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1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民國十大美女明星罕見合影背後!(圖)

[複製鏈接]

5203

主題

5258

帖子

7493

積分

四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7493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堅果兒 發表於 2015-2-27 11:11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1949年7月7日,張善琨的香港長城影業公司成立,請來十位女明星聯合剪綵,照片中這些光彩照人、風姿綽約的明星依次是:王丹鳳、白光、李麗華、周璇、胡蝶、陳雲裳、陳娟娟、孫景璐、羅蘭、龔秋霞。她們是當時影壇最優秀、最有影響力的女演員們,後來紅透整個50年代。其中有三位電影皇后:胡蝶、周璇、陳雲裳。十位女星在大陸解放后,選擇了不同的道路,有的響應了祖國的呼喚,回到了內地,王丹鳳、周璇、孫景璐就是北歸之雁;有的則留在香港這塊彈丸之地,李麗華、白光、龔秋霞、陳娟娟就屬於後者,她們開創了另一片屬於自己的天空。在婚姻和愛情道路上,她們也有著幸福或不幸的天壤之別。

  

  王丹鳳

  上世紀40年代,在中國的電影發祥地上海,誕生了一位紅遍大江南北的絕代佳人。她的青春倩影,是當時上海灘各類電影畫刊爭相刊登的「美人照」;她主演的每部電影都吸引著無數觀眾前來影院一睹芳容、票房收入直線飈升。這位絕代風華的著名影星,其內在的高貴與外表的姿容配合的和諧、完美的統一——她就是名如其人的王丹鳳。

  她是唯一一個參演大文豪巴金《家》、《春》、《秋》改編同名電影的女星;她是唯一一個應邀參加美國總統里根就職典禮的中國籍女星;她是唯一一個前往加拿大拜訪客居異國他鄉的昔日「電影皇后」蝴蝶的女星。

  王丹鳳一生感情順利、家庭幸福,丈夫柳和清是著名攝影家、當年上海灘國華影業公司老闆柳中亮的公子。王丹鳳登上銀幕後,質樸無華的表演征服了無數觀眾,同時也征服了柳公子。1951年元旦,一對佳人永結秦晉。此後,無論是王丹鳳走紅的日子,還是 「文革」中受迫害被迫改行當縫紉工的痛苦時刻,柳和清一直是王丹鳳的精神支柱。50多年風雨同舟,成為影壇佳話。....

  上世紀80年代初,王丹鳳與丈夫去香港定居。在香港銅鑼灣,王丹鳳開了一家素食餐館「功德林」,首創了幾百種素食配菜,從而揚名香港飲食界。如今的王丹鳳已年過80,仍然體態輕盈、衣著入時。她有三個女兒,沒有一個從事電影工作。離開了銀幕的王丹鳳,遠離了往日的燦爛繁華,專心當她的素食店老闆。在平凡的生活中,王丹鳳始終保持著健康的身心,容顏里仍能看見往日的風采,神情里則多了一份平靜的知足。

  陳雲裳

  1995年,香港《電影雙周刊》為紀念陳雲裳從影60周年,出版了《一夜皇后——陳雲裳傳》一書,將陳雲裳冠以「一夜皇后」之名。這個名字有雙重含義,一是因為陳雲裳曾經主演過一部名為《一夜皇后》的古裝影片;二是因為她在「電影王國」里,曾經有過「一夜之間,成為皇后」的經歷。

  陳雲裳原名陳民強,1921年出生在香港,父親由於愛國心切,為女兒取名民強,小名阿民。陳雲裳上學后,由於愛好文藝被素社主持人易劍泉所賞識,收為藝徒。易劍泉想起李白的詩句:「雲想衣裳花想容」,於是為她的得意門生起了藝名「陳雲裳」。 1935年,陳雲裳應香港導演蘇怡的邀請到香港拍電影。14歲的陳雲裳到達香港后,在短短4年的時間裡,連續拍攝了20多部粵語影片,成為影壇紅星。

  1939年抗日期間,陳雲裳赴上海主演了《木蘭從軍》,轟動了上海這座「孤島」。她扮演的花木蘭,從初為少女時的活潑可愛,到決心替父從軍時的正義,直至一身戎裝的英俊剛強,充分顯示了她的表演才能,受到輿論界和觀眾的熱烈歡迎。

  接著她又拍了《雲裳仙子》,從此走紅港滬兩地,被譽為「南國美人」。1940年,上海發行量最大的電影雜誌《青春電影》,舉辦「1939年度影迷心愛的影星選舉」。選舉結果,陳雲裳以最多票當選,由此奪得了「中國電影皇后」的桂冠。

  陳雲裳有著獨特的傳統婚姻觀念,她說:「一個人不可能所有東西都要的,既要事業,亦要家庭。過了一個階段便要去另一個;做了人家的老婆,便要扮演好老婆的角色。做任何事都應該這樣。所以拍戲的時候我亦會做到最好,雖然當時許多人捧我捧得很厲害,常說我是第一,不過我已經想,將來結婚後會轉做第二,一輩子跟著他,在我的觀念里,婚姻是天長地久的一回事,要找一個可委託終身的男人。」

  陳雲裳在影藝事業到達顛峰時遇到了如意郎君湯於翰博士——一位享有國際聲譽的醫學家。湯於翰:1913年出生,30年代從上海醫學院畢業後進比利時魯汶大學,並獲得醫學博士學位;40年代前往英國深造及行醫,因在防治癌症與心血管疾病方面有突出貢獻,被選為倫敦皇家內科醫學院院士和愛丁堡皇家內科醫學院院士,成為最早獲此殊榮的中國人之一。1951年到香港,先後獲比利時國王利奧博勛令騎士和法國國家榮譽兵團騎士等榮譽;1998年被授予寧波榮譽市民稱號。

  1943年,陳雲裳和湯於翰在上海法國總會(今花園飯店)舉行婚禮,新郎新娘都是初戀,到會賓客如雲,盛況空前,成為當年上海灘的特大新聞。

  陳雲裳婚後與夫定居香港,從此退出影壇,經歷了半個多世紀的漫長的婚姻生活,感情益發深厚,恩愛如初,生活充實,營造了一個世人欽羨的幸福家庭。

  陳雲裳晚年與丈夫、兒女的全家福。兩個女兒完全遺傳了母親的美麗,小女兒長的更是頗似大S徐熙媛。

  周璇

  一代歌后「周璇」的名字可以說是國語流行曲史上一個金字招牌,號稱「金嗓子」,她最大的優勢就是擁有一副名副其實的好歌喉,不僅音色細嫩、音質甜美,而且吐字清晰,經過麥克風傳將出來更是委婉動人,加上電影明星的身份和曲折凄涼的身世,因此深受大眾的青睞與關心!

  周璇雖然成名於解放前,但在群星閃耀的50年代,周璇仍是獨一無二的巨星,地位無人可及。遺憾的是,1957年周璇在拍戲時舊病複發,被送入精神病醫院。最後,在痛苦掙扎中因腦炎而離開了人世,年僅39歲。

  在一個明星不斷湧現又不斷被遺忘的時代,離開這個世界已近半個世紀的周璇一直沒有被遺忘,人們無法忘懷她在銀幕上無邪而甜美的面孔,還有她天籟般的歌聲;她頑皮的表情、甜美的笑容,中國電影界似乎還無第二人可比。

  周璇的初戀和結婚對象是嚴華。嚴華是著名的「明月歌舞團」的男台柱,因唱《桃花江》一曲,被歌迷譽為「桃花王子」。他教她普通話,關心她愛護她;在她眼裡,他如父如兄。但同許多女人的初次戀愛一樣,美好地開始,無奈地結束。周璇的第一次婚姻以她斷然出走而宣告結束。兩個人在1940年正式簽字離婚。嚴華離婚後又與潘鳳鵑結婚,常來西湖小住,買下了金沙港的一幢花園住宅,並給這所西湖別業取名為「迎鳳樓」。

  周璇的第二段比較公開的戀情是她同綢布商人朱懷德的同居。有一種說法是朱懷德以甜言蜜語欺騙了她,騙取了她的感情和部分財產。在她懷著身孕回到上海時,不承認她懷著的孩子出自他。這段感情以周璇登報聲明結束同居關係而告終。

  在周璇的一生中,似乎沒有一個男人扮演過合格丈夫的角色。我們能知道的事實是,周璇在開始每一段感情的時節,已經是獨立的職業女性,有錢有名也有美麗,她有充分的權利選擇自己的愛情。被愛也好,被欺騙也罷,一定有一個瞬間、一個階段,她是滿足的、歡喜的、開心的。

  王人美

  有「野玫瑰」之稱王人美生來艷麗而嬌美。她父親原來是瀏陽一中的教員,毛爺爺也曾經是他的學生。1956年毛接見電影家協會成員時,還問王人美:「細妹兒(湖南話,最小的妹妹),你還記得我嗎?我在你家避過難呢。」1935年由王人美主演的影片《漁光曲》曾在莫斯科舉行的國際電影節上獲得榮譽獎,這是中國第一部在國際電影節上獲獎的影片。

  王人美的第一任丈夫是金焰。他是上世紀三十年代上海灘有名的電影皇帝,出身在韓國的首爾。父親因參加朝鮮民族獨立運動而受通緝,於1921年舉家遷至中國,定居通化並加入中國國籍。王人美和金焰之間的結合是當年上海灘的一段佳話。二人結婚時,他們一個二十歲,一個二十四歲。從熱戀到新婚後的好幾年,他們的柔情蜜意是可以想像的。王人美的回憶錄裡面就有十多張他們甜蜜生活的照片。但在11年後,也就是1945年,他們非常友好地分手了。

  金焰後來和秦怡結婚,而王人美孤身十年後才走入第二段婚姻。王人美離婚後從來沒有說過金焰一句不好,心底里還是很愛他的。到了晚年回憶起以前的事情還是對金焰念念不忘,也許是因為年輕時的第一次戀愛,留在心裡的是苦澀卻依然美好的記憶。

  王人美的第二任丈夫是大漫畫家葉淺予。王人美也不是葉淺予的第一任妻子,在她之前,葉淺予已經有過三個妻子。葉淺予和人美的婚姻是朋友們有意撮合的,因此他們之間的開始比較倉促。但婚後二人相敬如賓,過了幾年的平靜日子。因為一次意外腦出血,王人美成為植物人,後於1987年去世。葉淺予沒能去見她最後一面。1995年,葉淺予去世前,才說王人美追悼會時他突發心臟病也進了醫院,醫生不讓他離開,他站在窗口對著八寶山的方向站了半天……

  秦怡

  秦怡天生麗質,兩隻大眼睛特別吸引人。在抗戰時期她與白楊、舒綉文、張瑞芳一起被稱為抗戰大後方的重慶影劇舞台上的「四大名旦」。

  建國后,秦怡任上海電影製片廠演員、演員劇團副團長,曾在《女籃五號》、《鐵道游擊隊》、《林則徐》、《青春之歌》、《雷雨》、《海外赤子》等影片中扮演重要角色,尤其是《女籃五號》中扮演的林潔及《青春之歌》中扮演的林道靜,讓她成為當時最受歡迎的電影明星。

  正當她在舞台上嶄露頭角,卻遭遇了一場不幸婚姻。秦怡說,結婚第二天晚上,丈夫陳天國就喝醉酒了,還拿雨傘打她。陳天國話劇演得很好,但他整天醉酒,從早喝到晚,永遠是個醉人,根本無法共同生活。圖為陳天國與黎莉莉共同主演的《塞上風雲》海報。

  秦怡在金焰與王人美離婚後,走入了金焰的生活。秦怡在念書時就是金焰的影迷,仰慕之心很快使兩人墮入愛河。金秦二人的婚禮非常體面的,赴宴的都是名流,證婚人則是大名鼎鼎的郭沫若。二人婚後有過一段甜蜜的生活,生了個兒子金捷為家庭增添了溫馨氣氛。後來金焰因事業陷入低谷長期酗酒導致胃出血。當秦怡在攝影棚里拍電影《雷雨》時,金焰的病危通知送到了她手中。還未來得及卸妝的她直奔醫院,彌留之際的金焰已瘦成一把骨頭。秦怡力盡妻子的責任,精心護理金焰,「電影皇帝」只能雙眼似睜似閉地凝視妻子,淚水沿著眼角滲出,最終離開了人間。

  黎莉莉

  黎莉莉1915年生於北京,原名錢蓁蓁。其父錢壯飛是中國共產黨地下黨員。1927年,她移居上海,父親送她進黎錦暉主辦的中華歌舞團學習歌舞。她隨團曾到過南洋一帶演出,由於她表演出色,與王人美、胡蝶被稱為歌舞三傑。黎錦暉也十分喜愛她,認她為乾女兒,改姓黎。

  1939年,黎莉莉由重慶去了香港,參加了香港大地影業公司由蔡楚生導演的《孤島天堂》的拍攝,這部影片公映后,極為轟動。1940年,她回到重慶,在「中制」主演了《塞上風雲》,她在片中的表演獲得好評。解放后,她到北京電影製片廠當演員,參加了《智取華山》的拍攝,1955年她進入北京電影學院專修班學習,后留校任教,成為表演系教授。

  黎莉莉的第一位愛人是中國電影製片廠的廠長羅靜予,他是搞膠片的,他們的婚姻始於上世紀30年代。1938年,黎莉莉與羅靜予步入婚姻殿堂,夫妻二人曾合作了影片《天堂孤島》,黎莉莉出演的流亡歌女形象至今仍是中國電影銀幕上的經典。建國時期,他們一同前往歐洲考察電影技術,生活中二人既是夫妻同時又是事業上的夥伴。不幸的是,羅靜予在文革中自殺。 1970年,羅靜予不堪忍受人們瘋狂的批鬥和侮辱,選擇了自殺。

  直到8年後,黎莉莉也已經步入老年了,這時候的黎莉莉結識了中央美術學院教授艾中信。艾中信當初婚姻是家長包辦,原來的妻子是上海郊縣的農民,解放后當了生產隊的婦女隊長。艾先生年輕時是黎老師的影迷,他看過莉莉主演的《體育皇后》、《大路》等許多影片。經過相當長時間,他們彼此了解了脾氣秉性、家庭狀況,一切比較融洽后,決定共度夕陽,此時他倆都是63歲。2003年12月28日,艾中信因病去世。黎莉莉:回憶這個老伴兒,就這麼好一個人就自個兒走了,但是我一想,誰都要走這條路,所以也就安心地,與其他受罪,那不如這個走了算了,但是又想他。夜裡頭睡不著覺,也是老想他。就在我的親人裡頭,跟他的關係最密切,最好,他這人特好。圖中左起:蕭淑芳、黎莉莉、吳作人、艾中信、房闌凝。

  上官雲珠

  上官雲珠,中國著名電影表演藝術家,中國影協會員,上海影協常務理事。民國29年(1940 年)考入華光戲劇學校習話劇,繼人新華影業公司演員訓練班學習,改用藝名上官雲珠(當時的著名導演卜萬蒼為其取的藝名)。民國30年(1941年)開始演藝生涯,首演話劇《雷雨》(飾丫鬟四鳳)獲得成功,後進入電影行業,主演的代表作有《天堂春夢》、《一江春水向東流》、《萬家燈火》、《麗人行》、《希望在人間》、《烏鴉與麻雀》、《香飄萬里》、《枯木逢春》、《血碑》、《早春二月》、《舞台姐妹》等。1952年,在全國第一屆優秀電影評比中,《烏鴉與麻雀》獲金質獎,受到毛、周的親切接。「文化大**」期間遭到迫害,因不堪忍受折磨於1968年11月23日凌晨3時跳樓自殺。

  1936年前後,上官雲珠到蘇州讀書,她大哥的一位同學張太炎正在那裡教美術。張太炎對這位比自已小九歲的同學妹妹非常愛慕,照顧有加。上官雲珠很快懷孕。他們只好結婚。不久,17歲的上官雲珠生下了兒子張其堅。被迫中斷學業,回張家做了富家的兒媳婦。1937年抗戰爆發,上官雲珠隨張家逃難到上海。1940年,上官雲珠與反對自已演戲的丈夫張大炎的矛盾越來越大,二人便離婚,張大炎帶著兒子張其堅回老家去了。上官雲珠的第一次婚姻,也即與第一個男人的關係就這樣結束了。

  1942年,上官雲珠加入「天地劇社」,在這裡她認識了第二個丈夫姚克。姚克也是蘇州人,耶魯大學畢業,30年代上海文壇的才子,曾與魯迅先生來往密切。1944年8月,上官雲珠生下了她與姚克的女兒姚姚。正當上官雲珠在天津,濟南,青島等地演出時,姚克在上海愛上了一個富家女。上官雲珠聞訊后,便與姚克離婚。不滿兩歲的姚姚就跟了母親上官雲珠。

  在與姚克分手后,上官雲珠與同為演員的藍馬開始了一段感情生活。這是她生命中的第三個男人。可惜,他們沒有結果,最後還是分手了。

  1951年,上官雲珠與程述堯結婚。這是她的第三任丈夫,第四個男人。程述堯畢業於燕京大學,與黃宗江,孫道臨是同學。他曾組建南北劇社,自已擔任社長,丁力、黃宗江、孫道臨、衛禹平、于是之、黃宗英等都是劇社成員。程述堯1946年與黃宗英結婚。後來黃宗英認識並追求趙丹,便和程述堯離婚。上官雲珠與程述堯結婚後,生有一子韋然。1952年,全國開展「三反」運動,程述堯被誣有經濟問題。上官雲珠便和程述堯離婚。兒子韋然判給程述堯撫養。

  離婚後,上官雲珠很快和導演賀路發生了最後一段感情。這是上官雲珠生命中的第五位男人。據韋然後憶:「他們之間並沒有結婚。這是一段不被祝福的感情,母親也很快就後悔,但那時已經進入到50年代,組織上也不允許它再鬧出更多的風風雨雨。」

白光:一代妖姬

  白光被人們稱為「一代妖姬」,中國早期電影著名女演員、歌星。40年代上海歌壇的五大歌后(周璇,白光,李香蘭,吳鶯音,張露)之一。1953年,白光赴日本經商,在東京銀座區開設一間夜總會,門庭若市,生意興隆。後來又回到香港,淡出影壇。。。。

  說白光大家可能陌生,但她兒子大家都知道,杜德偉哈。

  白光的第一任丈夫是江文彬,在北大當音樂教授,後來搞師生戀,白光和他離婚。這個婚姻維持很短,後來白光發奮學習,考取庚子賠款獎學金,赴日本東京女子大學藝術系學習聲樂。

  白光之後的感情世界也是跌宕起伏,曲折多變,有過各式各樣的「羅曼史」,引起過媒體的說三道四。最後一位丈夫是顏良龍。顏良龍的父親是白光的影迷,他比白光要年輕近20歲,對白光呵護備至。顏良龍在吉隆坡經商,他和白光生活在一起超過30年的歷史。白光逝世多年,她的痴情丈夫每個月風雨不改,手持白光最愛的紅玫瑰,從安邦驅車至富貴山莊,陪伴愛妻賞月談心  

5203

主題

5258

帖子

7493

積分

四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7493
沙發
 樓主| 堅果兒 發表於 2015-2-27 11:12 | 只看該作者


  白光的琴墓在馬來西亞士毛月富貴山莊。她的墳墓很特別,一直播放著她的歌聲。拾級而上,可以看到一排黑白相間的琴鍵,上面鐫刻著《如果沒有你》的五線譜的一段歌。墓誌銘由她的夫君親自撰寫。內容節錄如下:「生於一九二一年的歌影雙星白光,走過動蕩與繁華的歲月,從大時代的北平到今天的吉隆坡。白光為人至直,夠風度、夠帥、夠豪放、夠勇敢,是位傳奇女子。白光在歌壇輝煌的成就比在影壇的成就更大,虎留皮,人留名,白光一直沒有枉費此生,其願已滿。白光一九三七年赴日本留學,就讀於東京日本大學音樂系,一九四二年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從事電影工作。《桃李爭春》一片奠定了她的電影生涯,她天生麗質,貌美妙樂,艷光四射,魅力迫人。她以爐火純青之演技與獨特美妙之歌聲風靡了無數的影迷和歌迷。一九五零年,戰後的白光返香港分別擔任電影製片、編劇、導演和女主角,贏得『一代妖姬』、『絕代尤物』之名,被冠為『中國藝壇之光』……我們決定再續前緣,生生永遠相親相愛。—夫顏良龍立」。顏良龍早在白光去世的那一年,即在愛妻墳墓旁為自己買下先基,以便日後可以和愛人「長相廝守」。顏良龍形容,他與愛妻白光之間的愛情沒有轟轟烈烈,只算是平平淡淡的細水長流。

  李麗華

  李麗華,原籍河北,1924年出生於上海。現定居美國的李麗華,一生共主演了140多部影片,這位時常被同時代影迷提起的高產女星,是中國影壇上一顆自始至終散發著耀眼光芒的明星。有影壇長青樹之稱。

  1954年創辦麗華影片公 司,拍攝《一鳴驚人》等影片。1957 年與嚴俊合組金龍影片公司,攝製《游龍戲鳳》等影片。李麗華戲路很寬,能勝任各種角色,60年代她在邵氏主演《楊貴妃》,從此成為古裝片的寵兒。隨後《故都春夢》和《萬古流芳》等片,更是多次創下票房的最高紀錄,她的薪酬曾高達一部影片製作成本的三分之二。李麗華還是中國電影明星打入美國好萊塢和世界影壇的第一人。1958年李麗華應邀前往好萊塢與著名影星維克多.麥丘一起拍攝《飛虎嬌娃》,但因拒絕同男主角拍接吻戲遂返港發展。一九八三年息影,移居美國。

  李麗華的第一次婚姻是其母作的主,因為她媽媽據說是認錢不認人的主,所以就嫁了一個富家子弟張善緒,在青島結婚,生了一個女兒。後來李麗華轉往香港發展,張在大陸,兩人各據一方,只好離婚。1956年與影帝嚴俊結婚(嚴俊是紅星周璇前夫嚴華的侄子,紅星林黛因嚴俊移情李麗華而自殺),事業愛情雙豐收,生了一個女兒。兩人共組電影公司,因同一影片分獲影后影帝桂冠。后雙雙移居美國,作生意也是夫唱夫隨。八十年代嚴俊心臟病去世。

  之後,李麗華又與年輕時就一直心儀她的一上海富有業主結婚,第三次婚姻也很恩愛,丈夫以九十多高齡去世。李麗華八十年代回過大陸,和張善緒見過一面。

  胡蝶

  胡蝶(1908—1989),祖先是宋代的南雄珠璣巷移民,胡蝶1908年生於上海。1928年入明星影片公司,曾主演《白雲塔》、《火燒紅蓮寺》、《啼笑因緣》、《空谷蘭》等影片。八一三事變後去香港,主演《胭脂淚》、《絕代佳人》等影片。1967年息影,定居加拿大。

  胡蝶與第一個未婚夫林雪懷於1931年底正式與胡蝶解除婚約后,林雪懷即關閉了設在上海新新公司附近的照相館,攜盤店所得資金赴蘇州,在觀前街開設照相館,並與姑蘇姑娘王佩貞結婚,生有一女。但法庭認定的林雪懷所欠胡蝶的債務一直未還,胡蝶乃請求法庭強制執行,林雪懷的照相館遂被查封。林雪懷憂鬱成疾,患顴骨癌,終告不治,於1935年4月11日去世。

  1935年深秋,正當《劫后桃花》一片拍得熱火朝天的時候,胡蝶和潘有聲突然決定將於近期舉行婚禮。胡蝶與潘有聲的戀情,早在兩三年前就已公之於眾了。自打胡蝶歐遊歸國在江海關碼頭由潘有聲親手挽著接下船來,在所有的歸國后的應酬中,兩人幾乎形影不離,較之胡蝶出國前,兩人關係又要密切了許多。潘有聲先在禮和洋行,後來到德興洋行任總經理。他的經營以紙為大宗,也經營其他貨物。他善做生意,也長於交際,比如前良友總經理伍聯德,中華日報總經理林柏生等都和潘有聲做過紙的交易,同時也是他的好友。在經過了愛情與事業的雙重考驗后,這時戀人終於決定走上婚姻的聖壇。

  原本,兩人打算從歐洲回來就舉行婚禮,但終因種種原因,婚事一拖再拖。直到1935年,胡蝶的父親身患癌症,將不久於人世時,胡蝶為了讓父親了無牽掛,在這一年的初冬與潘有聲舉行了婚禮。婚禮的吉日就定在這一年11月23日上午11時,在九江路江西路口的聖三一堂(紅教堂)。新郎新娘的結婚禮服是向南京路上最有名的鴻翔服裝公司定製的。在歡樂的《婚禮進行曲》中,胡蝶的父親挽著胡蝶的臂膀,緩緩步向台前。牧師莊重地宣布了「潘有聲和胡蝶從此結為夫妻」時,觀禮的來賓立即報以熱烈的掌聲,明星公司的同仁們則齊聲唱起了新創作的《胡蝶新婚歌》。

  胡蝶的氣質華貴脫俗,表演上溫良敦厚,一度被觀眾評為「電影皇后」。胡蝶與潘有聲結婚後,國民黨的軍統特務頭子戴笠利用權勢霸佔了胡蝶。1945年,抗日戰爭勝利,戴笠準備與胡蝶正式結婚,囑咐胡蝶飛往上海,先與潘有聲辦理離婚手續。潘有聲迫於權勢,同意與胡蝶解除婚姻關係。胡蝶掉著眼淚對丈夫說:「姓戴的只能霸佔我的身體,卻霸佔不了我的心。有聲,我的心永遠屬於你。」正在這個節骨眼上,戴笠因飛機失事摔死於南京近郊。潘有聲接納了逃離虎口的妻子,帶著她離開上海到香港去了,幸福終老。

  王漢倫

  王漢倫(1903-1978)江蘇蘇州人,原名彭劍青。1922年入明星影片公司影戲校學習。次年主演明星公司首部故事片《孤兒救祖記》而知名。1924年又主演《玉梨魂》、《苦兒弱女》和《棄婦》。1929年在上海自組漢倫影片公司,主演《女伶復仇記》。次年告別影壇,在滬開辦漢倫美容院。抗日戰爭時期,因拒絕與日軍合作拍片,美容院遭關閉,生活潦倒。建國后加入上海電影製片廠,在《魯班的故事》等影片中出演角色。

  王漢倫16歲那年,由兄嫂做主嫁給東北本溪煤礦一個姓張的督辦做妻子。這個煤礦是中日合營的。後來,丈夫又到上海一家日商洋行當買辦,王漢倫也同來上海。不久,她又發現丈夫協同日本人購買中國的土地,於是婉言相勸,說這是賣國行為;丈夫發火了,動手毆打王漢倫。王漢倫毅然離開了他。1933年秋,王漢倫赴杭州和一「風雅文士」王季歡結婚於天然飯店,並邀請著名律師章士釗證婚,但不久又離異。 1934年的《電聲周刊》上曾刊登過王漢倫的自述:「一進王家,始知季歡為一酒瘋子,喜怒無常,動止莫測,儂若出外,則令人騎自行車監視,如此生活直類地獄。」經歷了兩次婚姻的失敗之後,王漢倫再也沒有結婚,四十多年孑然一身,直到去世。

  龔秋霞是上世紀三、四十年代走紅的影歌明星,她的歌喉甜潤婉轉,有「銀嗓子」的美譽。當時的「金嗓子」是周璇,她倆名列「上海十大歌星」的前兩位,並率先在電影中自演自唱,開創了影歌風氣的先河。龔秋霞演技出眾, 在銀幕上塑造過多種類型的女性,尤以扮演賢妻良母著稱。她一生參加拍攝過90多部影片,是位卓有成就的著名影歌明星。

  龔秋霞

  1942年,龔秋霞參加新潮歌舞影片《薔薇處處開》的第二女主角,還在幕後為女主角李紅代唱插曲《薔薇處處開》。娓娓動聽,充滿青春氣息。由於龔秋霞唱的《秋水伊人》、《薔薇處處開》兩首歌好評如潮,傳唱街頭巷尾,很快成了新潮經典歌曲之一。至今仍在上海、香港、台灣等地播唱,歌聲勾起了老人們懷舊情懷和美好的回憶。

  1945年5月,龔秋霞和芭蕾舞演員胡蓉蓉(龔秋霞的小姑)在上海蘭心大戲院聯決舉行過一次歌唱舞蹈音樂會。龔秋霞三次出場,先後演唱了《思鄉曲》、《秋水伊人》、《恨不相逢未嫁時》、《春風野草》、《薔薇處處開》、《何處不相逢》、《莫望今宵》、《不變的心》、《是夢是真》、和《牧歌》十首歌曲,這可說是龔秋霞對自己歌曲的一次回顧。在當時《新影壇》雜誌刊登的《龔秋霞訪問記》中,記者問: 「這許多年來,你所唱的歌曲為數也頗為可觀了,不知道有幾支自己認為是滿意的?」龔秋霞回答:「說到滿意,實在是沒有一支自己認為是滿意的,要說有的話,《秋水伊人》(賀綠汀作曲)、《思鄉曲》(張昊作曲)、《莫望今宵》(黃貽鈞作曲)等幾支歌。」1948年,龔秋霞在上海和白光主演,由吳村編導的歌唱影片《柳浪聞鶯》,片中有15首插曲,都是由當時歌壇作曲大師作曲,還邀請了名家和歌星加盟,盛況空前。龔秋霞在影片中唱了7首歌,其中和白光合唱了3首。這幾首歌達到了龔秋霞步入歌壇以來的最高水平。觀眾反映說:「看一次《柳浪聞鶯》能聽到大明星龔秋霞唱7首歌,過足了歌癮。」

  1935年,胡心靈(後為龔秋霞的丈夫)從日本回國,加入上海明星影片公司。1936年,胡心靈編導第一部影片《父母子女》,龔秋霞被邀請擔綱該片的主角,參加演出的還有胡蓉蓉、閔翠英、吳茵等人,龔秋霞在影片中形象清純秀美,十分可愛,初露才華。抗戰勝利后,龔秋霞隨丈夫胡心靈去香港定居,但她仍往返於滬、港兩地拍片。

  於藍

  她是《烈火中永生》中的「江姐」;她是《龍鬚溝》中的「程娘子」;上世紀60年代,她被評為「中國電影22大明星」之一;她質樸、細膩的表演風格使她屢獲殊榮。她就是我國著名電影表演藝術家於藍,以「江姐」形象成為新中國電影畫廊中的一代經典人物形象。

  於藍15歲時第一次見到未來的丈夫田方,是在影片《壯志凌雲》中。1938年,田方和於藍先後投奔延安參加**,老演員熊塞聲給二人牽了線。1940年冬,兩人在延安結婚了(這是田方的第二次婚姻)。1949年10月,北平電影製片廠(北京電影製片廠前身)成立,田方任該廠廠長,從此離開大銀幕。田方和於藍的第三個兒子是著名導演田壯壯。

  田方和於藍在《**家庭》合作出演,但田方在片中只是一個配角,男主角是孫道臨飾演的江梅清。

  呂恩

  在奼紫嫣紅的百花園中,花兒們昂首枝頭,絢麗奪目,襯映她們的綠葉則默默低垂,鮮有人關注。呂恩說,在中國當代劇壇上,「我是綠葉。」這是事實,更是自謙。其實,每枚綠葉都有她自己的故事,有的甚至比「紅花」更豐富、更精彩。從演《清宮外史》的瑾妃起步,呂恩演過花枝招展的交際花,演過又老又丑的妓女。別人認為演這些角色有損個人形象,呂恩不管這些,她認為有興趣的就演。

  解放后話劇《雷雨》中的繁漪、《伊索》中的梅麗達、《智者千慮,必有一失》中的巫婆馬聶法等鮮活的表演給觀眾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評論家說「她的戲的特點是沒有戲的痕迹」,足見功夫之深。由於「文革」中常在太陽下暴晒,1973年呂恩得了「紅斑狼瘡」。治癒后,呂恩便告別了舞台。在話劇《雷雨》中飾繁漪,1954年新中國成立后第一次演出五四以來的優秀話劇。

  呂恩與音樂家張定和有過一段短暫的婚姻。張定和曾任江安戲劇專科學校教員、中央廣播電台作曲、北平師範大學副教授。建國后,歷任中央戲劇學院教師,中央實驗歌劇院、中央歌劇舞劇院作曲。張定和的父親是蔡元培的朋友,張家四姐妹全是名媛:三姐張兆和,是著名作家沈從文的夫人.二姐張允和的丈夫是著名語言學家周有光。張定和先生在重慶時曾與著名劇作家吳祖光合作,為其戲劇譜曲,並受其委託給吳祖強上作曲課.後來,吳祖強先生在接受採訪時說,我只提兩位對我影響最大的老師,一位是張定和,一位是盛家倫。而吳祖光恰恰成了呂恩的第二任丈夫

  1938年呂恩就讀國立劇專,吳祖光是校長俞上沅的秘書,兼教國語。吳祖光好請客,一次叫上了學生呂恩。17歲的呂恩不解,事後問「吳先生,你怎麼也請我?」吳說:「我喜歡你呀!」呂恩當時也沒認真,直至結伴到成都演出吳祖光的《牛郎織女》后「才慢慢好上的。」有段時日,吳祖光給呂恩和秦怡同時寫信,稱呂恩是「傻女孩」,稱秦怡是「美女孩」。呂恩知道了,也不嫉妒。吳祖光對人說:「要是呂恩嫉妒,她就有愛我的意思了。」吳祖光還教呂恩記日記,糾正呂恩的發音……日久生情,兩人便生活在一起了,但誰都沒提正式結婚的事。1944年3月,呂恩回老家常熟探親,發生一個插曲:故鄉的一位已定親的表兄對呂恩有點「意思」,外界又有傳聞。母親警告呂恩:不能和表兄好,否則要出人命。正在這時,吳祖光到常熟來了,與呂恩母親作了一晚交談,母親對吳很滿意,對呂恩說:「這人對你不錯,他又有學問,你們就結婚吧。」呂恩覺得突然,后又想,女孩子大了,老被人追來追去,也不是個事,不如成家后專心搞事業。1944年3月,吳、呂在上海舉辦婚禮,由馮亦代、丁聰操辦。夏衍和葉聖陶是證婚人。他們共同生活了6 年,1950年友好分手,主要原因是兩人性格差異大,生活習慣、愛好也不同。1949年在香港拍《蝦球傳》時,他們便決定分手了。她與吳祖光共同生活的6 年,是吳祖光創作高峰的6年,最出成果的6年。

  他們的友好分手,文明又理性,浪漫又溫馨。1949年吳祖光由港回大陸時,經濟情況窘得很(編劇收入不如演員拿固定月薪),他們把房子抵押掉,得幾千塊,呂恩全給了吳祖光。呂恩考慮吳祖光當導演,將來拍戲采景需要照相機,就花幾千元買了部萊卡照相機送他作紀念(在當時,那部萊卡照相機可買輛小汽車!),光睡衣就買了十二套。呂恩認為吳、新很般配,新鳳霞崇拜吳祖光,吳祖光也體貼新鳳霞。她為他們祝福。

  第三個丈夫是飛行員胡業祥,是胡蝶的堂弟。胡業祥在美國學的是空軍,跟飛虎隊在一起打日本,後來日本人打敗,國共打仗,國民黨打敗了,他們是國民黨的起義飛行員。兩人育有一子胡其鳴,在美國從事影劇業,頗有成就。胡業祥於1998年去世。

  新鳳霞

  評劇花魁新鳳霞,七歲隨楊金香學習京劇,十三歲拜王仙舫,鄧硯臣,張福堂等學習評劇,十五歲任主演,這一時期新鳳霞主演了《烏龍院》、《女俠紅蝴蝶》、《可憐的秋香》、《雙婚配》、《三笑點秋香》等劇目,在天津、上海、濟南、秦皇島等地獲得好評。 1949年解放后,新鳳霞成立了北京首都實驗評劇團,1951年調入軍委總政文工團評劇團任主演,后調入中國評劇院。建國后,歷任北京成京鳳鳴評劇團團長,首都實驗評劇團團長,中國人民解放軍總政治部評劇團團長,中國評劇團和中國評劇院演員,中國戲劇家協會會員,中國作家協會會員,北京市文聯理事,北京市青聯常委。1982年加入中國共產黨。她是齊白石的徒弟和義女,深得老人真傳。

  一個是憤世嫉俗、仗義執言了一輩子的大才子;一個是驚才絕色的評劇名家加著作等身的作家。兩人相濡以沫了一生,連死亡日期都挑同一天,真正的美麗,真正的凄慘,兩人的故事比他們在台上演的,台下寫的都更加動人更加真摯。這就是新鳳霞與吳祖光傳奇的「霞光之戀」。

  吳祖光和新鳳霞是老舍先生介紹認識的,但當時很多人不看好他們的愛情。有人說:吳祖光娶新鳳霞是要挑重擔子,新鳳霞有一大家人,父母、弟弟、妹妹七八口,都要靠新鳳霞養活,新鳳霞不識字,父母也都是文盲,吳祖光闖進這個家,可是自找麻煩。也有人說:吳祖光是從香港來的,必然是生活浪漫,慣於花天酒地,玩弄女人,道德敗壞,看上了新鳳霞這個美人,好一陣便會扔掉了。但老舍、夏衍、洪深、歐陽予倩、趙樹理等都非常支持他們的婚姻。

  正當他們滿懷喜悅,想要這樣永遠的生活下去的時候,一場反右運動如同一場颶風迅速地席捲了整個中國,災難毫不留情地降臨在吳祖光、新鳳霞美滿的家庭中。1957年,吳祖光被定成右派,發配到北大荒去接受勞動改造,一對恩愛的夫妻就要被迫分離。愁雲籠罩著這個普通的家庭。吳祖光走後,照料孩子,操持家務都落在了新鳳霞一個人的身上,但她卻毫無怨言。除了生活上的困難,新鳳霞還承受了各方面的壓力。 「組織上」先後派人對新鳳霞進行遊說、要她斷絕與吳祖光的夫妻關係。面對著這種處境和壓力,朋友們都為新鳳霞擔心。便勸說她聽從組織的安排,和老吳離婚。新鳳霞都婉言拒絕了。「文革」結束后,風華正茂的新鳳霞卻再也不能登上心愛的舞台表演了,這對於視藝術如生命的她無疑是一個沉重的打擊。但她並沒有沉淪,也沒有絕望。在吳祖光的悉心照顧下,新鳳霞以殘廢之軀,寫出了四百萬字,畫了幾千幅齊白石老人風格的水墨畫,每幅上吳祖光都為她題了字.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4-4-27 11:30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