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樓主: MapleTree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基督信仰與佛教的對比-如何成義?

[複製鏈接]
121
匿名  發表於 2010-6-4 05:49
「阿難,沙爾哈比丘,彼於此世之身漏己盡,已證悟心解脫、慧解脫及獲得阿羅漢果。阿難,難陀比丘尼已斷除束縛人群於此欲界的五縛,已投生天界,於彼處寂滅后,即不復再來此世。(南傳大般涅盤經 第二章)
MapleTree 發表於 2010-6-3 11:05


難陀比丘尼
122
匿名  發表於 2010-6-4 05:53
阿難,難陀比丘尼已斷除束縛人群於此欲界的五縛,已投生天界,於彼處寂滅后,即不復再來此世。(南傳大般涅盤經 第二章)
Guest from 99.227.40.x 發表於 2010-6-4 05:49

難陀比丘尼 in this verse has attained the fruit of anagami or non-returner, who will be reborn in the realm of fine-material heavens and then from which attain nirvana.
From wikipedia:
阿那含(梵語:अनागामिन्,anāgāmin),是一個佛教用語,由後秦鳩摩羅什由梵語譯為阿那含,「不來」或「不還」之義,聲聞第三果。謂不再來,又稱不還果,是佛教修行者進入聖道的果位之一,為聲聞乘之中的第三果,得證此果位的人將不再回還欲界,而證涅槃。 此位須斷盡界見惑及欲界九品思惑,方證得之。

五下分結盡,得阿那含。五下分結是:身見、戒禁取、疑、欲貪、瞋。欲界的修道所斷惑,至此已經斷盡。

證阿那含果的聖者,已經斷了欲界的煩惱修惑,不再染著欲界的五欲。死後將會離開欲界,上升色界或無色界,在那邊入涅盤,不再復還欲界。

98

主題

2167

帖子

576

積分

貝殼網友四級

Rank: 3Rank: 3

積分
576
123
一說實相 發表於 2010-6-4 06:49 | 只看該作者
回復 113# MapleTree

楓樹兄,「彼世」是為了說明對應佛說「此世」的蘊含意義。「彼世」是根本無法用「此世」的頭腦語言文字說明的,我的水平絕對沒有資格說,更無法在這裡對著毫無聞思修基礎的朋友說。所以如果得出結論說我根本講不清楚涅磐的景象是如何,我毫無異議地支持你的結論。但是如果你得出結論說涅磐就是像孔子,馬克思,雷鋒等那樣除了給這個人類留下精神財富之外再無其他任何作用了。那麼我同樣也無需與楓樹兄爭辯了。因為這樣的錯誤知見儘管荒唐卻沒有什麼危害可言的。如果楓樹兄對涅磐根本不感興趣,那麼留著這個錯誤知見也沒有大不了,如果楓樹兄對佛教真感興趣,那麼這個知見你自己就會很快地否定了。同時這個錯誤知見不可能誤導他人。沒有人會跟進來的。與任何佛教典籍與任何佛教徒--無論大小乘無論中外古今--都不相容的。我當時給楓樹兄指出來,是不想讓你白浪費時間而已。你遲早會明白的。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39

主題

4119

帖子

1297

積分

二星貝殼精英

Rank: 4

積分
1297
124
信仰平等 發表於 2010-6-4 07:16 | 只看該作者
三位一體講的就是三位神一個體.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244

主題

1萬

帖子

3034

積分

禁止發言

根深葉茂

積分
3034
125
 樓主| MapleTree 發表於 2010-6-4 09:39 | 只看該作者
阿那含(梵語:अनागामिन्,anāgāmin),是一個佛教用語,由後秦鳩摩羅什由梵語譯為阿那含,「不來」或「不還」之義,聲聞第三果。謂不再來,又稱不還果,是佛教修行者進入聖道的果位之一,為聲聞乘之中的第三果,得證此果位的人將不再回還欲界,而證涅槃。 此位須斷盡界見惑及欲界九品思惑,方證得之。
。。。

Guest from 99.227.40.x 發表於 2010-6-4 05:53

這位朋友好,謝謝你的信息。三果阿那含跳出了欲界生死,以後在色界或無色界證得涅磐,是不錯的。但是我引用的那段經文里「已投生天界,於彼處寂滅后,即不復再來此世。」說的涅磐之後「不復再來此世」,這個與明顯與你說的「不還果」是兩回事,不還果是指證得三果阿那含后不再退回到欲界以下,我覺得用「不退」更合適一些。我引用的經文里說的「不復再來此世」說的是證得涅磐以後,這時的「此世」是包括色界和無色界在內的。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244

主題

1萬

帖子

3034

積分

禁止發言

根深葉茂

積分
3034
126
 樓主| MapleTree 發表於 2010-6-4 09:43 | 只看該作者
回復  MapleTree
楓樹兄,「彼世」是為了說明對應佛說「此世」的蘊含意義。「彼世」是根本無法用「此世 ...
一說實相 發表於 2010-6-4 06:49

一說兄,你說「彼世是根本無法用此世的頭腦語言文字說明」這個觀點我是接受的。但是我說的是「彼世」這個觀點是大乘的觀點,不是釋迦摩尼的。這個你承認嗎?如果你不承認,請舉出非大乘的經文來支持你的觀點,楓樹願意學習。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244

主題

1萬

帖子

3034

積分

禁止發言

根深葉茂

積分
3034
127
 樓主| MapleTree 發表於 2010-6-4 09:44 | 只看該作者
回復 124# 信仰平等
我看大乘的所謂「三身」就有剽竊的跡象。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39

主題

4119

帖子

1297

積分

二星貝殼精英

Rank: 4

積分
1297
128
信仰平等 發表於 2010-6-4 09:49 | 只看該作者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39

主題

4119

帖子

1297

積分

二星貝殼精英

Rank: 4

積分
1297
129
信仰平等 發表於 2010-6-4 09:54 | 只看該作者
一說兄,你說「彼世是根本無法用此世的頭腦語言文字說明」這個觀點我是接受的。但是我說的是「彼世」這個 ...
MapleTree 發表於 2010-6-4 09:43


"我說的是「彼世」這個觀點是大乘的觀點,不是釋迦摩尼的。"

你說的東西可信度太低.

因為你老是想像,缺乏根據地想像!你迄今為止已經犯了好幾個錯誤了.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244

主題

1萬

帖子

3034

積分

禁止發言

根深葉茂

積分
3034
130
 樓主| MapleTree 發表於 2010-6-4 09:58 | 只看該作者
回復 128# 信仰平等
你也信真主啦?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39

主題

4119

帖子

1297

積分

二星貝殼精英

Rank: 4

積分
1297
131
信仰平等 發表於 2010-6-4 10:01 | 只看該作者
回復  信仰平等
你也信真主啦?
MapleTree 發表於 2010-6-4 09:58



    你看了沒有?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39

主題

4119

帖子

1297

積分

二星貝殼精英

Rank: 4

積分
1297
132
信仰平等 發表於 2010-6-4 10:07 | 只看該作者
回復  信仰平等
你也信真主啦?
MapleTree 發表於 2010-6-4 09:58



   "也"? 你是說你確實是穆斯林? 歡迎你棄暗投明!!!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39

主題

4119

帖子

1297

積分

二星貝殼精英

Rank: 4

積分
1297
133
信仰平等 發表於 2010-6-4 10:09 | 只看該作者
看了文章以後別當鴕鳥啊!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39

主題

4119

帖子

1297

積分

二星貝殼精英

Rank: 4

積分
1297
134
信仰平等 發表於 2010-6-4 10:16 | 只看該作者
康有為啊,康有為,你也太傷害基督徒的情懷了.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39

主題

4119

帖子

1297

積分

二星貝殼精英

Rank: 4

積分
1297
135
信仰平等 發表於 2010-6-4 10:19 | 只看該作者
回復  信仰平等
我看大乘的所謂「三身」就有剽竊的跡象。
MapleTree 發表於 2010-6-4 09:44


你看的可信度太低了!!!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98

主題

2167

帖子

576

積分

貝殼網友四級

Rank: 3Rank: 3

積分
576
136
一說實相 發表於 2010-6-4 10:45 | 只看該作者
但是我說的是「彼世」這個觀點是大乘的觀點,不是釋迦摩尼的。這個你承認嗎?如果你不承認,請舉出非大乘的經文來支持你的觀點,楓樹願意學習。
MapleTree 發表於 2010-6-4 09:43


楓樹兄,你再釐清一下自己的看法。好像應該是你拿證據而不是我拿證據啊!因為是你在下結論啊,你說「彼世」是大乘的,不是原始佛教的。但是我並不要你拿經典證據。如果你覺得大乘就是在講「彼世」,那麼我就要反對了。金剛經說「凡所有相皆是虛妄若見諸相非相即見如來」是在講「彼世」嗎?與阿含經有衝突嗎?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244

主題

1萬

帖子

3034

積分

禁止發言

根深葉茂

積分
3034
137
 樓主| MapleTree 發表於 2010-6-4 10:52 | 只看該作者
回復 133# 信仰平等
呵呵,伊斯蘭教詆毀基督信仰的東西你也拿來引用?這就好像是讓曹操給諸葛亮寫評語一樣,能說明啥?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244

主題

1萬

帖子

3034

積分

禁止發言

根深葉茂

積分
3034
138
 樓主| MapleTree 發表於 2010-6-4 10:53 | 只看該作者
康有為啊,康有為,你也太傷害基督徒的情懷了.
信仰平等 發表於 2010-6-4 10:16

康有為好像被自己的理論給害死了,你小心哈。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244

主題

1萬

帖子

3034

積分

禁止發言

根深葉茂

積分
3034
139
 樓主| MapleTree 發表於 2010-6-4 10:54 | 只看該作者
你看的可信度太低了!!!
信仰平等 發表於 2010-6-4 10:19

呵呵,是嗎?

「有關佛身的三身思想(trikaya-namani)散見於早期的大乘經典中,並沒有明顯將三身結合成一組系統化概念的情形,公元310年到公元390年之後才成為較有系統的三身教義。換言之,佛身具有三身系統化的概念,應是大乘晚期的思想。」

別問我從哪兒引的哈,我不會告訴你的。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29

主題

260

帖子

81

積分

貝殼新手上路

Rank: 2

積分
81
140
windovertree 發表於 2010-6-4 13:02 | 只看該作者
回復 139# MapleTree


一:楓兄不知道是故意斷區這一段,還是沒有看清楚「三身思想體系」 和「三身佛思想」在文中的區別啊?
二:康的學術研究嚴謹與否,觀點正確與否 跟他是怎麼死的 有必然關係嗎?
三:伊斯蘭教研究者的轉述考證準確與否跟他是什麼教有必然的關係嗎?
四:如果伊斯蘭教對於佛教,基督教的考證或者轉述不算數,為什麼基督徒對於伊斯蘭教或者佛教的轉述就要算數呢?同樣,佛教對於基督教的看法也就不應該算數了。那麼大家的討論就沒有意義了。只要各自戴一頂帽子就可以了嘛。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16 13:33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