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樓主: 小城春秋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關於中醫——方舟子可以住口了

[複製鏈接]

1萬

主題

2萬

帖子

3萬

積分

貝殼精神領袖

Rank: 6Rank: 6

積分
35927
101
華盛頓人 發表於 2010-8-27 21:21 | 只看該作者
某人願意怎麼往我頭上扣屎尿盆子隨你,我還從沒有不看論文就評論的時候。你看不慣我什麼樣子不欣賞我什麼作 ...
在美一方 發表於 2010-8-25 01:21



要不看論文就評論的證據嗎?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18

主題

7228

帖子

1691

積分

四星貝殼精英

天下風雲出我輩,搗搗漿糊歲月摧

Rank: 4

積分
1691
102
王劍 發表於 2010-8-29 17:19 | 只看該作者
恐怕是如果不用格列本脲,消渴丸根本就不能使血糖減下來。由於中藥的有效性不明顯,往中藥里加西藥製成中 ...
iamcaibird 發表於 2010-8-25 12:55


草,怎麼沒效,都跟你說了N次了:中醫治好我兩次骨折,其中一次是粉碎性骨折,兩次軟組織損傷,還治了我老爸的酒糟鼻子,你倒是找個西醫能治酒糟鼻子的試試。我老爸在美國晃了N個地方,都沒治好,回國找了中醫治好的。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03
匿名  發表於 2010-8-30 20:29
中醫的醫學理論千年不更新?難道永遠都是「氣血風寒」之類的原始理論?魯迅在當年批評中醫的觀點現在都不會失效?為什麼中醫只善於守舊而不善於更新?

一些中醫依靠多年行醫可能積累的寶貴的醫藥配方和治療方法,但是,這些積累是在吸取錯誤教訓的基礎得到的,是中醫醫生們在有其他病人們被糊塗理論誤治甚至治死後得到的教訓而已。是不是這些例子不代表中醫是可以代替現代醫學科學的真正科學?

許多中醫不能治療的病,西醫就可以治療。例如,鄧小平兒子鄧朴方在文革中被紅衛兵迫害墜樓而摔傷了脊椎導致癱瘓,病情不斷複雜惡化難以存活。後來,鄧朴方到美國手術治病才順利存活。對比正規西醫治療,中醫能治療鄧朴方很這樣的複雜病例嗎?

草,怎麼沒效,都跟你說了N次了:中醫治好我兩次骨折,其中一次是粉碎性骨折,兩次軟組織損傷,還治了我 ...
王劍 發表於 2010-8-29 17:19

118

主題

7228

帖子

1691

積分

四星貝殼精英

天下風雲出我輩,搗搗漿糊歲月摧

Rank: 4

積分
1691
104
王劍 發表於 2010-8-31 03:31 | 只看該作者
中醫的醫學理論千年不更新?難道永遠都是「氣血風寒」之類的原始理論?魯迅在當年批評中醫的觀點現在都不會 ...
Guest from 76.10.151.x 發表於 2010-8-30 04:29


如果沒有推陳出新就不會有中醫,醫學算個P的科學,醫學頂多就是技術,你只要找有經驗的醫生就行了,不管中醫西醫,給你個愣頭青,你肯定倒霉。科學只有兩樣東西,一觀察數據、二用公式總結規律並且預言未來事件。醫學就是一幫對人體特別熟悉的人對人體的操作。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0

主題

65

帖子

14

積分

註冊會員

Rank: 1

積分
14
105
平等 發表於 2010-8-31 09:30 | 只看該作者
中醫藥應該研究,但是在有效性得不到驗證的情況下,甚至根本沒有做過臨床試驗的情況下,應用於臨床就是把老 ...
木狼 發表於 2010-8-26 04:13


其實把給老鼠的葯給人吃,才是把老百姓當小老鼠呢。

中醫界出現的問題不只是中醫界,西醫是一樣的,就拿H1N1來講,不是利益集團的結果嗎?最近的致命病毒不是抗生素的結果?即便你說是濫用的結果,那還不是本身藥物的問題?什麼時間出現過抗中藥的病?個別中藥的毒副作用什候出現耐藥性?

我在加拿大從事純中醫,不用一點西醫,一樣可以治療許多西醫治不了的病,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不用否定,也不用肯定,慢慢走著看好了。

我不否認中醫界的問題,但和中醫無關,宗教還被人反來反去的呢,不被理解,曲高和寡的多了。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0

主題

65

帖子

14

積分

註冊會員

Rank: 1

積分
14
106
平等 發表於 2010-8-31 09:33 | 只看該作者
中醫講究個體化治療,是其強項,而每個人都病又千差萬別,所以沒法copy,是其弱項。而培養真正的中醫師花費的精力要比西醫師多得多。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41

主題

1717

帖子

1334

積分

二星貝殼精英

Rank: 4

積分
1334
107
木狼 發表於 2010-8-31 12:49 | 只看該作者
其實把給老鼠的葯給人吃,才是把老百姓當小老鼠呢。

中醫界出現的問題不只是中醫界,西醫是一樣的, ...
平等 發表於 2010-8-31 09:30

其實把給老鼠的葯給人吃,才是把老百姓當小老鼠呢。
藥物在應用於臨床之前,必須做動物試驗以確保安全性,因為單憑理論上的研討是無法確定。當然,長期副作用可能會遺漏,這需要以後的臨床觀察來處理。這可不是什麼把給老鼠的葯給人吃。相反,中醫的很多方劑都是「理論上」有效的,沒有一個行之有效的評判標準,很可能把人吃死吃殘。例如以前的龍膽瀉肝丸,很多中醫世家吃的腎衰也不知道怎麼回事,國外的科學家首先觀察到了這個現象,進而證明是裡面的馬兜鈴酸的問題,世界才知道是怎麼回事。


中醫界出現的問題不只是中醫界,西醫是一樣的,就拿H1N1來講,不是利益集團的結果嗎?最近的致命病毒不是抗生素的結果?即便你說是濫用的結果,那還不是本身藥物的問題?什麼時間出現過抗中藥的病?個別中藥的毒副作用什候出現耐藥性?
拿臆測當事實不好。沒有幾個中藥被證實有作用,自然也沒有多少抗中藥的病。

我在加拿大從事純中醫,不用一點西醫,一樣可以治療許多西醫治不了的病,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不用否定,也不用肯定,慢慢走著看好了。
在國外,中醫藥只能算是自然保健品,不能說是真正的醫學。你要想同時用西醫,要通過嚴格的醫師資格考試和住院實習。如果私自行醫,那是要負法律責任的。
我不否認中醫界的問題,但和中醫無關,宗教還被人反來反去的呢,不被理解,曲高和寡的多了。
中醫如果要像在大多數國家一樣,有正確的定位,著力於研究,而不是隨便拿一本古書加減些藥物就應用於臨床,相信沒有什麼人來反中醫的。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41

主題

1717

帖子

1334

積分

二星貝殼精英

Rank: 4

積分
1334
108
木狼 發表於 2010-8-31 12:57 | 只看該作者
回復 106# 平等

個體化治療首先需要知道一般化治療是什麼,更需要知道病因病理是什麼。以糖尿病為例,現代醫學認為是各種原因導致的胰島素分泌不足或胰島素抵抗引起的臨床綜合征,治療就是降低血糖和減少併發症。至於要口服降糖葯還是用胰島素,要不要胰島素增敏,這些都應該根據病人的情況「個體化治療」。你能不能替前面的人說一說中醫在診斷和治療糖尿病方面有什麼進展?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417

主題

6495

帖子

1萬

積分

七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13804
109
霜天紅葉 發表於 2010-8-31 19:33 | 只看該作者
回復 107# 木狼
在國外,中醫和針灸也要執照的,有些西醫學院還設立了中西醫治療診所!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417

主題

6495

帖子

1萬

積分

七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13804
110
霜天紅葉 發表於 2010-8-31 19:47 | 只看該作者
回復 108# 木狼
糖尿病發病的機制很複雜,其中還和免疫有關,使正常的胰島素不能作用,而中醫中藥明顯對人體的免疫功能有改善作用,這已經有很多的研究論文了。另外,糖尿病發病的病理其中之一是微循環的障礙,而中醫中藥的活血化瘀方法就很有效。我想太多的專業上的知識沒有中西醫背景是很難和你說明白的。再說一次,中西醫是兩個不同的系統,都是為了治療病人,是互補,不是對立,決不能拿西醫的長處來與中醫的不足之處來比較。美國的NIH已經成立了CAM的部門,還批了很多研究基金。可以去NIH網站找CAM的研究科目。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41

主題

1717

帖子

1334

積分

二星貝殼精英

Rank: 4

積分
1334
111
木狼 發表於 2010-8-31 23:56 | 只看該作者
回復 109# 霜天紅葉

在國外,不管有沒有執照,中醫是沒有正規行醫資格的,所謂的補充和替代治療也僅僅是補充和替代。當然,對中醫的研究進行的很深入,否則的話含馬兜鈴酸的中藥導致腎衰也不會首先由國外科學家發現。相反,中國人吃死了幾代人都還不知道是怎麼回事。

回到糖尿病,正常的胰島素不能作用就是我前面所說的胰島素抵抗。「中醫中藥明顯對人體的免疫功能有改善作用」並不是個公認說法,即使正確,這些中藥到底是增強免疫還是減弱免疫,這離中藥能治療糖尿病還差著十萬八千里。

倘若真如國外一樣,重要處於從屬的,補充的地位,給予充分研究,而不是不經辨別直接應用於臨床,我想沒有人會把槍口對準中醫的。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417

主題

6495

帖子

1萬

積分

七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13804
112
霜天紅葉 發表於 2010-9-2 19:29 | 只看該作者
回復 111# 木狼
所謂行醫的定義是診治病人,讓病人恢復健康,就象在美國的官方語言是英語,不等於說中文就不是語言了,如果你邏輯思維這麼固執,又沒有很全面的醫學知識,我們是很難探討問題的。至於一味馬兜鈴的副作用就想否定八千多種中草藥,也太離譜了。中藥和西藥一樣都有其藥理作用,配伍,功能,適應症和毒副作用以及注意事項,所以要用中藥必須要學習中醫,那些用中藥出現的問題都是沒有在正規的中醫學院里學習過的江湖郎中,就象不懂西醫的人開西藥處方一樣要吃死人,譬如洋地黃這一類治療劑量和中毒劑量很接近的強心藥,你敢說沒有吃死人,連偉哥還吃死過人。。。
好了,不再回了,到此為止!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41

主題

1717

帖子

1334

積分

二星貝殼精英

Rank: 4

積分
1334
113
木狼 發表於 2010-9-3 12:22 | 只看該作者
回復  木狼
所謂行醫的定義是診治病人,讓病人恢復健康,就象在美國的官方語言是英語,不等於說中文就不是語言了,如果你邏輯思維這麼固執,又沒有很全面的醫學知識,我們是很難探討問題的。至於一味馬兜鈴的副作用就想否定八千多種中草藥,也太離譜了。中藥和西藥一樣都有其藥理作用,配伍,功能,適應症和毒副作用以及注意事項,所以要用中藥必須要學習中醫,那些用中藥出現的問題都是沒有在正規的中醫學院里學習過的江湖郎中,就象不懂西醫的人開西藥處方一樣要吃死人,譬如洋地黃這一類治療劑量和中毒劑量很接近的強心藥,你敢說沒有吃死人,連偉哥還吃死過人。。。
好了,不再回了,到此為止!
霜天紅葉 發表於 2010-9-2 19:29


所謂「診治」病人,首先要「診」,其次要「治」,所以首先必須有疾病的概念,然後證明某種治療能這種病。倘若一個「醫學」體系裡面根本就沒有正確的觀念,也不能證明它的治療方法有效,那就必須認真思考了。

洋地黃的治療作用和副作用明明白白寫在教科書上,即使這樣,它也經過了大規模臨床檢驗,證明它不能延長心衰患者的壽命,但能改善生活質量。只要經過了基本的醫學訓練,洋地黃中毒都能最大限度的避免。相反,中藥的副作用是隱藏的,即使是最高明的中醫都不知道,更不用提什麼「教育」了。還是以龍膽瀉肝丸為例,同仁堂直到2003年才把關木通換成木通,而國外1990年就發現了含馬兜鈴酸的藥物可導致腎衰了,有許多中醫世家都是吃這個葯死於尿毒症。說這些副作用是缺少教育那還真是太對了,就是需要用現代手段證實或證偽一個葯的作用,才能應用於臨床。否則,只能把它歸於「替代或補充」治療。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417

主題

6495

帖子

1萬

積分

七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13804
114
霜天紅葉 發表於 2010-9-3 14:20 | 只看該作者
回復 113# 木狼
從有中藥教科書以來,就寫上了所有的中藥的毒副作用,木通常用劑量是3-6g,而大劑量用到60g以上可以引起急性腎衰,明文寫出,誰用中藥用到這麼大劑量,和西藥一樣都有一定的劑量,西藥大劑量用也要死人的。
至於醫,在西醫(只有200-300年歷史)傳到中國時,就有醫這個字,別閉著眼睛說瞎話了!中醫有自己一套完整的醫學理論。中西醫是互補,不是對立!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59

主題

5173

帖子

2491

積分

六星貝殼精英

Rank: 4

積分
2491
115
老法師 發表於 2010-9-3 15:45 | 只看該作者
本帖最後由 老法師 於 2010-9-3 15:46 編輯

回復 111# 木狼
在國外,不管有沒有執照,中醫是沒有正規行醫資格的,所謂的補充和替代治療也僅僅是補充和替代。

我對醫學外行, 沒資格討論. 不過不認同你的這句話. 據我所知, 澳大利亞已立法認可中醫.

據中國中醫藥報報道,由澳洲新州上議院議員曾筱龍召集,悉尼中醫界慶祝澳洲全國立法認可中醫慶祝會6月4日在新州議會大樓舉行。新州衛生廳廳長波斯卡(Della Bosca)把澳洲全國立法認可中醫稱之為一個里程碑。他認為此舉對澳洲來說意義重大,對從業醫生來說也是一種認同,證明其執業資格在全國範圍內都有效。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41

主題

1717

帖子

1334

積分

二星貝殼精英

Rank: 4

積分
1334
116
木狼 發表於 2010-9-3 16:36 | 只看該作者
回復  木狼
從有中藥教科書以來,就寫上了所有的中藥的毒副作用,木通常用劑量是3-6g,而大劑量用到60g以上可以引起急性腎衰,明文寫出,誰用中藥用到這麼大劑量,和西藥一樣都有一定的劑量,西藥大劑量用也要死人的。
至於醫,在西醫(只有200-300年歷史)傳到中國時,就有醫這個字,別閉著眼睛說瞎話了!中醫有自己一套完整的醫學理論。中西醫是互補,不是對立!
霜天紅葉 發表於 2010-9-3 14:20

你的「從有中藥教科書以來」是什麼時候以來?哪本1990年以前的書記載木通或者關木通60g以上可以引起急性腎衰了?你的「明文寫出」能不能拿出來哪本書,哪一章,哪一節?
西醫是用現代手段解決醫學問題的科學,在西醫傳入前,中醫也是儘可能應用所有的手段解決疾病問題,包括華佗的麻沸散,還有偉大的張仲景、李時珍,都是走在時代的前列,不要拿現在那些不學無術、謀財害命的中「醫」和古人比。

中西醫當然不是對立的。醫學講的是效果,是證據,像雲南白藥止血那樣的用法沒有人反對,但現在充斥的是根本沒有任何證據證明有效的藥物用虛實陰陽的「理論」包裝一下就敢用在病人身上,而且沒有一個可靠的監控系統。

現在沒有任何中醫能看好的病而西醫看不好的,相反,目前的中醫離開了西醫后是寸步難行。這不是互補關係,只能是「替代和補充」的關係。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41

主題

1717

帖子

1334

積分

二星貝殼精英

Rank: 4

積分
1334
117
木狼 發表於 2010-9-3 16:39 | 只看該作者
回復  木狼

我對醫學外行, 沒資格討論. 不過不認同你的這句話. 據我所知, 澳大利亞已立法認可中醫.

據中國中醫藥報報道,由澳洲新州上議院議員曾筱龍召集,悉尼中醫界慶祝澳洲全國立法認可中醫慶祝會6月4日在新州議會大樓舉行。新州衛生廳廳長波斯卡(Della Bosca)把澳洲全國立法認可中醫稱之為一個里程碑。他認為此舉對澳洲來說意義重大,對從業醫生來說也是一種認同,證明其執業資格在全國範圍內都有效。
...
老法師 發表於 2010-9-3 15:45


美國和加拿大也認可中醫,就是替代和補充治療,中藥歸入食品類。你非說這也是「行醫」,請便。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417

主題

6495

帖子

1萬

積分

七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13804
118
霜天紅葉 發表於 2010-9-3 19:11 | 只看該作者
回復 116# 木狼
你很固執,你沒有權利否定中醫,我告訴你,五版全國中醫藥院校《中藥學》(上海科技出版社 1983)p99---木通  使用注意:據現代文獻報道,有用大劑量關木通(60g)而致急性腎功能衰竭者,故本品用量不宜過大。孕婦慎用。
英文版的中藥學教科書《Chinese Herbal Medicine  Materia Medica》(Dan Bensky & Andrew Gamble 1986) P136---Mu Tong, Caulis Mutong, Cautiong &
Contraindications: Do not overdose, acute renal failure was reported following a dose of 60g。。。。其他的資料自己到網上去搜尋。告訴你美國的針灸中醫是哈佛大學行為醫學的教授引進的,他到北京中醫藥大學去學了幾年。
還有請你不要謾罵或歧視與西醫有同等學歷同等教育的中醫藥大學畢業的醫師,請好自為之!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555

主題

5183

帖子

2897

積分

七星貝殼精英

Rank: 4

積分
2897
119
huasendg 發表於 2010-9-3 19:23 | 只看該作者
回復 1# 小城春秋


關於中醫——方舟子可以住口了?

1.讓方舟子住口的方法很多,鐵鎚不夠分量,讓[B]金寶的六四式沖封槍[/B]准行.

2.要不,派好醫生去駁斥?讓方舟子啞口無言?

請點擊這裡:GooDoctor:世界上沒有中醫,只有醫學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59

主題

5173

帖子

2491

積分

六星貝殼精英

Rank: 4

積分
2491
120
老法師 發表於 2010-9-3 19:37 | 只看該作者
回復 117# 木狼

日前在悉尼舉行的澳大利亞中藥行業聯合會首屆理事就職典禮上傳來一則消息:澳大利亞將從2012年起對全國的中醫進行註冊。這意味著,中醫師、針灸師、中醫藥劑師都將成為註冊執業者,中醫得以納入澳大利亞醫療保險體系,將正大光明地走進澳大利亞普通醫院和主流醫學體系。分析人士認為,這將為中醫、中藥在澳大利亞,乃至西方各國的發展開闢道路。

  近年來,隨著中國國際影響的日益擴大,越來越多的澳大利亞人開始看中醫、吃中藥。據《廣州日報》報道,澳大利亞皇家墨爾本理工大學曾經在澳全國做過一項問卷調查,結果顯示17.9%的澳大利亞人接受過中醫治療。澳大利亞全國現有中醫師、中醫針灸師、中醫藥劑師約4500人,他們為中醫、中藥在澳大利亞的發展作出了巨大努力。2005年7月和2008年1月,北京同仁堂集團澳大利亞分公司先後建立了同仁堂悉尼分店和布里斯班分店。

  澳大利亞中藥行業聯合會會長馬安陽和醫學理事席林奇恩表示,中藥是中醫師治病的武器。要使中醫在澳大利亞順利發展,走進當地主體醫學系統,首先要很好地保護中藥。在多數歐美國家,中藥僅被列為食品補充劑。不過,有著多元文化傳統的澳大利亞顯示了包容性與超前性,將中醫藥列為輔助醫學,或補充醫學。

  澳大利亞全國對中醫進行註冊,將對歐美各國產生積極影響。據報道,加拿大國會得知澳大利亞要進行中醫註冊后,也在討論是否要仿效澳大利亞。

  對於將中醫納入各國醫保體系,世界衛生組織傳統醫學處官員張小瑞認為,這一進程才剛剛開始,遇到一些困難不足為奇。以瑞士為例,該國曾將中醫納入醫療保險範疇,但幾年後該國對此進行的評估由於方法有偏差,得出了比較負面的結果。政府於是決定將中醫從醫保體系中取消,但此舉遇到民眾反對。迫於民意,瑞士政府開始重新考慮如何立法將中醫納入醫保體系。

  避免中醫西醫化

  中醫精髓不可丟

  2002年,澳大利亞維多利亞州為1111名中醫師、中醫針灸師、中醫藥劑師註冊,不但承認中醫為醫學,而且在2005年允許中醫進入各大醫院,像西醫一樣正式為病人提供服務,這在西方國家並不多見。
來源:北京晚報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12 15:31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