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1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耶穌真假之謎

關閉 [複製鏈接]

199

主題

5686

帖子

5580

積分

三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5580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求索 發表於 2013-11-19 22:53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千百年來,象徵耶穌的十字架高高聳立在一座座莊嚴神聖的教堂之上,受到一代代基督徒的頂禮膜拜。以文字、圖畫和音響等各種形式對耶穌的讚美就如同滔滔江水。有人為他哭泣,有人為他歌唱,有人為他事奉終生,還有人甘為他付出生命——其神聖性和真實性不容置疑。有很多人雖然不信耶穌為神,卻相信他是偉大的歷史人物,是基督教的創始人。
  也有一些信徒認為,舊約中存在太多的錯誤,顯然已經過時了,它只是猶太人與神之間的約定,但自從基督耶穌誕生后,神與整個人類達成了新的約定,這就是以四福音書為核心的新約。這種觀點雖然不像馬吉安的觀點那麼偏激,但恐怕大多數信徒仍然要反對,他們認為新約是舊約的自然延續--新約一開篇就描述了從亞伯拉罕到大衛,再從大衛到耶穌的詳細傳承(太1:1-17),並且新約中的神仍然是舊約中的神。如果舊約不可靠,新約也就失去了被信的前提。例如,通過第二章的分析我們得知,舊約中創世造人的故事應屬人造神話,所謂的「原罪」自然也是出自臆想,然而新約卻認為耶穌降世就是為了給世人贖罪(約1:29);同樣,我們在第三章已論證,歷史上不曾發生過舊約中所描述的全球大洪水,然而新約中的耶穌卻對此信以為真(太24:34-39)。長期以來,專家學者們對新約的客觀可靠性以及耶穌人物的歷史真實性提出了大量諸如此類的質疑。
一、四福音書簡介
  四福音書是耶穌生平傳說的主要來源,被許多基督徒奉為整個《聖經》的靈魂。其實,在教會把目前的四福音書確定為正典之前,在羅馬帝國各地曾流傳著數十種不同的福音書,其中有些福音書的內容一定會讓現在的信徒感到困惑和震驚,比如<馬可秘密福音>中竟記載耶穌有同性戀行為,<腓力福音>中又顯示耶穌與抹大拉的妓女馬利亞結過婚,這就是全球暢銷書《達•芬奇密碼》所傳達的爭議性觀點之一。
  不少人以為,現在我們看到的四福音書<馬太福音>、<馬可福音>、<路加福音>及<約翰福音>都是以真實作者的名字命名的,其中的馬太和約翰還是十二門徒之一,不過這些說法都缺乏事實根據,下面請看美國天主教主教團對四福音書的一些介紹1。
  <馬可福音>是四福音書中成書最早的書卷,完成於公元70年前不久,其作者不詳(傳說是門徒彼得的翻譯馬可,但證據不充分)。<馬可福音>的早期手抄本,在記敘婦女們發現耶穌的空墓時,於馬可16:8處突然結束,目前人們看到的關於耶穌復活的結尾是後人加上去的(可16:9-20)。
  <馬太福音>與<路加福音>都參考了<馬可福音>及「Q」文本(當時在猶太人中流傳的一份箴言集),它們作者的身份都無法確定。由於它們曾提到耶路撒冷被毀一事(太22:7;路13:34-35;19:43-44;21:20),從而可以判斷它們都完成於公元70年之後。<馬太福音>之所以排在四福音書之首,是因為它曾被認為是創作最早的福音書。
  著名的Easton聖經字典在介紹<馬可福音>時指出:在<馬可福音>總共662節文字中,有多達406節被<馬太福音>和<路加福音>共同引用,另有145節被<馬太福音>單獨引用,又有60節被<路加福音>單獨引用,沒有被它們引用的內容只有51節。因此,人們把<馬可福音>與<馬太福音>及<路加福音>一道合稱為<對觀福音>。
  <約翰福音>與三<對觀福音>的內容和風格迥異,完成於公元90至100年左右。專家分析指出,它不可能是一個人的作品,因為其開頭和結尾與其他部分的寫作風格完全不同,而且各部分之間也存在著大量的不一致,例如它在記敘耶穌被捕之前給門徒們的說教部分就出現了兩個不同的結尾(約14:31及18:1)。
  由此可見,四福音書之間存在轉抄、更改及不一致等現象,因此它們所記載事件的客觀可靠性也就值得商討。下面就讓我們翻開各福音書,一同對耶穌的誕生、傳教、受難及復活等來進行一些分析和探討。

二、耶穌的誕生
(一)聖誕日的來歷
  自從對外開放以來,中國人把西方五花八門的節日也引進了國門,每年的情人節、愚人節、感恩節及聖誕節在商家的大力炒作下一個接著一個熱鬧登場,其中聲勢最大的當然是聖誕節。對大多數人來說,聖誕節也許與其它節日一樣只是給平時平淡的生活增添些情趣,可對許多基督徒來說,它卻是一個神聖的節日,他們相信12月25日就是耶穌的誕生日。
  在舊約中,對四千多年前的創世紀大洪水事件的描述,如什麼日子降大雨,什麼日子洪水開始消退,什麼日子地面水乾等都有明確的日期記載,但在新約中,對耶穌降生這麼重要的事件,卻沒有明確的日期記載。
  在路加2:8-16中說,當天晚上有一些牧羊人見證了耶穌的降生,然而猶太人通常只在十月份左右的晚上才會在戶外看守羊群,而不會在天寒地凍的十二月底的夜晚。《新天主教百科全書》告訴我們,早期基督徒並沒有慶祝聖誕的傳統。到2世紀末左右,基督教各派對耶穌的降生日都還沒有統一的說法,比如義子派(Adoptionists)認為耶穌的生日是4月9號或20號,而在埃及亞歷山大里亞的基督徒則把聖誕日定於5月20日或11月18日,等等。3世紀的著名神父歐里根(Origen)甚至反對慶祝聖誕,他說:「只有罪人才慶祝他們王的生日(如希律王和法老的生日),而基督徒只慶祝自己的死日,即升天堂獲得重生的日子。」目前已沒有人確切知道,為什麼人們後來採用12月25日作為耶穌的誕辰日,這其中牽扯到太多的傳說,有的說是來自於異教神(太陽神)的生日,有的說是根據聖燭節或光明節等來確定的。最早記載12月25日慶祝聖誕的是公元336年的羅馬年鑒2。
  根據馬太2:1及路加1:5-31的記載,耶穌是誕生在希律王當政時期。專家們公認希律王死於公元前4年,因而一般教會都把耶穌的降生定在公元前6-5年。然而,路加2:1-2又這樣記載:當居里扭(Cyrenius)作敘利亞巡撫的時候,約瑟帶馬利亞去伯利恆報名註冊,並在那裡生下耶穌。根據著名的猶太歷史學家約瑟夫(Josephus <http://en.wikipedia.org/wiki/Josephus>)在《猶太古史》中的記述,居里扭是在公元6-7年做敘利亞省的巡撫3。很少有專家對約瑟夫關於居里扭的記載有異議,因而各福音書對耶穌降生之年的記載相互之間有出入。《新天主教百科全書》也認為<路加福音>中關於羅馬帝國普天下人報名註冊的記載沒有可靠的依據4。
  眾所周知,現在全世界普遍使用的公元記時系統是按傳說的耶穌降生之年設置的,基督徒稱公元1年為主年(也有人稱公元0年為主年),公元前為主前,公元後為主后。那麼耶穌的降生之年,又為什麼定在主前6-5年,而不是主年呢?這主要應該責備一個名叫帝安尼修斯•愛克古司(Dionysius Exiguus)的僧人。公元525年,愛克古司受教皇委託,為了榮耀耶穌,把以古羅馬的創立為基準的記時系統改為以耶穌的降生為基準的新記時系統,並決定用新記時系統將所有歷史事件重新定期5。可惜他算錯了4-7年,結果就釀成了延續至今的尷尬6。正所謂「成也蕭何,敗也蕭何」——完全與「主」無關。
(二)童女生子
   美國有線電視新聞(CNN)訪談節目的金牌主持人拉里•金(Larry King)有一次被人問到:「如果要你從歷史人物中挑選一人來採訪,你會挑選誰?」拉里說:「基督耶穌。」那人又問:「那麼你最想問他什麼問題呢?」拉里回答說:「我想問他是否真的是處女所生。對這個問題的答案將為我確定歷史。」7。那麼我們是否可以從《聖經》中尋找到答案呢?
   <馬太福音>說,耶穌的降生在舊約中早有預言:這一切的事成就,是要應驗主借先知所說的話,說,必有童女,懷孕生子,人要稱他的名為以馬內利。(太1:22-23)
  這顯然是指舊約以賽亞7:10-16中的預言:
  耶和華又曉諭亞哈斯說,(以賽亞7:10)
  你向耶和華你的神求一個兆頭。或求顯在深處,或求顯在高處。(以賽亞7:11)
  亞哈斯說,我不求,我不試探耶和華。(以賽亞7:12)
  以賽亞說,大衛家阿,你們當聽。你們使人厭煩豈算小事,還要使我的神厭煩嗎?(以賽亞7:13)
  因此,主自己要給你們一個兆頭,必有童女懷孕生子,給他起名叫以馬內利。(以賽亞7:14)
  到他曉得棄惡擇善的時候,他必吃奶油與蜂蜜。(以賽亞7:15)
  因為在這孩子還不曉得棄惡擇善之先,你所憎惡的那二王之地,必致見棄。(以賽亞7:16)
  然而,這是一個針對猶太國王亞哈斯的預言。當時亞蘭國及以色列國正準備攻打猶太國,以賽亞告訴亞哈斯:神將會保護他,到時會先給他一個兆頭——「童女」懷孕生子,並且會給那男孩取名「以馬內利」(「神與我們同在」的意思)。從以賽亞7:16的內容又可以判斷,此預言必在亞哈斯的有生之年就應驗,因此它肯定不是關於500年後耶穌降生的預言。
  著名《聖經》專家羅伯特•米勒(Robert J. Miller)教授在《神聖降世——耶穌及神的其他兒子們》一書中指出:在古希伯來語及希臘語中沒有表達「處女」(童女)的專門辭彙,「處女」的意思必須通過上下文來表達8。在希伯來文舊約中,以賽亞7:14中的almah只有「年青女子」的意思,《七十士譯本》將almah譯成希臘字parthenos,也是「年青女子」的意思。<馬太福音>的作者是參照《七十士譯本》並使用希臘文進行創作的,所以他在馬太1:22-23中用的是parthenos,但卻有意把它置於可以暗示「處女」的上下文中,因此早期英文版《聖經》的譯者把此處的parthenos譯成virgin(處女),而且不知是否有意,他(們)竟把以賽亞7:14中的almah也譯成了virgin(處女)。許多現代英文版《聖經》(如Revised Standard Version,Bible in Basic English,New English Bible,等等),已將以賽亞7:14中的virgin(處女)更正為young woman(年青女子)9。中文和合本以賽亞7:14中所使用的「童女」也顯然是指「處女」。這就是我在第一章中提及的:中文和合本譯者不是按希伯來語舊約及希臘語新約,而是按早期英文版《聖經》進行翻譯的,因而當早期英文版出錯時,中文和合本就出現同樣的錯誤。
  米勒教授還列舉了大量事實來說明,<馬太福音>和<路加福音>的作者是受了古希臘英雄傳記的影響,而編造了耶穌神奇降世的故事。古希臘人相信,傑出的英雄人物之所以能成就一般人所達不到的事業,都是因為他們有一定的神性,他們的豐功偉績是從一出世就命中注定的。在偉大運動員、征服者、國王及哲學家的傳記中,他們經常被描述成有人間的母親和神性的父親。例如,傳說希臘的亞里山大大帝,其母親是奧林匹亞斯王后(Olympias),父親則是雷神宙斯(Zeus);而羅馬皇帝奧古斯都凱撒(Caesar Augustus),其母親是阿提亞(Atia),父親則是太陽神阿波羅(Apollo),等等10。
  根據<馬太福音>的記述,開始時只有約瑟自己知道馬利亞未婚先孕,但他不想羞辱她,就想暗暗地把她休了,後來是由於聽了天使託夢中的說明才娶她為妻。約瑟既然怕羞辱馬利亞,自然也擔心自已被人恥笑,所以他把一切都安排得完全像一個正常的婚姻。那麼後來他又為什麼會公布「真相」?人們又憑什麼相信馬利亞是處女生子呢?各福音書對此都沒有作任何說明。嚴格說來,如果不經過婦產檢驗作公證,客觀上是沒有辦法讓人們確信馬利亞是處女身懷孕的。
  由此可見,<馬太福音>的作者是根據一個早應兌現的預言,不當使用希臘字parthenos (年青女子),並模仿異教中的英雄傳記而編造了這個「童女生子」的故事。它只用一個無法考證的託夢作為依據,既無人證,又無物證,更無科學根據。歷史上,著名的基督教神父歐里根、教皇西利斯(Siricius)以及聖奧古斯丁等都不信「童女生子」。美國第三任總統、《獨立宣言》的撰稿人托馬斯•傑斐遜曾經指出:「總有一天,人們將會把超自然的父(神)讓耶穌從處女子宮神奇誕生的故事,看成宙斯從腦子裡生出雅典娜之類的寓言。」11
(三)是否是拿撒勒人
  <路加福音>中說,約瑟和馬利亞住在拿撒勒,因為臨時回老家伯利恆註冊,所以才在伯利恆生下了耶穌。耶穌出生8天後(滿了潔凈的日子),父母就帶著他去耶路撒冷辦事(行割禮等),之後他們就返回了拿撒勒,並且每年的逾越節耶穌一家人都要上耶路撒冷去守節期(路2:1-41)。
  然而,<馬太福音>卻為我們講述了一個與<路加福音>完全不一致的故事,一個類似摩西出生后大難不死的故事:約瑟和馬利亞原本不是住在拿撒勒,而是住在伯利恆,馬利亞從聖靈懷孕生下耶穌。希律王得知此事就心裡不安,於是想立即除掉耶穌,為此他殺死了伯利恆及四周所有兩歲以下的幼童。約瑟夢中受天使指示,帶著馬利亞和耶穌逃到埃及躲過此劫,直到後來天使通知他希律王已死,才帶著耶穌母子返回猶太。又為了躲避希律王兒子的迫害,他們就定居在加利利的拿撒勒城(見圖4),認為這是要應驗先知關於耶穌將成為拿撒勒人的話(太1:18至2:23),可是在所有正典舊約書卷中卻沒有任何一處提及過拿撒勒城。
  
(四)為耶穌正名
  耶穌的希伯來文名字是YEshua或YAHUSHUA,有「耶和華救贖」的意思。由於很難把它翻譯成希臘語,結果耶穌的希臘文譯名Iesous既與原名發音不同又沒有任何意義。最早的英文KJV版翻譯者又把Iesous譯成英文Jesus,與希伯來原名的發音已完全不同,也不表達任何意思。中文「耶穌」的發音近希伯來原名,但已失去了原名的「救贖者」涵意。
  「基督」是耶穌的頭銜,其希伯來原文是Moshiach,「被塗膏油者」的意思,以色列人最初用它來稱呼君王、大祭司及勇士等,比如大衛及所羅門都是「被塗膏油者」。後來「基督」演變成特指那即將到來的、並要把以色列人從外族解放出來的「猶太人的王」。將其翻譯成希臘文是Khristos,再翻譯成英文Christ。很顯然,中文、英文及希臘文的「基督」都沒有保留其原文的發音和意義,這與把它翻譯成任何別的名稱沒有多少分別。
  Moshiach直接翻譯成英文就是Messiah(彌賽亞),所以有很多虔誠的英美國家的基督徒提倡將「基督耶穌」改稱為「彌賽亞耶是華」(Messiah Yeshua),基督教自然應稱為彌賽亞教,基督徒也應稱為彌賽亞徒。他們認為正確地稱呼他的名是極其重要的,因為基督徒是奉他的名受洗(徒2:38),奉他的名稱義(林前6:11),因他的名而可以有求必應(約14:13),因他的名得生命(約20:31),總之,一切要奉他的名(西3:17)。可是在兩千年的基督教發展史中,世人卻一直在用那些面目全非的名稱呼他。
(五)身份的困惑
  根據路加2:8-38的記載,天使讓一些伯利恆的牧羊人見證了救世主基督的降生,於是他們四處宣傳此事。在耶路撒冷,又有公義虔誠的西面及德高望重的女先知亞拿見證和宣傳耶穌的基督身份。另外,施洗者約翰一家也知道耶穌是神的兒子。因此,像「拿撒勒的木匠約瑟的兒子耶穌是神的兒子基督」這樣一個重大的消息,應該很快就會傳遍整個猶太地區(參見圖4)。
  然而,經過30年(宣傳)之後,當耶穌出來傳教時,人們竟完全不知道他是基督。當施洗者約翰剛從曠野里出來傳教時,猶太人卻差祭司去問他是不是基督(約1:19-22);當附在人身上的鬼認出耶穌的身份時,耶穌卻叫他們不要說出去(路4:41);耶穌還一再要求門徒們不要向外透露他是基督(太16:20)。耶穌在家鄉也完全是個無足輕重的人,人們喜歡用「那木匠的兒子」及「雅各,西門的長兄」等稱呼他,因為不信他,厭棄他,竟想將他推到山崖下去(太13:54-58)。連他的親友都不尊重他,竟敢說他癲狂了(可3:21)。
  另外,猶太人信奉唯一神,很難接受和容忍一個凡人是神的兒子,因此那些宣傳此事的人及幼年的耶穌在一開始就應該會遭受迫害,而不用等到耶穌30歲時因在傳教中說了僭妄的話(自稱是神的兒子)。
(六)宗譜的混亂
  中外歷史或傳說中,有許多曠世豪傑及其擁護者都利用高貴的血統來增強感召力,福音書似乎也不例外,在多處說耶穌是大衛王的種子(後代)。然而,各福音書關於耶穌宗譜的記載卻非常混亂。在馬太1:6-17中,從大衛到耶穌共有28代,耶穌是大衛之子所羅門的後代,耶穌的祖父是雅各;而在路加3:23-31中,從大衛到耶穌卻多達43代,耶穌又是大衛另一兒子拿單的後裔,耶穌的祖父變成了希里。
  不少基督教學者曾嘗試解答這個疑惑。有的認為,<馬太>是為了證明耶穌家譜的合法性(legal descent),<路加>則是為了凸顯耶穌家譜的血緣性(real descent);而另一些人則相反,認為<馬太>是強調血緣性,<路加>是證明合法性。雖然雙方的觀點莫衷一是,但他們的主要根據卻都來自於公元3世紀一封基督徒的書信。為了讓<馬太>與<路加>中的家譜取得一致,亞非利加努(Sextus Julius Africanus)在那封書信中發揮了超級想象力。他推斷:耶穌的曾祖父(馬但)與其曾外祖父(瑪塔)是兄弟,並因其中一人早逝而娶了同一女子為妻(遺孀照利未人律法改嫁),而且更奇怪的是,耶穌的祖父(雅各)與他的外祖父(希里)又是兄弟,也因一方早逝而先後娶了同一女子為妻。另外,亞非利加努還聲稱:馬利亞是希里的女兒, <路加>中的約瑟是以女婿當子的身份被列在家譜之中。很難想象,如果耶穌前三代有這麼希奇複雜的家史,《聖經》中竟然會沒有任何記載和說明!不但亞非利加努的推測毫無根據,而且專家們對他本人的情況也知之甚少。
  <馬太>關於耶穌宗譜的記載不只與<路加>有出入,而且與舊約中的許多記載也有矛盾。 在馬太1:8-9中,從約蘭到約坦中間只隔了一代(烏西亞),而在代上3:11-12中,在約蘭與約坦之間卻有四代:亞哈謝(即烏西亞)、約阿施、亞瑪謝及亞撒利雅。有學者解釋說,這是<馬太>作者為了暗指耶穌是大衛寶座的合法繼承人,別出心裁地創造出一個每期十四代的三期家譜,因為猶太人的數字是用字母表示的,「十四」(4+6+4)代表「大衛」(DVD)。難道為此竟不作任何說明就刪減宗譜中的經承人,以致於說約坦是他的曾曾曾曾祖父烏西亞所生?另外,在馬太1:11中,耶哥尼雅是約西亞的兒子,而在代上3:15-16入中,耶哥尼雅卻是約西亞的孫子(約雅敬的兒子)。而更令人難於置信的是,這個耶穌直系宗譜中的祖先耶哥尼雅,卻是耶和華要拋棄的一枚「戒指」,耶和華曾發誓要讓他無子,讓他的後裔無一人得亨通,並特別指明不能坐在大衛的寶座上治理猶大(耶22:4-30)。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Nothing in the world is more dangerous than sincere ignorance and conscientious stupidity.
——Martin Luther King, Jr.

199

主題

5686

帖子

5580

積分

三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5580
沙發
 樓主| 求索 發表於 2013-11-19 22:54 | 只看該作者

  一般信徒都以為耶穌有3年左右的傳教經歷,但從各福音書(特別是<約翰福音>)中很多像「當天」、「次日」及「再過幾天」等描述及耶穌傳教所走過的路徑可以推測,從他受洗到受難的這段時間不會超過幾個月。就是說,耶穌是在死前幾個月才開始招收門徒及傳教,甚至才第一次行神跡(約2:11)。除了<路加福音>簡單地提及耶穌12歲時在耶路撒冷的殿里與教師論辯一事,四福音書的作者似乎對耶穌30年漫長的人生要麼知之甚少,要麼找不到值得記載的重要事件。
  在歷史上,神學家們或過份強調耶穌的神性,或過份強調他的人性,彼此之間因而發生激烈的衝突。與神「三位一體」的聖子投胎人間,變成一個有血有肉的凡人,這是令人難以置信的,因為只要是凡人,就會有七情六慾,其能力、智力及道德水準就有局限。這也正是各福音書在描述耶穌短短的傳教經歷時處處反映出來的問題。
(一)不能稱呼的父母
  耶穌從來沒有當眾認馬利亞為自己的母親,而是稱她為「婦人」。耶穌這樣做顯然是在公開表明自己神聖的身份,然而這卻與他刻意要隱藏自己身份的記載相矛盾。
  各福音書中,耶穌的父親約瑟後來似乎從人間蒸發了,既不與耶穌的母親馬利亞在一起,也不跟隨耶穌傳福音。這可能的原因是,如果讓約瑟參與在情節中,作者們不知道讓耶穌怎麼稱呼他。古猶太人像大多數其他民族一樣不直接稱呼自己父母的名字,但讓耶穌稱約瑟父親,簡直就是褻瀆神,所以約瑟的存在就成了宣傳耶穌是神的兒子的最大障礙。
(二)不合情理的受洗
  很多信徒對施洗者約翰為耶穌施洗感到困惑:受洗本是為了讓人悔改(使徒行傳19:4),洗去人身上的罪惡,而耶穌是與神「三位一體」的聖子,當然是神聖無罪的。約翰說應該是他受耶穌的洗才對,耶穌卻堅持說暫讓他盡諸般的禮(馬太3:15)。耶穌在平時很在乎身份,而對待這種原則性的神聖大事卻降格屈尊。
  關於耶穌與施洗者約翰的身份及彼此之間的關係,各福音書中還有許多令人困惑的記述。例如,約翰已知耶穌的真實身份(目睹了聖靈像鴿子一樣降落在他身上),卻在被捕入獄后又差兩門徒去質問耶穌的身份(馬太11:2-3)。反過來,耶穌多次稱施洗者約翰是先知以利亞(馬太11:11-14及17:12-13),而約翰自己對此卻給予否認(約翰1:19-21)。再如,希律王明知耶穌在約翰死之前就已在傳教,並且許多引起轟動的神跡,然而在約翰死後,希律王卻猜測耶穌是約翰復活了,並懷疑他所行的異能也是從約翰來的(馬可6:14)。
(三)不再神聖的律法
  雖然耶穌在傳教時說過律法的一點一畫都不能廢除,他降世不是來廢掉律法,而是要成全律法(太5:17-18),然而在各福音書中,耶穌卻又經常否定和糾正舊約律法和教條,請看下面一些事例:
  舊約多處強調凡行姦淫的都要被處死(利20:10-12),而耶穌通過對一個行淫的婦人的處置來教導世人要寬容(約8:3-7);舊約說男人只要對女人不喜悅就可以寫封休書打發她離開(申24:1),耶穌則認為除非妻子犯了姦淫罪,否則不許離婚(可10:2-12);舊約規定必須指著耶和華的名起誓(申6:13),耶穌則教導不可指天指地發誓——什麼誓都不可起,重要的是要誠實(太5:34-37);舊約多處勸人以命償命、以牙還牙(出21:23-25;利24:19-20;申19:20-21),而耶穌則特別教導世人不要與惡人作對,如果有人打你的左臉,連右臉也轉過來由他打(太5:38-39);舊約經常教人要恨自己的敵人(詩3:7;18:37-40;139:19-22),耶穌則教導世人要愛仇敵(太5:44),等等。
  公元2世紀的馬吉安曾極力宣傳新約中的神不是舊約中的神,如此看來他的觀點並不是毫無根據的。
(四)不盡完美的言行
  上面的事例表明,新約已發展出許多比舊約更高的道德標準。然而,各福音書對耶穌傳教的描述卻遠非盡善盡美。請看如下一些事例。
1.教導世人冷酷無情
  有一次,一個門徒想回去埋葬自己的父親,卻被耶穌阻止(太8:21-22),很難想象這會是教導世人「要尊敬父母」的同一人所為。耶穌還多次教導世人要骨肉相爭:
  弟兄要把弟兄,父親要把兒子,送到死地。兒女要與父母為敵,害死他們。(太10:21)
   你們以為我來,是叫地上太平嗎?我告訴你們,不是,乃是叫人分爭。從今以後,一家五個人將要分爭,三個人和兩個人相爭,兩個人和三個人相爭。父親和兒子相爭,兒子和父親相爭。母親和女兒相爭,女兒和母親相爭。婆婆和媳婦相爭,媳婦和婆婆相爭。(路12:51-53)
  讓世人這般六親不認、冷酷無情,很可能是基於世界末日很快就要到來的說教。
2.並不寬容
  在路加10:10-14中,耶穌告訴門徒,如果有不接待他們傳教的,就要詛咒他們在審判日比所多瑪、推羅及西頓人的下場還要慘;在路加11:42-54中,耶穌又一連使用了六個「有禍了」來指責法利賽人及律法師,比如他說律法師的祖先殺害先知們的血債都要歸到他們這代人身上。另外,他許多關於永刑地獄的說教也與他寬容、仁慈的形象不符。
3.虐待動植物
  有一次,耶穌為了滿足污鬼的請求,竟把污鬼趕進約2 000頭豬的身體里,導致它們全部闖下山崖,投入大海而死(可5:12-13),令人觸目驚心!又有一次,耶穌在早晨回城的時候餓了,在路旁正好看見一棵無花果樹,但在樹上沒有找到果子(因為不到季節),於是詛咒那棵樹,使它立刻乾枯而死(太21:18-19)。
4.歧視與偏見
  耶穌曾對門徒們說:「神國的奧秘,只叫你們知道,若是對外人講,凡事就用比喻。叫他們看是看見,卻不曉得。聽是聽見,卻不明白。恐怕他們迴轉過來,就得赦免。」(可4:11-12)他竟會擔心「外人」因獲得真知而得赦免?!
  有個外邦的婦人苦苦懇求耶穌為其女兒解除被鬼附身之苦。耶穌先是不予理睬,說自己奉差遣只為照看以色列人迷失的羊。在那婦人再次哀求后,他卻說:「不好拿兒女的餅,丟給狗吃。」於是那婦人就卑躬屈膝地自認為是桌下乞食的狗,請高貴的主人施捨一點從桌子上掉下來的碎渣兒,他這才軟下心來為她女兒趕鬼(太15:22-27)。
  當然,各福音書的主要目的是為了樹立耶穌偉大而高尚的救世主形象--他鼓勵人們要愛人如愛已,要寬容和博愛,甚至讓自己經受極端的苦難和屈辱來承擔世人的罪孽,但福音書中類似上述的種種敗筆則讓我們認識到:耶穌光輝燦爛的美好形象,其實是由一些道德和智力都有缺憾的凡人構思、描繪出來的,從而就難免留下一些污點和陰暗面。
(五)不相一致的記事
  當耶穌受洗時聖靈說了什麼,耶穌是何時帶三門徒上山顯身,是何時向門徒預告他將受難,在最後的晚餐上撒但是何時進入猶大,各福音書對耶穌傳教經歷中大量諸如此類事件的記述彼此之間很不一致。這些不一致並不是著述風格的不同或記述重點的不同,而是簡單事實和邏輯方面的不一致。下面就列舉幾個信徒們較熟悉的事例。
1.誰是十二門徒
  在馬太10:2-4及馬可3:16-19中,耶穌指定的十二門徒包括了達太,但在路加6:14-16中卻沒有達太,而被雅各的兒子猶大所代替。因此,人們至今無法確定十二門徒到底包括誰。很難想象,如果十二門徒的確是真實的歷史人物,那麼他們自己或他們的追隨者在記錄如此重要且如此簡單的事件時竟會犯如止明顯的錯誤。
2.四十天受魔鬼試探
  在三<對觀福音>中,耶穌離開施洗者約翰之後就徑直去曠野呆了40天。在那裡,他戳穿了撒但一個又一個試探。令人困惑的是,耶穌分明知道那是撒但,卻還會跟著他,並一次又一次被他試探。神不是不可能被邪惡試探嗎?(雅1:13)連那些附在人身上的小污鬼都能認出耶穌的身份(路4:41),魔頭撒但當然也知道耶穌的身份,那麼他為什麼還要試探呢?撒但還站在最高的山上讓耶穌看天下所有的王國,似乎撒但和耶穌都不知道地球是球形的。
  <約翰福音>卻沒有關於此事的記載,或更準確地說,是明確地否認了此事的存在,因為它說在約翰為耶穌施洗並見證了他是神的兒子之後的次日,耶穌就開始招收門徒進行傳教(約1:19-39)。在<馬可福音>及<馬太福音>中, 耶穌在被撒但試探之後從曠野出來,聞知施洗者約翰已下監獄,就去加利利傳教,他在加利利最早遇到的門徒是西門(彼得)和他的兄弟安得烈;然而在<約翰福音>中,耶穌是在去加利利之前就開始招收門徒,最早遇見的是彼得的兄弟安得烈和另一門徒,而且此時施洗者約翰並沒有下監獄。可見,彼此在時間、地點及人物各方面都不一致。
3.五餅二魚
  在<馬可福音>及<馬太福音>中,施洗者約翰死後不久,耶穌在加利利海南面的野地為很多人治了病。天晚了,門徒們想打發眾人去附近村裡買吃的,耶穌說不用,就將5個餅2條魚掰開分給大約5 000人吃(可6:34-53;太14:13-34)。然而在<路加福音>及<約翰福音>中,「五餅二魚」神跡卻是發生在加利利海北面伯賽大城的野地或山上(路9:10-17;約6:1-13)。
  實際上,<馬可福音>及<馬太福音>還記載了第二次類似的神跡,耶穌用7個餅和幾條魚餵飽了4 000人, 而且在耶穌行過兩次分餅分魚神跡后不久,門徒們就已經把它們忘了或根本就不曾相信過(太16:5-10)。那麼在兩千多年後的今天,我們又為什麼要相信呢?


Nothing in the world is more dangerous than sincere ignorance and conscientious stupidity.
——Martin Luther King, Jr.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4-4-27 03:01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