,更沒有無緣無故的被間諜。在這個背後說小了,是不是競爭企業的利益;另一方面說大了是美國恐怕背後對中國的擔心、防範、甚至某種震懾,您怎麼看?

  徐家力:

  你說的很對,我同意你的觀點。因為美國現在朝野上下,對中國經濟的崛起它已經無能為力了,但是下一步對中國高科技的崛起他們是有共識的,一定要攔住中國,不要把高科技超過美國,這一點就是美國我認為是國家戰略,這個所謂經濟間諜就是美國聯邦調查局推動的一個體現美國政府打壓中國高科技崛起的一個國家策略,這是大的背景,大家一定要知道這個背景。

  白岩松:

  簡單的說,因為剩下的時間是非常有限的,你覺得我們又該如何面對應對?

  徐家力:

  我們面對應對,第一個就是我們要加強我們自己的技術的研發,要保護知識產權,使我們的技術更快、更強的超越美國,就不存在這個問題了。

  第二個,我們要遵守美國的法律,所有的留學生回來的時候,如果要簽了保密協議的,我們要嚴守保密協議,不可破壞保密協議去做一些事情。

  第三個,我們在別人的技術基礎之上研發,要區別別人的技術,就是任何技術都是有台階的,我在別人台階之上,發現更好的技術。

  白岩松:

  好,徐主任,時間到了。我們今天先探討到這裡,接下來我們會繼續關注這個事件。



閱讀詳情: https://big5.backchina.com/news/2 ... .html#ixzz3oate8LTY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4-4-26 14:24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