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樓主: Dhammapala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密教男女雙修法的起源與軌跡

[複製鏈接]

1043

主題

1萬

帖子

7532

積分

四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7532
121
chico 發表於 2011-5-16 23:59 | 只看該作者
佛最初制定的第一條戒律是「淫戒」。據《僧只律》記載:

  「世尊於毗舍離城,成佛五年,冬分第五半月十二日,中食后東向坐一人半影,為長者耶舍迦蘭陀子制。」因為耶舍迦蘭陀子出家之後回家看望父母時,其母為了能傳宗接代,便強迫迦蘭陀子與原妻同居而失了戒體,佛知道后就制定了淫戒。其它戒律也是一樣,由某一個僧人所犯佛才制定。從此之後佛教就開始有了戒律,並且由於僧團的擴大,僧侶善根越來越淺,犯戒的僧人也越來越多,佛教的戒律也就越制越多。僧人犯哪一條佛就制哪一條戒,就這樣為了使僧團清凈莊嚴,比丘戒體不失,佛制定了戒律,使所有的僧人皆不得毀犯,也對僧團的莊嚴和戒體的清凈具有重要的保障作用。
日知而智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29

主題

3131

帖子

1168

積分

一星貝殼精英

Rank: 4

積分
1168
122
 樓主| Dhammapala 發表於 2011-5-17 07:03 | 只看該作者
本帖最後由 Dhammapala 於 2011-5-17 07:04 編輯

回復 chico 120樓 的帖子

欠缺知見,一開口就亂道。天界的存在形式很多,並不一定需要禪定成就才能往生。再者,即使禪定功夫做得好,也不保證生天,例如提婆達多雖有四禪的成就,但最終還是墮入了地獄。

比丘律的第一條是淫戒,那是因為在制戒的歷程上,它是最先制定的戒律,並非它最重要。在四波羅夷法中,每一條的效果都一樣-驅擯(不可悔)。至於手淫,在比丘律裡,它屬於僧伽婆屍沙法(僧殘)。剩下的遺精、意淫,都不構成犯戒,那屬於身體健康或培育正念的問題。

佛法必須有系統地學習,才可從中得到益處;片片段段的知識沒有用,反而造成以訛傳訛的結果。
清涼安樂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043

主題

1萬

帖子

7532

積分

四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7532
123
chico 發表於 2011-5-17 10:13 | 只看該作者
回復 Dhammapala 122樓 的帖子

要批判一個東西,總可以找到理由。文字誤人啊
日知而智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29

主題

3131

帖子

1168

積分

一星貝殼精英

Rank: 4

積分
1168
124
 樓主| Dhammapala 發表於 2011-5-17 12:12 | 只看該作者
回復 chico 123樓 的帖子

文字是小事,知見才是真正的關鍵。中國佛教徒一般是不看律部的,許多戒律上的知見不但錯,而且錯到十分離譜,能令人噴飯的程度。
清涼安樂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39

主題

4119

帖子

1297

積分

二星貝殼精英

Rank: 4

積分
1297
125
信仰平等 發表於 2011-5-17 19:38 | 只看該作者
南傳戒律多為後人所制,非佛親制,非佛所制即為錯誤。看了有害無益。以訛傳訛而已。
自助者天助之.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043

主題

1萬

帖子

7532

積分

四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7532
126
chico 發表於 2011-5-17 23:44 | 只看該作者
本帖最後由 chico 於 2011-5-17 23:47 編輯

回復 Dhammapala 124樓 的帖子

我知道你的問題所在。
你認為身語有了行動才算犯戒。意里的任何行為不算犯戒。

我現在談的是修證功夫,意念里的淫也要斷,同犯戒不犯戒沒有關係。看到大腿就聯想到生殖器的人沒有修證功夫。「縱使白骨也風流「,「風流不下流「 也沒工夫。

雖然佛法是智慧成就,沒有工夫的慧靠不住。不然本生兜率的就不會做四天王的兒子了。
日知而智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29

主題

3131

帖子

1168

積分

一星貝殼精英

Rank: 4

積分
1168
127
 樓主| Dhammapala 發表於 2011-5-18 07:07 | 只看該作者
本帖最後由 Dhammapala 於 2011-5-18 07:12 編輯

回復 chico 126樓 的帖子

這不是我認為,而是戒相如是,同時它也符合修行的次第。

比丘律的淫戒雖很嚴,但夢遺並不犯戒,這在律部裡是有公案明文記載的。當然啦!你又要說這人心裡有淫念...,但佛法本來就不是只有戒學,不是嗎?有誰是只遵守校規,其他該做的功課沒做好,還能被許為好學生的?

一個簡單的常識性的東西,繞來繞去的,就是整不明白,究竟是你有問題還是你的老師有問題?
清涼安樂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043

主題

1萬

帖子

7532

積分

四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7532
128
chico 發表於 2011-5-18 23:05 | 只看該作者
回復 Dhammapala 127樓 的帖子

我沒問題,我的老師們也沒問題。你我看問題的角度不同而已。
日知而智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207

主題

4452

帖子

2541

積分

六星貝殼精英

Rank: 4

積分
2541
129
jiandao 發表於 2011-5-18 23:27 | 只看該作者
本帖最後由 jiandao 於 2011-5-18 10:33 編輯
chico 發表於 2011-5-18 10:05
回復 Dhammapala 127樓 的帖子

我沒問題,我的老師們也沒問題。你我看問題的角度不同而已。


還有人說的更徹底,「仁者心動」,哈哈~~~

辯析名相,次第修持;攪成一團,老虎吃天;「仁者不動」,老虎吞天。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22

主題

466

帖子

2100

積分

五星貝殼精英

新手上路(初級)

Rank: 4

積分
2100
130
xu3331 發表於 2011-5-18 23:29 | 只看該作者
其實楞嚴經第六卷末,佛陀已有「清靜明誨」。共有4條:戒淫、斷殺生、戒盜、斷妄。
第一條便是「戒淫」,有男女,便有生;有生,便有死........如此永遠無法脫離輪迴。
由此也可懂得為何阿彌陀佛的極樂世界沒有女人,往生的女人轉女身為男身。也可懂得為何出家人不得有男女之情。

順便請教諸位師兄,雙修英文或法文怎麼說?
樂天知命, 隨遇而安。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043

主題

1萬

帖子

7532

積分

四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7532
131
chico 發表於 2011-5-18 23:50 | 只看該作者
本帖最後由 chico 於 2011-5-18 23:56 編輯

回復 jiandao 129樓 的帖子

適合你的次第,並不一定適應所有人。拿自己的藥方給人治病,也會治死人的。
你戒行,我戒心,各有各自的對治方法。你憑什麼說不按你的方法,我就錯了?辯析名相不是為了死在文句下,是為了修正自己。
日知而智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207

主題

4452

帖子

2541

積分

六星貝殼精英

Rank: 4

積分
2541
132
jiandao 發表於 2011-5-19 00:08 | 只看該作者
chico 發表於 2011-5-18 10:50
回復 jiandao 129樓 的帖子

適合你的次第,並不一定適應所有人。拿自己的藥方給人治病,也會治死人的。
...

釋尊教誨,腳踏實地;不辯次第,一步登天。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043

主題

1萬

帖子

7532

積分

四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7532
133
chico 發表於 2011-5-19 00:26 | 只看該作者
回復 jiandao 132樓 的帖子

等你懂了佛法里常說的「次第「是什麼意思,再跟我談次第。
日知而智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207

主題

4452

帖子

2541

積分

六星貝殼精英

Rank: 4

積分
2541
134
jiandao 發表於 2011-5-19 00:28 | 只看該作者
chico 發表於 2011-5-18 11:26
回復 jiandao 132樓 的帖子

等你懂了佛法里常說的「次第「是什麼意思,再跟我談次第。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39

主題

4119

帖子

1297

積分

二星貝殼精英

Rank: 4

積分
1297
135
信仰平等 發表於 2011-5-19 01:49 | 只看該作者
法句經故事集記載周利盤特搓揉布塊就領悟了佛法,隨後證果。什麼次第不次第的?次第不是必不可少的,而是因人而異的。把次第絕對化是本本主義、教條主義的書獃子作法。
自助者天助之.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207

主題

4452

帖子

2541

積分

六星貝殼精英

Rank: 4

積分
2541
136
jiandao 發表於 2011-5-19 01:59 | 只看該作者
信仰平等 發表於 2011-5-18 12:49
法句經故事集記載周利盤特搓揉布塊就領悟了佛法,隨後證果。什麼次第不次第的?次第不是必不可少的,而是因 ...

OK, let's to be a "布"獃子.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043

主題

1萬

帖子

7532

積分

四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7532
137
chico 發表於 2011-5-19 03:53 | 只看該作者
本帖最後由 chico 於 2011-5-19 04:02 編輯

回復 信仰平等 135樓 的帖子

這小表弟,不懂理則頓悟,事則漸修。梯次是在修證的功夫上,不在見地上。如同我們讀書,要一年一年的讀,一個課一課的上。
他們認死了,身、語犯戒才算犯戒, 對我說的持戒的關鍵在心,比較抵觸。片面地理解為起心動念違反戒律就是犯戒。這是他們一直反對的說法。所以就翻來覆去批駁。一會是我的邏輯錯誤,一會是知見錯誤,過一會老虎吞天。
日知而智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39

主題

4119

帖子

1297

積分

二星貝殼精英

Rank: 4

積分
1297
138
信仰平等 發表於 2011-5-19 04:15 | 只看該作者
他就是跟著瞎起鬨,其實他只懂變形喬法。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39

主題

4119

帖子

1297

積分

二星貝殼精英

Rank: 4

積分
1297
139
信仰平等 發表於 2011-5-19 04:27 | 只看該作者
jiandao 發表於 2011-5-19 01:59
OK, let's to be a "布"獃子.

耶穌說:凡看見婦女就動淫的, 這人心裡已經與她姦淫了。

耶穌都明白身和意之間並沒有截然兩分的界限,你卻不明白,枉做耶穌的弟子了。
自助者天助之.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207

主題

4452

帖子

2541

積分

六星貝殼精英

Rank: 4

積分
2541
140
jiandao 發表於 2011-5-19 04:34 | 只看該作者
信仰平等 發表於 2011-5-18 15:27
耶穌說:凡看見婦女就動淫念的, 這人心裡已經與她犯姦淫了。

耶穌都明白身和意之間並沒有截然兩分的界 ...

體系、邏輯都不同。十戒本來就是意、行同時要求,而釋尊教誨從戒定慧三方面修行。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7-22 00:32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