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樓主: Dhammapala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走出彌陀的光環

[複製鏈接]

1043

主題

1萬

帖子

7532

積分

四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7532
141
chico 發表於 2011-5-7 00:04 | 只看該作者
回復 信仰平等 140樓 的帖子

我比你懶。進一步講,你比我有慈悲心, 能主動地勸勸他人。
我的態度比較消極,天網恢恢,疏而不漏,個人因果,個人負責。
日知而智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39

主題

4119

帖子

1297

積分

二星貝殼精英

Rank: 4

積分
1297
142
信仰平等 發表於 2011-5-7 00:16 | 只看該作者
本帖最後由 信仰平等 於 2011-5-7 00:17 編輯

我要是有慈悲心狼就成羊了。

Pala兄的眼裡我就是一匹惡狼,說不定和提婆達多一樣惡,誰讓我們倆都要吃素呢。

我的嘴巴都把Pala兄的心傷透了。佛陀說不能把word 變成dagger, 我顯然違反了這一教導。這是另一種形式的殺生。
自助者天助之.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29

主題

3131

帖子

1168

積分

一星貝殼精英

Rank: 4

積分
1168
143
 樓主| Dhammapala 發表於 2011-5-7 08:09 | 只看該作者
本帖最後由 Dhammapala 於 2011-5-7 08:13 編輯

回復 chico 139樓 的帖子

在佛法裡沒有證得初果的羅漢這種東西,也沒有不分是非真假的圓融精神。好心規勸你;佛法不是玄談玩賞的東西;人命無常,趁著自己還有時間,去學一點真正的佛法,少聽大師們的鬼扯。
清涼安樂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043

主題

1萬

帖子

7532

積分

四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7532
144
chico 發表於 2011-5-7 08:18 | 只看該作者
本帖最後由 chico 於 2011-5-7 08:19 編輯

回復 Dhammapala 143樓 的帖子

謝謝仁兄善意提醒,我更不能聽你那套:
日知而智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29

主題

3131

帖子

1168

積分

一星貝殼精英

Rank: 4

積分
1168
145
 樓主| Dhammapala 發表於 2011-5-7 08:29 | 只看該作者
回復 chico 144樓 的帖子

本來也沒指望你會聽,只是盡盡人事罷了。
清涼安樂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043

主題

1萬

帖子

7532

積分

四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7532
146
chico 發表於 2011-5-7 08:37 | 只看該作者
本帖最後由 chico 於 2011-5-7 08:52 編輯
Dhammapala 發表於 2011-5-7 08:29
回復 chico 144樓 的帖子

本來也沒指望你會聽,只是盡盡人事罷了。


再次拜謝仁兄一番苦心善意。
日知而智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39

主題

4119

帖子

1297

積分

二星貝殼精英

Rank: 4

積分
1297
147
信仰平等 發表於 2011-5-7 09:26 | 只看該作者
福音派基督徒。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39

主題

4119

帖子

1297

積分

二星貝殼精英

Rank: 4

積分
1297
148
信仰平等 發表於 2011-5-7 20:25 | 只看該作者
求真到了極端的地步就失真了。物極必反。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043

主題

1萬

帖子

7532

積分

四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7532
149
chico 發表於 2011-5-7 22:03 | 只看該作者
回復 信仰平等 148樓 的帖子

喜怒哀樂之未發謂之中,發而皆中節謂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達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萬物育焉。
日知而智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39

主題

4119

帖子

1297

積分

二星貝殼精英

Rank: 4

積分
1297
150
信仰平等 發表於 2011-5-7 23:45 | 只看該作者
儒家的中庸之道是非常精闢的。古希臘的亞里士多德也主張中道。 英雄所見略同。
自助者天助之.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39

主題

4119

帖子

1297

積分

二星貝殼精英

Rank: 4

積分
1297
151
信仰平等 發表於 2011-5-7 23:48 | 只看該作者
真來真去就真回奧義書了。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39

主題

4119

帖子

1297

積分

二星貝殼精英

Rank: 4

積分
1297
152
信仰平等 發表於 2011-5-8 00:02 | 只看該作者
chico 發表於 2011-5-7 08:18
回復 Dhammapala 143樓 的帖子

謝謝仁兄善意提醒,我更不能聽你那套:

聽他的就壞了。他對知識的掌握粗疏而不精到。差之毫釐,謬以千里。
自助者天助之.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29

主題

3131

帖子

1168

積分

一星貝殼精英

Rank: 4

積分
1168
153
 樓主| Dhammapala 發表於 2011-5-9 07:49 | 只看該作者
                                                          三十一、五濁惡世

首先摘錄經文重點:

    「釋迦牟尼佛能為甚難希有之事,能於娑婆國土、五濁惡世:劫濁、見濁、煩惱濁、眾生濁、命濁中,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為諸眾生說是一切世間難信之法。」

現在,我們先來譯述雜阿含第906經,大迦葉相應裡的局部經文。

佛言:「如是,迦葉!命濁、煩惱濁、劫濁、眾生濁、見濁眾生,善法退滅故,大師為諸聲聞多制禁戒,然而卻少有人樂於學習。迦葉!譬如劫欲壞時,真寶還沒消滅,已經有(仿冒的)相似偽寶出現在世間了,於是正法就漸漸消滅了,……如來正法,不為地界所壞,不為水、火、風界所壞。一直要到惡眾生出世……他們把不是正法的偏說是正法,真正的佛法反而說不是正法;不屬於戒律範圍內的偏說是戒規,戒律所規定的卻又說不是戒律的規範。用相似的文句來仿冒法味,大作文章,熱熱鬧鬧,如來正法因此就沈沒了…… 」

這是公元前500年左右,佛陀在舍衛國衹樹給孤獨園裡答覆迦葉尊者的話,彷彿他已經預見了500年後─公元初年時,新興宗教的景象了:他們已經不重視戒律了,他們模仿經典的句法,也用「如是我聞」做為開場白,然後用生花的妙筆盡情地揮灑,充分地發揮個人的想像力,把虛擬的境界描述得生動而感人,迎合了廣大世俗人的口味,於是鼓舞了感性的宗教文學運動,蔚成了時代的風潮。終至膽大妄為,竟把世尊真正的教導和聲聞僧伽批評為「小乘」,更對世尊所制的戒律視若無睹,恣意踐踏。於是,正法,果如佛陀所言, 漸漸消滅了。這也應驗了律藏上佛陀所說的,由於阿難尊者強求佛陀讓女眾出家,使得原本可以住世千年的正法,就只能住世500年而已,這所造成的重大損失真是難以估算。如今早已是黃鐘毀棄,瓦釜雷鳴的五濁惡世,果然,眾生反而難以相信世尊所說的正法了。

由於秦始皇的殘暴,囚禁了釋利防等18位賢者,阻斷了傳統佛教的宏傳,我們的祖師大德們完全沒有機會看到原始的佛法。到了公元435年左右,真實的法寶被漢譯完成時,中國已經全面浸潤在大乘的流風之下了,再也沒有機會開展真實的佛法了。就這樣,真寶沈沒在大乘的汪洋裡,中國人竟然歷經1555年之久,都不屑一顧。一直到公元1983年,印順導師整編完成,才讓真寶重現於台灣。公元1989年的史念原始佛法裡已經作了詳細的介紹,不知道您注意到了沒有?如今一幌又十年了,公元1999年的今天,我們再度呼籲您,法不相待,回頭要及早。在這五濁惡世裡,千萬不要被天花亂墜的文字給迷惑了,千萬不要以為只要是以「如是我聞」做為開始的,就一定是佛說的。如今資訊這麼發達,善知識的慧力已經大大地超越了我們的祖師大德們,我們沒有理由不去親近他,聽個明白,問個明白,想個明白,修個明白。我們沒有理由再盲從了,這不是背叛師門,而是「吾愛吾師,更愛真理。」您知道嗎?相反的,我們要把自己所知道的,想辦法委婉地告訴我們的師長,期望他們也有機會走入佛陀的正法中來。您記得佛陀成正覺的時候,第一個想到的是誰嗎?他以前的兩位禪定老師,想跟他們分享他的 成就,只可惜他們已經去世生天多日了。您有沒有想到,佛陀既然有神通,也曾經到忉利天上去為母親說法,為什麼不運用神通力到天上去為以前的老師們說法呢?您可能不瞭解無色定,所以不知道,佛陀成道前的兩位老師,由於禪定的功夫很高深,已經分別往生到「無所有天」和「非想非非想天」,而這兩個天界的心識是不與外界連繫的,因此無法溝通,「無法溝通」乃是最大的障礙。我們的老師們有些還在人間,但很可能也會「無法溝通」或「很難溝通」,您千萬要小心,不要傷了老師也傷了您自己。祝福您,在五濁惡世中找到佛陀真實的教導
清涼安樂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29

主題

3131

帖子

1168

積分

一星貝殼精英

Rank: 4

積分
1168
154
 樓主| Dhammapala 發表於 2011-5-15 21:21 | 只看該作者
                                                          三十二、闍尼沙

首先摘錄最後一段經文

    「佛說此經已,舍利弗及諸比丘、一切世間天、人、阿修羅等,聞佛所說,歡喜信受,作禮而去。」


結尾就跟開始一樣不合理,開始的時候沒有提到阿修羅,現在卻跑出來了,那可能是寫到一半的時候才想到的。但是諸天跟阿修羅在一起聽法的機會,實在是微乎其微。不同的天界都不常在一起聽法了,更何況天、人、阿修羅混在一起。我們從原始聖典中可以看到,佛陀對於諸天的教導大多是個別的。個人有個人的情結,個人有個人的性向;一個族群有一個族群的特性,一個族群有一個族群的興趣,豈能一視同仁地大量灌輸?更何況帝釋天與阿修羅是對立的族群,怎會樂於共處一堂呢?所以全經只是宗教文學家的一篇創作而已,它是經不起分析的。

其它的淨土經典大致上也都是如此。我們再舉淨土三經裡最慢完成的作品「觀無量壽佛經」為例好了。它一直到劉宋元嘉年間,公元430年左右,才由僵良耶舍譯出。中間有一段經文是這樣編撰的:

    「爾時,世尊即便微笑,有五色光從佛口出,一一光照頻婆娑羅王頂。爾時,大王雖在幽閉,心眼無障,遙見世尊,頭面作禮,自然增進,成阿那含。」

您相信有這樣的法門嗎?如果您無法判斷,那表示您還未具足正見,還沒有得到法眼淨。觀經的作者已經把佛陀變成了超級的特技魔術師,竟從口中噴出「五色光」來,而且一噴之後,頻婆娑羅王就成了阿那含。真的比「神燈」還要神奇了!那「五色光」一定比現代的雷射光還要神奇,它把頻婆娑羅王腦子裡的五種下級結使都用光線切割、清除乾淨了,才能証得阿那含。這情節真的又把我們帶入了波斯神話或寓言的情境裡,難怪當年這部經在安息一帶還滿流行的。可是事實真的是這樣嗎?闍尼沙要出來澄清了,制止觀經的作者不要亂說,以免誤導了千秋萬世的淨土行者。(待續)
清涼安樂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207

主題

4452

帖子

2541

積分

六星貝殼精英

Rank: 4

積分
2541
155
jiandao 發表於 2011-5-16 01:36 | 只看該作者
Dhammapala 發表於 2011-5-15 08:21
三十二、闍尼沙

首先摘錄最後一段經文

哈哈哈~~~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29

主題

3131

帖子

1168

積分

一星貝殼精英

Rank: 4

積分
1168
156
 樓主| Dhammapala 發表於 2011-5-21 20:06 | 只看該作者
回復 Dhammapala 154樓 的帖子

現在就帶您去聽聽闍尼沙怎麼說的,請打開長阿含「闍尼沙經」或『人仙經』或巴利英譯長部第18經「Janavasabha sutta」。我們摘譯其中局部的內容即可。這是佛陀告訴阿難尊者的一段話:

「…那時,有夜叉的叫聲傳來:「世尊!我是闍尼沙。善逝!我是闍尼沙。」阿難,您知道這個高叫闍尼沙的人是誰嗎?」

阿難尊者回答:「世尊,我從未聽過這個名字。而且我一聽到「闍尼沙」這個名字,毛髮都豎起來了。我想,這個叫「闍尼沙」的,應該不會是一個很低級的夜叉吧!」

世尊:「阿難,在我聽到這聲音之後,立即有個夜叉以貴族的形象出現在我面前,再度喊叫著:「世尊!我是頻婆娑羅。善逝!我是頻婆娑羅。我現在已經是(倒數)第七次再生為毗沙門天的眷屬了。如是,身為人間的國王逝世以後,我現在成為天界中的非人之王了。七次人天往返,計有14次誕生,是我生命的(倒數)計數了……」……。」

以上是根據英譯巴利長部經翻譯的。如果您閱讀漢譯長阿含的話,那就沒有把「夜叉」譯出來,很含蓄的譯為「毘沙門天之子」。實際上,毘沙門天王就是夜叉之王。我們從長部第16經裡已經知道,「Kus[]v[]t[]庫沙和堤」是大光明王的都城,它的繁榮富庶就像毘沙門天的都城─阿卡瑪達一樣,夜叉眾多,存糧充足……等等。「Suk[]v[]t[]極樂國土」就是由此演化而來的。詳細可再回頭翻閱「七寶池八功德水」那一篇。雖然,觀經的作者以頻婆娑羅王做為往生的男主角,是符合夜叉都城與極樂國土的描述,但是說他証得阿 那就扯得太離譜了。

您也許很失望,極樂國土的描述竟然是從毘沙門天的都城演化而來,而心目中的淨土聖王竟然轉生成為夜叉。但是您又錯了,您千萬別小看了夜叉,尤其是智慧高超又虔誠的夜叉天神。人間往往以「母夜叉」來揶揄女子,其實在雜阿含經裡就有個母夜叉,叫做富那婆藪,曾經教導她的子女,靜聽世尊為諸比丘說「四聖諦」呢!他們內心的法喜並不亞於我們人類啊!只是他們之中,大多數是個性強烈,敢愛敢恨,愛恨分明罷了。就像我們人間,不也有很多霸道的人士,也有很多精明幹練的女強人嗎?頻婆娑羅王在人間時是個強 勢的君王,以他的個性、脾氣,轉生為夜叉是相應的,並沒有什麼好失望的。尤其是夜叉之中,有些是歸信三寶,熱情擁護僧伽的;有些更是証得了須陀洹果,已經開始了七次人天往返的倒數計生了,值得讚許的。夜叉並不全是窮凶極惡的,我們應該要有客觀的瞭解,畢竟他們也是屬於天道的鬼神啊!

另外,觀無量壽經上也把阿闍世幽囚頻婆娑羅王的事件描述得很悲慘;但是根據南傳律典的記載,卻全然不是這個樣子。頻婆娑羅王在侍衛逮捕阿闍世太子時,查明他要行刺的動機之後,就很壑達地讓出了王位,讓阿闍世當上了國王,如是而已。

我們已經聽完了闍尼沙的宣告,您是否對於淨土經典的編撰有了更進一步的認識?您寧願相信這些故事呢,還是要走入正法中來呢?希望您能夠「歡喜信受」真實的佛語,然後虔誠地「作禮而去」。
清涼安樂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

主題

67

帖子

117

積分

貝殼網友一級

Rank: 3Rank: 3

積分
117
157
白目仔 發表於 2011-8-1 17:00 | 只看該作者
彌陀家族的故事說完了!以上分別就佛教、佛法、僧伽作了明確而真實的介紹。個人從1974年走入彌陀家族,在1986年發現真相,到1989年走出彌陀的光環,整整花了15年的時光;又再經過了10年的心境調整和觀察,總共經過25年的反覆思惟,才敢把這近2000年來的真相舖陳出來。為什麼要這麼大費周章呢?只因為自己嚐過「信仰幻滅」、「偶像崩塌」、「無可告慰」、「內心不平衡」…等種種痛苦,所以不忍心看到彌陀家族的成員也感受到「真相大白」的痛苦。真相是無情的,有時候甚至是殘忍的─竟然要去否定自己的信仰、自己的老師和祖師大德,還要親自去摧毀自己的偶像。這排山倒海而來的壓力和煎熬,您看有多龐大?如果不是對佛、法、僧三寶的淨信已經不動搖,豈能無畏無懼?然而對於尚未能走入正法中來的法友,到底要何去何從呢?破壞是容易的,但要建立起正確的皈依處可不是容易的事,這就是10年長期思考的主因之一。

在揭露淨土真相之餘,也介紹了真實的佛、法、僧三寶可供依止。這對於剛被《走出彌陀的光環》嚇壞的人們而言,不失為一個可以暫時做為心靈停靠的地方。如今公元2008年,一晃又近十個年頭,原始佛教的真相已經更普遍地被大眾認知了,至於對彌陀家族的成員而言,依然「信者恆信,不信者恆不信。」反正喃喃不斷的彌陀之聲也不會因為《走出彌陀的光環》一書而中輟,所以也就沒什麼好顧慮的了。


回顧公元前214年(秦始皇33年),釋利防尊者曾率領印度僧團18人到中國來傳揚佛教,不幸遭逢秦始皇暴政,禁止佛教信仰又焚書坑儒,更犯下了瀰天大過—幽囚18位賢者。從此,中國的人心被長期禁錮,中國的無上福田也被破壞殆盡,迄今長達2213年(計算至公元1999年止)之久。雖然,公元初年(約東漢明帝時)經由西域絲路又輾轉傳入印度貴霜王朝的多神教信仰—大乘教,但已經不是佛陀原始的教導了。因此這22個世紀以來,真實的佛、法、僧三寶始終未能在中原漢土建立起來,大多數的華人也一直沒有機會認識真正的三寶。
公元1844年到1983年間,英、俄、德、法、日、美、印、錫、緬、泰、中…等國的學者們,由於古代文物的出土與考證,陸續提出了較精密可靠的研究報告,使佛陀的原始教導終能真相大白,一一鋪陳在智者的眼前。願所有讀者們都能因此而獲益!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

主題

67

帖子

117

積分

貝殼網友一級

Rank: 3Rank: 3

積分
117
158
白目仔 發表於 2011-9-11 14:45 | 只看該作者
轉載自「網路留言」
學佛的都知道,念佛法門一定要「信」字當頭,可每當我想到黃金鋪地,無量壽命的世界,心理總打鼓,真有這樣一個比柏拉圖的還柏拉圖的地方嗎?直到有一次網上看了篇一位臺灣人寫的「走出彌陀的光環」,多多少少打擊了我的信心。還有一次在佛教語音聊天室,一位元佛友力辯眾人,說只有雜阿含經是世界承認的佛說,是真經,搞的我當時很吃驚。我得感謝有幸看到這篇文章,感謝聊天室的那位佛友,使我能靜下心來花時間重新找尋認識佛教歷史和經典,使我回到了原始正統佛學的懷抱。這裡我沒說成「佛教」而是用「佛學」這個詞,是因為的後來的學習認識,使我明白:凡是歸於了「教」演化為「宗教」形式,那麼其本質基本上都被扭曲了。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

主題

67

帖子

117

積分

貝殼網友一級

Rank: 3Rank: 3

積分
117
159
白目仔 發表於 2011-12-4 15:50 | 只看該作者
轉載留言:
希爾伯列克寫的走出彌陀的光環以及史念原始佛法相關的文章,曾經被很多修「淨土法門」的人列為魔書,但在我看來,他的這幾篇文章對於樹立正知正見很有幫助,也正因如此,本人對原始佛法也產生了濃厚的興趣。越來越認識到三法印,緣起法,四聖諦,八正道是不折不扣的真理,而現在大陸的不少佛教徒對這些字眼概念非常模糊,甚至不知道他們是什麼,只知道叨叨不斷的念佛,拜佛,身心卻無法安住,可悲啊!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89

主題

540

帖子

583

積分

貝殼網友四級

Rank: 3Rank: 3

積分
583
160
禪心如月 發表於 2011-12-8 01:28 | 只看該作者
宣化上人在美國萬佛城講解「楞嚴經」之前當眾發下重誓:

上人說楞嚴經是佛說的真經,如果不是佛說的真經,他情願永永遠遠下地獄!

樓主所引的這本書作者,從學佛初始的結婚生子到後來的什麼油中毒,在掉到啥河裡頭,他基本也就一個凡夫而已,他這本書里寫的他遭受的苦難,放在宣化上人和虛雲長老那裡簡直連根驢糞草也算不上。

他倒好,因為他在娑婆中受了一點罪,自己的那顆多疑而又斤斤計較,患得患失又極其貪生怕死的脆弱的凡夫心,就不知天高地厚的評價起大乘經典中的「佛說阿彌陀佛經」來了。還精神紊亂的東拉西扯,以示他旁徵博引的能耐。唯獨不先瞧瞧自己究竟憑啥資格來評點這部佛經。

阿含經重在自修,為佛金口所說,對象是娑婆界芸芸眾生。

華嚴經,楞嚴經,法華經,乃三部經王,亦為佛金口所說,對象是阿羅漢即以上的菩薩。

這為脆弱,自負而又神經過敏的作者認為這些經都不是佛說的,是後世的人自造的。

人最可怕的是無知,比無知更可怕的是無恥!

一個連生兩個兒,連褲襠里的老兒都沒管住的二百五,竟然如此不知羞恥的評佛論祖來了。如來五智,你憑哪一智來評阿彌陀佛?三身成就,你證出了哪個來評阿彌陀佛?無漏五通,你通了哪個來評阿彌陀佛?

作者基本長期徘徊在傻A和傻C之間,間歇性的發一發躁狂兼抑鬱交替出現的夢囈,這種狀態基本和春天被激素折磨的不得安生的母貓沒有太大的區別。

楞嚴經乃聖教軍旗,軍中大纛;阿彌陀佛經乃聖教精銳,軍中驍騎。自晉朝慧遠大師開宗立派,成就者不可勝數,和慧遠大師一起圓寂往生,無疾而終的當時就幾乎有110位同時往生。此法得人天恭敬,護法擁護,著名的虎溪三嘯即由此而來。

作者基本上也就一個長期徘徊在傻A和傻C之間的二百五,樓主轉貼時腦子清楚一點,不要拿你那所謂的「原始佛教」去否定整個大乘佛教,要不一起滾進地獄裡頭了還不知咋滾進去的。

樓主啊,不要以為你有強大的學習能力你就能評價整個大乘佛教,你那點智慧放到宣化上人,虛雲長老那太不值一提了。不管你學那門,不要賣弄你的這點能力,老老實實修行吧。
仁者壽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5 04:11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