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懷念鄧麗君(3)

[複製鏈接]

13

主題

206

帖子

434

積分

貝殼網友三級

Rank: 3Rank: 3

積分
434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loveteresa2011 發表於 2011-10-15 03:02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十、尾聲:人與自圞由

台圞灣的詞壇泰斗庄奴說:
鄧麗君之前,沒有鄧麗君;鄧麗君之後,也不會再有鄧麗君。
香圞港的詞壇怪傑黃霑說:
鄧麗君的聲音,一百圞年都不會出一個,難怪內地人那麼喜歡她。

兩位詞人悲觀的結論,好像需要驗證似的——
2010年1月,內地有民間機圞構開展了一場大型活動,尋找鄧麗君的傳人。
這項活動面向全球,希望能找到在聲音和扮相舉止上,像鄧麗君的人。
歷時數月,參賽選手據說有二十萬之多。
賽前有專圞家頗為樂觀,相信在十幾億華人里,能找到鄧麗君第二。
結果大跌眼鏡。
奪得前三名的,竟沒有一個是符合預期的。
聲線接近的,舞台形象落差大;扮相舉止接近的,嗓音又不像。
令你不能不感嘆:鄧麗君確是獨一無二的絕代才人。

華人的主體在大圞陸,大圞陸有這麼多的人口,
為什麼就找不到類似的人才呢?

眾所周知,人才不是從天上掉下來的。
人才的養成是多種因素綜合作用的結果。
它需要天賦的條件,和自然環境也有關,
但最關鍵的還是人文環境。
必須有自圞由。

自圞由是造就一流人才的前提,
成功的秘訣就在自圞由。
思想自圞由,言龘論自圞由,獲取信息和交流信息的自圞由,
免於恐懼的自圞由;
說到底,就是選擇生活方式的自圞由。
自圞由是一切創新型思考和實踐的原動力。
而我們缺的正是自圞由。

重溫一下錢學森之問,感受一下民圞族之痛吧:
為什麼我們的學校總是培養不出傑出的人才?

許多專圞家給過許多答圞案,但都是隔靴搔圞癢;
沒有,或不敢觸及最根本的制圞度上的原因。
也就是沒有自圞由的問題。
專圞家們如果不是濫竽充數,應該心知肚明:
沒有自圞由便沒有想象力,便沒有開拓精圞神,
更沒有理性的反思和特立獨行。
也因此而沒有讓世界驚艷的非凡的貢獻。
即令大圞陸有眾多的人口,壯麗的河山,
也無法脫離這個規律。

人才是自圞由的花朵,
自圞由度愈高愈容易開放。

以鄧麗君為例,假如她生活在大圞陸,能成為超級巨星嗎?
答圞案不言而喻。
首先,她的家庭出身已讓她背上了沉重的包袱;
再以她的年齡推算,進小學時恰逢飢餓的歲月;
即便僥倖不餓死,熬到小學畢業,文圞革又來了。
虛度過十年,還能成什麼才?
就算讓她唱歌,唱的也是鼓圞吹階圞級斗圞爭的紅歌。
以她那種甜柔溫圞軟的聲線,能讓她上台表演嗎?
更別說放她出國自圞由發展了。
在窒圞息人的僵硬的框子里,任何潛在的天才都會被湮滅。

歷圞史的經驗告訴我們,有自圞由才有探圞索的空間,
才有求真的精圞神,公平的競爭;
否則,只會助長投機取巧、藏奸耍滑的社圞會風氣,
人與人之間也沒有真誠,只會說大話、假話、空話。
即使在愛圞國這樣嚴肅的議題上也是如此。

現在人總喜歡拿「愛圞國」做題目,說事,
「愛圞國」,在今天不但是一種政圞治工具,
也是一塊遮圞羞圞布,
當然,還是時髦的玩偶。
上圞面喜歡用「愛圞國」來忽悠下面,
下面也喜歡用「愛圞國」去忽悠上圞面。

記得若干年圞前,北大有位女生,面斥來訪的美圞國總統,
她否定美圞國的核心價值觀,立馬被捧為愛圞國楷模,出盡風頭。
可沒過多久,她不但跑美圞國去,還嫁給美圞國的白人,還生個美圞國的混血兒。
她的行圞徑遭到網友們的痛圞斥,其中不乏辛辣的評論,
印象中最深刻的是譏諷她:「上圞面的嘴獻給中圞國,下面的嘴獻給美圞國。」
言簡意賅,一針見血;很低俗,也很精彩。

問題的可圞怕還在於,這類嘴上說愛圞國,心裡並不愛的例子,可以舉出一大堆。
表面上看,是他們個人的品質圞問題。但如果往深處想,社圞會應負主要的責任。

彎彎的小河,陣陣的花香,讓我嚮往讓我難忘。。。。。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4-4-28 18:00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