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留學生家長美國之行見聞:東中西部差別巨大

[複製鏈接]

1萬

主題

2萬

帖子

3萬

積分

貝殼精神領袖

Rank: 6Rank: 6

積分
35927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華盛頓人 發表於 2015-7-28 22:22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2015年07月28日08:09  新浪教育   

  美國留學[微博][微博]那點事訊 作者:郭之文 美國人非常重視大學畢業典禮,早在孩子大四第二學期剛剛開始的時候,學校就徵求孩子的意見,問是否需要學校出具一份邀請函,也就是邀請作為父母的我們雙雙前往美國參加孩子的畢業典禮。

  美國大學是寬進嚴出,所以畢業典禮對於孩子來說也是一件很重要很高興的事情。我們當然是樂於參加的,同時特可以藉此機會到美國去逛一逛——說實話,美國還真沒去過呢!早聽說過美國的天很藍、海很清,但究竟藍到什麼程度、清到何種境界,還未可知;也聽說過,美國的東部、中部和西部大不相同,但到底怎麼個不同,還真想實地感受一下;而傳說中的好萊塢明星們的豪宅,是個什麼模樣?傳說中的海鷗怎麼與人和諧相處?傳說中的樂於助人是真實的情況嗎?如此等等,著實讓人遐思和嚮往,更想通過實際的遊覽揭開神秘的面紗。

  於是,我用我手機忠實地記錄下前後十多天的東西部遊覽經歷。我把我的遊覽通過800多張照片,及時發佈於我的微信朋友圈中,每天數集,每集最多9張照片,前後一共發布整整100集,讓美國的自然風光、風土人情、歷史地理、文物陳列、大學校園和人情關愛,一幕幕展現於朋友的面前。而今,重新品味這些照片,再度回味那一頁頁流金般的記憶,實在是新穎而難忘。

  此次美國游印象最深的當屬對美國空氣的認識和感受。我們到達美國的首站是波士頓,到達的時間是當地時間21:00左右,因為是晚上,又是連續不斷地坐地鐵、打的,所以當時也沒有怎麼感覺到波士頓的空氣是多麼的新鮮,只是看到天上的星星,才忽然感到空氣應該是不錯的。而來到異國他鄉,自然有種新奇感、新鮮感,也有些陌生,但吸進肺里的空氣明顯感覺到了清涼。

  休整過後,等我們跟隨一家華人旅行團旅行,來到波士頓海港時,我們委實被那湛藍的天空所深深地吸引住了。海港邊,停泊著一艘艘巨大的游輪,海中停放著許多艘大大小小的船隻,海水是蔚藍蔚藍的,海鷗在自由地滑翔;抬望眼,遠處的飛機起起落落,一道道橫線劃過透明的天空。無論是天空的湛藍還是海水的蔚藍,都藍得那麼透徹,藍得那麼完美,藍得讓人心醉,藍得讓人不忍離去。站在這樣的海邊,聆聽大海的陣陣波濤,感受藍色的洗禮,人與海、人與藍天、人與自然完全融合一起,任憑藍色的精靈在心中跳躍,任憑藍色的音符瀰漫全身。藍色,無塵,鮮花,海浪,遠望遙遠的天際,一切都是那麼的和諧。這份清爽,從頭到腳,從內而外,發自肺腑。這對於長期生活在高濃度PM2.5空氣中的人們來說,實在是一種享受,也是一種奢侈。我們對於藍天的呼喚已經太久,而霧霾又總是揮之不去,成為沉澱於內心的一塊心病。站在幽藍得似乎有些虛假的波士頓海港,呼吸舒暢得無以復加的清新空氣,感受來自大西洋的溫馨氣流,這份舒暢、舒服、舒心,真的是難以言表。

  所以,我們看到的是藍得不敢相信的天空和大海,我們看到的是遠處多少海里之外的大小船隻和上萬米高空中的空客飛機,當這樣的照片被不經意地拍出來併發到微信上的時候,朋友圈的朋友們發出的絕大部分是「竟然這麼藍」、「這才是真正的藍天白雲」的感嘆!

  美國游的另一個特別深的印象是美國人的熱心,這份熱心可以說伴隨著我們所有的行程。我們到達波士頓的當晚,因為找不到路,當我們在街頭四處張望的時候,一位在不遠處賣零售香煙的老奶奶熱心地問:「Can I help you?」並熱心地為我們指路,告訴我們往後走,左拐再右拐;當凌晨我們漫步街頭,一家三口在照相時,一名路過的美國人熱情地問「Let me take a photo fou you?」於是在波士頓「天下為公」的華人街頭,我們一家留下了數張合影;在波士頓汽車南站,當我們手提大包小包走進站台,不知往哪兒排隊的時候,執勤人員主動上前詢問我們的去向,並指明我們的候隊位置……

  最讓我們感動的是我們剛到孩子就讀的學校曼荷蓮學院的時候,因為多日沒有吃到中國菜,特別想吃,於是想到超市購買一些蔬菜之類回學校自己炒著吃。不想經過半小時的步行還沒有找到超市(美國的購物點往往離城市有一定距離)。當時天氣較熱,半小時走下來已經是人疲腿酸,忽見路邊一家服裝店,就順便進屋歇歇,也正好問問路。我們用半生不熟的英語問:這裡離超市大約還有多遠?店主說,大約還有25分鐘的步行時間。我們一聽心涼了半截,還要走差不多來時的里程?我們告訴她,我們是從曼荷蓮學院走來的,已經走了半個小時了,人也累了。這時,一直在旁邊看著我們的一位女士插話說:你們是來參加學生的畢業典禮的嗎?我們說是。她又問,你們認識一個叫Nicole的人嗎?我們說這正是我們的女兒。她說她和Nicole 是好朋友,現在你們要到超市,我可以開車送你們去。我們心想,她是不是有意識想和我們套近乎,還是另有什麼目的?但腿確實是難以走動了,於是我們將信將疑地上了她的車。車上,她告訴我們她叫Martha,和Nicole是在學校里認識的朋友,看著我們長得跟Nicole有點像,就與我們搭話了。聽我們說要去超市,感覺有些遠,就開車送我們過去。我們很感激,也有些不好意思。到了超市,Martha並沒有立即離開,而是陪我們在超市裡面選購,還熱心地介紹醬油、鹽在什麼部位陳放。最後又將我們直接送回了曼荷蓮學院裡面,讓我們真正感受了一把美國人的熱情好客!

  其實,對於美國人來說,幫助人已經成為了他們骨子裡面的一種做法,這種做法已經是一種習慣,自然而然,習以為常。這種助人為樂的精神,讓我們一直感動著,也讓我們充盈著積極的能量。

  美國游的第三個深刻印象是美國的東中西部差別很大。不但是氣候,而且樹木、森林面積都不一樣,東部要蔥蘢茂密得多,空氣也濕潤得多。雖說西部和中部的生活環境相對差了一些,不過西部的洛杉磯、舊金山都是特大型的城市,位於洛杉磯的好萊塢是一座享譽全球的頂級電影攝製基地,而在好萊塢旁邊的比弗利山莊,則是富人尤其是好萊塢明星演員們的別墅居住地。看著一幢幢獨棟精美的別墅,以及房前數輛高級轎車(美國一個家庭擁有2~3輛車並不是什麼稀奇的事情),以及房前屋后那些名貴的樹木,美國富人的奢靡生活可見一斑。不過回頭一想,這也不並沒有值得什麼特別艷羨的,那也是人家的勞動所得,也是通過創造才能獲得的。說起勞動,美國的年輕人尤其是背負著家庭重擔的年輕人,其工作還是相當辛苦的,我們無論是在東部旅遊還是西部旅遊期間,經常早晨6:00就趕路了,只見大大小小的路上,尤其是高速公路上,已經有很多的轎車在賓士,原來是那些住得較遠的員工一大早就趕路上班了。

  因為是去美國參加女兒的畢業典禮,所以,在美國大學校園中閑逛以及參加畢業典禮的那一段經歷,自然是最難忘的,而且也是最珍貴的。美國的校園真的是學習的天堂,到處草長燕飛、清新怡人,不僅有莊嚴的學術殿堂,有著濃厚的學習氣氛,而且敞開胸懷迎接世界各地的朋友。在大學校園,甚至有高山流水,還有肅穆的教堂。在一個崇尚自由的國度,這一切似乎是那麼的和諧和自然,相互之間並沒有什麼衝突。比如,曼荷蓮的畢業典禮,有幾十個活動項目,其中一個就是走進校園中的基督教堂聆聽唱詩班的歌唱,當然,作為一個即將畢業的學生,你不去也沒有任何關係。

  畢業典禮活動中,授予學位證書的儀式和校內遊行是最為濃重的。舉行盛大的校內遊行,這是大大出乎我們中國家長[微博]的想象的。一大早,所有的學生集中在學校的一角,排起長長的隊伍,學生們手持氣球,或托起綠絲帶,滿臉喜氣,樂隊奏起威武的樂曲,學生們沿著校內的道路行進,一路上閃光燈不停,歡呼聲不斷。而在舉行典禮的那個上午,來自世界各地的家長、師長以及在校的學生,一起聚焦在學校碩大的露天演藝場,校長講話,並親自給畢業生一個一個地授予學位,給予擁抱和祝福,此情此景,令人感懷,也令學生們激動不已。為了記載下這難得的一幕,我採用微信直播的方式,在我的朋友圈中,用六集連載的方式,直播起畢業典禮的全過程。事後想想,這還真是非常難得的,也是非常值得回味的。


  這次美國之行,可圈可點的事情還有很多,比如矽谷,比如蘋果公司,比如橫貫西部地區太平洋邊的一號公路,比如那迷人的海灘、海獅、海鷗以及和絲毫不怕遊人的松鼠(其實是遊人不傷害松鼠等各種動物),比如驚濤駭浪般的尼亞加拉大瀑布,比如紐約的超級繁華,比如街頭的精美櫥藝陳列,比如美國中部那大片大片的農田,比如一隻完全燒好的滾燙的全雞隻要3點幾美元,比如隨處可見的無須過濾即可飲用的手壓式自來水,比如美國人強烈的自由和民主意識,比如美國人總是脫口而出彬彬有禮的「I am sorry」、「Thank you」,比如老遠就停下來讓行人先過馬路的車輛,比如漁人碼頭那些做得十分精緻的鱷魚麵包、螃蟹麵包、蝴蝶麵包,比如那鮮花爛漫群樹掩映的九曲花街,比如那敢於陳列於任何一個遊人面前的退役航母、登月艙和各式戰機,比如持有外國護照經過安檢即可進入美國各州的市政大廳,比如非常大又美輪美奐的大學校園……如此等等,不一而足,所到之處,很多事情和經歷確實讓人過目不忘,流連其中,回味無窮。

  當然,美國也並不是盡善盡美。大城市的道路交通擁擠是一種難以破解的現象,城市街頭除每每見到海鷗、小鳥外,乞討人員也是經常出沒部分路段,還有,導遊和司機會告訴你,前面經過的這個人可能剛剛吸毒。

  美國之行,了解了不少,也明白了很多。總的印象是相當不錯的,美國確實是世界上一個富裕、文明的地方,一個完全可以放鬆身心的地方,一個有著獨特魅力和強大吸引力的地方。(來源:美國留學那點事 作者:郭之文)
時代小人物. 但也有自己的思想,情感. 和道德.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4-4-27 00:52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