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樓主: Servant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人啊,你往何處去?--第二部 解決方法

[複製鏈接]

770

主題

1萬

帖子

5221

積分

二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5221
101
 樓主| Servant 發表於 2008-3-11 22:39 | 只看該作者
悔改不只是情感層面上的事

    有的人教人,說要悔改必須先哀慟一個時刻,為得救作好準備。有位信徒告訴我,說他幾年前的一個晚上,去參加一次舊式的帳篷佈道大全,在那裡他決志歸主;於是走到講壇前,跪在那裡,希望找到上主。這時候,有位好心的姐妹走近他,拍拍他的肩膀,對他說:「弟兄,繼續下去。你若要得到上主,必須堅持下去。」幾分神后,禮拜堂的司事走近他,拍拍他的背,說:「弟兄,放鬆點!」不久,又有一位姐妹走過來,對他說:「那天夜裡我歸信時,有大光照在我的臉上,令我戰慄不已。」這位信徒對我說:「那晚,我既須堅持,又須放鬆,一壁等待大光出現。在這種莫名的迷惘和不知所措中,我幾乎失敗。」

    一位極具智慧的基督教領袖告訴我,他歸主時,因為教牧和會眾希望他有外在的情感上的表現,讓大家能目睹,他幾乎不想走到主面前來。

    有些奮興佈道會上所製造的感情激功的假像,成了誠心尋求主的人的絆腳石。我所講的悔改是聖經所教導的悔改,包含人的理智、情感和意志三方面。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770

主題

1萬

帖子

5221

積分

二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5221
102
 樓主| Servant 發表於 2008-3-11 22:42 | 只看該作者
悔改的三方面

    悔改的第一步,是認識什麼是罪。聖經說:「世人都犯了罪,虧缺了(遠不配)神的榮耀」(羅三23)。先知以賽亞承認自己有罪時說:「禍哉!我滅亡了!因為我是嘴唇不潔的人(賽六5)。古代智者喬布瞥見上主的聖潔時說:「我厭惡自己」(伯四十二6)。使徒彼得承認:「我是個罪人」(路五8)。而保羅也承認自己的罪,稱自己「罪魁」(提前一15)。

    人受聖靈感動,承認自己有罪。事實上,若無聖靈在人的心裡動工,悔改不會出現。聖靈可能借著一位慈母的禱告,一位牧師的講道,福音廣播中的一個節目,禮拜堂高聳入雲的的尖塔,或者一位所愛之人的逝世,來觸動人認罪的心。但我也見過一些人,在佈道大全中起立,承認有罪,不住戰慄。卻始終不肯悔改。

    其次,悔改涉及感情。真正的悔悟中不能沒有感情的成份。使徒保羅說:敬虔憂傷的心領人認罪悔改。有人說得好:「許多人畏懼感情,認為悔改中不應有感情成份。有的批坪者甚至認為,凡不是產生於象冰箱那樣冰冷而無熱情的環境下的歸信。不錯,為了要有激動的場面而製造的感情有其危險性,但是決不可因而排除真正發自內心的情感。」

    英國循道會牧師森時特博士,在他所著《且聽我說》這本書中寫道:「一個在觀賞足球比賽時大叫大嚷助威的人,聽到罪人在十字架前哭泣卻覺得不高興,喋喋不休講人家感情用事不當,這種人怎能叫人看得起。」

    H·瓦普爾批評佈道家約翰·韋斯利,說他並道太過訴諸聽眾的感情,極盡煽功的能事,不夠端莊。可是韋斯利領了千千萬萬人歸主。

    第三,悔改還和一個人的意志有關。

    意志是悔改的核心一個人必須有脫離罪的決心,也就是改變自己對本身、對罪和對上主的態度;改變個人的感受、志向、性情和目標。

    只有上主的靈能給你真正悔改的決心。有個小女孩子禱告,她說:「求主改造我,使我做個好女孩,不用好到十分,只要不用挨爸爸打便夠了。」悔改只做到這程度是遠遠不夠的。

    有許多人在教會的名冊上有份,有時間偶爾赴崇拜,也捐錢幫助一些教會的活動。禮拜過後跟牧師握握手,稱讚他講道出色:他們套用信徒間屬靈的話語傾談,也能背得出相當多的聖經節,但卻沒有真正經歷悔改的過程;他們對信仰的態度是可有可無;生活中遇到難處會來到上主面前求,平安無事時,很少想到那曾為他捨命的主。可是聖經的教訓是:一個真正歸信基督的人,是一個在凡事上都有了改變的人。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770

主題

1萬

帖子

5221

積分

二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5221
103
 樓主| Servant 發表於 2008-3-12 09:54 | 只看該作者
悔改要求奉獻自己

    聖經上找不到一句話,說是做基督徒以後,生活可以隨便,願意怎樣便怎樣基督進入人心中后,他希望你尊他為主,要求你完全的奉獻與交託。無論是行動,是思想,都由他來管理,把你一切的才能獻給他。而你的所行所為都奉他的名而作,不打一點折扣。

    今天,太多的基督徒可以很輕易決定不去做禮拜,但要決定不買冰箱卻很為難。要他們在分期付款購汽車和捐點錢傳福音之間作選擇,大多數人會選擇什麼,不用我說你們也猜得到。太多的所謂基督徒把提高生活水準放在用錢的首位,不願拿出錢來傳播基督的教訓。他們有時間去電影院、看足球比賽、或者去旅遊,卻沒有時間留給那位時刻看顧他們的天父。我們願意為了購置新居或者更大的電視機而節衣縮食,要我們照聖經吩咐奉獻收入十分之一,卻拿不出錢來。這是偶像崇拜——不夠上主,膜拜物質。

    這種態度一定得徹底改。我們指責異教信徒,指責古代拜偶像的人,我們與他們間的不同,只是我們所膜拜的是亮晶晶的鉻和鋼的製成品,是物質、地位、名和利,還有聲望與安全。一切妨礙我們與上主親近的事物都是偶像。

    耶穌要我們把他放在首位,一切社交生活、家庭生活、辦公生活與生意都須以基督為主。他是我們的工作、思想和言語的中心,因為一個真正悔改了的人,一切都會交託給上主。

    基督警誡過我們,我們若不願拋下一切,不願遠離生活中一切的罪,他也不會接納我們。相信主不可半冷半熱,不可以說:「我願意放下一部份的罪,保留其餘。我把一半的生命給耶穌,一半留下來供自己享樂。」主耶穌要求於你我的是十足十的奉獻。唯有能完全奉獻,才能得到上主千百倍的賞賜。如果你只獻出一成,要求上主獎賞你十成,那是辦不到的。上主要求於你的是完全的獻上。一旦你決定和罪割斷關係,拋棄罪,將自己交託給基督之後,你便在與上主和好的道路上又向前走多了一步。

    記得那位與耶穌同釘十架。在死前悔改的強盜說的話嗎?他說:「主啊,求你紀念我……」他稱耶穌為主,表示他完完全全的順服。他把自己完全付託,真正的迴轉。這是真實悔改后才有的結果。

    悔改的罪人因而可以和詩歌的作者一同唱出:

    我將所有獻與基督,甘心樂意全奉獻。
    我要時常愛主靠主,天天活在主面前。
    求主聖靈教我領悟——主永屬我,我屬主。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770

主題

1萬

帖子

5221

積分

二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5221
104
 樓主| Servant 發表於 2008-3-13 02:51 | 只看該作者
十一、論 信 心

你們得救是本乎恩,也因著信,這並不是出於自己,乃是神所賜的;也不是出於行為,免得有人自誇。 ——以弗所書二章八至九節

    與神恢復和好是悔改的第一步,現在要向前跨進一步。你已經準備脫離舊日罪中的生活,決心迴轉,讓生命有徹底的改變,不再遠離上主,願意回過頭來走向他,進入他的慈愛、憐憫和保障中。你已作出決定,痛悔前非,選擇了正道。你明知走正路不易,但仍決心踏上。你所走的是摩西大約三千五百年前選定並且行走的道路;他決定放棄繼承埃及王位的權利,看侍奉上主高於一切。

    摩西因為害怕埃及法老追索性命,四十歲那一年逃離埃及。在沙漠里住了四十年,然後才重返埃及領導以色列人脫離奴役。他和以前有什麼不同?他不同,因為現在已經立定心志。他已經知道,擁有財富、名望和地位卻沒有上主的愛,怎麼也比不上雖受困苦折磨,卻有信心和真理,可以沐在上主無限的大愛中。歷代偉人極少須作如此艱難的決定。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770

主題

1萬

帖子

5221

積分

二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5221
105
 樓主| Servant 發表於 2008-3-13 02:53 | 只看該作者
信心偉人

    摩西有學問又有教養,有錢財又有地位。身為法老女兒的義子,一直生活在錦繡榮華中;何況埃及是當時近東最富、最強、國威最盛的國家,王位看來乃他囊中物。

    可是據聖經記載:「摩西因著信,長大了就不肯稱為法老女兒之子;他寧可和神的百姓同受苦害,也不願暫時享受罪中之樂。他看為基督受的凌辱,比埃及的財物更寶貴;因他想望所要得的賞賜。他因著信,就離開埃及,不怕王怒;因他恆心忍耐,如同看見那不能看見的主」(來十一24-27)。這一段聖經是摩西一生中第三個四十年的評價。他在曠野,有上主同在,生活了四十年。他不再是舊日那位憤怒青年,為幫助同胞打死了埃及人,被迫逃亡沙漠。

    請留意這段記載中的兩個詞,一是「不肯」;一是「離開」。他不肯作法老女兒的義子,接著便離開埃及,這才是真正的悔改。聖經說,他是「因著信」而這樣做。這是繼悔改而有的第二步,也就是信心。摩西不是由於心理學家所說的宗教經驗的外觀感情因素而作決定——這種因素只是一時衝動,極之短暫。他沒有感情上的困擾,沒有灰心失望,更無壯志未酬的落寞。一句話,摩西選擇走上主的道路,不是因為不滿物質生活,或者精神苦悶,厭倦人生;他有的是享受,是消遣,生活中並不缺乏新鮮刺激。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770

主題

1萬

帖子

5221

積分

二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5221
106
 樓主| Servant 發表於 2008-3-13 23:01 | 只看該作者
主因是選擇

    這些還有許多其它理由,都不足解釋何以摩西寧願度有上主同在的生活。他沒有受到什麼壓力,必須逃避肉慾或魔鬼。他這樣做完全是基於自己的選擇。他不是小孩子,要在既存的體制中找倚靠;也不是沒沒無名的人,需要社會的承認;一切嘲笑宗教信仰的人認為人所以會尋求拯救的原因,全不存在。摩西所擁有的比大多數人的渴求、所夢想的還要多;可是在他成熟之年,他經過深思熟慮所作的決定。是信靠上主,放棄一切財富、地位和人世間的尊敬。

    每逢聽到有人說,只有無望、無助、心理無法適應的人,才需要「宗教」來安慰,我總是想到摩西。

    我很榮幸,有機會和許許多多男女探討他們靈性上的問題。我從這些討論中,發現一個頭腦健全的人所以不接受基督做他的主,不是因為理智上不能接受基督信仰的教義,而是不願意接受做基督徒以後在生活上須負的責任與義務。阻礙他接受基督的,不是他聰明的頭腦,而是他脆弱的心靈,不肯撇下一切,將自己交託給基督。

    聖經記載有兩位為上主重用的人,一在舊約,一在新約,但他們都是受過最好的教育、大有學問的人。他們是摩西和保羅。這真是極耐人尋味的事。

    摩西很仔細衡量過上主對他會有的要求,以及一旦接受了會有的義務和責任。四十歲那年,他殺了人,他逃走;八十歲時他回來,成為以色列人的領袖。他明白,既已選擇了上主,獻上了自己事奉他,一定得放下世人至愛的事事物物。他衡量得失時決非輕率,更不是憑一時感情衝動,作出有欠周全的決定。他知道作此決定關乎一生。他用盡智慧與學養,思前想後,才得出這個決定。他在信仰上作的選擇不是看風駛舵,也不是應急之策;他作的是一個破釜沉舟的決定,絕不改變,不會因命運的逆轉或生活的困頓等等不幸而動搖。他不給自己留半點餘地,有退縮的機會。摩西在八十歲那年,面對一生重大危機時刻,把自己完完全全、毫無保留地獻給上主,無論處何景況,一生一世都交託,由他來掌握。

    摩西所作決定,其卓越超絕決非著名傳記作家G·布萊福特可望其項背。布氏暮年快離世前說:「我不敢讀新約,恐怕讀時激起心頭的焦急和疑懼,擔心自己走上的是一條歧徑,背逆了平實純樸的上主。」

    摩西沒有這種恐懼。你要是真心真意迴轉,從今以後憑信倚靠他,你也毋需有此恐懼。千萬別一方面轉向基督,一方面卻說:「權且試一試,看看基督信仰是否真的行得通。要是真的行得通,我就信下去;否則,仍有時間選擇其它人生的道路。」你來到基督那裡,必須破釜沉舟,永不反顧。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770

主題

1萬

帖子

5221

積分

二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5221
107
 樓主| Servant 發表於 2008-3-14 23:37 | 只看該作者
決不反顧

    記得古羅馬帝國時代,西澤大帝東征西討,戰爭的陰影籠罩當時世界。他曾率領一批勇悍的戰士前往征服英國。英人看見敵船逼近,結成一體,退守高地,奮勇保衛國土。教他們驚奇的,是羅馬的戰船大半為洶湧海浪所摧毀;羅馬戰士後退已無路,只有拚死奮戰向前。憑著這樣的鬥志,何堅不摧?難怪義大利半島狄伯河畔的一座小村落羅馬,後來成了世界霸王。

    基督也是一樣,他要我們完全獻上,絕對盡忠。「耶穌說:『手扶著犁向後看的,不配進神的國』」(路九62)。

    摩西站在人生大道的岔路口,作出震動心靈的決定。他的絲毫不苟的頭腦,把與此決定有關的事—一權衡,把擺在眼前的兩條路從頭到尾小心翼翼作了衡量;正反的理由都思量過,然後決定交託上主,信靠他。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770

主題

1萬

帖子

5221

積分

二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5221
108
 樓主| Servant 發表於 2008-3-14 23:56 | 只看該作者
摩西破釜沉舟

    兩條路擺在前面。摩西看見那條寬闊的大路,有權力又有享受,萬般快活,醇酒美人,有的是世人渴求的歡樂。他在這條路上盤桓過四十年,了如指掌。他知道等在路的盡頭的是毀滅,是地獄。

    摩西於是看另一條路,又窄又崎嶇,是一條受苦、受難。受凌辱的道路。在這條路上有萬種艱苦,千種試煉,滿了憂患。可是他信心的眼睛能見到等在前面的是勝利,是永生——上主給人的獎賞。

    一個眼光和經驗都不及摩西的人,很可能揀第一條路。埃及為當日近東強國,財雄勢大,尼羅河在國境內,兩岸沃野千里,糧產之豐甲全球;且擁有無敵雄師,其高等學府的規模足資後代欽式。

    摩西為了上主須作犧牲之大無人能比;他須抗拒的世間名利引誘之大也無人能及。展現在摩西眼前的地上享受與歡樂之多也少人見過。這種短暫的罪中之樂,連聖經都不否認。但這些歡娛轉眼成空,享受的人得不到滿足。

    摩西選擇了上主的道路,犧牲大但所獲也大。在他那個時代巨富殊少,幾乎無人能有機會象摩西那樣可以成為地球上最富有的人。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770

主題

1萬

帖子

5221

積分

二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5221
109
 樓主| Servant 發表於 2008-3-16 09:18 | 只看該作者
世上的財富

    今天,已有許多人能積累財富。一九二二年,也是美國人競以賺錢為目的的時代,有一群當時最成功的金融巨子在芝加哥邊灣海灘酒店聚首。二十世紀雖然有的是富豪巨賈,但這一群人的財勢卻不能不令人另眼相看。圍住一張大餐桌坐有全球最大鋼鐵公司的總裁、最大公用事業的董事會主席、紐約證券交易所的主席、美國總統的一位閣員、國際開拓銀行總裁、華爾街最大貿易商、還有某項世界最大獨佔事業的主持人。這些人所擁有的財富加起來,比美國財政部的還多。他們的發跡史無人不知,是許多人競相仿效的對象。他們是美國財經與工商的巨擘,

    一九二三年,他們廣為人知的言行事迹既輝煌又動人心弦,成為多少人的美夢,引起多少人的妒羨,激起多少人立志步其後塵!但他們的生平寫到一九二三年並未完結,尚未蓋棺論定。

    其實,這圍繞餐桌而坐的七個人,在他們個人生命中的處境也象摩西一樣,正立在十字路口上,面前擺著兩條路。不過他們此刻還未見到;或者雖然見到,躊躇滿志之際,沒有放在心上。很明顯,他們沒有選擇應走之路,他們的一生今天已告終結。那最後的一部份現在已為人知,可以供我們復按,看看他們作的選擇是不是最好、最有智慧。

    鋼鐵公司總裁C·席瓦勃最後幾年借債維生,死時一文不名;小麥市場最大投機商A·加頓破產死於異邦;紐約交易所主席R·費狄尼服刑辛辛那狄監獄;總統閣員A·富爾系獄多年後獲保釋,好在家中死去。有「華爾街之熊」之稱的J·李文摩爾,國際開拓銀行總裁L·佛蘭茲、世界最大獨佔事業主持人I·克魯格都自殺身亡!

    這七個人有的是錢,有權有勢又有聲望,還有頭腦和教育但都缺少一樣,沒有了這一樣,人生不會有真意義。他們缺少基督信仰的信條中最核心的那一項,缺少一個人轉變和新生必須的那個「信」字。他們就是不肯相信!試將他們的一生和拋下一切踉從基督的傳教士的生活比較;傳教士可能死時身無長物,死於苦痛中,但他們死得有價值。

    這群曾經富甲天下的人物沒有信心,也可能曾經有過,但都不肯憑信心行動。要是他們當日信靠基督,視之為至寶,他們一生最後的幾年會有何等大的不同。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968

主題

2萬

帖子

1萬

積分

版主

盤古教紅衣主教

Rank: 7Rank: 7Rank: 7

積分
15680
110
人間的盒子 發表於 2008-3-16 09:33 | 只看該作者

回復 #109 Servant 的帖子

怎麼真的越講越象邪教啊,是你自己寫的嗎,Servant?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770

主題

1萬

帖子

5221

積分

二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5221
111
 樓主| Servant 發表於 2008-3-16 09:34 | 只看該作者

回復 #110 人間的盒子 的帖子

不是。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968

主題

2萬

帖子

1萬

積分

版主

盤古教紅衣主教

Rank: 7Rank: 7Rank: 7

積分
15680
112
人間的盒子 發表於 2008-3-16 09:56 | 只看該作者

回復 #111 Servant 的帖子

我是覺得,天助自助者,信管信,不信管不信,既然來到這世上,還是要先在這世上實現自己的價值,具體來說就是要孝敬父母,撫養兒女,關心同事朋友,等等,信仰的目的是應該生活幸福愛情甜蜜工作出成績,否則都白信,死後的事只是給你心裡安慰,不能當真的。
我那麼好的簽名什麼時候沒了,氣我。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770

主題

1萬

帖子

5221

積分

二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5221
113
 樓主| Servant 發表於 2008-3-16 10:04 | 只看該作者

回復 #112 人間的盒子 的帖子

你的觀點,是許多人的觀點,甚至是人人的觀點,也包括基督徒(我自己),也或多或少有類似的觀點。。。

但是,作者在這裡,告訴我們的是,聖經的觀點,神的觀點,不是人的觀點。我們相信也好,不相信也好。。。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770

主題

1萬

帖子

5221

積分

二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5221
114
 樓主| Servant 發表於 2008-3-16 12:17 | 只看該作者
摩西輕看世間富貴

    摩西輕看埃及的富貴,憑信心而拋棄。他知道作此決定后,一生極可能生活於貧窮與羞辱中;但他憑信心知道,在他生命的終點等著的是一切獎賞中最大的——永遠的生命。

    在我們前面提到過的鋼鐵大王、小麥大王眼中,摩西可能是個傻瓜。他們也許會說:「一鳥在手好道二島在林。」他們會說:「摩西!你在埃及有的是錢,以你的頭腦,你的財勢,可以大大發揮;只要善為籌謀,埃及不難左右天下,雄霸諸王;無人敢與你抗爭,無事不得心應手。」他們會這樣想,會這樣說,因為這正是他們積材處事之道。一個人若說信上主,相信耶穌,他們聽了會哈哈大笑,說:「信心能值幾個錢?簡直是白痴!」

    可是聖經教導我們,要到上主那裡必須憑信心——「人非有信就不能得神的喜悅;……且信他賞賜那尋求他的人」(來十一6)。聖經也說,在上主眼中,信心高於一切,「因為到神面前來的人必須信有神」(來十一6)。

    世界上有不少人希望藉刻苦己身、穿怪異服裝、殘害自己的身體、禁制飲食度苦行生活、終日祈禱、犧牲享受等等,得到上主的喜悅。這些舉止也許都有幾許價值,但能教上主喜悅的是相信他。信高於一切。

    你去見朋友,說了許多逗他歡喜的話,可是你心裡並不相信他,這些話全成為花言巧語,阿諛之祠,一點作用也沒有。稱讚的話反變成詆毀。

[ 本帖最後由 Servant 於 2008-3-16 12:26 編輯 ]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319

主題

2萬

帖子

9284

積分

五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9284
115
在美一方 發表於 2008-3-16 12:32 | 只看該作者
原帖由 人間的盒子 於 2008-2-27 23:11 發表


別自欺欺人了,就假設你說的都對,上帝造了完美的人墮落了,耶穌讓你們因信稱義了,還不更能墮落啊?你去過天國沒?那裡的人不比這裡更遭才怪呢。


追求永生,快來改帖封盒子的ID!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319

主題

2萬

帖子

9284

積分

五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9284
116
在美一方 發表於 2008-3-16 12:35 | 只看該作者
原帖由 Servant 於 2008-3-15 22:17 發表
摩西輕看世間富貴

    摩西輕看埃及的富貴,憑信心而拋棄。他知道作此決定后,一生極可能生活於貧窮與羞辱中;但他憑信心知道,在他生命的終點等著的是一切獎賞中最大的——永遠的生命。


1. 典型的賭徒而已。
2. 那麼些早期共產黨人拋棄已有的榮華富貴,摩西有什麼特殊?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770

主題

1萬

帖子

5221

積分

二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5221
117
 樓主| Servant 發表於 2008-3-16 12:47 | 只看該作者
原帖由 在美一方 於 2008-3-16 12:35 發表


1. 典型的賭徒而已。
2. 那麼些早期共產黨人拋棄已有的榮華富貴,摩西有什麼特殊?


是的,有非常的類似。。。都是一個「信」字。。。


區別,「信什麽」;「為什麽要信?」  

基督徒相信的/聖經所教導的,是人死後,靈魂的歸屬的問題。

這些問題,在第一部有詳細的討論。

http://club.backchina.com/main/viewthread.php?tid=627979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319

主題

2萬

帖子

9284

積分

五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9284
118
在美一方 發表於 2008-3-16 12:52 | 只看該作者
這幾段根本自相矛盾,一會兒說摩西生活富足,沒有壓力,選擇跟隨耶和華是自己要如何如何。一會兒說摩西是因為打死了埃及人而逃亡沙漠,儼然亡命之徒不得不離開大富大貴的生活。明顯是想怎麼說自己的觀點就怎麼裁剪摩西,真相根本無所謂。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968

主題

2萬

帖子

1萬

積分

版主

盤古教紅衣主教

Rank: 7Rank: 7Rank: 7

積分
15680
119
人間的盒子 發表於 2008-3-16 12:54 | 只看該作者
原帖由 在美一方 於 2008-3-16 12:32 發表


追求永生,快來改帖封盒子的ID!



嘿,嘿,嘿,你從哪找出來的呀?
我那麼好的簽名什麼時候沒了,氣我。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968

主題

2萬

帖子

1萬

積分

版主

盤古教紅衣主教

Rank: 7Rank: 7Rank: 7

積分
15680
120
人間的盒子 發表於 2008-3-16 12:56 | 只看該作者

回復 #119 人間的盒子 的帖子

我在那邊跟他們辨嘁哩喀喳,自己後院著火了。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16 15:32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