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對話師生無傷亡校校長:桑棗中學是我畢生作品

桑棗中學校長葉志平。 資料圖片

汶川地震前安縣桑棗中學校園一角 (來源:桑棗中學網站)

汶川地震前安縣桑棗中學校園一角 (來源:桑棗中學網站)
5月12日,四川大地震發生后,綿陽市安縣桑棗中學2300名師生在1分36秒內,全部從教室安全撤離到操場,毫髮無損!55歲的校長葉志平從綿陽趕回后,看著師生們按平日演習一樣有序列隊,淚水恣意。
是他,三年時間四處化緣得來40萬元,將一棟舊教學樓加固;自2004年開始,他每學期組織學生們多次進行緊急疏散演習。他「一意孤行」堅持做這兩項工作,拒絕任何異議。震后,他收穫的是如花生命的繼續綻放,這是人間最豐厚的回報!
震后,他被網友們昵稱為「史上最牛校長」。對這個稱呼,他一笑了之。他這樣為自己下定義:「好人算不上,壞人不夠格,但我是個有良心的人,我勇於承擔責任。」
28日23時,記者終於撥通葉志平的手機,對這位令人肅然起敬的校長採訪3個小時。
三年化緣40萬 加固教學樓
桑棗中學的事情,葉志平事必躬親。5月12日上午用過早餐后,他就與學校總務主任前往綿陽市為食堂採購麵包粉。確定購買對象后,他仍有些不放心,決定去生產廠家倉庫看看衛生狀況,好的話,便買回去50公斤。用過午餐后,他們直奔倉庫。剛進門,地震就來了。一浪強於一浪的震波不停襲來,葉志平根本站不穩,與總務主任相互攙扶著上了車,車門還沒來得及關,司機駕車開始飛奔。街道上迅速塞滿了避險車輛,一行人取道城外直奔安縣。安縣距綿陽市有40分鐘的車程,剛進安縣,大家發現情況很嚴重,成片的房屋倒塌。
桑棗中學位於一條小街最深處,街兩邊民房全塌完了。當時,葉志平的心提到嗓子眼。「一進校園,我看到操場上,老師們像以往演習一樣,站成一個圈,將學生圍在中間,全校秩序井然。」得知沒有一名學生老師傷亡,師生用1分36秒撤了出來。葉志平看著大家就哭。話音至此,他聲音哽咽。「那時,是高興的淚!」
葉志平最擔心的那棟舊教學樓損壞嚴重,但沒有倒塌。這棟樓,自他擔任校長后,四處找錢,整整修了3個暑假,耗資40萬。
這棟樓於1983年下半年動工,1985年完工,花了16萬元,1700平方米。當時學校沒錢,只能蓋得起這種造價100元一平方米的樓。樓房建成后,沒人願意往裡搬:牆壁、樓板是空心的,裡面不是水泥,而是水泥紙、竹條等建築垃圾;牆麵糊著層薄水泥,到處是裂縫;水泥柱做的欄桿高低不平,上下粗細不均勻,4個角全不在一個平面。「這不能怪誰,是貧窮的經濟條件造成的。」
1995年,葉志平任校長后,用3年時間對這棟樓大修。
1996年暑假,他首先拆了廁所。廁所在每層的樓梯拐彎處,像碉堡一樣探了出來,就那樣吊在半空中。此時,污水已將鋼筋銹斷了。上下兩層完全剝離,非常危險。
葉志平向縣教育局要了1.2萬元,將廁所拆了。在教學樓外重建一處。雖然學生們上廁所遠了些,但十分安全。
1997年暑假,葉志平又找來些錢,這次他向水泥欄桿開刀。水泥欄桿只有85厘米高,而且大幅度晃動,根本起不到保護作用。當年,他親眼看到一幕歷險記,堅定了砸掉它的決心。那天。幾位學生在三樓欄桿處站著說話,一位高個男生背對著欄桿,玩笑間,那學生往後一仰,腦袋一下子探出樓外,接著身體也出來了。「我在樓下準備接他,沒想到他一撲騰,掉進二樓樓道。」那孩子皮實,起身拍拍灰,啥事也沒有。葉志平砸爛水泥欄桿,在牆面上打孔,焊入1.1米高的鋼管,防護功能迅速提高.
1998年暑假,葉志平決定為教學樓做更大的手術——將22根立柱全部加粗。那柱子不是一層一根,而是從地下基礎層直頂到四層,共22根。柱子從37厘米增粗到50厘米。
接下來,再清理樓板,掏出裡面的水泥紙等建築垃圾,重新澆灌混凝土。
為了省錢,葉志平自有他的「小九九」。他與縣水泥廠廠長熟,每次大修都向廠長要水泥。3年共要了500多袋。「用了一部分,大部分賣了,變成現金,支付工人工資了!」說到這裡,葉志平為自己的狡黠嘿嘿一笑。
葉志平說,這樣厚著臉皮找錢修樓,想法很簡單:孩子們來了學校,我們有責任保護他們的安全。就算我不是校長,我還是個教師;不是教師,我還是個有良心的人。
葉志平特別推崇一句不知從哪看來的話,就把它掛了出來——責任高於一切,成就源於付出。「勇於承擔責任,是一個人行事的最高原則,我按程序做事,將細節做得精緻,體現高貴與品質。」 (本文來源:山西新聞網-山西晚報 )
救「被埋196小時老太」的黃狗還沒死
得到「愛之家」的最新消息,那兩隻義犬有一隻已經被「愛之家」找到,另一隻的下落也已經知道,志願者正在加緊尋找中。善良而忠誠的狗兒一定也會得到善良人們的庇護的。

我的朋友大仙女28日上午隨「愛之家」災區小動物免疫救助行動小組,前往彭州搜尋曾在汶川大地震中救助王有瓊老太太的兩隻義犬——前進和乖乖。
歷盡周折的搜尋之後,終於遇到一個拄著棒棒的出家人走下山來——他的回答讓人們一陣狂喜,原來他就是已經垮塌的佛應寺的住持——智富師父,而那兩條義犬並不是什麼流浪犬,而是他從小養大的。
智富師父在山裡災民的居住區里喊了兩聲「前進」,一個熟悉的小身影就歡喜地飛奔過來,這張溫和又閃著聰慧的小臉,在照片里被人們不止一次地端詳過、誇讚過、憐惜過、感慨過,現在就活生生地出現在人們眼前,一種非同尋常的親切和感動,瞬間陶醉了所有人的內心,這就是兩歲的「前進」。
不過寺廟震垮了,寺內其他兩位師父都已遇難,智富師父也將暫時居無定所,目前無法給前進一個穩定的生活了。智富師父表示願意將前進委託給「愛之家」,「愛之家」的同仁也表示等到寺廟重建完成,如果師父還想念「前進」,「愛之家」一定將它完璧歸趙。
在智富師父的親自帶領下去接「乖乖」,車隊到達三界鎮目的地的時候,夜色已經濃了。路邊只有車燈的光線,尹顯文居士牽著義犬「乖乖」在路口等候多時了。
就像戰士們形容的那樣:「乖乖」長得尖尖臉,像牧羊犬,長長的黃白色毛髮,背上有一撮黑花,和牧羊犬不同的只是它嬌小的體型——「乖乖」一歲了,一隻標準的喜樂蒂。
從「前進」歸來開始,得到義犬消息的朋友就從四面八方、從國內甚至海外紛紛打來電話求證,繼而便是欣慰、驚喜、心石落地……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