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樓主: Dhammapala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走出彌陀的光環

[複製鏈接]

207

主題

4452

帖子

2541

積分

六星貝殼精英

Rank: 4

積分
2541
121
jiandao 發表於 2011-4-4 03:42 | 只看該作者
本帖最後由 jiandao 於 2011-4-3 15:09 編輯
chico 發表於 2011-4-3 08:43
回復 jiandao 119樓 的帖子

別人罵凈土宗歷代祖師大德,有他的目的。你不要人云亦云,最好給自己、 自己 ...


多謝仁兄提醒。我上帖說的是有些不過腦子。

念佛靜心,如果得法,應該是可以稍息浮躁,有利身心。

我上帖那麼說,可能更多是我自己的體會。正像我以前說的,我可能和釋尊教授的安那般那法門,以及天台的六妙法門,比較投緣,多少有所受益。

當然,如果Dhammapala兄是說凈土「歷代祖師大德們把「念」佛導入了「唸」佛的方向,完全扭曲了本經的原意。」,事實上,從釋尊原初教誨的角度看,也不無道理。

咱們幾個交流這麽久了,我希望我把自己的意思說清楚了---我認為,釋尊在印度種姓鴻溝天差地別的社會環境下,堅持「眾生平等」,比現在的大多數印度人都~~~,的確是人格偉大,人性光輝堪比日月。釋尊教誨,如果人們不走極端,的確可以給慾壑難填的人類帶來「清涼安樂」,功德無量。歷代祖師大德們在他們自己所處的因緣中,闡發他們對佛法的理解,也是負起了他們自己的擔當,功在當時,利在千秋,值得敬重景仰,對於他們當時因著教化的方便而給後人留下的歷史迷霧,我們似乎更應該多加理解而不是求全責備。當然這麼說,不是食古不化,而是提醒我們要以先賢為楷模,負起我們自己的擔當---在資訊充足的條件下,對佛法歷史有所辨析,似乎就應該是我們的擔當。總體來說,我覺得Dhammapala兄就是在這麼做,這是我對他敬重的原因。

再謝仁兄。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043

主題

1萬

帖子

7532

積分

四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7532
122
chico 發表於 2011-4-4 07:55 | 只看該作者
本帖最後由 chico 於 2011-4-4 07:56 編輯

如果「考證」能驗證佛法的真偽,六道輪迴是沒有科學證據的。因果報應也沒有。佛法豈不是「無稽之談」了
日知而智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207

主題

4452

帖子

2541

積分

六星貝殼精英

Rank: 4

積分
2541
123
jiandao 發表於 2011-4-4 11:32 | 只看該作者
本帖最後由 jiandao 於 2011-4-4 04:30 編輯

如果食古不化,沒有擔當,佛法就一定是「無稽之談」!而且毫無價值和用處!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29

主題

3131

帖子

1168

積分

一星貝殼精英

Rank: 4

積分
1168
124
 樓主| Dhammapala 發表於 2011-5-5 21:09 | 只看該作者
                                                        二十九、十方諸佛

經文第十段到第十五段:

    「舍利弗!如我今者,讚歎阿彌陀佛不可思議功德之利,東方亦有阿閃鞞佛、須彌相佛、大須彌佛、須彌光佛、妙音佛,如是等恆河沙數諸佛,各於其國出廣長舌相,遍覆三千大千世界,說誠實言。汝等眾生,當信是稱讚不可思議功德一切諸佛所護念經。」

    「舍利弗!南方世界,有日月燈佛、名聞光佛、大焰肩佛、須彌燈佛、無量精進佛,如是等恆河沙數諸佛,各於其國出廣長舌相,遍覆三千大千世界,說誠實言。汝等眾生,當信是稱讚不可思議功德一切諸佛所護念經。」

    「舍利弗!西方世界,有無量壽佛、無量相佛、無量幢佛、大光佛、大明佛、寶相佛、淨光佛,如是等恆河沙數諸佛,各於其國出廣長舌相,遍覆三千大千世界,說誠實言。汝等眾生,當信是稱讚不可思議功德一切諸佛所護念經。」

    「舍利弗!北方世界,有焰肩佛、最勝音佛、難沮佛、日生佛、網明佛,如是等恆河沙數諸佛,各於其國出廣長舌相,遍覆三千大千世界,說誠實言。汝等眾生,當信是稱讚不可思議功德一切諸佛所護念經。」

    「舍利弗!下方世界,有師子佛、名聞佛、名光佛、達摩佛、法幢佛、持法佛,如是等恆河沙數諸佛,各於其國出廣長舌相,遍覆三千大千世界,說誠實言。汝等眾生,當信是稱讚不可思議功德一切諸佛所護念經。」

    「舍利弗!上方世界,有梵音佛、宿王佛、香上佛、香光佛、大焰肩佛、雜色寶華嚴身佛、娑羅樹王佛、寶華德佛、見一切義佛、如須彌山佛,如是等恆河沙數諸佛,各於其國出廣長舌相,遍覆三千大千世界,說誠實言。汝等眾生,當信是稱讚不可思議功德一切諸佛所護念經。」


本經作者用了將近三分之一的篇幅,煞有其事地請出了東、南、西、北、下、上,六方諸佛,其實也就是四方四維加上、下二方共為十方諸佛,來為他的作品做見証。您千萬不要因為他這麼隆重和再三叮嚀,就以為佛陀真的跟舍利弗尊者講過「十方諸佛」的故事。那是大乘初興的時代裡,誰也不輸誰,大家一齊來創作比賽的結果。大眾部首先發明說:「青眼如來……在光音天」,末派又接著推出「東方七恆河沙佛土,有佛名奇光如來。」法藏部跟著說:「東北方有難勝佛」。說出世部說:「東方有Mrgapatiskandha……等佛,南方有Anihata…等佛,西方有Ambara佛,北方有purnacandra佛。」就這樣,十方諸佛並出的思潮,引發了新興的大乘信仰。正量部在本經裡就洋洋洒洒地列舉了六方恆沙諸佛,並利用此經廣為宣導,唯恐在新時代的潮流裡落後了。在繁華進步的商城裡,思想眼界都要時髦,那肯謹守世尊的教導。後來的覺音論師,清淨道論的作者,評論「十方世界有佛說」時,罵得好:「那純屬大眾部的主觀偏見」。

如果本經作者除了基於文藝創作,而搜集或創作出這許多佛名之外,另一個可能就是定境中所見的光景了。前面說過,修習禪定的行者可先以十遍處或十隨念之一,作為預備禪思的方便,正確的術語叫做「業處」。例如先以「佛陀」做為 prikama─預備業處,慢慢地心意平靜到某個程度,那個做為預備業處的「佛陀」,就不知不覺地消失不見了,取而代之的是光明的境相,這光明是可以擴大的,就成了無量光。這時候,心意已經很容易產生種種幻相(Nimitta)了,如果本經的作者不會處理的話,他可能在這時候又想起自己所憶念的「佛陀」怎麼不見了?於是「無量光佛」的幻相就栩栩如生地出現在他面前了,這就是禪者面向西方,第一個出現的無量光佛─阿彌陀佛了。然後就像旋轉萬花筒一般,十方諸佛就陸續顯相了。他真的看到了自己心目中的十方諸佛,但是是「虛擬實相」呢?還是「虛擬虛相」呢?根據阿羅漢的教導來作判斷,這是充滿危險的虛擬虛相,因為他處理境相的方式錯了,他根本還沒有讓心意平靜到足以進入「有分心」的狀態,就開始大作文章了。更何況「有分心」還只是認識心意最初的狀態而已,如果耽溺在這個極樂的境界裡,仍然是錯的,仍然對解脫起不了作用的。必須以「大念住」和「大智慧」並肩再進擊,才能徹底摧毀煩惱的。所以說,即使本經是依作者的定境,忠實地撰寫出來的,那還是「虛擬虛相」罷了。有關「虛擬虛相」,可以回頭翻閱本書「親見彌陀、觀音」那一章。

比較建設性的看法應該是,在「第三禪」的極樂世界裡,請注意這裡已經是色界裡的梵天境界了,這時候的心境是以「四梵住」裡的「慈心無量」最為殊勝了。我們寧可相信,本段經文的寓意乃是勸勉禪定行者,在第三禪的境界裡要加強修持無量的慈心,讓它遍滿東方、南方、西方、北方,乃至上、下無量無邊的虛空界。而各方位裡的恆沙諸佛,正是無量慈心的代表。您認同這樣的寓意嗎?建議您不妨精讀有關修習禪定和四梵住的原始聖典,例如,雜阿含經第743經;相應部覺支相應第54經,就會瞭解作者的用心了。
清涼安樂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39

主題

4119

帖子

1297

積分

二星貝殼精英

Rank: 4

積分
1297
125
信仰平等 發表於 2011-5-6 05:45 | 只看該作者
簡道兄已經走出了佛陀的光環,不知道Pala 兄啥時走出佛陀的光環?

這篇見證和前佛教徒脫離佛教皈依基督教的見證平分秋色。鑒定完畢。
自助者天助之.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39

主題

4119

帖子

1297

積分

二星貝殼精英

Rank: 4

積分
1297
126
信仰平等 發表於 2011-5-6 06:36 | 只看該作者
人有兩件事情難捨難斷,首先是色,其次是肉。 可以理解,人之常情。所以人家Pala兄想留著性能力而且吃肉很正常。
自助者天助之.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39

主題

4119

帖子

1297

積分

二星貝殼精英

Rank: 4

積分
1297
127
信仰平等 發表於 2011-5-6 06:39 | 只看該作者
簡道兄, 請你幫個忙,寫篇「 走出佛陀的光環」引導Pala兄走進耶穌的光環。
自助者天助之.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29

主題

3131

帖子

1168

積分

一星貝殼精英

Rank: 4

積分
1168
128
 樓主| Dhammapala 發表於 2011-5-6 06:43 | 只看該作者
對許多人來說,真相是殘酷的,也是難以面對的。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39

主題

4119

帖子

1297

積分

二星貝殼精英

Rank: 4

積分
1297
129
信仰平等 發表於 2011-5-6 06:44 | 只看該作者
走出彌陀的光環是對的,佛相再好也是相,用佛相來取代其它的相以後就是佛相也要舍離,舍至無可舍。
自助者天助之.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39

主題

4119

帖子

1297

積分

二星貝殼精英

Rank: 4

積分
1297
130
信仰平等 發表於 2011-5-6 06:49 | 只看該作者
對於你來說,信基督教是最好的,隨便什麼肉都可以吃,管它三凈五凈不凈的。
自助者天助之.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39

主題

4119

帖子

1297

積分

二星貝殼精英

Rank: 4

積分
1297
131
信仰平等 發表於 2011-5-6 06:54 | 只看該作者
回復 Dhammapala 128樓 的帖子

所言極是, 真相是殘酷的,你拜偶像,是要下地獄的。也許你難以面對,但真相總是刺痛人心的。希望你快快皈依耶穌。
自助者天助之.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39

主題

4119

帖子

1297

積分

二星貝殼精英

Rank: 4

積分
1297
132
信仰平等 發表於 2011-5-6 06:56 | 只看該作者
說句心裡話,你的所作所為特別像福音派基督徒,你皈依耶穌后肯定是個出色的宣教士。
自助者天助之.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207

主題

4452

帖子

2541

積分

六星貝殼精英

Rank: 4

積分
2541
133
jiandao 發表於 2011-5-6 13:46 | 只看該作者
信仰平等 發表於 2011-5-5 17:39
簡道兄, 請你幫個忙,寫篇「 走出佛陀的光環」引導Pala兄走進耶穌的光環。

你呀,就知道瞎咋呼,分享點資料,以理服人不好嗎?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39

主題

4119

帖子

1297

積分

二星貝殼精英

Rank: 4

積分
1297
134
信仰平等 發表於 2011-5-6 14:02 | 只看該作者
你咋和在他信出沒的」分享「那麼像啊。

你那篇見證啥時寫出來啊?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207

主題

4452

帖子

2541

積分

六星貝殼精英

Rank: 4

積分
2541
135
jiandao 發表於 2011-5-6 15:01 | 只看該作者
信仰平等 發表於 2011-5-6 01:02
你咋和在他信出沒的」分享「那麼像啊。

你那篇見證啥時寫出來啊?

你啊,對文字風格太不敏感~~~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39

主題

4119

帖子

1297

積分

二星貝殼精英

Rank: 4

積分
1297
136
信仰平等 發表於 2011-5-6 19:42 | 只看該作者
我是說你們倆都是把「分享」這個詞掛在嘴邊,動不動就讓人跟你分享什麼。
自助者天助之.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39

主題

4119

帖子

1297

積分

二星貝殼精英

Rank: 4

積分
1297
137
信仰平等 發表於 2011-5-6 21:45 | 只看該作者
Pala兄不要到處攻擊大乘佛教,挑起紛爭了。歇歇吧。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29

主題

3131

帖子

1168

積分

一星貝殼精英

Rank: 4

積分
1168
138
 樓主| Dhammapala 發表於 2011-5-6 21:51 | 只看該作者
                                                          三十、不退轉

接下來的第16段和17段,已經沒有必要再摘錄全部經文了,因為大部份的名相和觀念都已經解說過了。如果十方諸佛的名字都是新興教派的新主張,當然就會越說越神奇了─甚至只要聽到諸佛的名字,這些善男子、善女人都會得到一切諸佛的護念。連「皈依」、「相信」、「唸佛」都不必了,只要聽到「佛名」就行了,甚至還可以不退轉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呢?

這兩段歸納起來,本經作者總共提出五種方便,可以得到不退轉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摘列如下:

1.聞是經受持者。

2.聞諸佛名者。

3.已發願欲生阿彌陀佛國者。

4.今發願欲生阿彌陀佛國者。

5.當發願欲生阿彌陀佛國者。


我們辜且不談這些神奇的方法是否具有可行性,其實我們已經再三說過了,「發願」只是一個引導而已,算不得是個方法的。我們先來檢驗目標─不退轉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看它有沒有問題。如果連這個主題都有問題了,我們就不必再討論上述所摘列的五個子題了。

什麼叫做「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呢?那就是「無上等正覺」的意思,也就是佛陀的九項功德名號之一。整句話就是說「不退轉於成為無上等正覺者」,簡單地說就是「不退轉於成佛之道」。「成佛」正是新興大乘教派的共同願望,卻不是佛陀的教導。遍讀巴利和梵文系統的南北傳聖典,都沒有聽說佛陀教導弟子成佛的,我們已經在「皆是阿鞞跋致」那一章裡說得很清楚了─那是不合邏輯的。那麼到底有沒有「成佛之道」呢?當然是有的,否則「過去諸佛」、「現在佛」及「未來諸佛」怎麼能成佛?那麼什麼是「成佛之道」呢?概要地說,那就是生生世世不斷地追求真理,不斷地嘗試錯誤與失敗,直到自行證知四聖諦而獲得解脫涅槃為止,至於為什麼能夠無師自通而自行證知四聖諦呢?卻是不可思議的。探詢具體的成佛之道,是不是佛陀都要出生在王家呢?是不是都要結婚生子後才出家呢?是不是都要先拜外道為師呢?是不是都要先修習禪定到達「非想非非想定」呢?是不是都要經過六年苦行呢?是不是都要坐在菩提樹下,夜睹明星成道呢?究竟是什麼樣的具體因緣讓佛陀發現了「四聖諦」呢?……不知道,一連串的具體「成佛之道」都是不知道,因為「成佛」實在是一件不可思議的事,世間稀有的事,彌足珍貴的事。您可別說佛陀是以「八正道」的方法証成佛果的,因為在佛陀成佛之前,這世間並沒有人發現「四聖諦」,當然也就沒有「道跡」可以追隨,而是佛陀發現「四聖諦」並且把它教給我們的。既然如此,我們已經知道了「四聖諦」,為什麼又要輪迴千生萬世去自行發現四聖諦—成佛呢?我們只要實踐「八正道」就可以獲得跟佛陀一樣的解脫、涅槃。佛陀用了不知道多少個生生世世的努力,嘗試了多少的錯誤和失敗,終於在不可思議的因緣下証成了佛果,而我們卻輕而易舉地學到了「八正道」,就在今生今世,最多七次人天往返,我們就可以証得相同的解脫、涅槃,一如過去2500多年來的聖弟子們一般。您看,做為佛陀的聲聞弟子有多麼殊勝、幸運。為什麼要被「成佛」的標籤所迷惑呢?那隻說明了您對「苦」聖諦並不瞭解,捨不得離開世間,寧願千生萬世的輪迴,直到有一天,「四聖諦」完全消失了,再以不可思議的方式去證知四聖諦─成佛。請問什麼時候「四聖諦」會消失呢?不知道。請問要消失多久,才有第二個佛陀再發現它呢?不知道。據說(不可盡信)下一位佛陀名叫彌勒,大約要56億年後才成佛。那能不能夠輪到您呢?不知道。什麼時候輪到您呢?不知道。為什麼您要選擇一連串「不知道」的等待,而把當下就可以知道的「四聖諦」擺在一邊呢?難道您對解脫、涅槃毫不在意,只在乎一個頭銜─佛陀嗎?

所以,公元初年,新興的大乘教派所主張的「成佛」觀念,並非佛陀的教導,因為成佛是不可思議的,沒有具體可行的方法可以遵循。如果要56億年才出現一位佛陀的話,那這個方法就沒有普遍性和重複性,成就的機率太低了─56億年有多少有情眾生在此生滅,卻只有一個佛陀出現,我們不認為這樣的觀念有宣說的價值。我們所需要的方法是「世尊善巧地解說正法,當下即可親見法義,遠離種種熾熱的燃燒;不需要等待特殊的時節,即可走入正法中來,就自己的身心加以觀察思惟,智者自當瞭解正法的殊勝。」只要我們得到了「八正道」就再也不退轉於解脫道了。與其把寶貴的時間用於前述五個方便,不斷地受持、聞名、發願,不如趕快力行「八正道」,斷除三結—身見、戒禁取見、疑法,早日「得道」,必可達到「不退轉」的境界。
清涼安樂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043

主題

1萬

帖子

7532

積分

四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7532
139
chico 發表於 2011-5-6 22:15 | 只看該作者
回復 信仰平等 137樓 的帖子

曾經看到過什麼地方說過,證得初果的羅漢就不會攻擊大乘佛法了。
我們這些凡夫永遠是---是非人我。
日知而智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39

主題

4119

帖子

1297

積分

二星貝殼精英

Rank: 4

積分
1297
140
信仰平等 發表於 2011-5-6 23:18 | 只看該作者
回復 chico 139樓 的帖子

不過完全可以理解。 因為現在南傳佛教受到北傳佛教很大影響,尤其在素食主義方面。緬甸都出現了素食主義的上座部佛教僧團。主張雜食的僧團受到很大衝擊,生存空間越來越小。人家爭取自己的生存權利,沒什麼不可以的。 既然北傳佛教在世界上,尤其在西方處於強勢地位,就讓讓南傳吧。畢竟是一家人。

我嘴太損了,造了無數口業。向你老兄學習。
自助者天助之.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7-29 21:41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