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樓主: 新鮮人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方舟子惡鬥肖傳國始末

[複製鏈接]

1萬

主題

3萬

帖子

6萬

積分

貝殼光輝歲月

倍可親決策會員(19級)

Rank: 6Rank: 6

積分
60345
121
 樓主| 新鮮人 發表於 2010-10-3 08:20 | 只看該作者
本帖最後由 新鮮人 於 2010-10-4 06:42 編輯

所以說,吳瑞和Kaiser 的那篇1968 年論文到底是不是測定DNA 序列之始,尚待科學史專家們的認定。不
過,就算它最後真的被「正式認定」了,它到底是個什麼等級的「成就」,也還是不得而知。這是因為,
在科技史上,類似這樣的研究起點可以說是數不勝數,人們更為關注的是誰最先到達終點,而不是誰最先
起跑。比如,世界上最先分析胰島素蛋白質序列的人是約翰·霍普金斯大學的H. Jensen 和E. A. Evans,他
們在1935 年鑒定了胰島素N 端第一個氨基酸是苯丙氨酸;十年後,Sanger 測定了出了這個蛋白質的第二個
氨基酸。而要測定胰島素的全部序列,又花了Sanger 十年的時間(Sanger, 1988)。1958 年,諾貝爾化學
獎被Sanger 獨享,就是因為他在世界上首先測定了胰島素的全部序列。至今,還有幾個人知道誰是「第一
個測定胰島素順序」的人呢?就算記得,那又能怎樣呢?
(2)、「引物延伸」:上帝的發明
其實,lambda DNA 末端的12 個鹼基序列直到1971 年才被吳瑞全部、準確地測出(Wu & Taylor, 1971) 。
這篇論文後來被吳瑞認作是首次使用引物延伸方法來進行測序,它也是饒毅列舉的兩篇吳瑞論文之一,被
用來證明「1971 年,吳瑞將引物延伸(primer extension)用於DNA 測序,成為Sanger 測序法之重要一步」,
「1971 年吳瑞的引物延伸,是測序的一個關鍵步驟,給獎是可以的」。其實,饒毅不僅沒有閱讀這篇論文,
他這個中國科學院自然科學史研究所的「名譽教授及兼職導師」甚至對引物延伸的歷史本身都一無所知。
原來,在這篇發表於1971 年5 月的論文中,吳瑞等人不過就是利用DNA 聚合酶和核苷酸來補足lambda 基
因組DNA 中自然存在的粘性末端。所謂「粘性末端」,就像是兩條鐵軌中有一條短了一小截;而吳瑞當時
所做的工作,類似將那條短軌延長,使兩條鐵軌長度相同:那條長軌相當於模板,那條短軌相當於「引
物」。實際上,那個「引物」與人們現在所說的「引物」並不是相同的概念。現在所謂「引物」,一般是
指通過化學方法合成的小片段單鏈DNA,它能夠通過鹼基互補與模板DNA 結合。而所謂「引物延伸」,
就是DNA 聚合酶根據模板的序列,在引物的末端鏈接新的核苷酸。(見下圖)。
圖24. 在DNA 聚合酶作用下的引物延伸
(Motea & Berdis, 2009)
其實,吳瑞在這篇文章中所使用的方法與他一年前所使用的方法(Wu, 1970),與他和Kaiser 在1968 年
「第一個測定DNA 順序」時所使用的方法,並無本質上的不同。那麼,吳瑞為什麼沒有把自己發明「引物
延伸」方法的時間上推到1970 年或1968 年呢?
原來,Arthur Kornberg 在五十年代發現DNA 聚合酶時,注意到這個酶的反應底物中必須有DNA,他並且
研究了底物DNA 到底是起什麼作用:是用來複制新鏈的模板,還是用來延伸舊鏈的引物?在諾貝爾獎講演
時,Arthur Kornberg 這樣說:
「當所有的四種核苷酸都存在,但卻沒有DNA時,合成反應不能發生。這種對DNA的需求到底是怎
么回事呢?DNA到底是在起類似肝糖合成中的引物作用,還是起指導合成自我拷貝的模板作用?我
們有相當的理由相信是後者……」(When all four triphosphates are present, but when DNA is omitted,
no reaction at all takes place. What is the basis for this requirement? Does the DNA function as a primer in
the manner of glycogen or does it function as a template in directing the synthesis of exact copies of itself?
We have good reason to believe that it is the latter……)。(Kornberg, 1960)。
Kornberg 當時還畫了一張圖,顯示DNA 聚合酶合成DNA 是以一條鏈為模板,在另一條鏈的3』末端連接核
苷酸。(見下圖)。
圖 25. Arthur Kornberg1959 年在諾貝爾講演中所使用的一個圖
這個圖顯示作為模板-引物的DNA 在DNA 聚合酶的作用下合成DNA:
「it adds the particular purine or pyrimidine substrate which will form
a hydrogen-bonded pair with a base on the template.」
其中右側的DNA 為模板,左側的為引物。箭頭指示新鏈合成的方向。
(Kornberg, 1960)
這實際上就是吳瑞實驗室一直做到1971 年的「引物延伸」反應。也就是說,當吳瑞和Kaiser 在1968 年
「第一個測定DNA 順序」時,「引物延伸」反應已經被發現了至少十年,人們在試管中也一直在做這樣的
試驗。
事實是,就在吳瑞到Kaiser 的實驗室工作之前,Kaiser 剛剛完成了一項重要的研究:他運用「引物延伸」
技術不僅證明了噬菌體lambda 基因組的粘性末端為其侵染性所必需,而且他還證明了這個粘性末端的結構
是5』末端突出。看看他們文章中的一個圖示:
圖 26. 根據DNA 聚合酶催化的引物延伸反應推測噬菌體lambda 基因組的末端結構
圖中實線為基因組DNA,虛線為DNA 聚合酶新合成的DNA。合成的方向均為從5』端到3』端。
(Strack & Kaiser, 1965)
所以說,吳瑞在1968 年根本就不可能說自己發明了「引物延伸」方法。
(3)、引物概念之更新
那麼,吳瑞為什麼在後來又要說自己發明了「引物延伸」技術,並且把發明的時間定在1971 年呢?這是因
為,在1968-1971 年間,「引物」的概念發生了根本性的變化。
前面提到,在Kornberg 的最初觀念之中,引物和模板實際上是二位一體的東西:雙鏈DNA 中,一條鏈是模
板,另一條鏈是引物。所以,在1968 年以前,Kornberg 一直把作為底物的DNA 籠統地稱為「引物」或
「模板-引物」。他當時沒有考慮這樣一個問題:當只有模板DNA 而沒有引物時,DNA 合成是如何被聚合
酶「起始」(initiate)的。
按道理說,Kornberg 乃是罕見的科學天才,他為什麼對這麼簡單的問題都沒有想到呢?2000 年,82 歲的
Kornberg 根據自己的經驗總結出了科學研究中的「十誡」(Kornberg, 2000),其中的兩誡都與試劑的純度有
關:「DO NOT WASTE CLEAN THINKING ON DIRTY ENZYMES」;「DO NOT WASTE CLEAN ENZYMES
ON DIRTY SUBSTRATES」(別讓混雜的酶浪費清晰的思維。別讓骯髒的底物浪費乾淨的酶。)那麼,
Kornberg 的這個「十誡」是怎麼來的呢?
原來,Kornberg 的立身之本就是在1955 年發現了大腸桿菌的DNA 聚合酶(現在稱為 E. coli DNA
polymerase I)。因為這個發現,他先是在1957 年當選美國科學院院士,兩年後又獲得諾貝爾醫學獎。他
在華盛頓大學(即饒毅當了十年「博士生導師」的那個大學)的實驗室也被他幾乎連鍋端到了斯坦福大學。
1967 年,經過十年的摸索,Kornberg 的實驗室終於合成了具有生物活性的X174 基因組。這個消息在西方
世界掀起了巨大的波瀾。美國總統約翰遜親自給Kornberg 打電話表示祝賀,美國媒體更是把它稱為在試管
內創造了生命(「creation of life in the test tube」)。這大概是Kornberg 名譽的頂峰。也就是說,不僅他本人,
而且全世界都相信,他發現的DNA 聚合酶是用於DNA 複製的酶。
但是,在這巨大的榮譽聲浪之下,卻有一小股暗流悄悄地浮了上來。原來,他們用來作為模板的DNA
(X174 的基因組)是單鏈的,現在看來,在沒有引物存在的情況下,DNA 聚合酶是不可能對它進行複製
的。可是,Kornberg 當時卻做到了這一點。這是怎麼回事呢?原來,他們在試管中加入了少許煮沸的大腸
桿菌提取物。他們知道,沒有這個提取物,聚合反應就不能發生;但是,他們卻不知道這個提取物在起什
么作用(Goulian & Kornberg, 1967)。
那麼,這個提取物到底在起什麼作用呢?這個問題直到一年後才得到明確的解答。1968 年,那個與
Kornberg 一起合成X174 病毒DNA 的Mehran Goulian 單槍匹馬發表了兩篇論文,其主要結論就是,那個不
可或缺的提取物之所以能夠引發DNA 聚合反應,乃是因為其中含有寡聚核苷酸,它們在起「引物」的作用
(Goulian, 1968a, 1968b)。
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

海納百川,  有容乃大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萬

主題

3萬

帖子

6萬

積分

貝殼光輝歲月

倍可親決策會員(19級)

Rank: 6Rank: 6

積分
60345
122
 樓主| 新鮮人 發表於 2010-10-3 08:20 | 只看該作者
本帖最後由 新鮮人 於 2010-10-4 06:43 編輯

問題是,早在五十年代末,Kornberg 就曾用X174 的基因組當做DNA 聚合酶的「引物」(即引物-模板複合
體),並且一直能夠得到陽性的結果。為什麼到了六十年後期,卻要在試管中另加真正的「引物」呢?現
在看來,他們當時或者是使用了「混雜的酶」,或者是使用了「骯髒的底物」。也就是說,當年雖然他們沒有
特意向反應試管中加引物,但引物卻存在於試管之中。也就是因為這些「混雜的」、「骯髒的」東西,浪
費了Kornberg 的「清晰的思維」,使「引物」這個問題遲至1968 年才得到解決,並且不是由他的實驗室
解決的(Mehran Goulian 當時已經到芝加哥大學任職)。
除了發現DNA 聚合酶需要引物才能夠起始DNA 的複製之外,引物在DNA 生物合成中的重要性還由於
「岡崎片段」(Okazaki fragment)的發現而益發明顯。後來證明,每個岡崎片段都需要一小段RNA 作為
引物,否則DNA 聚合酶就無法工作。(Ogawa & Okazaki, 1980)。
也就是說,在1968 年以後,不僅「引物」在DNA 合成過程中的真正價值得到了重新認識,就連「引物」
的概念也發生了重大的變化。在此之前,引物不過是雙鏈DNA 中的一條鏈而已;在此之後,引物一般是指
在生物合成DNA 中起「起始」作用的小片段寡聚核苷酸。
在作於九十年代的回憶文章中,吳瑞一再說自己當初(1965-1966 年左右)之所以選擇噬菌體的粘性末端
來做「引物延伸」,是因為它們是最好的模板-引物系統,因為當時Kornberg 在1957 年的一個講座中就已
經明確了「大腸桿菌DNA 聚合酶合成DNA 需要引物」(「I decided to label a specific region of DNA by
adopting a primer-extension approach making use of Escherichia coli polymerase I which, as shown by A.
Kornberg, is dependent on a primer as well as a template. 」見:Wu, 1994)。這顯然有「追認」的意味。事實
是,在1968 年之前,Kornberg 對引物根本就沒有那樣深的認識。比如,在1961 年出版的Enzymatic
Synthesis of DNA 中,Kornberg 還對primer 的本質感到困惑不解(Kornberg , 1961, p33)。直到1968 年2
月,Kornberg 還在說他們如何只用DNA 聚合酶、核苷酸和單鏈DNA 模板就能夠在試管中複製病毒的基因
組——他既不提那個細菌提取物的作用,也沒提引物的作用(Kornberg, 1968)。即使是在1968 年6 月,
也就是在冷泉港實驗室當年的分子生物學研討會上,Kornberg 還在發出這樣的疑問:「Does DNA
polymerase initiate new strands?」(Englund et al., 1968)。可是,到了1974 年,他卻在自己的專著「DNA
Synthesis」中花了三頁的篇幅來講解不同的模板-引物類型(Kornberg, 1974, pp58-60)。
(4)、「引物延伸」:生物技術
隨著引物概念的日益明確,引物功能的重新認識,再加上DNA 化學合成方法的日益完善,到了1970 年前後,
將自然界中存在的「引物延伸」現象用於生物學研究的想法也就應運而生了。比如,在1970 年7 月,《自
然》雜誌發表了一篇來自Har Gobind Khorana 實驗室的論文,其中有這樣一段話:
「Unpublished experiments by two of us have given encouraging results on the use of DNA polymerase for
replication of the gene in the presence of suitable primers.」(未發表的試驗結果表明,在適當引物存在
的情況下,利用DNA 聚合酶來複制基因是可能的。)
1971 年3 月,Khorana 等人在《分子生物學》雜誌上發表了另一篇論文,在文章的結尾,他們詳細描述了
利用一對引物合成DNA 片段的方法,其原理與12 年後Kary Mullis 發明的PCR 幾乎完全一樣:
「The principles for extensive synthesis of the duplexed tRNA genes which emerge from the present work
are the following. The DNA duplex would be denatured to form single strands. This denaturation step
would be carried out in the presence of a sufficiently large excess of the two appropriate primers. Upon
cooling, one would hipe to obtain two structures, each containing the full length of the template strand
appropriately complexed with the primer. DNA polymerase will be added to complete the process of repair

replication. Two molecules of the original duplex should result. The whole cycle could be repeated, there
being added every time a fresh dose of the enzyme.」(Kleppe et al., 1971.)
那麼,Har Gobind Khorana 又是誰呢?他是1968 年諾貝爾醫學獎得主,化學合成DNA(即引物合成)的方
法主要就是他發明的。
也就是說,在吳瑞發表「引物延伸」論文(Wu & Taylor, 1971)之前兩個月,在吳瑞正式提出這個想法之
前三個月(吳瑞的Nature 論文投稿日期是1971 年6 月28 日,發表於1972 年4 月19 日,見:Wu, 1972),
別人不僅已經使用了真正的引物延伸技術,而且實際上還發明了PCR 技術。
【註:1964 年,美國橡樹嶺實驗室的科學家F. J. Bollum 利用多聚腺苷酸(polyA)為模板,寡聚胸腺嘧啶
[oligo(dT)]為引物,利用來自小牛胸腺的DNA 聚合酶催化了DNA 的複製。(Bollum, 1964)。這大
概是真正意義的「引物延伸」反應的最早報道。】
事實是,即使從利用引物延伸技術分析來DNA 序列這個角度來看,吳瑞也不是世界第一。原來,1969 年,
John Cairns——就是後來發現了「適應性突變」的那個人——發現了一個大腸桿菌突變株,在它的細胞中
根本就不存在Kornberg 發現的那個DNA 聚合酶(De Lucia & Cairns, 1969)。這說明,這個酶根本就不是
細菌生存所必需的,因此也肯定不是用來複制DNA 的。可想而知,Arthur Kornberg 的名譽受到了極大的傷
害。三十多年後,Kornberg 提及此事時,仍舊耿耿於懷(Kornberg, 2000)。萬幸的是,兩年後,1971 年,
他的一個當時不過二十三、四歲的兒子,Thomas Kornberg,接連發現了兩個新的DNA 聚合酶(分別命名
為DNA polymerase II、III),為父親挽回了面子。在Thomas Kornberg 發現了DNA 聚合酶II 之後,他的
導師、哥倫比亞大學教授Malcolm L. Gefter 與Khorana 合作,繼續研究這個酶的生物化學特性。其研究成
果之一就是證明這個酶需要引物才能夠起始DNA 的合成。在這篇論文中,他們除了繼續使用「引物延伸」
技術之外,他們所做的「Nearest neighbor analysis」實際上就是當時吳瑞實驗室測定DNA 序列的基本方法
(Gefter et al., 1972)。
第一個成功地運用化學合成引物來做DNA 序列分析的論文,來自Sanger 的實驗室(Sanger et al., 1973),
它比吳瑞的相應論文(Padmanabhan et al, 1974)早了整整14 個月。不僅如此,Sanger 利用化學方法合成的
引物測定了50 個鹼基序列,而吳瑞等人在一年後也只測定了3 個。(吳瑞實驗室在1972 年利用一個酶合
成引物做了測定DNA 序列的試驗,最多測定了8 個鹼基。見:Padmanabhan et al, 1972)。
那麼,吳瑞是不是最早提出利用引物延伸技術來測定DNA 序列的人呢?1972 年,吳瑞在一篇綜述中說:
「最近,三個實驗室各自獨立地提出了一種新的方法來測定位於DNA 分子內部的基因或功能區域的序列」。
(Wu et al., 1972)。這個所謂的新方法就是「引物延伸」方法。那麼,這三個實驗室都是誰呢?吳瑞的實
驗室當然是其中的一個,而另外兩個,一個是德國的Hans Kossel(他曾在Khorana 的實驗室工作過),另
一個就是Sanger。據Sanger 後來回憶,他在產生了使用引物延伸方法來測序的想法之後,又等了一年多的
時間,才將之付諸實踐。這是因為,他們當時自己無法合成引物,於是只好等待有相同想法的Hans Kossel
為他們合成。而這一等就是一年多。(Sanger, 1988)。由於Sanger 的PNAS 論文投稿日期是1973 年1 月,
因此可以推定Sanger 的想法產生於1971 年。這與吳瑞的想法幾乎同時產生。(吳瑞在1971 年下半年曾到
劍橋大學與Sanger 等人工作了半年。見:Wu, 1993)。
(5)、吳瑞方法與Sanger 方法之比較
那麼,饒毅說「Sanger ……在1988 年的《生物化學年評》長篇自傳、在2001 年的《自然—醫學》短文中,
都肯定了吳瑞的工作」,又是怎麼一回事呢?在1988 年的「長篇自傳」中,Sanger 是這麼「肯定了吳瑞的
工作」的:
「An obvious enzyme to choose for copying DNA was DNA polymerase, which had already been used by
Wu & Kaiser in 1969 to determine the sequence of the 『sticky ends』 of bacteriophage  . This
dodecanucleotide sequence was in fact the first bit of DNA to be sequenced.」(用於抄錄DNA 的酶,一
個明顯的選擇就是DNA 聚合酶,這個酶在1969 年[註:應為1968 年]已經被吳和Kaiser 用來確定噬
菌體的『粘性末端』了。實際上,那12 個核苷酸序列是第一個被測定的DNA 序列。)(Sanger,
1988) 。
十三年後,在《自然—醫學》短文中,Sanger 是這麼「肯定了吳瑞的工作」的:
「Wu and Kaiser published the first successful DNA sequence detailing the 『sticky ends』 of lambda in 1968.
Although the method was tedious and only applicable to the few special residues on the bacteriophage, this
was an important step. Curiously enough, their copying method employed DNA polymerase, the enzyme
used in determining the human genome, though under very different conditions.」(吳和Kaiser 在1968
年發表了第一個成功的DNA 測序工作,其內容涉及噬菌體的『粘性末端』。雖然他們的方法繁雜瑣
碎得令人卻步,並且只適用於噬菌體的少數幾個鹼基,但它卻是重要的一步。有趣的是,他們用
DNA 聚合酶來拷貝DNA,這個酶也被由於人類基因組的測序,雖然使用的條件極為不同。)
(Sanger, 2001)。
上面這兩段話說明了什麼呢?它們說明,第一,Sanger 認為,第一個成功地測定了DNA 序列的人是吳瑞和
Kaiser,而不是吳瑞自己;第二,Sanger 從來就沒有說他們的工作對自己的發明有何幫助;第三,Sanger 只
對吳瑞和Kaiser 使用DNA 聚合酶來測序感到有興趣,他根本就沒有提到吳瑞的「引物延伸」。所以說,
Sanger 的評價只是一個客觀的敘述,其中沒有絲毫「給獎是可以的」這個含義。
實際上,Sanger 的DNA 序列分析方法,除了使用DNA 聚合酶和引物之外,與吳瑞的方法再就沒有什麼相
同之處。Sanger 將聚丙烯醯胺電泳用於序列分析、利用雙去氧核苷酸(dideoxynucleotides)來終止DNA 鏈
的合成,都是他的獨家首創。而那個被吳瑞和曹育說成是吳瑞發明的「減法」,實際上在研究DNA 聚合酶
反應的早期就已經廣泛被研究者所採用。例如,在吳瑞到達Kaiser 的實驗室之前一年,Kaiser 就曾做過這
樣的試驗(見下圖)。
圖 27. DNA 聚合酶催化的引物延伸「減法」反應
在試管中,減去四種核苷酸的1-3 種,即為所謂的「減法」。
《方舟子惡鬥肖傳國始末》 第六章 阿歪
264
(Strack & Kaiser, 1965)
實際上,Sanger 在1973 年首次利用化學合成的引物來分析DNA 序列,之所以得到的結果比吳瑞實驗室高
出十倍以上,而吳瑞實驗室在一年後才得到個位數字的序列,其關鍵就在於他利用核糖核苷酸來代替脫氧
核糖核苷酸,這個思路最終發展成利用雙去氧核苷酸來終止DNA 鏈的合成。另外,Sanger 應用自己發明的
方法,在人類歷史上首次分析了一個病毒的基因組DNA 序列(5386 個鹼基)(Sanger et al., 1978)。而吳
瑞的實驗室則在Sanger 之後一年才完成了另一個病毒基因組DNA 序列的測定( 4963 個鹼基),並且,他
們使用的測序方法也不是自己的方法,而是Maxam & Gilbert 的化學降解法和Sanger 的變性聚丙烯醯胺凝
膠電泳(Yang & Wu, 1979)。至此,他們兩個實驗室之間的競賽基本結束。
(6)、小結
總而言之,吳瑞在1971 年提出用「引物延伸」來做DNA 序列分析的想法,固然有其意義,但這個想法遠
沒有達到「給獎是可以的」那種程度。實際上,吳瑞當時與世界上從事分子生物學研究的頭面人物,如諾
貝爾獎得主A. Kornberg、R. W. Holley、F. Sanger、H. G. Khorana 都有直接的交往(吳瑞在Kaiser 實驗室工
作期間,曾與Kornberg 直接交流;他在1967 年在康乃爾大學曾得到1965 年諾貝爾醫學獎得主R. W.
Holley 的直接幫助。1971 年,在劍橋大學期間,他與Francis Crick、Frederick Sanger、Max Perutz 合作。
1972 年上半年,他又曾到H. G. Khorana 的實驗室學習合成DNA。見:Wu, 1993),可是,吳瑞最終卻連
美國科學院的院士都沒有當選。實際上,不論是Kornberg,還是Khorana、Sanger,他們都沒有把「引物延
伸」技術當作自己的發明,更沒有把它當作重大發明。而我們的饒大師卻以指點江山的氣魄說:「給獎是
可以的」。這不能不讓我們發出與昏教授相同的疑問:你以為你是誰呀?
需要指出的是,筆者對吳瑞先生的學術成就十分尊敬,對他的人格更有高山仰止之嘆。但是,對一個人的
評價,必須本著實事求是的原則,不掩惡,不虛美。吳瑞先生自然無惡可掩,他對自己的工作評價過高,
很可能是出於「敝帚自珍」的人類本性,無可厚非。康乃爾大學前校長在紀念吳瑞的研討會上一再稱讚吳
瑞是一位仁者(a humanitarian,見:Ray Wu Memorial Symposium, http://www.cornell.edu/video/?VideoID=325),這就是恰如其分的評價。但是,
對他的學術地位的過分拔高、虛美、吹捧,實際上是對這樣一位仁者的大不敬,也凸顯吹捧者的狂妄、淺
薄、和別有用心。
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

海納百川,  有容乃大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萬

主題

3萬

帖子

6萬

積分

貝殼光輝歲月

倍可親決策會員(19級)

Rank: 6Rank: 6

積分
60345
123
 樓主| 新鮮人 發表於 2010-10-3 08:22 | 只看該作者
本帖最後由 新鮮人 於 2010-10-4 06:44 編輯

(7)、參考文獻
曹育:《著名美籍華人分子生物學家吳瑞教授》,《中國科技史料》1998 年 第4 期。
吳瑞:《中國旅美生化和分子生物學家的貢獻》,2002 年第1 期《科學新聞》。
饒毅:《中國科學的發展和挑戰——以生命科學論文在國際期刊上的發表為例》,《二十一世 紀》2002 年
2 月。
Agarwal KL, Büchi H, Caruthers MH, Gupta N, Khorana HG, Kleppe K, Kumar A, Ohtsuka E, Rajbhandary UL,
Van de Sande JH, Sgaramella V, Weber H, Yamada T. Total synthesis of the gene for an alanine transfer
ribonucleic acid from yeast. Nature. 1970 Jul 4;227(5253):27-34.
Bollum FJ. Chemically Defined Templates and Initiators for Deoxypolynucleotide Synthesis. Science. 1964 May
1;144(3618):560.
De Lucia P, Cairns J. Isolation of an E. coli strain with a mutation affecting DNA polymerase. Nature. 1969 Dec
20;224(5225):1164-6.

Englund PT, Deutscher MP, Jovin TM, Kelly RB, Cozzarelli NR, Kornberg A. Structural and functional properties
of Escherichia coli DNA polymerase. Cold Spring Harb Symp Quant Biol. 1968;33:1-9.
Gefter ML, Molineux IJ, Kornberg T, Khorana HG. Deoxyribonucleic acid synthesis in cell-free extracts. 3.
Catalytic properties of deoxyribonucleic acid polymerase II. J Biol Chem. 1972 May 25;247(10):3321-6.
Goulian M. Incorporation of oligodeoxynucleotides into DNA. Proc Natl Acad Sci U S A. 1968 Sep;61(1):284-91.
Goulian M. Initiation of the replication of single-stranded DNA by Escherichia coli DNA polymerase. Cold Spring
Harb Symp Quant Biol. 1968;33:11-20.
Goulian M, Kornberg A. Enzymatic synthesis of DNA. 23. Synthesis of circular replicative form of phage phi-X174
DNA. Proc Natl Acad Sci U S A. 1967 Oct;58(4):1723-30.
Gupta NK, Khorana HG. Studies on polynucleotides, XC. DNA polymerase-catalyzed repair of short DNA
duplexes with single-stranded ends. Proc Natl Acad Sci U S A. 1968 Sep;61(1):215-22.
JOSSE J, KAISER AD, KORNBERG A. Enzymatic synthesis of deoxyribonucleic acid. VIII. Frequencies of
nearest neighbor base sequences in deoxyribonucleic acid. J Biol Chem. 1961 Mar;236:864-75.
KAISER AD, HOGNESS DS. The transformation of Escherichia coli with deoxyribonucleic acid isolated from
bacteriophage lambda-dg. J Mol Biol. 1960 Dec;2:392-415.
Kaiser AD, Wu R. Structure and function of DNA cohesive ends. Cold Spring Harb Symp Quant Biol.
1968;33:729-34.
Khorana HG, Büchi H, Caruthers MH, Chang SH, Gupta NK, Kumar A, Ohtsuka E, Sgaramella V, Weber H.
Progress in the total synthesis of the gene for ala-tRNA. Cold Spring Harb Symp Quant Biol. 1968;33:35-44.
Kleppe K, Ohtsuka E, Khorana HG. Repair and replication of short synthetic DNA』s by DNA polymerase. Fed.
Proc. 1970; 29:405. (Abs.)
Kleppe K, Ohtsuka E, Kleppe R, Molineux I, Khorana HG. Studies on polynucleotides. XCVI. Repair replications
of short synthetic DNA's as catalyzed by DNA polymerases. J Mol Biol. 1971 Mar 14;56(2):341-61.
KORNBERG A. Biologic synthesis of deoxyribonucleic acid. Science. 1960 May 20;131:1503-8.
Kornberg A. The synthesis of DNA. Sci Am. 1968 Oct;219(4):64-78.
Kornberg A. Enzymatic Synthesis of DNA. John Wiley & Sons, Inc.,New York, 1961
Kornberg A. DNA Synthesis. W. H. Freeman And Company, San Francisco, 1974
Kornberg A. Ten commandments: lessons from the enzymology of DNA replication. J Bacteriol. 2000
Jul;182(13):3613-8.
Kornberg T, Gefter ML. Purification and DNA synthesis in cell-free extracts: properties of DNA polymerase II.
Proc Natl Acad Sci U S A. 1971 Apr;68(4):761-4.
Kornberg T, Gefter ML. Deoxyribonucleic acid synthesis in cell-free extracts. IV. Purification and catalytic

properties of deoxyribonucleic acid polymerase III. J Biol Chem. 1972 Sep 10;247(17):5369-75.
Motea EA, Berdis AJ. Terminal deoxynucleotidyl transferase: The story of a misguided DNA polymerase. Biochim
Biophys Acta. 2009 Jul 29. [Epub]
Ogawa T, Okazaki T. Discontinuous DNA replication. Annu Rev Biochem. 1980;49:421-57.
Padmanabhan R, Wu R. Nucleotide sequence analysis of DNA. IX. Use of oligonucleotides of defined sequence as
primers in DNA sequence analysis. Biochem Biophys Res Commun. 1972 Sep 5;48(5):1295-302.
Padmanabhan R, Jay E, Wu R. Chemical synthesis of a primer and its use in the sequence analysis of the lysozyme
gene of bacteriophage T4. Proc Natl Acad Sci U S A. 1974 Jun;71(6):2510-4.
Sanger F. Sequences, sequences, and sequences. Annu Rev Biochem. 1988;57:1-28.
Sanger F. The early days of DNA sequences. Nat Med. 2001 Mar;7(3):267-8.
Sanger F, Donelson JE, Coulson AR, Kössel H, Fischer D. Use of DNA polymerase I primed by a synthetic
oligonucleotide to determine a nucleotide sequence in phage fl DNA. Proc Natl Acad Sci U S A. 1973
Apr;70(4):1209-13.
Sanger F, Coulson AR, Friedmann T, Air GM, Barrell BG, Brown NL, Fiddes JC, Hutchison CA 3rd, Slocombe
PM, Smith M. The nucleotide sequence of bacteriophage phiX174. J Mol Biol. 1978 Oct 25;125(2):225-46.
Shi Y. Ray Wu: united we prevail. Sci China C Life Sci. 2009 Feb;52(2):130-2.
SINSHEIMER RL. The action of pancreatic deoxyribonuclease. II. Isomeric dinucleotides. J Biol Chem. 1955
Aug;215(2):579-83.
SINSHEIMER RL. A single-stranded DNA from bacteriophage phi X174. Brookhaven Symp Biol. 1959 Nov;No
12:27-34.
STRACK HB, KAISER AD. ON THE STRUCTURE OF THE ENDS OF LAMBADA DNA. J Mol Biol. 1965
May;12:36-49.
Wu R. Nucleotide sequence analysis of DNA. I. Partial sequence of the cohesive ends of bacteriophage lambda and
186 DNA. J Mol Biol. 1970 Aug;51(3):501-21.
Wu R. Nucleotide sequence analysis of DNA. Nat New Biol. 1972 Apr 19;236(68):198-200.
Wu R. Development of enzyme-based methods for DNA sequence analysis and their applications in the genome
projects. Adv Enzymol Relat Areas Mol Biol. 1993;67:431-68.
Wu R. Development of the primer-extension approach: a key role in DNA sequencing. Trends Biochem Sci. 1994
Oct;19(10):429-33.
Wu R, Kaiser AD. Mapping the 5'-terminal nucleotides of the DNA of bacteriophage lambda and related phages.
Proc Natl Acad Sci U S A. 1967 Jan;57(1):170-7.
Wu R, Kaiser AD. Structure and base sequence in the cohesive ends of bacteriophage lambda DNA. J Mol Biol.
1968 Aug 14;35(3):523-37.
Wu R, Taylor E. Nucleotide sequence analysis of DNA. II. Complete nucleotide sequence of the cohesive ends of
bacteriophage lambda DNA. J Mol Biol. 1971 May 14;57(3):491-511.
Wu, R, Donelson JE, Padmanabhan R, Hamilton, R. Determination of primary nucleotide sequences in DNA
molecule. Bulletin de L'Institut Pasteur, 1972;70:203-233.
Yang RC, Wu R. BK virus DNA: complete nucleotide sequence of a human tumor virus. Science. 1979 Oct
26;206(4417):456-62.
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

海納百川,  有容乃大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萬

主題

3萬

帖子

6萬

積分

貝殼光輝歲月

倍可親決策會員(19級)

Rank: 6Rank: 6

積分
60345
124
 樓主| 新鮮人 發表於 2010-10-3 08:22 | 只看該作者
本帖最後由 新鮮人 於 2010-10-4 06:45 編輯

(7)、參考文獻
曹育:《著名美籍華人分子生物學家吳瑞教授》,《中國科技史料》1998 年 第4 期。
吳瑞:《中國旅美生化和分子生物學家的貢獻》,2002 年第1 期《科學新聞》。
饒毅:《中國科學的發展和挑戰——以生命科學論文在國際期刊上的發表為例》,《二十一世 紀》2002 年
2 月。
Agarwal KL, Büchi H, Caruthers MH, Gupta N, Khorana HG, Kleppe K, Kumar A, Ohtsuka E, Rajbhandary UL,
Van de Sande JH, Sgaramella V, Weber H, Yamada T. Total synthesis of the gene for an alanine transfer
ribonucleic acid from yeast. Nature. 1970 Jul 4;227(5253):27-34.
Bollum FJ. Chemically Defined Templates and Initiators for Deoxypolynucleotide Synthesis. Science. 1964 May
1;144(3618):560.
De Lucia P, Cairns J. Isolation of an E. coli strain with a mutation affecting DNA polymerase. Nature. 1969 Dec
20;224(5225):1164-6.

Englund PT, Deutscher MP, Jovin TM, Kelly RB, Cozzarelli NR, Kornberg A. Structural and functional properties
of Escherichia coli DNA polymerase. Cold Spring Harb Symp Quant Biol. 1968;33:1-9.
Gefter ML, Molineux IJ, Kornberg T, Khorana HG. Deoxyribonucleic acid synthesis in cell-free extracts. 3.
Catalytic properties of deoxyribonucleic acid polymerase II. J Biol Chem. 1972 May 25;247(10):3321-6.
Goulian M. Incorporation of oligodeoxynucleotides into DNA. Proc Natl Acad Sci U S A. 1968 Sep;61(1):284-91.
Goulian M. Initiation of the replication of single-stranded DNA by Escherichia coli DNA polymerase. Cold Spring
Harb Symp Quant Biol. 1968;33:11-20.
Goulian M, Kornberg A. Enzymatic synthesis of DNA. 23. Synthesis of circular replicative form of phage phi-X174
DNA. Proc Natl Acad Sci U S A. 1967 Oct;58(4):1723-30.
Gupta NK, Khorana HG. Studies on polynucleotides, XC. DNA polymerase-catalyzed repair of short DNA
duplexes with single-stranded ends. Proc Natl Acad Sci U S A. 1968 Sep;61(1):215-22.
JOSSE J, KAISER AD, KORNBERG A. Enzymatic synthesis of deoxyribonucleic acid. VIII. Frequencies of
nearest neighbor base sequences in deoxyribonucleic acid. J Biol Chem. 1961 Mar;236:864-75.
KAISER AD, HOGNESS DS. The transformation of Escherichia coli with deoxyribonucleic acid isolated from
bacteriophage lambda-dg. J Mol Biol. 1960 Dec;2:392-415.
Kaiser AD, Wu R. Structure and function of DNA cohesive ends. Cold Spring Harb Symp Quant Biol.
1968;33:729-34.
Khorana HG, Büchi H, Caruthers MH, Chang SH, Gupta NK, Kumar A, Ohtsuka E, Sgaramella V, Weber H.
Progress in the total synthesis of the gene for ala-tRNA. Cold Spring Harb Symp Quant Biol. 1968;33:35-44.
Kleppe K, Ohtsuka E, Khorana HG. Repair and replication of short synthetic DNA』s by DNA polymerase. Fed.
Proc. 1970; 29:405. (Abs.)
Kleppe K, Ohtsuka E, Kleppe R, Molineux I, Khorana HG. Studies on polynucleotides. XCVI. Repair replications
of short synthetic DNA's as catalyzed by DNA polymerases. J Mol Biol. 1971 Mar 14;56(2):341-61.
KORNBERG A. Biologic synthesis of deoxyribonucleic acid. Science. 1960 May 20;131:1503-8.
Kornberg A. The synthesis of DNA. Sci Am. 1968 Oct;219(4):64-78.
Kornberg A. Enzymatic Synthesis of DNA. John Wiley & Sons, Inc.,New York, 1961
Kornberg A. DNA Synthesis. W. H. Freeman And Company, San Francisco, 1974
Kornberg A. Ten commandments: lessons from the enzymology of DNA replication. J Bacteriol. 2000
Jul;182(13):3613-8.
Kornberg T, Gefter ML. Purification and DNA synthesis in cell-free extracts: properties of DNA polymerase II.
Proc Natl Acad Sci U S A. 1971 Apr;68(4):761-4.
Kornberg T, Gefter ML. Deoxyribonucleic acid synthesis in cell-free extracts. IV. Purification and catalytic

properties of deoxyribonucleic acid polymerase III. J Biol Chem. 1972 Sep 10;247(17):5369-75.
Motea EA, Berdis AJ. Terminal deoxynucleotidyl transferase: The story of a misguided DNA polymerase. Biochim
Biophys Acta. 2009 Jul 29. [Epub]
Ogawa T, Okazaki T. Discontinuous DNA replication. Annu Rev Biochem. 1980;49:421-57.
Padmanabhan R, Wu R. Nucleotide sequence analysis of DNA. IX. Use of oligonucleotides of defined sequence as
primers in DNA sequence analysis. Biochem Biophys Res Commun. 1972 Sep 5;48(5):1295-302.
Padmanabhan R, Jay E, Wu R. Chemical synthesis of a primer and its use in the sequence analysis of the lysozyme
gene of bacteriophage T4. Proc Natl Acad Sci U S A. 1974 Jun;71(6):2510-4.
Sanger F. Sequences, sequences, and sequences. Annu Rev Biochem. 1988;57:1-28.
Sanger F. The early days of DNA sequences. Nat Med. 2001 Mar;7(3):267-8.
Sanger F, Donelson JE, Coulson AR, Kössel H, Fischer D. Use of DNA polymerase I primed by a synthetic
oligonucleotide to determine a nucleotide sequence in phage fl DNA. Proc Natl Acad Sci U S A. 1973
Apr;70(4):1209-13.
Sanger F, Coulson AR, Friedmann T, Air GM, Barrell BG, Brown NL, Fiddes JC, Hutchison CA 3rd, Slocombe
PM, Smith M. The nucleotide sequence of bacteriophage phiX174. J Mol Biol. 1978 Oct 25;125(2):225-46.
Shi Y. Ray Wu: united we prevail. Sci China C Life Sci. 2009 Feb;52(2):130-2.
SINSHEIMER RL. The action of pancreatic deoxyribonuclease. II. Isomeric dinucleotides. J Biol Chem. 1955
Aug;215(2):579-83.
SINSHEIMER RL. A single-stranded DNA from bacteriophage phi X174. Brookhaven Symp Biol. 1959 Nov;No
12:27-34.
STRACK HB, KAISER AD. ON THE STRUCTURE OF THE ENDS OF LAMBADA DNA. J Mol Biol. 1965
May;12:36-49.
Wu R. Nucleotide sequence analysis of DNA. I. Partial sequence of the cohesive ends of bacteriophage lambda and
186 DNA. J Mol Biol. 1970 Aug;51(3):501-21.
Wu R. Nucleotide sequence analysis of DNA. Nat New Biol. 1972 Apr 19;236(68):198-200.
Wu R. Development of enzyme-based methods for DNA sequence analysis and their applications in the genome
projects. Adv Enzymol Relat Areas Mol Biol. 1993;67:431-68.
Wu R. Development of the primer-extension approach: a key role in DNA sequencing. Trends Biochem Sci. 1994
Oct;19(10):429-33.
Wu R, Kaiser AD. Mapping the 5'-terminal nucleotides of the DNA of bacteriophage lambda and related phages.
Proc Natl Acad Sci U S A. 1967 Jan;57(1):170-7.
Wu R, Kaiser AD. Structure and base sequence in the cohesive ends of bacteriophage lambda DNA. J Mol Biol.
1968 Aug 14;35(3):523-37.
Wu R, Taylor E. Nucleotide sequence analysis of DNA. II. Complete nucleotide sequence of the cohesive ends of
bacteriophage lambda DNA. J Mol Biol. 1971 May 14;57(3):491-511.
Wu, R, Donelson JE, Padmanabhan R, Hamilton, R. Determination of primary nucleotide sequences in DNA
molecule. Bulletin de L'Institut Pasteur, 1972;70:203-233.
Yang RC, Wu R. BK virus DNA: complete nucleotide sequence of a human tumor virus. Science. 1979 Oct
26;206(4417):456-62.
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

海納百川,  有容乃大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萬

主題

3萬

帖子

6萬

積分

貝殼光輝歲月

倍可親決策會員(19級)

Rank: 6Rank: 6

積分
60345
125
 樓主| 新鮮人 發表於 2010-10-3 08:23 | 只看該作者
本帖最後由 新鮮人 於 2010-10-4 06:46 編輯

第七章 行惡
如果把新語絲上《立此存照·肖傳國事件》中的文章數目做一下分析,我們就會發現,新語絲諸人不僅在
捐款獻金時呈現間歇性和陣發性,他們在攻擊肖傳國時也是如此。大致說來,在過去將近五年的時間中,
新語絲上對肖傳國的攻擊有四個高峰。第一個高峰在2005 年9 月,也就是在Yush 挖掘出昏教授的真實身
份之後,方舟子的徒眾們如同發現了獵物的餓狼一般,一齊向肖傳國撲去。而在肖傳國提出名譽侵權訴訟
之後,教徒們的狂熱稍稍降溫。第二個高峰起始於2006 年6 月,伴隨著武漢法院的開庭和宣判,教徒們開
始了為期長達四五個月的歇斯底里。第三個高潮從2007 年2 月開始,持續了將近半年,它的起因是肖傳國
在美國控告新語絲社送達成功。在此之後,新語絲上有大約兩年的停火間歇。可是,到了2009 年8 月,烽
煙再起,新語絲對肖傳國的攻擊進入了第四個高峰,並且持續至今(見下圖)。
圖28. 新語絲上攻擊肖傳國文章的數量與時間的關係
(根據《新語絲·立此存照·肖傳國事件》統計。截止到2010 年5 月底。)
那麼,這第四高峰因何而起呢?原來,2009 年8 月10 日,肖傳國在散仙谷論壇說,
「武漢的判決我因為忙,一直無暇顧及執行,協和出版社袁中那SB 單位倒是老早乖乖的陪了幾萬
到賬,昨日律師告訴我,法院到北京已經執行回來了,因為最近各級法院強調法律判決的嚴肅性。
聽律師說方是民非常狡猾,根本不辦身份證,她老婆也躲起來,可惜躲得了和尚尼姑躲不了廟,執
行法官查到他老婆的賬號后,直接就連本帶利加執行費划走了4-5 萬元。」(轉引自方舟子:《武
漢法院成了肖氏反射戶?》,新語絲2009 年8 月11 日新到資料,http://www.xys.org/xys/netters/Fang-Zhouzi/blog/xiaochuanguo.txt)。
而據方舟子在次日說:
「有網友轉來署名『搬運工』者貼在一個網站上的兩個帖子……我這才知道原來武漢法院的法官悄
悄地上北京來執行三年前對我的判決。據說由於我有根有據地質疑了2005 年中科院院士候選人肖
傳國的學術成就和履歷,導致肖傳國從此選不上院士,所以武漢法院要我賠償肖傳國3 萬元。這三
年來我或我的妻子從未收到過武漢法院的執行判決通知、裁決之類的文書,卻原來武漢法院是偷偷
地要去找既非被告、也從不參與我的學術打假的我的妻子算帳?真不相信中國現在還有這種株連九
35
18
6
0 2 2 4 2 0
44
32
137
28
5
25
3 1
16
91
10
29
9 6
1 4 1 1
10
4 1 0 0 0 1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39
11 8
19
26
3 4 3 3 0
9月
11月
1月
3月
5月
7月
9月
11月
1月
3月
5月
7月
9月
11月
1月
3月
5月
7月
9月
11月
1月
3月
5月
7月
9月
11月
1月
3月
5月
2005 2006 2007 2008 2009 2010
族的制度。便讓妻子查了一下其在北京的銀行存款,還真在8 月7 日這一天被武漢江漢區法院從其
工行的帳號中划走了40763.6 元。銀行工作人員稱,武漢法院出示的執行通知上,被執行人寫的就
是我妻子的名字,所以他們只能照辦。事先既未依法送交裁決、通知,事後也未通知,如果不是原
告自己洋洋得意地在網上宣布其指揮武漢法院為其報仇的戰績,我妻子還不知道存摺少了一大筆
錢。」(出處同上)。
不過,方舟子這個帖子中最有信息含量的是結尾處的這句話:
「事隔三年,我本以為此事已了,所以就忙別的事了,既然武漢法院、肖氏想要繼續折騰,我就奉
陪好了。」
這句話把一個法盲博士、一個打架鬥士的真面目活脫脫地暴露了出來。他真的以為,自己誹謗了人家,並
且打輸了官司之後,自己拍拍屁股走人就可以了事了。不僅如此,這句話還把新語絲上停息了兩年反肖聲
浪的真實原因也和盤托出——原來方舟子曾想要息事寧人,讓此事「了」了。
顯然,事與願違。而那被「執行」走了的「一大筆錢」,就如同方舟子的心頭肉被剜去了。方舟子得偷多
少文章、爬多少格子,才能把這塊肉給補上啊?所以,他對肖傳國的仇恨至此達到了頂點,條件反射般地
開始了瘋狂的報復。
問題是,方舟子還能怎麼報復呢?能使的手段,如造謠污衊,如公布隱私,他都已經使過了;想要達到的
目的,如不讓肖傳國當院士,如騙取教徒的資財,都已經達到了。他還能幹什麼呢?此時,方舟子的目光
盯上了肖傳國的病人。他決定利用這些不幸的人來達到自己邪惡的復仇目的。而這個目的有兩個層次:最
低要求就是把那「一大筆錢」討回來,能趁機多撈幾個更好;最終目標當然就是讓肖傳國身敗名裂,能讓
法院把他也「執行」了,當然更好。
具體地說,方舟子的復仇行動真的就是「四面出擊」:第一,他把彭劍在兩三年前為他收集的資料翻了出
來,讓彭劍鼓動一些不滿意的病人起訴與肖傳國合作的那家「神源醫院」。第二,他親自出面,把彭劍非
法搜集來的病人資料,拚命向中國媒體推銷,於是從2009 年10 月到2010 年4 月這半年期間,先後有《科
學新聞》、《中國新聞周刊》、《北京科技報》、《南方周末》等四家報刊對肖傳國和「肖氏手術」進行
全面圍剿。第三,他暗中慫恿自己的走卒到美國病人及其家屬討論疾病治療及護理的論壇中散布謠言,制
造恐慌,詆毀肖傳國。最後,他組織、策劃走卒們給美國的政府部門寫匿名信,要求政府出面,終止肖氏
手術的試驗推廣。
對一項新生的、能夠造福人類、能夠解除病人痛苦的發明,什麼樣的人會不惜一切代價、不計一切後果地
加以阻撓、破壞、直至徹底扼殺呢?答案是顯然的,也是唯一的,那就是:他們肯定是一幫最最邪惡、最
最沒有人性的敗類。
一、邪惡調查
1、「中國科學的良心」和他的「公益律師」
2009 年8 月14 日,也就是在發現自己被「執行」了的第四天,方舟子在新語絲讀書論壇發了這樣一個帖子:
「從打假資金小組那裡了解到,他們兩年來追訪過150 多名『肖氏手術』患者[。]這些患者大部
分屬於農村貧困人口,花了幾萬元手術費,無一例有效,有的手術后病情還惡化了。」(http://www.xys.org/forum/db/5/120/200.html)。
這個帖子透露了一個十分重要的信息:在過去的兩年中,方舟子一夥一直在整「肖氏手術」的黑材料,因
此,方舟子早就知道「肖氏手術」「無一例有效,有的手術后病情還惡化了」。問題是,這個自詡的「中
國科學的良心」為什麼沒有憑藉自己「人格的力量」把這個信息公佈於世呢?那豈不是救病人於水火嗎?他
為什麼要讓肖傳國繼續為害兩、三年呢?顯然,當時的方舟子只想要息(自己之)事、寧(自家之)人,
於是他就把這樣的黑材料壓了下來,任憑萬惡的肖傳國去殘害數千名患者。而一旦肖傳國「想要繼續折
騰」,剜走了那價值40763.6 元人民幣的心頭肉,方舟子立即從箱子底下把這枚定時炸彈找出來,即時引
爆。由此可見,方舟子的「良心」和「人格」,至多也就值這麼些錢。
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

海納百川,  有容乃大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萬

主題

3萬

帖子

6萬

積分

貝殼光輝歲月

倍可親決策會員(19級)

Rank: 6Rank: 6

積分
60345
126
 樓主| 新鮮人 發表於 2010-10-3 08:23 | 只看該作者
第七章 行惡
如果把新語絲上《立此存照·肖傳國事件》中的文章數目做一下分析,我們就會發現,新語絲諸人不僅在
捐款獻金時呈現間歇性和陣發性,他們在攻擊肖傳國時也是如此。大致說來,在過去將近五年的時間中,
新語絲上對肖傳國的攻擊有四個高峰。第一個高峰在2005 年9 月,也就是在Yush 挖掘出昏教授的真實身
份之後,方舟子的徒眾們如同發現了獵物的餓狼一般,一齊向肖傳國撲去。而在肖傳國提出名譽侵權訴訟
之後,教徒們的狂熱稍稍降溫。第二個高峰起始於2006 年6 月,伴隨著武漢法院的開庭和宣判,教徒們開
始了為期長達四五個月的歇斯底里。第三個高潮從2007 年2 月開始,持續了將近半年,它的起因是肖傳國
在美國控告新語絲社送達成功。在此之後,新語絲上有大約兩年的停火間歇。可是,到了2009 年8 月,烽
煙再起,新語絲對肖傳國的攻擊進入了第四個高峰,並且持續至今(見下圖)。
圖28. 新語絲上攻擊肖傳國文章的數量與時間的關係
(根據《新語絲·立此存照·肖傳國事件》統計。截止到2010 年5 月底。)
那麼,這第四高峰因何而起呢?原來,2009 年8 月10 日,肖傳國在散仙谷論壇說,
「武漢的判決我因為忙,一直無暇顧及執行,協和出版社袁中那SB 單位倒是老早乖乖的陪了幾萬
到賬,昨日律師告訴我,法院到北京已經執行回來了,因為最近各級法院強調法律判決的嚴肅性。
聽律師說方是民非常狡猾,根本不辦身份證,她老婆也躲起來,可惜躲得了和尚尼姑躲不了廟,執
行法官查到他老婆的賬號后,直接就連本帶利加執行費划走了4-5 萬元。」(轉引自方舟子:《武
漢法院成了肖氏反射戶?》,新語絲2009 年8 月11 日新到資料,http://www.xys.org/xys/netters/Fang-Zhouzi/blog/xiaochuanguo.txt)。
而據方舟子在次日說:
「有網友轉來署名『搬運工』者貼在一個網站上的兩個帖子……我這才知道原來武漢法院的法官悄
悄地上北京來執行三年前對我的判決。據說由於我有根有據地質疑了2005 年中科院院士候選人肖
傳國的學術成就和履歷,導致肖傳國從此選不上院士,所以武漢法院要我賠償肖傳國3 萬元。這三
年來我或我的妻子從未收到過武漢法院的執行判決通知、裁決之類的文書,卻原來武漢法院是偷偷
地要去找既非被告、也從不參與我的學術打假的我的妻子算帳?真不相信中國現在還有這種株連九
35
18
6
0 2 2 4 2 0
44
32
137
28
5
25
3 1
16
91
10
29
9 6
1 4 1 1
10
4 1 0 0 0 1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39
11 8
19
26
3 4 3 3 0
9月
11月
1月
3月
5月
7月
9月
11月
1月
3月
5月
7月
9月
11月
1月
3月
5月
7月
9月
11月
1月
3月
5月
7月
9月
11月
1月
3月
5月
2005 2006 2007 2008 2009 2010
《方舟子惡鬥肖傳國始末》 第七章 行惡
269
族的制度。便讓妻子查了一下其在北京的銀行存款,還真在8 月7 日這一天被武漢江漢區法院從其
工行的帳號中划走了40763.6 元。銀行工作人員稱,武漢法院出示的執行通知上,被執行人寫的就
是我妻子的名字,所以他們只能照辦。事先既未依法送交裁決、通知,事後也未通知,如果不是原
告自己洋洋得意地在網上宣布其指揮武漢法院為其報仇的戰績,我妻子還不知道存摺少了一大筆
錢。」(出處同上)。
不過,方舟子這個帖子中最有信息含量的是結尾處的這句話:
「事隔三年,我本以為此事已了,所以就忙別的事了,既然武漢法院、肖氏想要繼續折騰,我就奉
陪好了。」
這句話把一個法盲博士、一個打架鬥士的真面目活脫脫地暴露了出來。他真的以為,自己誹謗了人家,並
且打輸了官司之後,自己拍拍屁股走人就可以了事了。不僅如此,這句話還把新語絲上停息了兩年反肖聲
浪的真實原因也和盤托出——原來方舟子曾想要息事寧人,讓此事「了」了。
顯然,事與願違。而那被「執行」走了的「一大筆錢」,就如同方舟子的心頭肉被剜去了。方舟子得偷多
少文章、爬多少格子,才能把這塊肉給補上啊?所以,他對肖傳國的仇恨至此達到了頂點,條件反射般地
開始了瘋狂的報復。
問題是,方舟子還能怎麼報復呢?能使的手段,如造謠污衊,如公布隱私,他都已經使過了;想要達到的
目的,如不讓肖傳國當院士,如騙取教徒的資財,都已經達到了。他還能幹什麼呢?此時,方舟子的目光
盯上了肖傳國的病人。他決定利用這些不幸的人來達到自己邪惡的復仇目的。而這個目的有兩個層次:最
低要求就是把那「一大筆錢」討回來,能趁機多撈幾個更好;最終目標當然就是讓肖傳國身敗名裂,能讓
法院把他也「執行」了,當然更好。
具體地說,方舟子的復仇行動真的就是「四面出擊」:第一,他把彭劍在兩三年前為他收集的資料翻了出
來,讓彭劍鼓動一些不滿意的病人起訴與肖傳國合作的那家「神源醫院」。第二,他親自出面,把彭劍非
法搜集來的病人資料,拚命向中國媒體推銷,於是從2009 年10 月到2010 年4 月這半年期間,先後有《科
學新聞》、《中國新聞周刊》、《北京科技報》、《南方周末》等四家報刊對肖傳國和「肖氏手術」進行
全面圍剿。第三,他暗中慫恿自己的走卒到美國病人及其家屬討論疾病治療及護理的論壇中散布謠言,制
造恐慌,詆毀肖傳國。最後,他組織、策劃走卒們給美國的政府部門寫匿名信,要求政府出面,終止肖氏
手術的試驗推廣。
對一項新生的、能夠造福人類、能夠解除病人痛苦的發明,什麼樣的人會不惜一切代價、不計一切後果地
加以阻撓、破壞、直至徹底扼殺呢?答案是顯然的,也是唯一的,那就是:他們肯定是一幫最最邪惡、最
最沒有人性的敗類。
一、邪惡調查
1、「中國科學的良心」和他的「公益律師」
2009 年8 月14 日,也就是在發現自己被「執行」了的第四天,方舟子在新語絲讀書論壇發了這樣一個帖子:
「從打假資金小組那裡了解到,他們兩年來追訪過150 多名『肖氏手術』患者[。]這些患者大部
分屬於農村貧困人口,花了幾萬元手術費,無一例有效,有的手術后病情還惡化了。」(http://www.xys.org/forum/db/5/120/200.html)。
《方舟子惡鬥肖傳國始末》 第七章 行惡
270
這個帖子透露了一個十分重要的信息:在過去的兩年中,方舟子一夥一直在整「肖氏手術」的黑材料,因
此,方舟子早就知道「肖氏手術」「無一例有效,有的手術后病情還惡化了」。問題是,這個自詡的「中
國科學的良心」為什麼沒有憑藉自己「人格的力量」把這個信息公佈於世呢?那豈不是救病人於水火嗎?他
為什麼要讓肖傳國繼續為害兩、三年呢?顯然,當時的方舟子只想要息(自己之)事、寧(自家之)人,
於是他就把這樣的黑材料壓了下來,任憑萬惡的肖傳國去殘害數千名患者。而一旦肖傳國「想要繼續折
騰」,剜走了那價值40763.6 元人民幣的心頭肉,方舟子立即從箱子底下把這枚定時炸彈找出來,即時引
爆。由此可見,方舟子的「良心」和「人格」,至多也就值這麼些錢。
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

海納百川,  有容乃大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萬

主題

3萬

帖子

6萬

積分

貝殼光輝歲月

倍可親決策會員(19級)

Rank: 6Rank: 6

積分
60345
127
 樓主| 新鮮人 發表於 2010-10-3 08:24 | 只看該作者
問題是,「打假資金小組」曾宣稱,「我們控制下的捐款帳戶及資助行為願意接受包括國家行政機關、新
聞媒體在內的各界的監督」(見該小組2006 年11 月6 日的「通告」);方舟子也曾建議這個小組「公開
透明地運作,把你的資金去向都公布出來,把你打的這些假的事例都公布出來」(見2007 年11 月9 日
《方舟子、郭正誼網易談科技打假》),為什麼他們資助追訪「肖氏手術」病人兩年多,公眾卻對此一無
所知呢?為什麼在該組織的網站,至今(截至到2010 年8 月底)沒有一字一句關於這個項目的介紹呢?另
外,這個「追訪」是誰批准的呢?這個「資金」對這個項目資助了多少錢呢?而這個項目又是由誰來牽頭
進行的呢?可惜的是,不論是幕前的「打假資金小組」,還是幕後的方舟子,對此都裝聾作啞,不肯接受
「各界的監督」。這恰恰應了方舟子在網易上「談科技打假」時說的這句話:
「為什麼會有假?假的東西都是偷偷摸摸在乾的,見不得人的,如果都很陽光、公開透明,是不可
能摻假的。」
不過,「打假資金小組」也好,方舟子也好,不論他們怎麼「偷偷摸摸」地「干見不得人的」勾當,這些
勾當本身是早晚要見人的,否則的話,就失去了「干」的意義。果然,2009 年10 月28 日,新語絲新到資
料發表了一篇文章:《「肖氏反射弧手術」受害者訴鄭州神源泌尿外科醫院:民事起訴狀》。第二天,再
發《「肖氏反射弧手術」受害者訴鄭州神源泌尿外科醫院:民事起訴狀(2)》。奇怪的是,這兩個訴狀竟
然全都沒有落款。那麼,它們是誰執筆撰寫的呢?
2009 年11 月11 日,《中國新聞周刊》的封面標題是《調查「肖氏反射弧」手術:誰來監管「灰醫療」》。在
這個標題下面,實際有兩篇文章,其中的一篇在結尾處寫道:
「據代理鄒英麗和另一位母親訴狀的律師彭劍透露,在他們對已經取得聯繫的74 名患兒進行的調
查中,74%的患兒在經過神源醫院的手術治療后沒有效果,而術後腿腳無力、肌肉萎縮,出現行走
異常的患者則佔39%。彭劍承認,他們的調查、統計是由4 位律師和兩位實習生參與進行的,沒有
醫學專業人員的參與。目前,彭劍正在接受和整理另外10 名患兒家長的訴訟材料,這些家長打算
和鄒英麗一樣,將對神源醫院提起訴訟。」(蔡如鵬:《一根神經引發的官司》)。
蔡如鵬的這個說法,得到了方舟子的肯定。就在《中國新聞周刊》的這篇封面文章變成新語絲新到資料之
時,方舟子加按語曰:
「方舟子按:調查人員近日對2006 年8 月末至2007 年3 月下旬在鄭州神源醫院做過『肖氏反射弧』
手術的100 多名患者進行電話問卷調查,但僅撥通並成功訪問了74 位患者或患者家長,其中100%
沒有治癒(指能控制大小便),86%沒有任何明顯效果,73%沒有效果,39%術后致殘(指本來行
走正常術後行走異常)。參與電話訪問的律師、實習生(大學生)均有電話訪問記錄備查,並願接
受司法機關、行政機關、網友代表的質詢。又,據研究,即使不做『肖氏手術』,先天性脊柱裂脊
膜膨出的患兒發生尿失禁后12%能恢復正常。」(http://www.xys.org/xys/ebooks/ot ... /xiaochuanguo56.txt)。
《方舟子惡鬥肖傳國始末》 第七章 行惡
271
原來,受到「打假資金」資助的這個項目,領頭的恰恰是這個「資金」的秘書、方舟子的貼身律師彭劍!
據2009 年11 月11 日《中國新聞周刊》的《調查「肖氏反射弧」手術:誰來監管「灰醫療」》和2009 年12 月
8 日《北京科技報》的《調查神源醫院》透露,那兩個在新語絲上公布的起訴神源醫院的匿名訴狀也是出
自彭劍之手。
顯然,同方舟子一樣,彭劍也是從2006 年起就已經知道「肖氏手術」無效。可是,在最初,因為方舟子想
要息事寧人,於是彭劍就聽任自己的主子就把這樣的信息壓下來,讓肖傳國繼續「殘害」患者。而當方舟
子與肖傳國重新開戰之後,這些信息又馬上就成了彭劍招攬生意的利器。所以說,彭劍的所作所為,就是
收取傭金的打手在行兇作案:金主讓他幹啥他就幹啥,讓他咋干他就咋干。他干過的事情,主子如果說它
一文不值,他就默不作聲,自認倒霉,讓結果爛在自己的肚子里。反過來,如果主子說他的調查結果價值
連城,他馬上就會趾高氣揚,把自己的結果運用到極致。
好笑的是,半個月後,11 月28 日,方舟子在把《法制晚報》的《三鹿破產債權清償率為零 對結石患兒無
錢可賠》轉貼到讀書論壇上時,竟然使用了一個這樣的標題:《彭劍律師的另一起公益大案》。(http://www.xys.org/forum/db/6/4/126.html)。
這是在告訴徒眾,彭劍不是我的打手和走狗,而是一位公益律師,正在打「另一起」公益大官司。為什麼
要說「另」呢?這是因為,就在五天前,《科學新聞》發表的《「肖氏手術」治癒率:85%,還是0%?》
中,開篇第一句話就是:「公益訴訟律師彭劍繼續忙於搜集整理各方證據。」也就是說,不論是方舟子本
人,還是為他說話的媒體,都把彭劍為方舟子報仇的行為說成是「公益」行為。而為了達到這個目的,他
們還要費盡心機地、有組織、有計劃地,把一個私人打手塑造成一位「公益律師」。這就是所謂的「轉圈
論證」。
2、「討還血債」
實際上,方舟子2009 年8 月14 日的那個帖子,「從打假資金小組那裡了解到,他們兩年來追訪過150 多
名『肖氏手術』患者……」,是在釋放一個信號。可是,愚蠢的教徒卻沒有能夠馬上看明白主子的信號是
在傳遞什麼信息。一個ID 是「人大代表」的人獻計說:「如果給這些患者發言的平台,財大氣粗的肖財主
樣就不攻自破了」。而方舟子則立即答覆說:
「患者可能更希望能獲得一些賠償,這應該是打假資金小組的下一步工作」。
那個被趙南元點化的「自如」接著獻計說:「能不能把這些調查報告找到媒體發表?」方舟子回答說:
「現在第一步完成的是電話採訪,還需要派人實地做進一步的取證[。]受害者眾多,分佈在全國
各地,工作量很大,花費也多。我聯繫過幾家媒體,他們都不感興趣,認為這種事情全國太常見,
沒有新聞賣點。」
那個被方舟子派駐科學松鼠會的wanxiang 接著建議:
「正常情況下打官司能要回做手術的錢嗎?那些貧困農民太可憐,這些錢有可能是多年的積蓄或者
借窮親戚的。另外,能否先在網上公布受害者地址?讓當地附近的熱心讀者志願找到愛害者幫助取
證」。
而方舟子又立即否決了這個建議:
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

海納百川,  有容乃大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萬

主題

3萬

帖子

6萬

積分

貝殼光輝歲月

倍可親決策會員(19級)

Rank: 6Rank: 6

積分
60345
128
 樓主| 新鮮人 發表於 2010-10-3 08:25 | 只看該作者
「索賠只能去被告所在地法院起訴。你覺得去江漢區法院起訴有戲嗎?」(以上文字均見主帖後面
的跟帖。http://www.xys.org/forum/db/5/120/200.html
從這三段對話中,我們能夠看出什麼名堂呢?第一,方舟子在決定啟動報復計劃之初,就已經決定要利用
媒體,搞臭肖傳國。第二,在坐視肖傳國「殘害」患者兩年多之後,方舟子還是無意直接幫助患者,所以
他不會讓這些人利用新語絲來進行交流——萬一出現了為肖傳國說話的患者,那豈不是搬起石頭砸了自己
的腳?所以,當別人向方舟子建議,把新語絲網站提供給那些患者作為免費的交流平台之時,方舟子馬上
否定了這個想法,並且為「打假資金小組的下一步工作」指明了方向:向肖傳國索賠。
不過,對方舟子來說,患者向肖傳國索賠,不但必須要有他的參與,而且不能讓第三方出面,更不能讓病
人獨立自主地搞「維權」。例如,有個ID 是meiyou 的人在8 月14 日向方舟子提出了這個建議:
「要是有有效率低下的確切證據,醫院還是有錢單位,有律師行願意集體訴訟的?」(http://www.xys.org/forum/db/5/121/147.html)。
對此,方舟子馬上予以否決:
「中國不允許集體訴訟,必須一個一個地起訴,非常費時費力。」
meiyou 再獻一計:「可不可以讓患者成立一個協會—讓協會訴」。方舟子再次否決:
「那不成了非法組織了?肯定要為受害者討公道,怎麼做就不公開討論了」。(http://www.xys.org/forum/db/5/121/152.html)。
為什麼方舟子要急匆匆地把一個還沒有成立的「患者協會」打成「非法組織」呢?而與此同時,那個真正
的「非法組織」——為他非法集資、供他打架報私仇的「打假資金小組」——,在他眼中卻是「合法組
織」。這是什麼邏輯呢?原來,方舟子鼓動患者「索賠」,其主要目的就是要把那被「執行」了的四萬元
人民幣連本帶利地撈回來。而假如讓那些患者們自己去向神源醫院索賠,沒有他方舟子在幕後的參與,則
他的這個目的就無法達到。所以,那些患者「必須」在方舟子的操縱之下「一個一個地起訴」。(下詳)。
按道理講,方舟子至少擁有三百名鐵桿徒眾(以在那封公開信上簽名的人數計算,假設其中有一半簽名是
有效簽名),他想要這些人來替他支付那四萬多元的「血債」,應該不算困難——每人不過一百多元而已。
可是,「曾經滄海難為水」。有了兩年前吸金的收穫,僅僅撈回血本,已經滿足不了方舟子了。他想要趁
機再次大賺一筆。所以,他才要繞這麼大的圈子,搞這麼大的計劃。
實際上,《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五十三條明確規定,「當事人一方或者雙方為二人以上,其訴
訟標的是共同的,或者訴訟標的是同一種類、人民法院認為可以合併審理並經當事人同意的,為共同訴
訟。」第五十四條還規定,「當事人一方人數眾多的共同訴訟,可以由當事人推選代表人進行訴訟。」由
此可見,方舟子拚命反對患者自行維權的「理由」,於法不合,於理不合,而只合他那惡毒貪婪的私心。
也就是因為如此,他才不敢在新語絲上「公開討論」如何「為受害者討公道」這個問題。
經過一個多月的幕後操作,2009 年10 月28 日,新語絲新到資料的第一條就是《「肖氏反射弧手術」受害者
訴鄭州神源泌尿外科醫院:民事起訴狀》。當日,方舟子在新語絲讀書論壇發了一個題為「『肖氏手術』
受害者訴訟情況」的帖子:
「我本人沒有參與訴訟的具體工作,了解了一下情況。因中國不允許集體訴訟,只能一個一個地單
獨起訴,這樣費用就會比較高。每個案件的訴訟費用至少需要大約2 千元(不包括律師費。目前律
《方舟子惡鬥肖傳國始末》 第七章 行惡
273
師以及參與取證的人員都是義務勞動)。如果已知的大約150 名受害者陸續起訴,大約需要30 萬
元人民幣。受害者大部分都是農村貧困人口,已為了做手術傾家蕩產,不可能自己支付費用,所以
還是希望能獲得資助,最好是通過OSAIC 資助。」(http://www.xys.org/forum/db/5/207/139.html)。
顯然,這個「我本人沒有參與訴訟的具體工作」,和那個 「我不能參與(公開信的炮製)」、「我不參與
(基金會)運作(圈錢)」一樣,都是此地無銀三百兩。不過,最最讓人咂舌的是這個耗資達30 萬元人民
幣、150 個個案「一個一個地單獨起訴」的訴訟計劃。我們雖不敢說這個計劃之古怪史無前例,但是,這
么多案子全部由方舟子的私人律師一人包辦、代理,卻完全是匪夷所思:那150 名患者都同意當原告了嗎?
他們都象方舟子那樣,把自己的官司交給彭劍代理了嗎?即使上面問題的答案全部都是肯定的,這150 個
官司到底應該怎麼個打法?如果前五個、前十個案子都以失敗告終,其他人是不是還要前仆後繼地奔赴法
院?就算那些原告真的是那麼愚昧,法院是否還會一如既往「一個一個地」受理這樣的案子?
更讓人意想不到的是,「公益律師」彭劍當時竟然是在「義務勞動」。那麼,他以什麼維生呢?換一個方
式來問:到底是誰在豢養他呢?實際上,這樣的問題,在八、九年前人們就質問過方舟子,而他至今也沒
有給出令人滿意的答覆。如今,人們心頭揮之不去的疑雲,又原封不動地飄到了彭劍的腦袋上。人們當然
還記得,彭劍當初也是宣稱義務為方舟子辯護的,但他最後卻從方氏海外基金會套出了三萬八千一百零八
元兩角人民幣「律師訴訟費和差旅費用等」,雖然這筆錢不太可能是他自己獨吞。
所以說,這個「30 萬元人民幣」的訴訟計劃,是一個徹頭徹尾的圈錢計劃。可笑的是,新語絲上有人偏偏
就不識相,跟帖說:
「斑竹,中石油川局買斷工齡職工曾集體起訴川局[,]在某市中級人民法院立案,雖然一審敗訴,
但的確是集體起訴。民法應是全國通行吧?」(http://www.xys.org/forum/db/5/207/143.html)。
方舟子假裝沒有看見。還有一個人接著跟帖說:
「是不是第一例最難,打贏后後面就好辦了?如果是,就應該重點資助第一例。打贏后,用一定賠
嘗費返還資助金。」(http://www.xys.org/forum/db/5/207/184.html)。
方舟子回答說:「只有一個告,法院未必重視」。潛台詞:只有一個告,我能撈幾個錢兒?
顯然,狗腿子Yush 當時還沒有揣摸透主子的心思,沒有看出這個「大約150 名受害者陸續起訴,大約需要
30 萬元人民幣」的計劃就是要詐騙圈錢,於是自作聰明地援引《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最高人
民法院關於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若干問題的意見》,告訴主子:
「有『共同訴訟/代表人訴訟』一說,但要求『人民法院認為可以合併審理並經當事人同意』」。
http://www.xys.org/forum/db/5/208/15.html)。
可想而知,方主子看到這個帖子之後,恨不得一腳把這條癩皮狗的脊梁骨踢斷,讓他也去神源醫院接受
「肖氏手術」。只不過是,當著眾人的面,方舟子不好發作,所以只好不搭理他。
還有一個ID 是yongshi 的人,心懷惻隱,勸告方舟子說:「農村貧困人訴訟『肖氏』是2nd 受害」,要方
舟子別再折騰這些可憐的人了。猜猜方舟子是怎麼回答的?他說:
《方舟子惡鬥肖傳國始末》 第七章 行惡
274
「瞧你激動的,訴訟『肖氏』怎麼受害了?個個都想告,就是沒錢告,出錢幫他們告,在你看來他
們反而受害?受了害就只能忍氣吞聲?」
既然那些患者「個個都想告」,而方少俠願意「出錢幫他們告」,想來這150 個案子早已把法院的大門擠
破了吧?可惜的是,直到將近一年後的今天,新語絲網站也只公布了兩個訴狀。為什麼呢?顯然,錢到了
方少俠的手中,就像是掉進了無底黑洞,只能進,不能「出」。他怎麼可能真的「出錢幫他們告」!
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

海納百川,  有容乃大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萬

主題

3萬

帖子

6萬

積分

貝殼光輝歲月

倍可親決策會員(19級)

Rank: 6Rank: 6

積分
60345
129
 樓主| 新鮮人 發表於 2010-10-3 08:26 | 只看該作者
3、炮製「統計」
2009 年11 月11 日,方舟子在讀書論壇發了一個題為《「肖氏反射弧」效果定量統計》的帖子,全文如下:
「4 名律師和2 名實習生近日對2006 年8 月末至2007 年3 月下旬在鄭州神源醫院做過『肖氏反射
弧』手術的100 多名患者進行電話問卷調查,但僅撥通並成功訪問了74 位患者或患者家長,其中
100%沒有治癒,86%沒有任何明顯效果,73%沒有效果,39%術后致殘。參與電話訪問的律師、實
習生(大學生)均有電話訪問記錄備查,並願接受司法機關、行政機關、網友代表的質詢。」
http://www.xys.org/forum/db/5/232/36.html)。
此時,距離方舟子透露他的「150 名受害者陸續起訴,大約需要30 萬元人民幣」計劃還不到半個月。問題
是,方舟子不是一再信誓旦旦地說有「150 名受害者」嗎?怎麼此時變成了「100 多名」了?為什麼這
「100 多名」又被縮減成了「74 位」?對於這些問題,我們等一會兒再尋找答案。此時,我們先看看這個
「定量統計」的奧妙。
其實,任何一個稍有常識的人,在看到這個所謂的「定量統計」之後,都會「不禁情不自禁」地啞然失笑:
既然「沒有任何明顯效果」的百分率是86%,而「沒有效果」的百分率是73%,則有13%的患者,即10 人,
同時是「有效果」和「沒有任何明顯效果」。那麼,這個「效果」到底是什麼「效果」呢?這麼精確的
「效果」,那「4 名律師和2 名實習生」是用什麼科學手段、用什麼精密儀器「統計」出來的呢?答案竟
然是「電話問卷調查」!
有個ID 是「熱鬧」的人故意戲弄方舟子,問道:「既然39%術后致殘,那最多61%沒有效果或沒有任何
明顯效果。那個86%和73%是怎麼整出來的?」正在得意之際的方舟子顯然沒有看出對方的真正意圖,回
答說:「有沒有效果是指大小便控制,術后致殘是指本來行走正常術后變成行走異常」。而一個ID 是jxh
的人則這樣回答「熱鬧」的問題:
「有效果,但是代價很大:致殘。比如,現在能控制撒尿了,但是不能自己走路了。」
此時,方舟子才察覺出味道不對,趕緊氣急敗壞地反問道:「你這麼肯定『有效果』,調查過了?」
還有一個ID 是xinlihuaxys 的人發表了這樣的意見:
「肖會這樣說:14%有明顯效果,27%有效果。白大哥看到這個結果,覺得還是有繼續試的價值。」
方舟子答曰:
「先天性脊柱裂脊膜膨出的患兒發生尿失禁后12%能恢復正常」。
《方舟子惡鬥肖傳國始末》 第七章 行惡
275
顯然,方舟子公布這個「統計」的唯一目的就是要否定「肖氏手術」的「效果」。(關於方泌尿專家舟子
博士根據什麼說出上面這句話,詳見下文。)
一個ID 是psychina 的人接著問道:「調查中判斷效果的指標是什麼和每例最後的結論的程序可以公布嗎?」
方舟子答曰:「患者或患者家長自述,是否大小便能控制或有所改善」。很可能是怕惹惱了方舟子,這個
psychina 小心翼翼地接著問道:
「如果調查人員都用差不多的幾個拆的很小的問題和病人及家屬一起判斷的話[,]結果應該是可
以大體重複的。61%沒有提到致殘的人本來就有脊柱裂本身很嚴重的殘疾嗎?」
這次,方舟子大概是聽出了教徒的潛台詞——他們對這個「統計」到底是怎麼搞的抱懷疑態度。顯然,即
使在教徒之中,方舟子的信用度也是要打很大的折扣的。迫不得已,方舟子發布了下面這個帖子,標題是:
《74 人(2006 年8 月末至2007 年3 月下旬手術患者)手術效果見下表》(見:http://www.xys.org/forum/db/5/232/93.html):
效果分類 人數
治癒且無不良反應 0
大小便完全恢復正常 0
大小便基本恢復正常 0
大小便有很大的改善效果,接近正常 1
大小便有相當的改善效果 4
大便基本正常,小便也有一定的改善 1
大小便均有一定的微小的改善 1
大便無明顯改善效果,小便有相當的改善 1
小便無明顯改善效果,大便有一定的改善 2
沒有什麼明顯的效果,只是感覺大便好了一點點。 2
沒有什麼明顯的效果,只是感覺小便好了一點點。 8
手術基本上沒有任何明顯效果 32
手術沒有任何效果 22
無明顯副作用
腿、腳相對無力、萎縮 1
腳變形 1
腿、腳相對萎縮且行走略微異常 7
腿、腳畸形且瘸或行走明顯異常 21
任何思維正常、具有良知的人,在看過這個「統計」之後,都不能不驚嘆方舟子的無知和無恥——他竟然
敢把這樣的東西拋出來示眾。我們首先看一下它的「效果分類」。這個分類含有13 個等級,從「治癒且無
不良反應」到「手術沒有任何效果」。一般來說,等級分類的關鍵,就在於被調查的對象可以輕易地把
「效果」歸入不同的等級。而在這個「方舟子、彭劍等級」中,象什麼「很大的」、「相當的」、「基
本」、「一定」、「微小」、「明顯」、「只是」、「一點點」之類的主觀限制性副詞充斥其間,但卻沒
有對它們加以任何定義。請問,「大小便完全恢復正常」、「大小便基本恢復正常」、「大小便有很大的
改善效果,接近正常」這三個等級到底是怎麼區分的?它們之間到底有什麼區別?顯然,方舟子和彭劍之
所以要設立這樣的等級,其目的只有一個,就是要把「完全恢復正常」的人數定為零。
《方舟子惡鬥肖傳國始末》 第七章 行惡
276
實際上,前面提到的那10 個既「有效果」又「沒有任何明顯效果」的病人,就是兩個「只是感覺大便好了
一點點」和八個「只是感覺小便好了一點點」之和。問題是,既然「感覺好了一點點」被歸入「沒有什麼
明顯效果」(此時,「沒有任何明顯效果」中的「任何」二字已被改成「什麼」了),那麼,那32 個感覺
「基本上沒有任何明顯效果」又是怎麼回事?他們和感覺「沒有什麼效果」的患者又有什麼區別?顯然,
方舟子、彭劍設計出這麼幾個等級,其目的就是要誘導那些確實感到術後效果的患者,給出否定的答案。
總而言之,「打假鬥士」方舟子和「公益律師」彭劍製造這個「分類」的目的,就是要患者把「成功」說
成是「失敗」——所以才會出現這麼邪惡的分類等級:「沒有什麼明顯的效果,只是感覺大便好了一點
點」、「沒有什麼明顯的效果,只是感覺小便好了一點點」。神經系統發生病患的人,能夠「感覺」到大
小便「好了一點點」,難道不是明顯效果嗎?如果不明顯,怎麼會感覺到,並且說出來?
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

海納百川,  有容乃大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萬

主題

3萬

帖子

6萬

積分

貝殼光輝歲月

倍可親決策會員(19級)

Rank: 6Rank: 6

積分
60345
130
 樓主| 新鮮人 發表於 2010-10-3 08:26 | 只看該作者
3、炮製「統計」
2009 年11 月11 日,方舟子在讀書論壇發了一個題為《「肖氏反射弧」效果定量統計》的帖子,全文如下:
「4 名律師和2 名實習生近日對2006 年8 月末至2007 年3 月下旬在鄭州神源醫院做過『肖氏反射
弧』手術的100 多名患者進行電話問卷調查,但僅撥通並成功訪問了74 位患者或患者家長,其中
100%沒有治癒,86%沒有任何明顯效果,73%沒有效果,39%術后致殘。參與電話訪問的律師、實
習生(大學生)均有電話訪問記錄備查,並願接受司法機關、行政機關、網友代表的質詢。」
http://www.xys.org/forum/db/5/232/36.html)。
此時,距離方舟子透露他的「150 名受害者陸續起訴,大約需要30 萬元人民幣」計劃還不到半個月。問題
是,方舟子不是一再信誓旦旦地說有「150 名受害者」嗎?怎麼此時變成了「100 多名」了?為什麼這
「100 多名」又被縮減成了「74 位」?對於這些問題,我們等一會兒再尋找答案。此時,我們先看看這個
「定量統計」的奧妙。
其實,任何一個稍有常識的人,在看到這個所謂的「定量統計」之後,都會「不禁情不自禁」地啞然失笑:
既然「沒有任何明顯效果」的百分率是86%,而「沒有效果」的百分率是73%,則有13%的患者,即10 人,
同時是「有效果」和「沒有任何明顯效果」。那麼,這個「效果」到底是什麼「效果」呢?這麼精確的
「效果」,那「4 名律師和2 名實習生」是用什麼科學手段、用什麼精密儀器「統計」出來的呢?答案竟
然是「電話問卷調查」!
有個ID 是「熱鬧」的人故意戲弄方舟子,問道:「既然39%術后致殘,那最多61%沒有效果或沒有任何
明顯效果。那個86%和73%是怎麼整出來的?」正在得意之際的方舟子顯然沒有看出對方的真正意圖,回
答說:「有沒有效果是指大小便控制,術后致殘是指本來行走正常術后變成行走異常」。而一個ID 是jxh
的人則這樣回答「熱鬧」的問題:
「有效果,但是代價很大:致殘。比如,現在能控制撒尿了,但是不能自己走路了。」
此時,方舟子才察覺出味道不對,趕緊氣急敗壞地反問道:「你這麼肯定『有效果』,調查過了?」
還有一個ID 是xinlihuaxys 的人發表了這樣的意見:
「肖會這樣說:14%有明顯效果,27%有效果。白大哥看到這個結果,覺得還是有繼續試的價值。」
方舟子答曰:
「先天性脊柱裂脊膜膨出的患兒發生尿失禁后12%能恢復正常」。
《方舟子惡鬥肖傳國始末》 第七章 行惡
275
顯然,方舟子公布這個「統計」的唯一目的就是要否定「肖氏手術」的「效果」。(關於方泌尿專家舟子
博士根據什麼說出上面這句話,詳見下文。)
一個ID 是psychina 的人接著問道:「調查中判斷效果的指標是什麼和每例最後的結論的程序可以公布嗎?」
方舟子答曰:「患者或患者家長自述,是否大小便能控制或有所改善」。很可能是怕惹惱了方舟子,這個
psychina 小心翼翼地接著問道:
「如果調查人員都用差不多的幾個拆的很小的問題和病人及家屬一起判斷的話[,]結果應該是可
以大體重複的。61%沒有提到致殘的人本來就有脊柱裂本身很嚴重的殘疾嗎?」
這次,方舟子大概是聽出了教徒的潛台詞——他們對這個「統計」到底是怎麼搞的抱懷疑態度。顯然,即
使在教徒之中,方舟子的信用度也是要打很大的折扣的。迫不得已,方舟子發布了下面這個帖子,標題是:
《74 人(2006 年8 月末至2007 年3 月下旬手術患者)手術效果見下表》(見:http://www.xys.org/forum/db/5/232/93.html):
效果分類 人數
治癒且無不良反應 0
大小便完全恢復正常 0
大小便基本恢復正常 0
大小便有很大的改善效果,接近正常 1
大小便有相當的改善效果 4
大便基本正常,小便也有一定的改善 1
大小便均有一定的微小的改善 1
大便無明顯改善效果,小便有相當的改善 1
小便無明顯改善效果,大便有一定的改善 2
沒有什麼明顯的效果,只是感覺大便好了一點點。 2
沒有什麼明顯的效果,只是感覺小便好了一點點。 8
手術基本上沒有任何明顯效果 32
手術沒有任何效果 22
無明顯副作用
腿、腳相對無力、萎縮 1
腳變形 1
腿、腳相對萎縮且行走略微異常 7
腿、腳畸形且瘸或行走明顯異常 21
任何思維正常、具有良知的人,在看過這個「統計」之後,都不能不驚嘆方舟子的無知和無恥——他竟然
敢把這樣的東西拋出來示眾。我們首先看一下它的「效果分類」。這個分類含有13 個等級,從「治癒且無
不良反應」到「手術沒有任何效果」。一般來說,等級分類的關鍵,就在於被調查的對象可以輕易地把
「效果」歸入不同的等級。而在這個「方舟子、彭劍等級」中,象什麼「很大的」、「相當的」、「基
本」、「一定」、「微小」、「明顯」、「只是」、「一點點」之類的主觀限制性副詞充斥其間,但卻沒
有對它們加以任何定義。請問,「大小便完全恢復正常」、「大小便基本恢復正常」、「大小便有很大的
改善效果,接近正常」這三個等級到底是怎麼區分的?它們之間到底有什麼區別?顯然,方舟子和彭劍之
所以要設立這樣的等級,其目的只有一個,就是要把「完全恢復正常」的人數定為零。
《方舟子惡鬥肖傳國始末》 第七章 行惡
276
實際上,前面提到的那10 個既「有效果」又「沒有任何明顯效果」的病人,就是兩個「只是感覺大便好了
一點點」和八個「只是感覺小便好了一點點」之和。問題是,既然「感覺好了一點點」被歸入「沒有什麼
明顯效果」(此時,「沒有任何明顯效果」中的「任何」二字已被改成「什麼」了),那麼,那32 個感覺
「基本上沒有任何明顯效果」又是怎麼回事?他們和感覺「沒有什麼效果」的患者又有什麼區別?顯然,
方舟子、彭劍設計出這麼幾個等級,其目的就是要誘導那些確實感到術後效果的患者,給出否定的答案。
總而言之,「打假鬥士」方舟子和「公益律師」彭劍製造這個「分類」的目的,就是要患者把「成功」說
成是「失敗」——所以才會出現這麼邪惡的分類等級:「沒有什麼明顯的效果,只是感覺大便好了一點
點」、「沒有什麼明顯的效果,只是感覺小便好了一點點」。神經系統發生病患的人,能夠「感覺」到大
小便「好了一點點」,難道不是明顯效果嗎?如果不明顯,怎麼會感覺到,並且說出來?
實際上,就在公布「統計」的十多天前,10 月29 日,方舟子還說過這樣的話:
「據了解,科技打假資金募集小組採訪了在2006 年8 月到2007 年上半年年間在鄭州神源泌尿外科
醫院做過『肖氏反射弧』手術的一百多名患者,未發現有一例大小便恢復正常,許多患者術后反而
病情惡化。從手術時間看,這些患者應該佔了該中心證明所說的『117 例』的大部分甚或全部。所
以該證明聲稱『85%的患者大小便已恢復正常』明顯也是虛假的。」(方舟子:《「肖氏反射弧手術」
治癒率的假證明》,http://www.xys.org/xys/netters/Fang-Zhouzi/blog/xiaochuanguo4.txt)。
看到方舟子說的「科技打假資金募集小組採訪了……一百多名患者」了嗎?看到「未發現有一例大小便恢
復正常」了嗎?與之相對照,在「統計」中,「大小便有很大的改善效果,接近正常」的有一人,「大小
便有相當的改善效果」的有四人,「大便基本正常,小便也有一定的改善」的有一人。那麼,一個無法解
答的問題就是:為什麼調查了「一百多名患者」時,沒有發現一例恢復正常;而在調查74 人時,反倒出現
了這麼多的「恢復正常」?這還不能說明這個「統計」是方舟子編造的嗎?顯然,在最初,方舟子以為自
己只要給出一些「大概齊」的數據,教徒們就會把它們拿去當槍支彈藥,向肖傳國發起攻擊。而在迫不得
已公布「統計」結果時,因為他曾表示「願接受司法機關、行政機關、網友代表的質詢」,他就無法任意
妄為、信口開河了。
確實,如果我們只用定性的「有效」和「無效」來重新進行「統計」,則「手術沒有任何效果」的佔30%
(22/74),而「手術有任何效果」的則佔70%(52/74)。考慮到這些患者是方舟子、彭劍等人篩選出來
的,他們的口供是彭劍等人誘導出來的,則這個70%的有效率與肖傳國所說的85%「成功率」頗為吻合。
(據肖傳國2006 年7 月16 日在虹橋科教論壇的「肖傳國人工反射弧手術在國內外推廣應用情況簡介」,
手術的效果還與手術的操刀人有關。「此手術由肖傳國做,成功率高於85%,手下團隊做,成功率
70%。」。見: http://www.rainbowplan.org/bbs/topic.php?topic=37804)。
那麼,根據什麼說,那74 個患者都是方舟子、彭劍篩選出來的呢?
前面提到,方舟子在最初一直信誓旦旦地說,他掌握有150 個患者沒有療效的證據。可是,等到他公布
「統計」之時,這150 人卻被砍去了一半還多。而據方舟子的解釋,這是因為「僅撥通並成功訪問了74 位
患者或患者家長」。事實真的如此嗎?
在方舟子公布「統計」之後的12 天,他篩選調查對象的證據出現了。2009 年11 月23 日,《科學新聞》發
表了署名邸利會的文章,《「肖氏手術」治癒率:85%,還是0%?》,其中,有這樣三段話:
《方舟子惡鬥肖傳國始末》 第七章 行惡
277
「2007 年暑期,當手中的名單已經積累到幾十個時,彭劍便安排實習生,開始做電話尋訪。『當時,
我們打通了40 多個人的電話,了解到他們術后的結果很不好,絕大多數根本沒有什麼效果,甚至
有造成殘疾的。』曾參與電話尋訪的劉琳告訴《科學新聞》。
「但進一步的調查取證卻遇到了困難,主要的問題是缺乏資金支持。期間,雖然有一些公益組織有
提供資助的意願,但終究沒有實現。而此時不斷有患者來到彭劍所在的律師事務所,希望『加快法
律援助的進程』。
「2009 年9 月,當資金較為充裕之時,調查取證的工作再次啟動。這一次,據患者彼此通信獲得的
150 多人中,打通電話的有80 多人,現場尋訪人數15 人。彭劍說,『目前「數字」還在不斷增加,
每天至少有2 個,多至三四個電話打過來為案件提供佐證。』」(http://www.sciencenet.cn/m/user_content.aspx?id=280343)。
這不明明是說,彭劍等人在「2007 年暑期……打通了40 多個人的電話」、「2009 年9 月」以後,他們又
「打通……80 多人」、「現場尋訪人數15 人」嗎?三者相加,不正是150 餘人嗎?那麼,為什麼最後的
「統計」只是根據74 個患者的資料呢?顯然,那被剔除的七十多人,其結果不符合方舟子的心愿,因此被
歸入「打通了,但沒有成功」一類——此時,「成功」的含義一定要反過來理解,這就是,他們「成功」
地誘導那些「手術成功」的患者把「成功」說成了「失敗」。事實是,假設彭劍等人「打通了」130 名患
者的電話,其中22 人說「手術沒有任何效果」,那就等於他們自己也承認,「手術有任何效果」的人數為
108 人。有效率:83%。
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

海納百川,  有容乃大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萬

主題

3萬

帖子

6萬

積分

貝殼光輝歲月

倍可親決策會員(19級)

Rank: 6Rank: 6

積分
60345
131
 樓主| 新鮮人 發表於 2010-10-3 08:27 | 只看該作者
4、專家表態
2009 年11 月12 日,新語絲新到資料上出現了一篇匿名的《「肖氏反射弧」手術效果統計》。除了具體數據
與一天前方舟子在讀書論壇上公布的《74 人(2006 年8 月末至2007 年3 月下旬手術患者)手術效果》相
同之外,還有下面這些說明:
「彭劍律師自2006 年開始接受『肖氏術』患者求助后,至今累計收集了一百多位在鄭州神源泌尿
外科醫院接受『肖氏術』患者的信息,其中2006 年8 月末至2007 年3 月下旬手術患者人數為110
位;先後有四位律師、兩位實習生合計六人通過電話聯繫上述110 位患者,但僅撥通並成功訪問了
74 位患者或患者家長。」
「即電話訪問統計結果顯示,手術的無效率高達73%、致殘率高達39%。
「律師認為,患者自我感覺的『有一定的改善』、『好了一點點』等有效效果是否真和『肖氏術』
有關,除了肖傳國、鄭州神源泌尿外科醫院等利益相關方的『論說』外,並沒有確切的科學依據。
「如果將『手術成功』定義為『治癒,功能完全恢復正常且無殘疾或不良反應』,那麼,調查結果
顯示沒有一例成功,即成功率為零。
「此調查結果與鄭州神源泌尿外科醫院、鄭州大學神經泌尿外科研究中心自吹的『85%的成功率』,
存在天壤之別。
「參與電話訪問的律師、實習生(大學生)均有電話訪問記錄備查,並願接受司法機關、行政機關、
網友代表的質詢。
《方舟子惡鬥肖傳國始末》 第七章 行惡
278
「彭劍律師親自與11 位患者或患者家長面談,發現當面調查發現的手術的無效率高於電話訪問結
果。」(匿名:《「肖氏反射弧」手術效果統計》,http://www.xys.org/xys/ebooks/ot ... /xiaochuanguo55.txt)。
顯然,這個匿名說明人就是方舟子。而他之所以要匿名,就是要掩蓋這樣一個事實:這個「統計」是方舟
子親自參與編造、炮製出來的。其實,就算我們假設這個編造出來的「統計」完全是真實的,那它也是一
個典型的「不科學」、「偽科學」、「反科學」的產物。讓我們還是看看專業人員的評論吧。
在新語絲讀書論壇,有一個ID 是「時雨」的人,在11 月15 日發了一個帖子,「給要對肖傳國提出法律訴
訟的人潑點冷水」,全文如下:
「本人也是個醫生,在美國的一個大學醫院行醫,是科技打假的支持者,儘管以前從沒有在這裡發
過言。
「但對肖傳國的批判,本人有不同的見解。醫學上開拓性的工作都是有很大的危險性,有很多病人
甚至為此獻出生命。對目前一些沒有有效治療的疾病,任何有希望的治療手段都可以在其危險性可
以接受的情況下,IRB 批准,病人同意后,都可以在臨床上進行實驗性治療。在國內,很多情況下
也可能不需要IRB 批准,但只要病人知道這是實驗性的治療,並已經簽字同意,就可以進行(現在
可能情況不同)。任何一種治療,療效都不可能100%,更不要說這種本來就沒有有效治療的疾病。
就算按彭劍律師的調查,73%無效,那有效率也是27%。這個有效率不高,但不是完全無效。即使
在美國,有些治療只有百分之十幾,甚至低於百分之十有效率的藥物,也有被FDA 批准的,譬如
一些治療晚期腫瘤的藥物。況且,彭劍的電話調查能有多少可靠性,值得懷疑。至於他說的沒有一
例有效,更滑稽。任何一項臨床試驗,都在事先對如何確定是否有效有嚴格的定義。有副作用和並
發症不能否定有效。他把有效和副作用混在一起,得出沒有一例有效的結論,看出他沒有什麼科研
基礎,當然律師沒有不懂科研也行,但至少找個醫生了解一下也好。不能自己不懂還敢於對某項科
研做結論。
「肖式手術就算不是他說的那麼有效,從美國的臨床研究初期報告看,也還可以。不管如何,即使
可能無效,這也是一項重要的臨床研究,美國NIH 在資助,更要[有]意思的是,google 一查,很多
人在為參加這項實驗研究的病人募捐。而XYS 的人卻相反,想在中國通過法律訴訟停止這項治療。
目前國內醫患矛盾重重,不難找到願意和醫生醫院打官司的病人,況且還有律師和XYS 的贊助。
不管國內過[國]外,很難看到如此大規模組織大量病人對某一個醫生進行訴訟的。看來彭劍律師要
創造先例。此風一開,病人術后可以不顧術前簽的束手[手術]同意書而在術后反悔,以後不知多
少醫生要法律訴訟,因為手術成功率不可能百分之百,有的可能很低(譬如急症手術,晚期癌症
等)。國內的醫生將無寧日。」(時雨:《給要對肖傳國提出法律訴訟的人潑點冷水》,http://www.xys.org/forum/db/5/240/125.html)。
可想而知,方舟教徒們一個個就像餓狼見到了小綿羊一般,一齊向這個時雨撲了過去。這個帖子後面,有
51 個跟帖,除了時雨的自辯帖之外,絕大多數是對他的攻擊和咒罵:
另外一個煽風點火的帖子也是你發的吧? - weryuw
其實這250 是揣著明白裝糊塗,典型的受虐狂 - trus
肖也請你吃飯了?你是個壞蛋 - 克己明德
因為這裡你這種自以為是的蠢貨裝神弄鬼的蛆蟲見得太多太多了。 - JFF
蠢貨蠢到你這種程度也算是極致了 - trus
為虎作倀、顛倒黑白的不同意見還是不要來這裡提了 - 克己明德
找罵貼。 - BigMac
《方舟子惡鬥肖傳國始末》 第七章 行惡
279
你不是真SB 就是裝SB,肖的問題在於造假,在造假的基礎上圖財害人 - trus
沒錯,TA 這是故意擾亂視聽,每一次打假總有類似的發言。 - 病友
兩周后,2009 年12 月1 日,被新語絲暴徒們罵得落荒而逃的時雨又到虹橋科教論壇發了一個帖子,「再
談肖方之戰」。其中說:
「作為科技打假旗幟的方舟子和在國內取得重要開拓性臨床研究的肖大夫相互批判,近來有愈演愈
烈之勢。兩三周前本人在XYS 上第一次發貼,想潑點冷水,被狂罵一通,這也是第一次見識XYS
人的語言暴力。平時忙,不常出來,對這種語言還真不習慣。這幾天休假,對這一話題再談點看法。
本人有自己的臨床研究(clinical trial),也是IRB member,雜誌peer reviewer,不管從那個角度,
對彭律師所提供那些數據資料竟然能夠得到方舟子的認可,感到不可思議。那確實都是些拿不出門
的東西。……
「就算是科技打假,自己也必須用科學的手段,但可惜彭律師提供的那些資料,沒有任何科學成分。
把那份資料放在任何地方,都應該成為被打假的典型案例。首先,醫學的資料和數據竟然沒有作為
研究者和醫生的檢查和隨訪,而是來自毫無科研背景的律師和志願者(而且是來自要控告對方的律
師)。2。任何可信的數據必然包括對所有病人的隨訪,不能隨訪的,要給出原因,而且一般數目
很少,如果有一半的病人不能隨訪,這個報告還能相信嗎?3.任何的臨床研究都要包括事先定好的
研究參數和指標,療效的定義標準等,而不是由臨時調查的人隨意下定義,而且這個定義更不可能
由非專業人員制定。4.副作用和併發症,那些是與被研究的治療有關的,那些是無關的(由疾病或
對此病的其他治療引起的),相關程度如何?5.任何臨床研究也必然有醫學統計的參與。
「對彭律師而言,還有一個極其重要的問題,這個病人名單是從哪裡得到的?Confidentiality/病人的
privacy 是每個臨床研究人員都應該保護的。這個名單不可能來自肖傳國。在病人沒有授權的情況下,
不參與研究的人員能有權查詢病人的個人資料嗎?我不相信是那些病人或家屬都是看了xys 找到彭
律師的。就算彭律師是從別的病人知道另外病人的名字,他有權調查另外的病人嗎?誰給他的授權?
往更壞處想,如果他是用不正當的手段得到病人的名單,法庭能接受他的數據嗎,他是否自己也有
被告的可能?
「再看看結論。方舟子一開始說的是150 人,無一例有效。這其實也有勃[悖]於他自己以前對臨
床科研的說法。他曾說很多治療都有安慰劑效應(他現在還說Beaumont 的研究沒有對照,也是擔心
安慰劑效應吧),那麼怎麼在他的初始報告里150 人中竟然無一例有此效應?別忘了彭律師的結果評
價大多是通過電話隨訪的,有很大的主觀性。現在又說只隨訪了70 多人無1 例成功。可方又多次
說SB 有12%自愈率,怎麼那麼巧,這些病人里沒有一例自愈病例?」(時雨:《再談肖方之戰》,
http://www.rainbowplan.org/bbs/topic.php?topic=104346&forum=1)。
除了這個「在美國的一個大學醫院行醫」的時
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

海納百川,  有容乃大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萬

主題

3萬

帖子

6萬

積分

貝殼光輝歲月

倍可親決策會員(19級)

Rank: 6Rank: 6

積分
60345
132
 樓主| 新鮮人 發表於 2010-10-3 08:28 | 只看該作者
除了這個「在美國的一個大學醫院行醫」的時雨醫生之外,在美國衣阿華大學(The University of Iowa)醫
學院外科系工作的尋正也寫了一篇文章,分析這篇「統計」之可笑:
「首先我們看到彭劍收集了110 位手術患者的資料,其資料來源於何處?如果說是患者主動找上了
彭劍要找『神源』醫院的麻煩,為什麼會有高達1/3 的人失訪或者拒絕調查?如果不是患者主動找
上門來,那肯定是方舟子與彭劍找到他們,方舟子與彭劍是如何確定及獲得這個名單的?中國的醫
院並沒有向主管機關報告具體病人資料的義務。盜取營運資料是否合法合乎道德?
《方舟子惡鬥肖傳國始末》 第七章 行惡
280
「方舟子與彭劍的調查屬於問卷調查,問卷調查並非簡單地逐個打電話詢問了事,設計問卷調查有
很多學問,要保證內容有效與結果的可靠,還會有一系列的指標,遺憾的是,這些科學的內容,在
他們的簡短報告中影子都看不到。對科學來說,最重要的是什麼?方舟子成天把雙盲對照掛在嘴邊,
不明白雙盲對照的目的就是保證調查或者研究者的獨立性性(或客觀性)么?彭劍的這個調查,從
頭到尾由他操作,沒有任何一個地方證明調查者為維護數據的獨立性與客觀性作出過任何努力,如
果法官稍有科學與法學常識,就會拒絕採信這個調查的任何結果,因為科學上存在無法避免的調查
者偏差與法學上的缺乏獨立性與客觀性。這樣的調查,幾個小時內就可以泡製出來,包括提供『電
話訪問記錄備查,並願接受司法機關、行政機關、網友代表的質詢』。
「在這個近乎白痴式的調查中,不懂問卷調查設計要設法避免誘導式提問也就罷了,方與彭還要畫
蛇添足,專門說明他們就是要扯皮,偏要做出不利於對方的結果!在統計報告中,彭律師還『親自』
與患者及患者家屬面談,『發現當面調查發現的手術的無效率高於電話訪問結果』。這很稀奇么?
彭劍要找『神源』的麻煩,他『親自』接見的,肯定是無效的用來打官司的案例,那無效率是
100%,用得著說么?把這樣的結果公布出來當證據,的確有點可恥,不懂過尤不及么?
「方舟子講科學,我們用科學檢驗一下彭劍的『發現』有沒有意義。在74 位受訪者中,有54 位說
沒有效,20 位說有效,無效率73%。再針對這74 位患者中的11 位進一步深訪,方舟子說當面調查
的無效率高於電話採訪得出的無效率。方舟子針對別人批評他的公開信有大量的無效簽名,他捏造
了一條美國標準,如果無效率低於5%整個公開信就是有效的。他捏造的美國標準的依據就是通常
在科學統計結論中用到的一類錯誤標準,如果把這個標準用於此處,即當面調查的無效率高於電話
採訪的無效率的幾率,如果基於隨機抽樣,小於5%,即視為顯著不同。
「針對20/54 這樣分佈中抽取11 例當面訪問的概率很容易計算。隨機抽11 例皆為無效的計算方式
為(54C11)*(20C0)/(74C11),其中C 代表抽取,NCn 表示為從N 中抽n 會有多少種可能性,
公式為NCn=N!/n!(N-n)!,!代表階乘,把數字代入其中54!/(11!*43!)*20!/20!0!/(74!/
(11!*63!)=2.29%。
「隨機抽11 例中有1 例有效的幾率是多少?(54C10)*(20C1)/(74C11)=54!/10!/44!*20!
/19!*11!*63!/74!=11.45%。也就是說,從74 例中抽11 例,抽中10 例以上無效的幾率合計超
過13%。那麼,只有一種可能,彭劍選中的案例100%無效,才會有統計意義上的當面訪問無效率
高於電話訪問無效率的可能。在不隨機的面談過程中,前面已經分析了,這是必然的。
「調查中高達1/3 的人失訪,失訪率在科學上是一種重要的問題,由於調查者存在明顯的主觀惡意,
被調查者如果跟『神源』醫院及其醫生有很好的交流與關係,他們就有可能採取拒絕本項調查的方
式表達自己的抗議,那麼很高的失訪率就導致結論的無效性顯著增加。
「彭劍方舟子的無知在於,他們的工作有意義的基礎就建立在問卷調查有效這一關鍵假設上,如前
述,根本上沒有獨立性與客觀意識的方舟子與彭劍根本無法保證問卷本身的有效性。現在假設這種
有效性存在,方舟子與彭劍再次畫蛇添足:
『律師認為,患者自我感覺的「有一定的改善」、「好了一點點」等有效效果是否真和「肖
氏術」有關,除了肖傳國、鄭州神源泌尿外科醫院等利益相關方的「論說」外,並沒有確切
的科學依據。』
《方舟子惡鬥肖傳國始末》 第七章 行惡
281
「患者感覺有效『沒有科學依據』,那麼患者感覺無效就有了『科學依據』?這是哪門子的邏輯?
還有比這更無恥的雙重標準么?方舟子不要人教邏輯,難怪跟他的法盲律師一樣,邏輯混亂,無可
救藥。哪有在同一報告中否定自己的關鍵假設的?這樣的水平可以搞科學當律師?
「既然無知的律師可以出這樣的報告,這種訴訟的結果不問可知,除非鄭州法院變成方式法院,方
舟子與彭律師的維權行動無非是浪費捐款者資源的吸錢器,或者根本就是用兩個官司吸取38 個未
來官司的洗錢行動。
「一個傻得不能再傻的問卷調查來啟動中國患者的維權行動,實在是方舟子式的打假給中國製造的
悲哀:中國的患者沒有希望,不但要承受庸醫劣院的欺騙,還要被用心不良者再雪上加霜地利用一
番,承擔更多的感情創傷,前有狼,後有虎,逐鹿結果總是鹿受傷,傷上加傷。」(尋正:《肖氏
手術效果統計的玄妙》,見2010 年1 月30 日德賽公園《尋正博客·方舟子現象》, http://www.de-sci.org/blogs/yijia/?p=43009)。
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

海納百川,  有容乃大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萬

主題

3萬

帖子

6萬

積分

貝殼光輝歲月

倍可親決策會員(19級)

Rank: 6Rank: 6

積分
60345
133
 樓主| 新鮮人 發表於 2010-10-3 08:29 | 只看該作者
本帖最後由 新鮮人 於 2010-10-4 06:47 編輯

如果說上面兩位專家都有「反方」的嫌疑,並且他們的評論太過專業、太過冗長的話,那麼我們就再看看
一個「挺方」的專家所作的簡短評論。2009 年12 月19 日,肖傳國到清華大學作講演。《科學新聞》總編
輯賈鶴鵬追問肖傳國,肖氏手術的有效率或成功率或治癒率到底是多少。肖傳國反問道:
「你知道若有效率10%,要求有多少樣本嗎?若是50%的有效率,要求有多少樣本?」(《肖傳國教
授在清華大學(II):老賬新賬》,見2009 年12 月19 日科學網《劉華傑的博客》,http://www.sciencenet.cn/m/user_content.aspx?id=279867)。
自稱「學過一點兒」統計學的賈總編當然回答不上來。不過,在新語絲讀書論壇上,那個「疫苗」卻為肖
傳國做了解答:
「老肖問賈鶴鵬的問題可以用功效分析解決,用不了多少樣本量[。]雖然從純粹數學角度無法證明
沒有療效這個命題,但是從現實的角度這個問題卻很簡單,如果治癒率非常低就沒有生物學意義,
因此不值一提了。Power Analysis(功效分析)可以用於解決這類問題。下面我用Minitabv15.1 功效
分析模塊中的1-proportion 對老肖的治療率進行分析。
「在通常設定的95%的置信水平下,如果隨機訪查了30 名患者都沒有療效,那麼有58.1%的把握
說治癒率低於1%,有89.3%的把握說治癒率低於5%,96.7%的把握說治癒率低於10%;如果隨機
訪查了70 名患者都沒有療效,那麼分別有63.7%,96.0%和99.6%的把握說老肖治癒率低於1%,
5%,10%。」(見2009 年12 月24 日新語絲讀書論壇,http://www.xys.org/forum/db/6/35/13.html)。
把疫苗的計算運用到彭劍的「統計結果」上,假設彭劍的調查是「隨機」的,那麼,根據統計學的測算,
肖氏手術的有效率不會超過10%。對統計學一竅不通的方舟子看到這樣的「統計結果」,不禁大喜過望,
馬上把這個帖子請進了客廳。(http://www.xys.org/xys/ebooks/ot ... /xiaochuanguo96.txt)。他一輩子也搞不懂的是:疫苗的這個帖子不過是時雨、尋正帖子
的摘要而已。它們所證明的,在實質上是相同的,這就是:彭劍的調查結果是炮製出來的。
5、渾家,咱賺了!
就在這個匿名的《「肖氏反射弧」手術效果統計》公布的當天,11 月12 日,方氏海外基金會發布了一個「呼
吁」:
「彭劍律師事務所認為鄭州神源泌尿外科醫院宣傳手術治癒率的行為違反了《中華人民共和國廣告
法》及相關行政規章之規定,虛假宣傳、隱瞞手術風險的行為違反了《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
等法律法規的相關規定,侵犯了患者的知情權、人身權。擬代表肖氏手術受害患者對鄭州神源泌尿
外科醫院提出大規模共同訴訟。第一批涉及受害患者40 人,所需法律訴訟、調查取證等費用人民
幣十二萬元。
「由於肖氏手術受害患者大都來自低收入社會階層,無力支付昂貴的訴訟費用,中國科學與學術誠
信基金會決定設立『扶助學術不端受害人專項基金』,呼籲大家積極捐款,幫助『肖氏手術』受害
患者討回公道,伸張正義。也為打擊學術科研領域的不端和腐敗行徑,規範新技術在中國醫療系統
中的應用做出一份貢獻。」(OSAIC:《中國科學與學術誠信基金會呼籲為「扶助學術不端受害人
專項基金」捐款》,見該基金會網站,http://www.osaic.org/)。
四天後,這個基金會又發布了一個「資助通告」:
「中國科學與學術誠信基金會於2009 年11 月6 日收到彭劍先生代表『肖氏手術』受害者提交的如
下資助申請:
* 資助項目:『肖氏手術』受害者訴鄭州神源泌尿外科醫院虛假宣傳糾紛共同訴訟案
* 資助用途:法院案件受理費,調查取證費用和辦案差旅費(無律師代理費)。
* 資助金額:每位當事人平均案件受理費人民幣2000 元,每位當事人平均調查取證費用300
元,每位當事人平均辦案差旅費700 元,共40 人,總金額合計人民幣120,000 元。
「經基金會資助申請評估委員會審核並交理事會全體成員表決通過,決定設立『扶助學術不端受害人
專項基金』發起募捐,對上述申請項目分階段予以資助。第一期資助額3000 美元,視基金會扶助基
金專項捐款情況和案件進程決定下一批資助的時間和額度。」(http://www.osaic.org/?n=OSAIC.%E ... 9%E9%A1%B9%E7%9B%AE)。
有個ID 是「囧」的網友,次日在新語絲讀書論壇發帖子,質疑這個「通告」中的「每位當事人平均案件受
理費人民幣2000 元」:
「依據最新頒布的《訴訟費用交納辦法》(2007 年4 月1 日起施行),患者與神源醫院的糾紛如按
財產案件受理,收費標準為不超過1 萬元的每件交納50 元,超過1 萬元至10 萬元的部分按照2.5%
交納。豆X 與郭XX 的訴訟標的分別為56447.58 元和39169.88 元,按標準案件受理費應該為1211
元和779 元。兩件加一起都不到2000。豆X『左腳明顯畸形、左腿變細、行走異常』,要求賠償較
多,受理費也才1200 多點,怎麼平均案件受理費會達到2000 元?有沒有法律專家解釋一下?
「不僅如此,在《訴訟費用交納辦法》第六章『司法救助』部分明確規定,『當事人申請司法救助,
符合下列情形之一的,人民法院應當準予免交訴訟費用:殘疾人無固定生活來源的;追索贍養費、
扶養費、撫育費、撫恤金的;最低生活保障對象、農村特困定期救濟對象、農村五保供養對象或者
領取失業保險金人員,無其他收入的;因見義勇為或者為保護社會公共利益致使自身合法權益受到
損害,本人或者其近親屬請求賠償或者補償的;確實需要免交的其他情形。』『當事人申請司法救
助,符合下列情形之一的,人民法院應當準予緩交訴訟費用:追索社會保險金、經濟補償金的;海
上事故、交通事故、醫療事故、工傷事故、產品質量事故或者其他人身傷害事故的受害人請求賠償
的;正在接受有關部門法律援助的;確實需要緩交的其他情形.』
「據基金會的通告,『肖氏手術受害患者大都來自低收入社會階層,無力支付昂貴的訴訟費用』,
且為醫院虛假宣傳導致人身傷害甚至殘疾,很明顯屬於司法救助對象,完全可以向法院提出申請要
求免交或緩交案件受理費。這也是熱心為受害者服務的律師們可以做到的。
「據新聞報道,鄭州法院已經受理了兩起案件,能否公布一下這兩件案子的受理費是多少?」
這個帖子被方舟子以迅雷不及掩耳的速度刪了。幸虧這個帖子被及時轉載到了其他論壇。(Tinker:《看,
這基金會操作不規範不是我一個人的看法》,2009 年11 月17 日星湖沙龍,http://www.starlakeporch.net/bbs/read.php?1,56678,56690#msg-56690)。一個明顯的問題就是:
方舟子到底害怕什麼呢?
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

海納百川,  有容乃大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萬

主題

3萬

帖子

6萬

積分

貝殼光輝歲月

倍可親決策會員(19級)

Rank: 6Rank: 6

積分
60345
134
 樓主| 新鮮人 發表於 2010-10-3 08:30 | 只看該作者
最好笑的是半個月前曾因主張集體訴訟之事而遭了主子的白眼的狗腿子Yush,此時趕緊主動表現自己。11
月14 日,他在讀書論壇上發了一個題目為《「著名的病人小善善找不到了?」——「肖氏反射弧」的虛假
宣傳和無恥謊言》的帖子,其中有這樣兩段話:
「律師的調查結果無疑戳穿了肖傳國們85%治癒率的謊言:『無效率高達73%、致殘率高達
39%……沒有一例成功,即成功率為零。』這幾個簡簡單單的統計數據,其實正是投向肖傳國、肖
傳國們以及『肖氏反射弧』的原子彈。……
「我們,作為新語絲、方舟子的支持者,作為一個有良知的知識分子,所能做的,就是團結起來,
集眾人之力共同捐款資助患者拿起法律武器起訴肖傳國們。律師已經製造好《『肖氏反射弧』手術
效果統計》原子彈。捐款資助,就是買架飛機把這顆原子彈運到法院上空,投向一幫謀財害人、喪
盡天良的肖傳國們的頭上。」(http://www.xys.org/forum/db/5/239/166.html)。
這相當於正宮娘娘化妝成街頭婦女,呼籲老百姓給皇上捐款。
實際上,只要稍微注意一下彭劍、方舟子、基金會、Yush 這四個演員登台表演的先後順序,我們就不難看
出,他們是在合夥騙錢:
11 月06 日,彭劍向基金會提出資助申請;
11 月12 日,方舟子公布「結果統計」,為這個申請提供「合理」的依據;
11 月12 日,基金會在同日發出「呼籲」,號召教徒們捐錢;
11 月14 日,Yush 奔走呼號,要大家捐款買飛機空投原子彈;
11 月16 日,看到圈錢計劃啟動了,基金會公布彭劍的申請。
基金會為什麼不敢在彭劍提出申請的當天就予以公布呢?當然是因為這個免費的「公益律師」在兩年前曾
經從那裡拐走了「三萬八千一百零八元兩角」。而這次他又獅子大開口,索要十二萬元,難免讓新語絲諸
人心中生疑。果然,新語絲上的一位元老就倚老賣老,出面質疑,結果成了刀下之鬼。
原來,在新語絲讀書論壇,有一位ID 是HunHunSheng 的人,人緣頗佳,並且是該論壇上發帖總量和日均
發帖量雙料冠軍:他從2002 年7 月25 日起在讀書論壇發帖,到2009 年11 月17 日,一共發了31591 個帖
子,平均每天十帖以上。實際上,在那個論壇上,只有他敢和方舟子唱反調。但不知出於什麼原因——有
人猜測他曾給方舟子捐過大款——方舟子竟然每每能夠容忍他的冒犯。但是,就在方氏海外基金會的 「資
助通告」在新語絲上公布之日,12 月17 日,HunHunSheng 發帖子說:
「律師是否接受資助不合適?律師畢竟是做生意代表別人打官司賺錢的,而不是官司的直接一方」。
http://www.xys.org/forum/db/5/243/210.html)。
方舟子聞言,勃然大怒:
《方舟子惡鬥肖傳國始末》 第七章 行惡
284
「哪個律師接受資助了?如果你繼續在這裡散布謠言混淆視聽,請去挺肖的網站」。
HunHunSheng 於是抄錄了海外基金會11 月12 日「呼籲」的第一句話作為回答:
「收到彭劍律師就『肖氏反射弧手術』受害者訴鄭州神源泌尿外科醫院虛假宣傳糾紛共同訴訟案的
資金申請」。
方舟子則回答說:
「那是律師替受害者申請資助訴訟費用,你就能看成是資助律師?為了這些訴訟,律師們在義務勞
動,還要忍受你這種小人的污衊?」
HunHunSheng 說:
「律師和顧客的關係對外人是黑匣子外人管不著」。
方舟子理屈詞窮,於是使出殺手鐧,把HunHunSheng 的ID 給封了:
「這是你在這裡的最後一貼。你去騙子網站更合適。」(http://www.xys.org/forum/db/5/243/228.html)。
在新語絲讀書論壇,HunHunSheng 曾揭了方舟子無數瘡疤,如指出方舟子一面批中醫一面練太極拳不合邏
輯;如指出新語絲網站在反中醫之前曾經推銷販賣過中藥;如指出新語絲諸人打假大多出自私心;等等。
但對這些帖子,方舟子都能夠以讓人無法理解的「大度」隱忍下去,不予計較。可是,這次他卻截然不同,
對HunHunSheng 這麼一個小小的質疑卻如同眼睛里被揉進沙子一般,暴跳如雷。這是為什麼呢?顯然,就
像是一年前尋正無意間戳著了方舟子非法炮製公開信的心病一樣,此時HunHunSheng 的質疑戳著了方舟子
與彭劍合謀騙錢的心病,結果使他老羞成怒,痛下死手。至此,到底誰是騙子,到底哪個論壇是「騙子論
壇」,豈不昭然若揭了?
無論如何,從「呼籲」的當天,到2010 年4 月20 日,這個非法基金會總共募集了7282.30 美元。刨除匯款
費用,凈剩7102.40 美元。按照1:6.85 的匯率,這相當於48651.44 人民幣。在把那兩個控告神源醫院案子
的費用(6000 人民幣)減去之後,這個方氏基金會凈得42651.44 人民幣。而方劉氏被武漢法院「執行」了
的那「一大筆錢」,不過是40763.60 元人民幣而已。總計:方舟子打假凈贏利1887.84 元人民幣。誰說方
舟子打假要「倒貼」?正是:
私仇雖未報,私錢已還家。
仰天發狂笑,奈何咱少俠!
誰找了一個這樣的老公,真的是厭福不淺啊!
【註:為了討還這四萬餘元人民幣,方舟子還曾指使自己的老婆出面聘請律師,向江漢區法院提出「執行
異議」,要求歸還罰款。(見《武漢江漢區法院違法扣划方舟子妻子存款案執行異議書》,新語絲2009 年
8 月25 日新到資料,http://www.xys.org/xys/ebooks/ot ... /xiaochuanguo34.txt)。這個「異議」理所當然地被法院駁回。(見《湖北省武漢市江漢區人民法院
民事裁定書(2009)漢執裁字第5 號》,新語絲2009 年9 月13 日新到資料,http://www.xys.org/xys/ebooks/ot ... /xiaochuanguo44.txt)。方舟子在得到「異
議」失敗的消息之後,特意發表了一個「方舟子致一切被批評人的嚴正聲明」,全文如下:
《方舟子惡鬥肖傳國始末》 第七章 行惡
285
「根據武漢肖氏法院肖國雄、余文慶、劉輝、魯林等法官在2009 年9 月4 日做出的裁定,『異議人
雖提供證據擬證明其與被執行人方是民就雙方的婚前財產以及婚姻持續期間的所得的財產歸各自所
有,但異議人無證據證明肖傳國知道該約定,故該協議不得對抗善意第三人。異議人的工資收入應
視為與被執行人方是民的夫妻共同財產。據此,本院划扣被執行人方是民的配偶工資收入計人民幣
40754.70 元的執法行為符合法律規定,故對異議人的異議請求,本院不予支持。』特此通告被方舟
子批評的所有人士:方舟子夫婦早已約定財產歸各自所有,被方舟子批評的所有人士不得因此派遣
當地法官到北京竊取方舟子妻子的合法財產。
「該聲明將放在方舟子以後撰寫的所有批評具體人士的文章的前面,直到方舟子妻子被武漢肖氏法
院竊取的合法財產被發還為止。本人建議其他在中國境內有配偶的人士也都在批評文章前發表類似
聲明,以保護配偶的合法財產不被竊取。」(見新語絲2009 年9 月9 日新到資料,http://www.xys.org/xys/netters/Fang-Zhouzi/blog/xiaochuanguo3.txt)。
方鬥士的這個「嚴正聲明」,僅僅出現在三篇「方舟子以後撰寫的(所有)批評具體人士的文章的前面」。
10 月29 日以後,這條聲明就無影無蹤了。可見這位「最聰明」的全才,需要50 天的時間才能夠醒悟,自
己的「嚴正」,在別人眼中不過就是自曝其丑的小丑在演戲而已。】
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

海納百川,  有容乃大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萬

主題

3萬

帖子

6萬

積分

貝殼光輝歲月

倍可親決策會員(19級)

Rank: 6Rank: 6

積分
60345
135
 樓主| 新鮮人 發表於 2010-10-3 08:31 | 只看該作者
二、搗亂、失敗
在費盡心機地斂財的同時,方舟子還在一步一個腳印地朝著他的復仇終極目標——讓肖傳國身敗名裂——
前進。大致來說,方舟子的全盤復仇計劃是這樣的:自己先搜集、整理肖傳國的黑材料,然後把這些黑材
料通過中國媒體「洗」一下,讓它們變成「水洗材料」,最後再把這些「水洗材料」通過各種手段,如
「以中英文在海內外網站大面積登載」,進行再次傳播。方舟子與中國新聞媒體相互勾結的內幕,將是本
書下一章的內容。而本章剩下的篇幅,將主要介紹方舟子及其徒眾的「橫渡太平洋」戰役。
1、方全才胡謅美國研究
按照HunHunSheng 的總結,新語絲上的打假模式無非是這樣:
「所有新語絲的打假都是圍繞一個問題: i.e.有人說他或者她在白大哥那裡怎樣怎樣了[,]然後斑竹
說白大哥根本沒這麼說(基因皇后丁校長八卦天文學薛軍醫等等)當然肖傳國的最後評價也取決於
白大哥的說法。白大哥是個綱[,]綱舉目張,白大哥一抓就靈。」(見2009 年8 月18 日新語絲讀
書論壇,http://www.xys.org/forum/db/5/125/135.html)。
這個總結,確實道出了方舟子這個打假鬥士的本質:不論是自覺地還是不自覺地,他都不過是洋人豢養的
一個走卒,專門欺負中國人。也就是因為如此,方舟子最最害怕的事情就是,「肖氏手術」的有效性得到
美國白大哥的證實。那相當於他的主子彬彬有禮地把肖傳國請進了客廳,而方舟子卻只能站在三道門之外
發獃——他連叫罵的權利都沒有了。所以,方舟子要拼盡最後一滴血,阻止這種事情的發生。具體地說就
是,他三管齊下,四面出擊:一,對於自己的徒眾,他竭力曲解美國方面已經取得的結果,以堅定這些暴
徒的鬥志;二、他派遣教徒到美國脊柱裂患者的自助論壇造謠生事,目的就是要嚇唬這些病人,使他們不
敢參加NIH 資助的這項研究;三、他派遣教徒給美國政府主管部門寄發匿名信,要使正在進行的「肖氏手
術」研究中途流產。
原來,早在2006 年底,美國一家著名的醫院,位於密西根州底特律市的Beaumont 醫院就開始採用「肖氏
手術」試驗性地治療病人。到了2008 年,結果出來了。4 月17 日,這家醫院召開新聞發布會,宣布自己是
「美國第一家」應用泌尿神經搭橋手術(urinary nerve rewiring surgeries)(即「肖氏手術」)治療脊柱裂
病人的醫院:
「來自美國各地的七名脊柱裂兒童,通過一個革命性的、全國首次的神經搭橋手術,正在獲得控制
膀胱的能力。」(Seven children from across the United States are gaining bladder control through a
revolutionary, first-in-the-nation nerve rerouting surgery for patients with spina bifida.)(見該醫院官方
網站,https://www.beaumonthospitals.co ... ina-bifida-patients)。
領導這項研究的Beaumont 醫院泌尿科主任Keneth Peters 對肖傳國讚不絕口:
「『In a stunning reversal of the exchange of information and technology, which typically originates in the
United States and is exported to countries like China, we are able to offer these patients urinary function
and dramatically improved their quality of life,』 says Dr. Peters. 『We are grateful to Dr. Xiao and to the
patients in this study who are truly medical pioneers.』」(在通常的情況下,先進的信息和技術都是首
先出現在美國,然後向其他國家,如中國,輸出。而在這個令人震驚的反向交流之中,我們能夠大
幅度地改善那些喪失了泌尿功能病人的生活質量。我們對肖博士和參加這項研究的病人表示感謝。
他們確實是醫學的先驅。)(鏈接同上)。
《方舟子惡鬥肖傳國始末》 第七章 行惡
287
可想而知,當時正在「以為此事已了,所以就忙別的事了」的方舟子,對這樣的報道只能是熟視無睹、充
耳不聞。
可是,到了2009 年8 月12 日,也就是方舟子在新語絲上透露自己「被執行判決」的第二天,有個ID 是
gadfly 的人在新語絲髮了一個帖子,題為「Urology chairman called the results at Beaumont 『mixed』」(泌尿
科主任稱Beaumont 醫院的手術結果有好有壞)。在這個帖子中,gadfly 把2009 年3 月15 日《聖彼得堡時
報》(St. Petersburg Times)發表的一篇報道肖氏手術的文章刪去了大約四分之三,然後用中文總結出如下
四點:
「1. 對脊椎損傷(Spinal Cord Injury)病人該手術到目前為止『無效』;
「2. 對成年病人也沒見到效果;
「3. 主要的手術併發症是foot weakness. 有小孩因此產生了『垂足(foot drop)』
「4. 在手術達到類似『肖醫生所聲稱的成功率』之前,強調對該手術要謹慎(emphasize caution)」
http://www.xys.org/forum/db/5/118/189.html)。
有個ID 是weiweian 的人跟帖說:
「從你歸納的『要點』看不出結果是mixed [。]四條全是negative 嘛。象你這樣寫評論綜述是要打
板子的。」
確實,既然結果有好有壞,怎麼總結出來的都是「壞」呢?那些「好」都跑到哪裡去了呢?不出所料,
gadfly 的這篇要被學術界「打板子」的「綜述」,在次日被方舟子請進了新語絲的客廳。可是,即使是把
「好」全部刨去、只留下「壞」,也還是不足以發泄方舟子內心對「肖氏手術」的仇恨。於是,在把這個
帖子收進新到資料之際,方舟子還對它動了「方氏反射弧手術」。具體地說,這個帖子的新到資料版有如
下重大改動:第一,標題換成了《國外泌尿科專家對肖傳國兩年來在美國做的幾個手術效果的評價》;第
二,帖子中,多出了這麼一句話:
「九名接受手術的先天性脊柱裂小孩中有一名小孩恢復正常排尿控制。研究表明,先天性脊柱裂一
旦發生尿失禁,有12%的患者會恢復正常。」(新語絲2009 年8 月13 日新到資料,http://www.xys.org/xys/ebooks/ot ... /xiaochuanguo11.txt)。
圖29. 一個帖子,兩個版本
左:gadfly 發表在新語絲讀書論壇上的原帖(http://www.xys.org/forum/db/5/118/189.html);
右:被方舟子次日收入新語絲新到資料的帖子(http://www.xys.org/xys/ebooks/ot ... /xiaochuanguo11.txt),注意陰影標記的文字為原帖所沒有。
《方舟子惡鬥肖傳國始末》 第七章 行惡
288
那麼,「研究表明,先天性脊柱裂一旦發生尿失禁,有12%的患者會恢復正常」這句話到底是怎麼來的呢?
筆者反覆閱讀那個被gadfly 刪節的英文報道,發現其中只有這麼一句話與之有點兒相關:
「Seven of the nine with spina bifida saw 『marked improvement.』 One of them was a 『home run,』 a girl
who achieved complete continence.」(九名脊柱裂患者中,有七名的手術結果為『顯著改善』。他們
之中的一名是一個女孩,她的結果是『home run』,獲得了完全的自主控制。)(http://www.tampabay.com/features/humaninterest/article984049.ece)。
所謂home run,是棒球比賽的一個術語,中文譯為「全壘打」,意思大致相當於「畢其功於一棒」。具體
用到「肖氏手術」中,它的意思相當於「畢其功於一刀」,即「徹底治癒」。方舟子的英文雖然很臭(見
亦明:《打架鬥士方舟子》),但還不至於臭到連「home run」是什麼意思都搞不懂。那麼,方舟子為什
么要編造這樣一條「科學原理」呢?這個秘密,三個月後被他的另一個鐵桿信徒一語道破。2009 年11 月
11 日,一個ID 是「看好戲」的人把方舟子剛剛貼出來的那個「『肖氏反射弧』效果定量統計」轉到星湖
沙龍,同時,他故意刺激肖傳國:
「老肖,方舟子的策略是這樣的[:]他說有明顯效果的只有14%,可是又說先天性脊柱裂脊膜膨出
的患兒發生尿失禁后12%能恢復正常,企圖以此證明有明顯效果的百分比基本上和自己恢復正常的
百分比一樣,好證明你劃時代的,革命性的,得一百個諾貝爾獎都不過分的手術根本沒用。」
http://www.starlakeporch.net/bbs/read.php?1,56420,56422#msg-56422)。
也許有人會問:亦明兄,你根據什麼說改動gadfly 帖子的人是方舟子呢?我的根據如下:
第一,能夠做出這樣的改動的人,只有兩個:原作者 gadfly 和方舟子。而在gadfly 的原貼中,並沒有這句
話。不僅如此,那個gadfly 對home run 的含義是知道的,因為他在weiweian 的跟帖後面這樣回罵道:
「你懂個屁,我這是在幫肖教授。一個女孩做成了home run,在我看來已經是不得了的成就了。對
她自己還有家庭來講,生活質量的改善那還用講?挺有希望的一個新手術,為什麼一定要是要是十
拿九穩?不要到頭來像他的簡歷一樣畫蛇添足,又去找漢江法院。」(http://www.xys.org/forum/db/5/118/245.html)。
第二,前面提到,方舟子在亮出自己炮製的「『肖氏反射弧』效果定量統計」之後,有人說,那個統計證
明「肖氏手術」的有效率是27%。方舟子於是跟帖說:「先天性脊柱裂脊膜膨出的患兒發生尿失禁后12%
能恢復正常」。(http://www.xys.org/forum/db/5/232/63.html)。查新語絲網站,這個說法只有方舟子一個人採用,連狗腿子Yush 都不敢跟著主
子這麼說。
第三,在把別人的文章放到新語絲新到資料中之際,順便對別人的原文做出篡改,是方舟子的典型行為模
式。這樣的例子,可以說多得不勝枚舉。下面舉個最近的例子。
2009 年12 月8 日,《北京科技報》發表攻肖文章,《調查神源醫院》。方舟子在文章見報的當天就興沖沖
地把它轉貼到新語絲讀書論壇,加標題曰:《調查神源醫院:小善善找到了,無效》。可惜的是,方舟子
樂極生悲,貼出來的文章是《北京科技報》的原版原文,其中,有這樣一段話:
「彭劍告訴記者,『從2006 年8 月末至2007 年3 月下旬,我通過電話成功訪問了74 位在神源醫院
接受「肖氏反射弧」治療的患者或患者家長。統計結果顯示,患者認為手術無效率的比例高達73%、
手術后出現其他病症的人數高達39%。』」(http://www.xys.org/forum/db/6/17/4.html)。
這相當於說,舟子在2007 年就知道「肖氏手術」不僅無效,而且致殘,但他卻隱瞞了調查結果。心懷鬼胎
的狗腿子Yush 對此事特別敏感,馬上指出,「記者轉述彭劍的話有誤」:
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

海納百川,  有容乃大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萬

主題

3萬

帖子

6萬

積分

貝殼光輝歲月

倍可親決策會員(19級)

Rank: 6Rank: 6

積分
60345
136
 樓主| 新鮮人 發表於 2010-10-3 08:32 | 只看該作者
「應為:『我通過電話成功訪問了74 位從2006 年8 月末至2007 年3 月下旬在神源醫院接受「肖氏
反射弧」治療的患者或患者家長。……』」(http://www.xys.org/forum/db/6/17/49.html)。
當方舟子把這篇文章放到新語絲新到資料上時,上面這段話果然被篡改成這樣,但卻沒有任何說明:
「彭劍告訴記者,『我們通過電話成功訪問了74 位從2006 年8 月末至2007 年3 月下旬在神源醫
院接受「肖氏反射弧」治療的患者或患者家長。統計結果顯示,患者認為手術無效率的比例高達
73%、手術后出現其他病症的人數高達39%。』」(新語絲2009 年12 月8 日新到資料,http://www.xys.org/xys/ebooks/ot ... /xiaochuanguo75.txt
《北京科技報》版本見該報官方網站:http://bkb.ynet.com/article.jsp?oid=59384400)。
所以說,新語絲的新到資料,不僅僅是方舟子的新「盜」資料,而且還是他的新「造」資料。因此,編造
「先天性脊柱裂一旦發生尿失禁,有12%的患者會恢復正常」的那個人,就是我們這位能偷會盜、能編善
造、具有價值四萬多元人民幣「人格的力量」的「網上魯迅」!
2、美國「喜訊」進山寨
就像是相互暗中競賽似的,方泌尿學家編造的「研究表明」出籠剛過四天,8 月16 日,有人在星湖沙龍上
轉貼了Beaumont 醫院發出的召開「首屆國際膀胱神經重建及搭橋研討會」(First International symposium
on Bladder Neuro-restoration and Nerve Rerouting)的通知。根據這個通知,這個研討會的唯一內容就是推介
「肖氏手術」。理所當然的,肖傳國成了這個研討會的主角。難怪轉貼這個通知的人說,「這會議簡直被
肖傳國一人把持了」、「這是給肖傳國的成就定調的一次國際會議,意義很大」。(見:http://www.starlakeporch.net/bbs/read.php?1,51763,51763#msg-51763)。
圖30. 「首屆國際膀胱神經重建及重接研討會」會議通知
肖傳國(紅框標記)是該次會議的首席客座教員,並且在研討會的第二天,
《方舟子惡鬥肖傳國始末》 第七章 行惡
290
專門有一個儀式「慶祝肖傳國博士的科學貢獻」。紅框為筆者所加。(見:cmetracker.net/BEAUMONT/Files/Brochures/1136.pdf)。
這豈不相當於「肖氏手術」已經得到了「白大哥」的承認了嗎?可想而知,方舟子和他的徒眾們對此會有
什麼反應:一方面,他們對這個消息裝作沒有看見,絕口不提,免得給肖傳國做免費廣告;但另一方面,
他們卻在暗中加快了「把新語絲的聲音傳遞給白大哥」的腳步。
8 月17 日早上7:30,有人將Beaumont 醫院一個秘書發給求治病人的電子郵件轉貼到讀書論壇,說:
「這是老肖撒的謊。斑竹這次打假,救了黃小弟,也救了白大哥」。(http://www.xys.org/forum/db/5/123/189.html)。
不到15 分鐘,方舟子跳出來跟帖說:
「美國患者可以針對這種虛假宣傳提起訴訟」。(http://www.xys.org/forum/db/5/123/191.html)。
那麼,「老肖」到底撒了什麼謊、搞了什麼「虛假宣傳」了呢?原來,方舟子等人針對的是那個秘書說的
這樣兩句話:
「In China, this procedure is now standard of care. Dr. Xiao has taught this procedure to surgeon's at all the
major hospitals in China.」(在中國,這個手術已經是常規治療手段。肖大夫把這個手術教給了中國
各大醫院的外科醫生。)
假如這兩句話確實是出自肖傳國之口,則稱之為「虛假宣傳」不算過份。可惜的是,方舟子們沒有任何證
據表明,第一,這兩句話確實是根據肖傳國所說,並且,白大哥在轉述時沒有任何走樣;第二,這樣的
「虛假宣傳」對「美國患者」造成了傷害。更重要的問題是,「美國患者」應該起訴誰呢?應該如何起訴
呢?他們應該到哪裡去起訴呢?他們應該要求什麼賠償呢?對於這些具體問題,方舟子是根本不予考慮的。
他所考慮的唯一問題就是如何阻擋「肖氏手術」的前進、推廣。
不過,有了主子出面指引方向,教徒們自然要奮勇向前。那個「克己明德」附和說:
「兩邊通吃?罈子里的美國人應該行動了。把肖在中國的真實情況告訴美國人,免得更多人上當。
肖的原話最有用,他都說中國的手術科學意義不大。可是在美國他 又把那些東西作為科學證據。這
明顯是欺騙美國人啊!」(http://www.xys.org/forum/db/5/123/193.html)。
鵬歸發帖子說:
「如果能以詳細的數據證明肖嚴重撒謊,就算國內媒體不關心,但他美國的合作者會關心,美國媒體也
會關心.將調查結果分別寄給其美方合作者和其課題基金的管理部門,對肖而言是釜底抽薪.」(http://www.xys.org/forum/db/5/124/137.html)。
18 日,又有一個「肖小」發帖子說:
「建議把國內病人手術無效的控訴[,]昏教授告全國人民書,昏教授在美國的四起官司坐牢經歷,
昏教授在網上的語錄,全部翻譯成英文貼到白大哥的論壇。」(http://www.xys.org/forum/db/5/124/187.html)。
19 日, JFF 說:
《方舟子惡鬥肖傳國始末》 第七章 行惡
291
「劉鄧大軍軍強渡太平洋,千里躍進大別山。把肖傳國的虛假宣傳劣跡讓美國病人也知道。工作量
較大的是首先編寫一些英文材料。分攤一下可以解決問題。然後搞個專門的網頁-免費BLOG 就可
以了。然後把把鏈接給IRS [IRB],醫院,患者及家屬,媒體。先提個設想,拋磚引玉。」(http://www.xys.org/forum/db/5/126/99.html)。
不過,在當時,方舟子手中掌握的全部「數據」就是彭劍的那個「邪惡調查」。而他心中非常清楚,那種
非法搞來的「偽科學」、「反科學」、「不科學」數據,經他的手來宣傳,連自己的教徒們都將信將疑,
出了新語絲的大門,更不會有幾個人當真。這是因為,他與肖傳國有私仇、與彭劍有私交這個事實舉世皆
知,而他要向肖傳國討還血債的動機是如此的明顯,他根本就不屑於掩飾了。因此,即使他打肖傳國的
「假」真的是出於公心,憑藉的是他的那個「人格的力量」,這其中 的「利益衝突」(conflict of interest)
也使其所有行動都具有揮之不去的可疑性。所以,方舟子當時的首要任務就是「洗聞」,通過媒體的嘴把
這個邪惡調查結果傳播出去。
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

海納百川,  有容乃大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萬

主題

3萬

帖子

6萬

積分

貝殼光輝歲月

倍可親決策會員(19級)

Rank: 6Rank: 6

積分
60345
137
 樓主| 新鮮人 發表於 2010-10-3 08:33 | 只看該作者
3、「要刺刀見紅」
2009 年10 月26 日,與方舟子有著千絲萬縷關係的《科學新聞》雜誌(證明見下章)率先發起了對肖傳國
的攻擊。半個月後,《中國新聞周刊》也加入了攻肖陣營。再過12 天,2009 年11 月23 日,對肖傳國的攻
擊進行到了第三輪。這一天,《科學新聞》發表了兩篇文章,標題分別是《尋訪讓志願者震撼》和《「肖
氏手術」治癒率:85%,還是0%?》。從內容上來說,前一篇文章相當於把彭劍主持那個「邪惡調查」說
成是「正義調查」;而後一篇文章則相當於把這個調查的結果加上註解公佈於眾。至此,方舟子的「洗聞」
計劃取得全面勝利。
可想而知,對於這樣的「勝利喜訊」,徒眾們會是怎樣的歡呼雀躍。有人說:
「如果這次還不把肖傳國打死的話,天理不容。」(http://www.xys.org/forum/db/5/251/237.html)。
暴徒JFF 更是興奮得狂呼:
「要拍案而起,要抄起傢伙,要刺刀見紅。總之,要行動。」(http://www.xys.org/forum/db/5/251/240.html)。
也就是在這一片鼓雜訊中,一個ID 是james_hussein_bond 的教徒,教友稱他為「007」,發帖報功:
「出一把力:讓白大哥也知道。在脊裂患者論壇註冊了帳號,發了個帖:
http://spinabifidaconnection.com/showthread.php?p=12776#post12776
「如果有誰能把新到兩篇文章翻成英文我可以幫忙發過去。」(http://www.xys.org/forum/db/5/252/112.html)。
這是方舟子一夥「強渡太平洋」搶灘登陸第一仗。
「脊裂患者論壇」的英文名稱是「spina bifida connection」,它實際上是美國脊柱裂患者及其家屬的自助、
互助論壇。那麼, 007 對這些病人都說了些什麼呢?他的帖子的標題是「Bad news about the Xiao procedure」
(「肖氏手術」的壞消息),內容是說,中國的《科學新聞》剛剛發表了兩篇文章,報道一群志願者對
150 名病人進行了術后追訪,這群志願者發現,病人之中沒有一個人得到肖傳國宣稱的那種結果。不僅如
此,很多人還留下了腿瘸等後遺症。一個男孩的雙腿被截肢。總成功率為零,而不是肖傳國所說的85%。
一些病人正在與志願律師合作,考慮起訴肖傳國和那些做這種手術的醫院。最後,007 告誡說:
《方舟子惡鬥肖傳國始末》 第七章 行惡
292
「The parents of the children in the US involved in the related trials probably should consult their doctors
about this report.」(那些參加了相關臨床試驗的美國患童家長似乎應該向自己的醫生就此報道提出
諮詢。)。
可想而知,007 的「義舉」受到了新語絲諸人的大聲喝彩。有個ID 是blackbox 的人在次日發帖說:
「james_hussein_bond,祝賀你! 你發到英文論壇的貼子已經開始引起注意了[。]海外病人團體的力量
是強大的.讓海外的醫生,病人及家屬了解中國人對『肖手術』的看法,這個非常有意義.」(http://www.xys.org/forum/db/5/252/225.html)。
而方舟子馬上跟帖說:
「應該讓美國患者知道,所謂『肖氏手術』目前 在國內只有一家小醫院在做[。]Beaumont Hospital
的以下說法純屬謊言。」(http://www.xys.org/forum/db/5/252/228.html)。
六個多小時以後,方舟子又發了一個帖子,說:
「把材料翻譯、收集好了,報告IRB[。]不能網上提交,只能由某個在美國的去寄。」(http://www.xys.org/forum/db/5/253/161.html)。
於是, Yush 被JFF 分派「負責起草舉報信,並把相關資料集中起來作為舉報信的證據」,而eddie 則自報
奮勇,承當「在美國的去寄」的任務。還有人要當「預備役」、當「第三梯隊」。(見方舟子主帖后的跟
帖。)
至此,全面向美國內陸挺進的戰略部署基本完成。
4、「豬玀灣入侵」事件回放
1961 年4 月,就在肯尼迪總統宣誓就職之後不到三個月,由美國中央情報局組織策劃的入侵古巴、推翻卡
斯特羅政權的行動付諸實施,史稱「豬玀灣入侵」(The Bay of Pigs Invasion)。不過,這次入侵只持續了
三天,就以入侵者的慘敗收場。而48 年後,由方舟子組織、策劃的入侵美國大陸行動,從頭到尾都與豬玀
灣入侵有著驚人的相似。
話說007 在發布了登陸第一帖之後,又把彭劍調查的英文稿貼了上去。這兩個帖子後面,有三個跟帖,都
對帖子的內容表示驚訝。該論壇的版主Dodger67 說:
「Unfortunately my scepticism about this procedure seems to have been justified.
「Neurological damage remains irreversible - accept it and move on.
「The situation may be different for people with SCI as they had (pre-injury) a functional peripheral
nervous system. In the case of SB the peripheral nerves are underdeveloped and had never worked. 」
(很不幸,看來我對這個手術的懷疑被證實了。神經系統的傷害仍舊是不可逆轉的,接受這個事實,
繼續生活下去。對於脊髓損傷的病人來說,情況可能不同,因為他們的周圍神經系統還有功能。而
脊柱裂病人的周圍神經系統則從未發育成熟,從未具有正常的功能。)
《方舟子惡鬥肖傳國始末》 第七章 行惡
293
假如007 到此而止,靜觀事態的發展,則他的這場行動很可能會取得預期的效果。可是他卻不。25 日,他
把《「肖氏手術」治癒率:85%,還是0%?》的英文譯稿又貼了上去。而在這個論壇上,偏偏有一個ID
是lonibaloney 的人,她的女兒剛剛在中國動了肖氏手術,並且,她對肖氏手術極具信心。在對007 的帖子
毫不知情的情況下,這位脊柱裂病人的母親,於11 月25 日在這個論壇上發帖子推介肖氏手術,標題就是
「Xiao Technique nerve rerouting」(肖氏神經搭橋技術)。本來就對肖氏手術抱持懷疑態度的Dodger67 於
是把007 帖子的鏈接轉了過去,問道:
「你們難道不讀這個罈子上的其他論題嗎?有報道說,這個手術存在巨大問題。」(http://spinabifidaconnection.com/showthread.php?t=1470)。
可是,這個論壇還有一個網友, ID 是lifeisgood,對臨床醫學試驗非常了解。他在閱讀了《「肖氏手術」
治癒率:85%,還是0%?》之後,一眼就看出了「彭劍調查」的要害所在。他發表評論說:
「The article that was quoted in the 『Bad News about the Xiao Procedure』 post seems to be (at least in my
opinion) somewhat biased. Supposedly over 1500 people have been treated with this procedure, yet only
150 were mentioned in the article. Where are the other 90%? I want to see the hard, concrete study results
(such as urodynamics, kidney scans...actual unbiased DATA) that had been regulated and reported before I
make any opinion about the merits or demerits of the Xiao procedure.」(被「肖氏手術的壞消息」引用的
那篇文章好像有點兒不對勁兒,至少在我看來是如此。大致有超過1500 個病人被這個手術治療,
但是,那篇文章只提到150 個病人。其餘的90%哪裡去了?在對肖氏手術做出判斷之前,我需要看
到堅實的、沒有偏見的、受到監督、並且公開發表的研究結果,如尿動力學、腎臟掃描等等。)
對於這個評論,007 趕緊解釋說,這個調查是對2006 年8 月到2007 年3 月間做過手術的病人的調查。在那
個時段,做了這個手術的病人總共有110 名,接受調查的74 名。至於那個150 人數字,可能包括了其他時
段的病人,等等。
看到007 捉襟見肘的解釋,又有一位新語絲人趕來增援,他的註冊ID 為newie。在對74、110 這幾個數字
的來歷做了畫蛇添足般的解釋之後,他又用一口日本英語教訓白大哥說:
「You people outside China should keep in mind the popularity of academic misconduct in China. I am not
sure whether Xiao was lying, but I see the numbers from good news form news papers (these reporters may
be bribed) and materials provided by Xiao's team contradicted. 」(你們這些外國人應該記住,學術不
端行為在中國非常普遍。我雖然不能肯定肖在撒謊,但是我看到的這些數字來自好的新聞,而報道
肖傳國團隊提供的數字的中國記者可能被賄賂了。)
白大哥顯然對007 和newie 的新語絲行為方式——偏執性的群攻——產生了警覺。一位ID 是Gymp 的人提
出了一連串的疑問:
「Newie & Mr.Bond, who are you two and what if any is/was your affiliation with Dr.Xiao or are you from
the Chinese media? What are your interests/non interests in this procedure? Did you have a family
member/friend who had this procedure done or?」(Newie 和邦德先生,你們倆是什麼人?你們在過去
或現在與肖大夫有什麼糾葛?你們是來自中國的媒體嗎?你們與這個手術的利益何在?你們的家庭
成員或者朋友做過這個手術嗎?)
此時,版主Dodger67 也有所悟,支持Gymp 說:
「為了良好的科學普及,讓我們把每個人的背景和利益置於光天化日之下。」(In the interest of
《方舟子惡鬥肖傳國始末》 第七章 行惡
294
good science let us have everyone's credentials and interests out in the open please.)
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

海納百川,  有容乃大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萬

主題

3萬

帖子

6萬

積分

貝殼光輝歲月

倍可親決策會員(19級)

Rank: 6Rank: 6

積分
60345
138
 樓主| 新鮮人 發表於 2010-10-3 08:34 | 只看該作者
眼見教友招架不住,又一個新語絲人跳了出來。此人的ID 是YearsGoneBy,自稱是在美國一所排名第一的
名牌大學附屬醫院從事與脊柱損傷有關的研究。他說,他之所以不敢公布自己的姓名,是因為害怕自己的
家人受到肖傳國這個敢於拿無辜的病人練刀子的人的迫害。接著,他把新語絲引了出來:
「We are netters of the New Threads website (XYS, xys.org), a U.S. based Chinese website dedicated to
fighting academic corruption in China. XYS has been exposing Dr. Xiao's academic misconducts and his
fraudulent representation of the Xiao procedure since 2005, and finally drawn the attention of Chinese
lawyers and media, whose investigations further revealed more astonishing facts regarding the Xiao
Procedure.」(我們是新語絲網站的網友。新語絲是一個基於美國的中文網站,專門與中國的學術腐
敗作戰。從2005 年起,新語絲就揭露了肖大夫的學術不端行為和他對肖氏手術的欺詐宣傳。這個
努力終於得到了中國律師和媒體的關注,他們的調查暴露出了肖氏手術更為令人震驚的真相。)
不過,這三個人的自我解釋,並沒有解開Gymp 的疑團。他接著問道:「你們是怎麼都找到這裡的?你們
到底想要幹什麼?」(How did you all happen to come to this forum?????? What is your Agenda???)
此時,這個論題的主人lonibeloney 在007 的帖子後面發表了回復。她說:
「I stumbled across this thread today and was taken aback. I have read these articles and I have my doubts,
serious doubts, about their credibility. You can tell just how they are written and the lack of any proper
medical language. Seriously folks, anybody can post information on the net. Be wary! My daughter just had
this procedure and so far her legs and mobility are just as they were. I really don't think Docs in the US
would even be doing clinical trials if these types of things were happening, let alone doing teaching
symposiums etc. Also this technique is an age old idea revisited. I would love to know the scientific
definition of the complications stated in those articles. Notice, their were none.. . . I think it is really sad that
bad info could actually influence the minds who don't know any better or could have benefited from
something like this. OR could save their life. Educate yourselves first before spreading sketchy info. By the
way results at Belmont were delayed because proper protocol of follow up care was not followed properly.
(According to Dr Xiao) Dr Xiao is an incredible Doctor and listening to him and reading those articles, it is
quite apparent who is full of it! Trust me, there is allways something to gain by someone who is sick and
dependent on expensive medical care. Med care is a business everywhere.」(我今天偶然發現這個論題,
不禁大吃一驚。我讀了這幾篇文章,但對它們的可信性心存疑問,嚴重的疑問。從它們的行文方式
以及缺乏規範的醫學術語你就可以看出點兒門道。朋友們,誰都可以在網際網路上發帖子。要小心!
我的女兒剛剛動了這個手術,至今她的腿和行動能力還和以前一樣。假如那些情況真的發生的話,
我想美國的醫生絕不會搞它的臨床試驗,更不用提搞教學培訓之類的事情了。況且,這個技術是基
於一個很久以前的想法。我非常想知道這些文章所說的後遺症的科學定義是什麼。注意:它們對此
毫無交代。我覺得非常悲傷,像這類不好的信息確實能夠影響那些對此知之不多、或者是能夠從中
受益的人們。這項手術很可能挽救他們的生命。因此,在擴散這些毫無根據的信息之前,先教育一
下自己。順便說一下,據肖醫生說,Belmont [Beaumont]醫院的結果之所以推遲公布,是因為正確
的術后治療步驟沒有被採納。肖醫生是一位驚人的醫生,聽其言,再讀這些文章,你就會明白搗鬼
之人是誰了。相信我,從這些依賴於昂貴醫護的病人身上總會有利可圖。醫護在哪兒都是一個大生
意。)
在此之後,lonibaloney 成了這個論壇上挺肖的主力。而她罵新語絲諸人最狠的是這句話:
「Certainly Dr Xiao has no time for chasing after lowlifes trying to put him down and I highly doubt China
《方舟子惡鬥肖傳國始末》 第七章 行惡
295
haws the laws in place to really do anything about this.」(肖醫生當然沒有時間和這些試圖整垮他的下
流胚子們糾纏,我也非常懷疑中國是否有相應的法律來對付這樣的事情。)
在最初,版主Dodger67 以為lonibaloney 是肖傳國的托兒(I must say that you are sounding just a little bit like
a cheerleader for Xiao),要求她提供能夠支持自己的說法的具體網址。Lonibaloney 回復說:
「Don't mean to sound like a cheerleader. I am strong in my beliefs. I know a true healer when I meet one. I
also know when I smell a rat. The sad thing is that I see people making decisions based on something
someone (no one knows who)said on a blog. I encourage everyone to do their own research and make an
educated informed decision. I don't have time to post every article. All you have to do is google Xiao nerve
rerouting and you will spend hours reading all kinds of articles both from the states and China. I am
suspicious of people entering sites like these preying upon venerable people when they really have no
business here except just that. People dedicated to ethical journalism wouldn't be here in this dicussion to
prove their point.」(我不是有意要為肖氏手術當啦啦隊。我對自己的觀點有強烈的自信。當我看到
妙手回春的醫生時,我能認出他來。反之,當敗類出現時,我也能感覺到。可悲的是,我看到人們
將自己的選擇建立在某人——沒人知道他們到底是誰——在博客上說的話。我鼓勵每個人自己做一
番調查研究,進而做出明智的決定。我沒有時間把每一篇文章都貼出來,但是你們只要Google 肖
和神經搭橋,你就會找到來自美國和中國的各種各樣的文章,足夠你讀上幾個小時。我對某些人心
存懷疑。他們,如這幾位,貿然闖進網站,利用人們的心理弱點來達到某種目的,可他們自己卻除
了惹是生非之外,與這個手術毫無關係。有良知的新聞從業人員不會到這裡來通過這樣的討論來證
明自己的觀點。)
這時,有一個貌似挺肖的ID JasonSea——顯然是被JFF 派去的——跳了出來,傻乎乎的007 於是迴轉身和
他對掐了起來。至此,版主發出警告說,這個論壇不是不同幫派吵架的場所,任何人如果再攻擊其他網友,
將被封殺。可是,另一個不識好歹的新語絲人,xpinsider,出現了。他連上三帖,說Beaumont 醫院撒謊,
說肖傳國在中國興起了9 起官司,說肖傳國在美國吃過官司。顯然,這個自稱比007 更了解肖傳國官司的
xpinsider 就是Yush。結果,四個新語絲人,外加那個JasonSea,在11 月28 日被集體踢出論壇。而對宣布
要離開這個論壇的lonibaloney,Dodger67 卻提出了挽留:「Lonibaloney please don't leave us - we need you.」
(以上引號內英文文字均來自這個網頁:http://spinabifidaconnection.com/showthread.php?t=1470)。
也就是說,新語絲人入侵美國大陸的行動,僅僅堅持了四天半,就被一群脊柱裂病人及其家屬趕出了家園。
當然,不同的人對於這個結果的解讀是不一樣的。有個叫coubert 的人說:
「目的達到就行了;難道常駐那裡勸病人家屬反對XCG?只需要讓他們知道一些不同聲音就行了。
還有美國媒體,醫院,律師等,材料整理好 了,可以投放的地方多了。支持XCG 的不要高興太
早」。(http://www.xys.org/forum/db/6/4/87.html)。
克己明德也附和說:
「消息傳過去了,引起人們警覺就是成功了。good job」。(http://www.xys.org/forum/db/6/4/186.html)。
而JFF 更高度評價這一行動,認為是大獲全勝:
「第7 艦隊在SBC Mission Accomplished!每一個成員包括JASON 的工作都很漂亮。
james_hussein_bond 首功。祝賀你 們!」(http://www.xys.org/forum/db/6/4/118.html)。
《方舟子惡鬥肖傳國始末》 第七章 行惡
296
倒是007 從失敗中看出了一點兒門道:
「如果到別的網站做宣傳,就要學那個網站的風 格。不能太強勢,更不能把那兒當成讀書論壇。尤
其是不應企望能讓反對意見閉嘴。在這個論壇培養出來的不爭到底不罷休的 風格不利於在SBC 那
種網站上傳播信息。雖然我們成功地把信息傳了過去,但是如果我們細水長流的話還有可能傳過去
更多的信息。我們做得太急了些。」(http://www.xys.org/forum/db/6/4/158.html)。
可惜的是,受其屁股決定腦子的先天性殘疾所限,007 對讀書論壇「風格」的理解根本就不到位。應該說,
新語絲的「風格」就是毫無理性的、瘋狂的、暴徒式的群攻、死咬、胡攪蠻纏。而這種「風格」只能在新
語絲得逞,出了新語絲的大門,這些暴徒們註定要挨別人的胖揍。
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

海納百川,  有容乃大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萬

主題

3萬

帖子

6萬

積分

貝殼光輝歲月

倍可親決策會員(19級)

Rank: 6Rank: 6

積分
60345
139
 樓主| 新鮮人 發表於 2010-10-3 08:34 | 只看該作者
本帖最後由 新鮮人 於 2010-10-4 06:48 編輯

5、幕後操盤黑手
問題是,這場21 世紀的「豬玀灣入侵」,是方舟教徒們自發的個體行為,還是有組織、有計劃的集團行為?
方舟子在這場行動中,扮演了什麼角色?根據新語絲上現存的帖子,筆者大致可以給出這樣的答案:這是
一場有計劃、有組織的集團行動,它的幕後總策劃就是方舟子。
確實,在連吃官司之後,方舟子吸取了教訓,他在公開露面參與對肖傳國的攻擊時,非常小心,避免留下
可以被肖傳國抓住的把柄。但是,一個人既然選擇作惡,他就必然會留下作惡的痕迹。那麼,方舟子都留
下了什麼痕迹呢?
首先,直接導致「豬玀灣入侵」的《科學新聞》那兩篇攻肖文章,就是方舟子在第一時間親手轉貼到讀書
論壇上的。其次,有一個ID 為「潛伏」的人發了一個帖子,認為方舟子及其徒眾的一切報復行動最終都是
徒勞的。(潛伏:《為什麼肖有可能是打不倒的?》,http://www.xys.org/forum/db/5/251/250.html)。對此,「大胖星」罵道:「你是個sb」。方
舟子也跟著罵道:「不僅是sb,而且是自我感覺過於良好的sb」。這相當於告訴徒眾們,任何反對他們對
肖傳國展開報復行動的人都是sb。第三,當007 打響登陸美國的第一槍之後,方舟子馬上發出了那個「應
該讓美國患者知道」的指示。第四,在登陸徹底失敗之後,一個ID 是kinko 的人總結說,「這次嘗試很失
敗」。一個教徒回帖說:「開始不錯的時候你一個P 不放,現在到很高興」。kinko 反問:「你從哪看出我
很高興了?」此時,方舟子出面了:「我從你的IP 看出你高興了」。(http://www.xys.org/forum/db/6/4/111.html)。kinko 從此失蹤,顯然是被
方舟子封殺了。
除了為攻肖行動指引方向、擂鼓助威、提供後勤之外,方舟子這位「生物醫學出身」的萬能專家還要為教
徒提供泌尿學知識的技術支持。比如,JFF 指出,肖氏手術很可能並非一無是處,而是有「兩個可能的避
難所」,即「尿動力學和部分有利的結果」,對於這些方面,JFF 的意思是採用視而不見的策略,「我們
不理睬它!」(http://www.xys.org/forum/db/5/252/249.html)。對此,方舟子馬上發帖子予以糾正:「他們說的85%成功率就是指的治癒率,
『成功』指的就是『大小便恢復正常』、『能自主控制大小便』,不能就是不成功,不用花錢測什麼尿動
力學。」(http://www.xys.org/forum/db/5/253/35.html)。這是在告訴教徒們,不要相信尿動力學這樣的客觀數據,而是要專憑他們找到的那幾個
患者的口述。可是,到了11 月27 日,良心尚未完全壞死的007 卻說:
「如果Beaumont 醫院真能做到使九個患者都有改進,那不管是什麼原因[,]不管我們明白不明白這
個原因,都不應該指責他們。至少病人沒增加痛苦。」(http://www.xys.org/forum/db/6/3/131.html)。
對此,方舟子先是說「非隨機、無對照、小樣本的試驗沒有什麼價值」,——好像他是確定價值的天平似
的——,接著,又恨恨地說:「這家醫院欺騙患者說在中國是各個醫院每天都做的常規手術」。最後,他
又在JFF 的跟貼,「這個『改進』裡面名堂大著呢。 真的有明顯改進?離正常還有多遠?」後面說:「至
少沒有一例是『術后8 個月,大小便恢復正常』」。(均見007 帖子後面的跟帖。)
在星湖沙龍,有一位網友對《科學新聞》的報道提出了這樣的質問:「有啥證據證明雙腿潰爛是由於肖式
手術造成的?雙盲唱的震天響的偽科學教主這時就不顧事實了」。顯然知道自己在新語絲之外的綽號就是
「偽科學教主」,方舟子在新語絲上出面答覆道:「他的邏輯是,證明療效不需要雙盲,證明術后致殘反
而需要。」(http://www.xys.org/forum/db/5/251/247.html)。我們雖然搞不明白教主的邏輯到底是什麼邏輯,但教主的意思卻一清二楚:「肖氏手
術」致殘。可是,肖傳國卻在虹橋科教論壇上說,「截肢還不是最慘的,腦脊髓膜膨出小孩絕大多數活不
過20 歲,都死於腎衰竭尿毒症」,這該如何應付呢?方「生物醫學出身」於是根據NIH 一個網頁上的這
么三句話,「A myelomeningocele can usually be surgically corrected. With treatment, length of life is not
severely affected. Neurological damage is often irreversible」,答覆說:
「脊髓膜膨出患者經常規治療后其壽命與健康人無大區別」。(http://www.xys.org/forum/db/5/253/56.html)。
可實際上,就在方舟子引以為據的那三句話之後,緊接著這樣兩段話:
「New problems within the spinal cord can develop later in life, especially after the child begins growing
rapidly during puberty. This can lead to more loss of function as well as orthopedic problems such as
scoliosis, foot or ankle deformities, dislocated hips, and joint tightness or contractures.
「Many patients with myelomeningocele primarily use a wheelchair.」(http://www.nlm.nih.gov/medlineplus/ency/article/001558.htm)。
(在脊髓膜膨出患者的發育後期,特別是在兒童發育迅速的青春期,他們的脊柱內會出現新的問題。
這可能導致一些功能的喪失,以及整形方面的問題,如脊柱側凸、腳踝畸形、臀髖錯位、關節僵硬、
攣縮。許多脊髓膜膨出患者主要依賴於輪椅。)
這不是明明在說,脊柱裂患者的殘疾,很可能是其自身病情發展的結果嗎?方舟子對此當然視而不見——
他之所以要斷章取義,第一就是要把病人的殘疾歸咎於肖氏手術;第二就是要「證明」肖氏手術與「常規
治療」相比,沒有任何優勢。
事實是,早在1980 年就有一份英國的調查報告顯示,在213 名患有顯性脊柱裂的嬰兒中,五年內死亡率達
37%,存活者中,殘疾率高達85%以上。(Althouse R, Wald N. Survival and handicap of infants with spina
bifida. Arch Dis Child. 1980 Nov; 55:845-850)。2001 年,美國西北大學醫學院的一份調查也表明,在118
名脊髓膜膨出患者中,至少有28 人在25 歲之前死亡。(Bowman RM, McLone DG, Grant JA, Tomita T, Ito
JA. Spina bifida outcome: a 25-year prospective. Pediatr Neurosurg. 2001 Mar;34:114-120)。
方舟子的喪心病狂,在下面這個例子中暴露得最為明顯。11 月26 日,正在翻譯《科學新聞》兩篇攻肖文
章的blobfish 發帖子問道:脊柱裂病人長大之後能自愈嗎?方「生物醫學出身」答曰:
「76%能活到成年,其中85%能維持一定的排尿控制,其中15%完全控制 」。
方舟子的這個結論是哪裡來的呢?原來,他根據的就是上面提到的那篇西北大學醫學院的調查報告。因為
118 人中,有28 人去世,所以方舟子說「76%能活到成年」。此時,他把自己兩天前剛剛說過的「脊髓膜
膨出患者經常規治療后其壽命與健康人無大區別」這句話忘得一乾二淨了。
不過,接下來的這句話,「其中85%能維持一定的排尿控制,其中15%完全控制」,才能使這位鬥士的「生
物醫學出身」背景和「人格的力量」昭示天下。它顯然來自下面這段英文:
「Sixty young adults (85%) are maintained on clean intermittent catheterization (CIC) of their bladder, 11
patients (15%) are not.」
這句英文的意思是說,有85%的病人一直在用「無菌性間歇導尿管」幫助導尿,15%的病人不用導尿管。可
是,為了欺騙那個自己承認對生物學所知不多的blobfish,方舟子卻把這句話歪曲為「其中85%能維持一
定的排尿控制」。方舟子的邪惡行徑,馬上就被星湖沙龍的mendel (即白字秀才)發現並且予以揭露,
「方肘子為了打擊報復肖傳國,竟然有意欺騙其教徒為『其中85%能維持一定的排尿控制』。」(見2009
年11 月26 日星湖沙龍,http://www.starlakeporch.net/bbs/read.php?1,57429,57429#msg-57429),於是方舟子趕緊把自己的帖子刪了。
6、惡棍J 師傅
根據前面的介紹,我們知道,在「豬玀灣入侵」之時,新語絲上最活躍的人物就是那個JFF。看他忙前忙
后、上竄下跳的樣子,不難想象他是在為方舟子充當陣前監軍或前敵總指揮。那麼,他到底是個什麼樣的
人呢?他又是怎麼得到方舟子的重用的呢?
(1)、「讀書論壇第一大毒瘤」
在新語絲讀書論壇上出沒的百餘號人物中,JFF 可算是一個異數。之所以這麼說,是因為,此人一會兒自
稱是「只有初中文憑的偷渡農民」,一會兒又自稱在美國的中餐館送外賣,並且坦承自己的英文不好。而
實際上,這些「自吹自擂」之中,很可能有不少真實的成分——他的文化水平確實不高。比如,他把那封
《海內外知識分子關於肖傳國訴方舟子案的公開信》「譽」為「千夫所指的公開信」(JFF:《肖傳國已經
輸光了輸定了》,2009 年8 月11 日新語絲讀書論壇,http://www.xys.org/forum/db/5/116/206.html),把「義薄雲天」寫成「義簿雲天」(JFF:
《慷慨解囊義簿雲天是肯定的》,2009 年11 月29 日新語絲讀書論壇,http://www.xys.org/forum/db/6/4/235.html),等等。
按道理講,以這樣的「資格」廁身於「海內外知識分子」雲集的新語絲網站,一般人大概只有夾著尾巴做
人的份兒。可這位「J 師傅」,或曰「姐夫」,卻恰恰相反。他以「活閻羅」自許,在讀書論壇上飛揚跋扈、
橫行霸道、橫踢豎咬,攪得雞飛狗跳。因不堪這個惡棍的騷擾而憤然離開讀書論壇的人包括:人緣頗佳的
「老中一號」(2008 年初離開)、從建壇之初就緊跟方舟子的女教徒shine(2010 年初離開)、以及在豬
玀灣登陸立下首功的007。原來,2010 年6 月20 日,也就是在立了頭功之後不到7 個月,007 宣布,新語
絲讀書論壇是「一個屎尿橫流,流氓當道的地方,我是不願意多來了」。他所說的「流氓」就是JFF:
「JFF 問題是讀書論壇第一大毒瘤。」(http://www.xys.org/forum/db/6/253/175.html)。
問題是,為什麼自稱「有潔癖」的方舟子會讓讀書論壇成為「屎尿橫流」的地方呢?為什麼這位「眼睛里
揉不進沙子」的鬥士要放任JFF 這顆毒瘤肆無忌憚地滋長蔓延呢?這是因為,這顆毒瘤同時是方舟子的一
頭惡犬。前面提到,JFF 曾這樣要挾教友:只要你給方舟子捐的錢超過了我捐的$196.70,「以後在這裡就
是天天罵我,我也絕不找一回麻煩」。這句話反過來理解就是:如果不捐,即使不罵我,我也可能找你的
麻煩。難怪不論這個網路流氓怎麼囂張、如何放肆,方舟子都對他睜一隻眼閉一隻眼,任其撒野,隨地大
小便。
(2)、「斑竹的鬥牛犬」
除了在新語絲上扮演惡犬的角色之外,這個JFF 還到其他論壇,如虹橋科技論壇、星湖軒星湖沙龍、以及
那個挺方反方人士的接合地「老友客棧」(亦稱「洗腳池」,以創建人的ID 是xj 得名)頻繁活動。可想
而知,在方舟子的勢力範圍之外時,J 師傅會是如何的囂張。2006 年6 月22 日,也就是肖方官司在武漢開
庭的前夕,JFF 對虹橋女網友冰兒說了這樣一番話:
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

海納百川,  有容乃大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萬

主題

3萬

帖子

6萬

積分

貝殼光輝歲月

倍可親決策會員(19級)

Rank: 6Rank: 6

積分
60345
140
 樓主| 新鮮人 發表於 2010-10-3 08:35 | 只看該作者
本帖最後由 新鮮人 於 2010-10-4 06:50 編輯

「You may notice that I am a very serious person, don't like to make a joke. To be honest with you, even I
want, I can』t. You know why, because I am negative, hostile, oversensitive, aggressive and destructive. I am
born in this way, and now it is getting worse. How often do you see smiling signs like ) in my post? not
many, right ? So you see, I am telling you the truth.
「Be careful with me, I』m dangerous and can any time be anyone』s enemy, for example, I can and will beat
you to death if I find a chance in your next post, but could no time be no one』s friend. Exceptionally, this is
a friendly warning. 」 (http://www.rainbowplan.org/bbs/t ... select=&forum=1)。
(你大概注意到了,我是一個很嚴肅的人,不喜歡開玩笑。說實話,即使我想,我也不會。你知道
為什麼嗎?因為我的性格就是如此:陰暗負面、敵視一切、極端敏感、具有攻擊性和破壞性。我生
來如此,至今愈演愈烈。你看我的帖子中有幾個歡笑的標誌?沒幾個,對吧?所以,你看,我在說
實話。對我要小心。我是一個危險的人物,可以隨時成為任何人的敵人。例如,如果我在你的下一
個帖子中找到機會,我會,也必然會,對你往死里打。我不會是任何人的朋友。這是一個例外的友
情警告。)
這張自畫像頗為傳神,我們甚至可以從中看到方舟子的影子。這才叫物以類聚。問題是,他為什麼要做這
個「例外的友情警告」呢?看看他在20 天前在新語絲髮的一個帖子中是怎麼說的:
「隔壁虹橋論壇有一個叫冰兒的小故娘,來美攻讀白鼠博士 一年余。搞起英譯漢,如冰在北極,唱
起酸歌,似在水一方。據說人也長得青春靚麗, 至少自打九分。」(JFF:《送車》,http://www.xys.org/forum/db/5/98/234.html)。
難怪這個「J 師傅」還有「雞師傅」之稱。而在讀書論壇,他還有另一個ID,@,主要用於「在女人堆里
打滾」。據肖傳國在2006 年7 月11 日說:
「他冒充Prof. Hun 在此搞行為藝術俯視本壇兄弟被老昏痛打過,他用HURRACANE 名在女人堆里
打滾偷內衣內褲還冒充小平同志被老昏痛罵過不敢還嘴, 他能不伺機報仇? 」(http://www.rainbowplan.org/bbs/t ... select=&forum=1)。
所以說,JFF 與肖傳國,是有私仇的。不過,即使沒有私仇,這個J 師傅照樣可以痛恨肖傳國。看看他的這
段真情表白:
「I don\'t care who is 好人 or not, as i can never tell them.I only care who is my enemy or not. 小劉 is my
enemy, as he attacketed me without any good reasons. I'll beat him as hard as I can if i get a chance. That is
always a principle of mine whether on bbs or in real life.」 (我不在乎誰是好人誰是壞人,因為我永遠
也不會知道他們。我只在乎他是不是我的敵人。小劉是我的敵人,因為他在沒有理由的情況下攻擊
我。如果有機會,我將會毫不留情地揍他。這一直是我的原則,不論是在網上,還是在網下。)
http://www.rainbowplan.org/bbs/t ... select=&forum=1)。
不分好人壞人,只分敵人朋友,不就是方舟子打假的「原則」嗎?看看J 師傅是如何威脅虹橋諸人的:
「友情提醒一下離鄉等人,你們若準備回國發展,要吸取昏教授這個燒包的教訓,不要在網上和小
方斗,這種政治鬥爭,你們得不到實際好處,但潛在的壞處是大大的。你們反不反對方的做法是一
回事,方能不能把你的場子踢了是另一回事。」(http://www.rainbowplan.org/bbs/t ... select=&forum=1)。
也就是說,這個JFF 在給方舟子當幫凶之時,他明明知道方舟子並不是在「打假」,而是在搞「政治斗
爭」,是在「踢場子」。再看看他在2006 年7 月發表的「方肖之斗之管見」:
「1)肖打名譽官司,如果沒有贏得大筆的錢,那麼就等於球賽中要裁判向方示黃牌;黃牌只說明
隊員有犯規,不說明輸了那場比試;
「2)方對肖的打擊不是要裁判向肖示黃牌而是紅牌,而是要把肖釘在歷史的恥辱柱上。
「認清這兩點,本壇99%的爭論可以休已[矣]。」(http://www.rainbowplan.org/bbs/t ... select=&forum=1)。
那麼,JFF 為什麼要緊跟方舟子呢?看看他怎麼說:
「新語絲沒什麼了不起的,那領頭的也就是個三無人員,其它的都是些送外賣的刷盤子的盧瑟。但
那些現代的岳不群,和不知天高地厚的知道(這字沒錯)分 子這裡是可以讓你們原形畢露和知道自己
是幾斤幾兩的大澡堂。」(2004 年8 月8 日新語絲讀書論壇, http://web.archive.org/web/www.xys.org/forum/messages/92125.html)。
原來,新語絲是一個能夠讓他發泄對「知道分子」刻骨仇恨的地方。當然,作為「斑竹的鬥牛犬」,JFF
除了對敵人狠,他的另一個特點就是對主子媚,吹捧方舟子不遺餘力。下面是他在2009 年1 月30 日在新
語絲讀書論壇上給Yush 上的「黨課」:
「YUSH,看了下面群情激奮,輿論一邊倒,這是個極好的機會,藉此機會給你上一堂黨課。
「我老了,是秋後的螞蚱,蹦嗒不了幾天了。你們青年人是早晨78 點鐘的太陽,希望寄托在你們
身上。
「你辦事,我放心,這是你最寶貴的素質。方舟子得你這個大將,幸哉。假以時機,可堪大用。煮
酒論英雄,本壇諸公,包括我,都是過眼煙雲一地雞毛,不足掛齒,網上英雄,唯方舟子一人耳。
網下世界大百倍千倍,方舟子這級別的英雄也該有成百上千。但SYG,RY 這些人過去不是現在不
是將來也不會是英雄。誰是北大清華最近5 屆的校長?我不知道。他們在NATION 的舞台上,毫無
影響力,不過是個不大不小的官僚。再多的暫時就不說了。
「方舟子志存高遠,(獨L)特行,打下了一片天地,在NATION 舞台的層面上輸出價值觀,論影響
力,和中土一所名牌大學比,有過之,無不及。他把激情隱藏在烏雲的縫隙,作堅韌不拔的鬥爭,
這是聰明有能力成熟的標誌。
「如果真有那麼一天新語絲需要斑竹接班人,你應是第一候選人。你不是方最理想的接班人,因為
你永遠達不到他的境界,因為他本質上個詩人,而你本質上是個工程師。但你是他的最佳接班人。
能把新語絲星火傳下去的就你這個姜維了。所以,我要給你上一堂黨課。
「你最需要從方舟子那裡學習的品質就是雖千萬人吾往矣的氣概。這裡就是一個鍛煉你這種品質的
好場所。記住,如果有一天我也不支持你了-至少我一定努力堅持到最後一個,你也要毫不猶豫地轉
過臉去,繼續堅持新語絲的精神。我們這些人年長你不少,也許經驗閱歷比你多些,但這不足為憑。
我20 來歲時,內心敬重其意見的3 人,家中是我母親,外邊的一個老朋友,一個老領導。而她幾
乎從主動給我具體建議。
「我的半生經驗是:凡是比我聰明的欣賞我,凡是比我愚蠢的打壓我。我20 歲就得出了這個經驗
公式:一個人的智慧度正比與他對我的欣賞度。這是一句政治不正確的話,所以,我以前從沒公開
說過。所以,我從內心裡根本不介乎別人對我的敵對。我在哪裡從來不缺敵人,也遇到過各式各樣

的人,只是有兩種人我從沒遇到過:壞人和情人。我當然不想親自遇到壞人,萬一遇到了,希望不
是同時又是情人。」(http://www.xys.org/forum/db/5/123/101.html)。
總而言之,不論是在虛擬世界,還是在現實生活中,這個JFF 都與古華的小說《芙蓉鎮》中那個整天躲在
吊腳樓中夢想「運動了」的「土改根子」王秋赦十分相像。而根據他在網上發布的言論——僅新語絲上就
達上萬條,而據他自己說,「我在網上灌水的帖子95%以上都在洗腳池」——,我們可以知道如下事實:
此人大約五、六十歲;在上大學之前家境很窮;在中國科大讀的研究生;曾在德國學習/工作,專業與汽車
有關;對「知識分子」,尤其是「高級知識分子」有著非同尋常的蔑視和仇恨。
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

海納百川,  有容乃大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16 00:07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