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9
5150
6060
三級貝殼核心
來美六十年: 抗戰時上學,與文革時差不多,無紙、無筆、無書.先生講,學生聽.晚上無燈,不用溫習,上課兩個月就是一個學期.
使用道具 舉報
1
876
6386
宜修: 向前輩致敬!
來美六十年:
來美六十年: 戰國四君子及姓名如下﹕ 孟嘗君田文,平原君趙勝,信陵君魏無忌、春申君黃歇
16
621
4467
一級貝殼核心
宜修: 都是從那時候過來的。還記得文革后再版時,王府井書店門口的長龍,足見人們對知識的渴求。而那時再版的歷史經典都是用報紙印刷的,可見當時國家資源的貧乏。[em
Giada: 這話說得不錯,我現在回去,書店裡看看那些再版的書, 和我手裡文革剛結束時出版的同一本書比一比,那紙張的質量簡直是天上地下,沒法比。不過現在的書也比過去
Giada: 我還真不知道那些都是用報紙的紙印成的,現在報紙的紙都比那時的要好。
Giada: 唯一不同的是,抗戰時,先生肯教,學生肯學。文革時期老師們都不敢教,怕多說錯話挨整;學生們也樂得不學,結果現在只好網上補課,大家一起湊答案。
宜修: 再看美國出版的教科書,邊上留著一大條空白,常常慨嘆浪費。
宜修: 那時的報紙紙非常脆,質量很差。國家窮啊!
來美六十年: 抗戰期間,先生用心教尊,唯學生無心學習,每日擔憂米飯來源. 現在應該是我們老一代重新學習的機會.
Giada: 哈,美國的教科書更不得了了,又沉又厚,叫磚頭錯不了。周圍的空白多是不是為了讓人做筆記用?不過美國人的浪費那是有了名的,剛到美國來的時候,看他們把每天吃
Giada: 是,現在國家富裕了,書的紙張質量也好了。就是沒法再往回帶書了,太沉。只好在這邊買。
宜修: 俺在孩子上小學的時候,曾去餐廳幫過幾天忙。後來實在坐不下去了,實話告訴他們:俺是第三世界來的,見不得這樣的浪費!
宜修: 每次回去,還是能在書店裡流連忘返......
Giada: 是這話,我那時在學校食堂工作,說這是衛生規定,扔了還不許我們帶回去。好像只能帶蘋果回去,只要是開封了的都扔!
Giada: 是啊,回國逛書店還是一大樂趣,可惜什麼也不敢買,買了也帶不回來。王府井的新華書店搬家了吧?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26 21: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