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樓主: NYLASH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每周一書] 唐詩三百首

[複製鏈接]

1801

主題

9195

帖子

3363

積分

七星貝殼精英

文化沙龍版主

Rank: 4

積分
3363
101
 樓主| NYLASH 發表於 2008-1-29 12:42 | 只看該作者
《至德二載,甫自京金光門出,間道歸鳳翔,乾元初從左拾遺移華州掾,與親故別,因出此門,有悲往事》
作者:杜甫
此道昔歸順,西郊胡正繁。
至今殘破膽,應有未招魂。
近得歸京邑,移官豈至尊。
無才日衰老,駐馬望千門。


【註解】:
1、此道:指金光門。
2、昔歸順:指至德二載投奔翔時,長安西邊的胡騎正甚繁亂。
3、胡:這裡指安祿山部隊。
4、近得:指拜左拾遺。
5、京邑:指華州,因系畿縣,距京城長安不遠。
6、移官句:這裡固指賀蘭進明之進讒,其實也多少含有對肅宗的牢騷。豈至尊:豈
??出皇帝之意。
7、千門:原指宮中的門戶,這裡借代宮殿。

【韻譯】:
當年由金光門這條路,去投奔鳳翔,
長安西郊,到處是安史叛軍正作亂。
直到如今想起來,仍叫人心驚膽顫,
有人神魂尚未招回,依然誠恐誠惶。
我拜近得左拾遺,回到了京畿地方,
貶我華州掾,這旨意難道出自至尊。
算了吧,我這庸才已逐日衰老鬢蒼,
告別長安,駐馬回望千門宮殿檐房!

【評析】:
??至德二載(757),作者自金光門出,由小路投奔鳳翔肅宗,任左拾遺,十月
隨肅宗返長安。次年──乾元元年(758),被貶華州任司功參軍,又出金光門,
感慨萬端。然而作者在詩中寫道「移官豈至尊?」不敢歸怨於君,而以「無才日衰
老」自責。不忍去君,留戀故職,見得分明。
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地勢坤,君子以厚德載物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801

主題

9195

帖子

3363

積分

七星貝殼精英

文化沙龍版主

Rank: 4

積分
3363
102
 樓主| NYLASH 發表於 2008-1-29 12:43 | 只看該作者
《月夜憶舍弟》
作者:杜甫
戌鼓斷人行,秋邊一雁聲。
露從今夜白,月是故鄉明。
有弟皆分散,無家問死生。
寄書長不達,況乃未休兵。


【註解】:
1、戌鼓:戌樓上的更鼓。
2、邊秋:一作「秋邊」,秋天的邊境。
3、長:一直,老是。

【韻譯】:
戌樓響過更鼓,路上斷了行人形影,
秋天的邊境,傳來孤雁悲切的鳴聲。
今日正是白露,忽然想起遠方兄弟,
望月懷思,覺得故鄉月兒更圓更明。
可憐有兄弟,卻各自東西海角天涯,
有家若無,是死是生我何處去打聽?
平時寄去書信,常常總是無法到達,
更何況烽火連天,叛亂還沒有治平。

【評析】:
??詩作於乾元二年(759),這時安史之亂尚未治平,作教師於戰亂中,顛沛流
離,歷盡國難家憂,心中滿腔悲憤。望秋月而思念手足兄弟,寄託縈懷家國之情。全
詩層次井然,首尾照應,結構嚴密,環環相扣,句句轉承,一氣呵成。「露從今夜
白,月是故鄉明」句,可見造句,的神奇矯健。
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地勢坤,君子以厚德載物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801

主題

9195

帖子

3363

積分

七星貝殼精英

文化沙龍版主

Rank: 4

積分
3363
103
 樓主| NYLASH 發表於 2008-1-29 12:43 | 只看該作者
《天末懷李白》
作者:杜甫
涼風起天末,君子意如何。
鴻雁幾時到,江湖秋水多。
文章憎命達,魑魅喜人過。
應共冤魂語,投詩贈汨羅。


【註解】:
1、天末:猶天邊;
2、君子:指李白。
3、文章句:意謂有文才的人總是薄命遭忌。
4、魑魅句:意謂山精水鬼在等著你經過,以便出而吞食,猶「水深波浪闊,無使蛟
??龍得」。一憎一喜,遂令詩人無置身地。
5、應共句:因屈原被讒含冤,投江而死,與李白之受枉竄身,有共通處,往夜郎又
??須經過汨羅,故也應有可以共語處。
6、汨羅:汨羅江,屈原自沉處,在今湖南湘陰縣。

【韻譯】:
涼風習習來自天邊的夜郎,
老朋友啊你心情可還舒暢。
鴻雁何時能捎來你的音信?
江湖水深總有不平的風浪!
有文才的人往往薄命遭忌,
鬼怪正喜人經過可作食糧。
你與屈原有共冤共語之處,
請別忘了投詩祭奠汨羅江!

【評析】:
??李白於至德二載(757),因永王  之罪受牽連,流放夜郎,行至巫山遇赦得
還。杜甫於乾元二年(759)作此詩,眷懷李白,設想他當路經汨羅,因而以屈原
喻之。其實,此時李已遇赦,泛舟洞庭了。
??因涼風而念故友,望秋雁而懷思。文人相重,末路相親,躍然紙上。
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地勢坤,君子以厚德載物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801

主題

9195

帖子

3363

積分

七星貝殼精英

文化沙龍版主

Rank: 4

積分
3363
104
 樓主| NYLASH 發表於 2008-1-29 12:44 | 只看該作者
《奉濟驛重送嚴公四韻》
作者:杜甫
遠送從此別,青山空復情。
幾時杯重把,昨夜月同行。
列郡謳歌惜,三朝出入榮。
江村獨歸處,寂寞養殘生。


【註解】:
1、幾時兩句:這是倒裝,意謂想起昨夜在月光下舉杯送別的深情,不知幾時重得此
??會。
2、列郡:指東西兩川屬邑。
3、三朝:指玄宗、肅宗、代宗三朝;
4、出入榮:指嚴武迭居重位。
5、江村句:指送別後獨自回到浣花溪邊的草堂。

【韻譯】:
遠送嚴公到了奉濟從此別離,
人去山空只有別情綿綿依依。
我們何時才能重新把盞長談,
昨夜月下對杯傾衷多麼投機!
巴蜀各郡謳歌惋惜你的離任,
連續三朝你任將相真不容易。
分手后我回到浣花溪邊草堂,
越發覺得我這殘生淡泊孤寂!

【評析】:
??這首詩意在送嚴武奉召還朝。詩人曾任嚴武幕僚,深得嚴武關懷,故別離之情依
依,自不待言。
??詩的開頭點明「遠送」,可見意深情長。分手傷別,自然想到「昨夜」餞別情
景,也想何時重逢。接著謳歌嚴武入相出將都有成就,受到人民的稱讚。最後寫送別
后的心境的孤獨無依。語言質樸含情,章法謹嚴有節。
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地勢坤,君子以厚德載物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801

主題

9195

帖子

3363

積分

七星貝殼精英

文化沙龍版主

Rank: 4

積分
3363
105
 樓主| NYLASH 發表於 2008-1-29 12:45 | 只看該作者
《別房太尉墓》
作者:杜甫
他鄉復行役,駐馬別孤墳。
近淚無干土,低空有斷雲。
對棋陪謝傅,把劍覓徐君。
唯見林花落,鶯啼送客聞。


【註解】:
1、復行役:指一再奔走。
2、近淚句:意謂淚流處土為之不幹。
3、把劍句:春秋時吳季札聘晉,路過徐國,心知徐君愛其寶劍,及還,徐君已死,
??遂解劍掛在墳樹上而去。意即早已心許。

【韻譯】:
我東西漂泊,一再奔走他鄉異土,
今日歇腳閬州,來悼別你的孤墳。
淚水沾濕了泥土,心情十分悲痛,
精神恍惚,就象低空飄飛的斷雲。
當年與你對棋,比你為晉朝謝安,
而今在你墓前,象季札拜別徐君。
不堪回首,眼前只見這林花錯落,
離去時,聽得黃鶯啼聲凄愴難聞。

【評析】:
??房?在唐玄宗幸蜀時拜相。乾元元年(758)為肅宗所貶。杜甫曾為其上疏力
諫,得罪肅宗,險遭殺害。寶應二年(763),房?又進為刑部尚書,在路遇疾,
卒於閬州。兩年後。杜甫路過閬州,特為老友上墳,作此詩。
??這是一首悼亡詩,抒寫感傷情懷。全詩敘述了生前的交往和墳前的哀悼。前四句
寫墳前哀憤,后四句寫臨別留連。詩寫得雍容典雅,又一往情深。寫房?句句得體,
寫交往字字有情。知遇深情,滲透字裡行間。
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地勢坤,君子以厚德載物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801

主題

9195

帖子

3363

積分

七星貝殼精英

文化沙龍版主

Rank: 4

積分
3363
106
 樓主| NYLASH 發表於 2008-1-29 12:46 | 只看該作者
《旅夜書懷》
作者:杜甫
細草微風岸,危檣獨夜舟。
星垂平野闊,月涌大江流。
名豈文章著,官應老病休,
飄飄何所似,天地一沙鷗。


【註解】:
1、危檣:高聳的桅杆。
2、星垂句:遠處的星星宛如低垂至地面,使原野更為遼闊。
3、月涌句:銀色的月光映著奔流洶湧的長江。
4、沙鷗:水鳥名。

【韻譯】:
微風輕輕地吹拂著江岸畔的細草,
深夜江邊,泊著桅杆高聳的孤舟。
原野遼闊,天邊的星星如垂地面,
明月在水中滾涌,才見大江奔流。
我的名氣,難道是因為文章著稱?
年老體弱,想必我為官也該罷休。
唉,我這飄泊江湖之人何以相比?
活象是漂零天地間一隻孤苦沙鷗。

【評析】:
??詩作於代宗永泰元年(765),詩人由華州解職離成都去重慶途中。全詩流露
了詩人奔波不遇之情。詩的前半寫「旅夜」的情景。以寫景展現境況和情懷,寓情於
景之中。後半寫「書懷」。抒發自己原有政治抱負,沒有想到卻是因為文章而得揚名
四海,而宦途卻因老病而被排擠。表現了內心飄泊無依的傷感,字字是淚,聲聲哀
嘆,感人至深。「星垂平野闊,月涌大江流」與李白的「山隨平野盡,江入大荒流」
有異曲同工之妙。
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地勢坤,君子以厚德載物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801

主題

9195

帖子

3363

積分

七星貝殼精英

文化沙龍版主

Rank: 4

積分
3363
107
 樓主| NYLASH 發表於 2008-1-29 12:47 | 只看該作者
《登岳陽樓》
作者:杜甫
昔聞洞庭水,今上岳陽樓。
吳楚東南坼,乾坤日夜浮。
親朋無一字,老病有孤舟。
戎馬關山北,憑軒涕泗流。


【註解】:
1、吳楚句:吳楚兩地在我國東南;坼:分裂。
2、乾坤:指日、月。
3、戎馬:指戰爭。
4、關山北:北方邊境。
5、憑軒:靠著窗戶。

【韻譯】:
很早聽過名揚海內的洞庭湖,
今日有幸登上湖邊的岳陽樓。
大湖浩瀚象把吳楚東南隔開,
天地象在湖面日夜蕩漾漂浮。
漂泊江湖親朋故舊不寄一字,
年老體弱生活在這一葉孤舟。
關山以北戰爭烽火仍未止息,
憑窗遙望胸懷家國涕淚交流。

【評析】:
??代宗大曆三年(768)之後,杜甫出峽漂泊兩湖,此詩是登岳陽樓而望故鄉,
觸景感懷之作。開頭寫早聞洞庭盛名,然而到幕年才實現目睹名湖的願望,表面看有
初登岳陽樓之喜悅,其實意在抒發早年抱負至今未能實現之情。二聯是洞庭的浩瀚無
邊。三聯寫政治生活坎坷,漂泊天涯,懷才不遇的心情。末聯寫眼望國家動蕩不安,
自己報國無門的哀傷。寫景雖只二句,卻顯技巧精湛,抒情雖暗淡落寞,卻吞吐自
然,毫不費力。
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地勢坤,君子以厚德載物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801

主題

9195

帖子

3363

積分

七星貝殼精英

文化沙龍版主

Rank: 4

積分
3363
108
 樓主| NYLASH 發表於 2008-1-29 12:48 | 只看該作者
《輞川閑居贈裴秀才迪》
作者:王維
寒山轉蒼翠,秋水日潺湲。
倚杖柴門外,臨風聽暮蟬。
渡頭余落日,墟里上孤煙。
復值接輿醉,狂歌五柳前。


【註解】:
1、墟里:村落;
2、孤煙:炊煙。
2、接輿:這裡北裴迪。

【韻譯】:
寒山轉變得格外鬱郁蒼蒼,
秋水日日舒緩地流向遠方。
我柱杖佇立在茅舍的門外,
迎風細聽著那暮蟬的吟唱。
渡頭那邊太陽快要落山了,
村子里的炊煙一縷縷飄?。
又碰到裴迪這個接輿酒醉,
在恰如陶潛的我面前謳狂。

【評析】:
??這是寫景之詩,描繪了幽居山林,超然物外之志趣,因而以接輿比裴迪,以陶潛
比自己。風光人物,交替行文,相映成趣,形成物我一體情景交融的藝術意境,抒發
了閑居之樂和對友人的真切情誼。
??開頭二句寫景,著意刻畫水色山光之可愛,雖深秋,山依然蒼翠,水依舊潺流。
三、四兩句,轉而寫情。倚杖柴門,臨風聽蟬,神馳邈遠,自由自在。五、六句又間
寫景緻。渡頭落日,墟里孤煙,地道山村風物。最後兩句再寫人情。接輿、五柳、潔
身自好,高風脫俗。風光無限,加之人物疏狂,怎不叫人情趣陶然?!
??詩起句工對,頷聯反而不對,實屬不入格。喻守真疑為首聯與頷聯顛倒錯亂,如
若對調,則平仄格律既不失粘,且在意義上比較自然。「倚杖」句是看,接看「寒
山」;「臨風」句是聽,接聽「秋水」。此說有獨到之處。
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地勢坤,君子以厚德載物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801

主題

9195

帖子

3363

積分

七星貝殼精英

文化沙龍版主

Rank: 4

積分
3363
109
 樓主| NYLASH 發表於 2008-1-29 12:48 | 只看該作者
《山居秋暝》
作者:王維
空山新雨後,天氣晚來秋。
明月松間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歸浣女,蓮動下漁舟。
隨意春芳歇,王孫自可留。


【註解】:
1、螟:夜色。
2、浣女:洗衣服的女子。
3、春芳:春草。
4、歇:乾枯。

【韻譯】:
一場新雨過後,青山特別清朗,
秋天的傍晚,天氣格外的涼爽。
明月透過松林撒落斑駁的靜影,
清泉輕輕地在大石上叮咚流淌。
竹林傳出歸家洗衣女的談笑聲,
蓮蓬移動了,漁舟正下水撒網。
任憑春天的芳菲隨時令消逝吧,
遊子在秋色中,自可留連徜徉。

【評析】:
??這是一首寫山水的名詩,於詩情畫意中寄託詩人的高潔情懷和對理想的追求。
??首聯寫山居秋日薄暮之景,山雨初霽,幽靜閑適,清新宜人。頷聯寫皓月當空,
青松如蓋,山泉清冽,流於石上,清幽明凈的自然美景。頸聯寫聽到竹林喧聲,看到
蓮葉分披,發現了浣女、漁舟。末聯寫此景美好,是潔身自好的所在。
??全詩通過對山水的描繪寄慨言志,含蘊豐富,耐人尋味。「明月松間照,清泉石
上流」實乃千古佳句。
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地勢坤,君子以厚德載物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801

主題

9195

帖子

3363

積分

七星貝殼精英

文化沙龍版主

Rank: 4

積分
3363
110
 樓主| NYLASH 發表於 2008-1-29 12:49 | 只看該作者
《歸嵩山作》
作者:王維
清川帶長薄,車馬去閑閑。
流水如有意,暮禽相與還。
荒城臨古渡,落日滿秋山。
迢遞嵩高下,歸來且閉關。


【註解】:
1、閑閑:從容貌。
2、迢遞:遠貌。
3、且閉關:有閉門謝客意。

【韻譯】:
清沏溪流兩岸林木枝茂葉繁,
我乘著車馬安閑地歸隱嵩山。
流水有意與我同去永不回返,
暮鳥有心跟我一起倦飛知還。
荒涼的城郭緊挨著古老渡口,
夕陽的餘輝映著經秋的重山。
遠遠地來到嵩山下安家落戶,
決心歸隱謝絕來客把門閉關。

【評析】:
??這首詩是寫辭官歸隱途中所見的景色和心情。首聯寫歸隱出發時的情景。頷聯寫
水寫鳥,其實乃托物寄情,寫自己歸山悠然自得之情,如流水歸隱之心不改,如禽鳥
至暮知還。頸聯寫荒城古渡,落日秋山,是寓情於景,反映詩人感情上的波折變化。
末聯寫山之高,點明歸隱之高潔和與世隔絕,不問世事的宗旨。寫景寫情並舉,於寫
景中寄寓深情。層次整齊,景象蕭瑟。
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地勢坤,君子以厚德載物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801

主題

9195

帖子

3363

積分

七星貝殼精英

文化沙龍版主

Rank: 4

積分
3363
111
 樓主| NYLASH 發表於 2008-1-29 12:49 | 只看該作者
《終南山》
作者:王維
太乙近天都,連山到海隅。
白雲回望合,青靄入看無。
分野中峰變,陰晴眾壑殊。
欲投人處宿,隔水問樵夫。


【註解】:
1、太乙:即「太一」,終南山主峰,也是終南山別名。

【韻譯】:
巍巍的太乙山高接天都星,
山連著山一直蜿蜓到海邊。
白雲繚繞回望中合成一片,
青靄迷茫進入山中都不見。
中央主峰把終南東西隔開,
各山間山谷迥異陰晴多變。
想在山中找個人家去投宿,
隔水詢問那樵夫可否方便?

【評析】:
??詩旨在詠嘆終南山的宏偉壯大。首聯寫遠景,以藝術的誇張,極言山之高遠。頷
聯寫近景,身在山中之所見,鋪敘雲氣變幻,移步變形,極富含孕。頸聯進一步寫山
之南北遼闊和千岩萬壑的千形萬態。末聯寫為了入山窮勝,想投宿山中人家。「隔
水」二字點出了作者「遠望」的位置。
??全詩寫景、寫人、寫物,動如脫兔,靜若淑女,有聲有色,意境清新、宛若一幅
山水畫。
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地勢坤,君子以厚德載物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801

主題

9195

帖子

3363

積分

七星貝殼精英

文化沙龍版主

Rank: 4

積分
3363
112
 樓主| NYLASH 發表於 2008-1-29 12:49 | 只看該作者
《酬張少府》
作者:王維
晚年惟好靜,萬事不關心。
自顧無長策,空知返舊林。
松風吹解帶,山月照彈琴。
君問窮通理,漁歌入浦深。


【註解】:
1、吹解帶:吹著詩人寬衣解帶時的閑散心情。
2、君問兩句:這是勸張少府達觀,也即要他象漁樵那樣,不因窮通而有得失之患。

【韻譯】:
晚年只圖個安靜的環境,
對世事件件都不太關心。
自認沒有高策可以報國,
只好歸隱到這幽靜山林。
松風吹拂我且寬衣解帶,
山月高照正好弄弦彈琴。
君若問窮困通達的道理,
請聽水邊深處漁歌聲音!

【評析】:
??這是一首贈友詩。全詩著意自述「好靜」之志趣。前四句全是寫情,隱含著偉大
抱負不能實現之後的矛盾苦悶心情。由於到了晚年。只好「惟好靜」了。頸聯寫隱逸
生活的情趣。末聯是即景悟情,以問答形式作結,故作玄解,以不管作答。含蓄而富
有韻味,灑脫超然、發人深省。
??全詩寫情多於寫景。三、四句隱含不滿朝政之牢騷。
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地勢坤,君子以厚德載物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801

主題

9195

帖子

3363

積分

七星貝殼精英

文化沙龍版主

Rank: 4

積分
3363
113
 樓主| NYLASH 發表於 2008-1-29 12:50 | 只看該作者
《過香積寺》
作者:王維
不知香積寺,數里入雲峰。
古木無人徑,深山何處鐘。
泉聲咽危石,日色冷青松。
薄暮空潭曲,安禪制毒龍。


【註解】:
1、薄暮兩句:因寺旁空潭而想到毒龍的故事;安禪:指心安然入於清寂寧靜之境;
??毒龍:這裡是機心妄想的意思。

【韻譯】:
早聞香積寺盛名,卻不知在此山中;
入山數里,登上了高入雲天的山峰。
這兒古木參天,根本沒有行人路徑;
深山中,何處傳來隱隱約約的寺鐘。
俯聽危石的流泉,輕輕地抽泣哽咽;
山高林密不透日影,松蔭寒氣猶濃。
日已將暮,我佇立在空寂的清潭邊,
有如禪定身心安然,一切邪念皆空。

【評析】:
??這是一首寫遊覽的詩,主要在於描寫景物。題意在寫山寺,但並不正面描摹,而
用側寫環境,來表現山寺之幽勝。「雲峰」、「古木」、「深山」、「危石」、「青
松」、「空潭」,字字扣合寺院身分。最後看到深潭已空,想到《涅?經》中所說的
其性暴烈的毒龍已經制服,喻指僧人之機心妄想已被制服,不覺又悟到禪理的高深。
全詩不寫寺院,而寺院已在其中。構思奇妙、鍊字精巧。「泉聲咽危石,日色冷青
松,」歷代被譽為鍊字典範。
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地勢坤,君子以厚德載物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801

主題

9195

帖子

3363

積分

七星貝殼精英

文化沙龍版主

Rank: 4

積分
3363
114
 樓主| NYLASH 發表於 2008-1-29 12:50 | 只看該作者
《送梓州李使君》
作者:王維
萬壑樹參天,千山響杜鵑。
山中一夜雨,樹杪百重泉。
漢女輸橦布,巴人訟芋田。
文翁翻教授,不敢倚先賢。


【註解】:
1、文翁:漢景時為郡太守,政尚寬宏,見蜀地僻陋,乃建造學宮,誘育人才,使巴
??蜀日漸開化。
2、翻:翻然改圖之翻。這兩句,紀昀說是「不可解」。趙殿成說是「不敢,當是敢
??不之論」。高眇瀛云:「末二句言文翁教化至今已衰,當更翻新以振起之,不敢
??倚先賢成績而泰然無為也。此相勉之意,而昔人以為此二句不可解,何邪?」趙、
??高二說中,趙說似可采。

【韻譯】:
梓州一帶千山萬壑儘是大樹參天,
山連著山到處可聽到悲鳴的杜鵑。
山裡昨晚不停地下了透夜的春雨,
樹梢淅淅瀝瀝活象瀉著百道清泉。
蜀漢婦女以?花織成的布來納稅,
巴郡農民常為農田之事發生訟案。
但願你重振文翁的精神辦學教化,
不可倚仗先賢的遺澤清靜與偷閑。

【評析】:
??這是一首投贈詩,送友人李使君赴梓州上任。詩以即景生情,抒發惜別心緒,也
兼寫蜀中的風景土俗。開頭四句寫梓州山林奇勝;五、六兩句寫「漢女巴人」之風
俗;七、八句以漢景帝時蜀郡太守文翁比擬李使君;寓意不能因為此地僻陋,人民難
治而改變文翁教化之策。
??詩的情緒積極開朗,格調高遠,前半首尤勝,是唐詩中寫送別的名篇之一。
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地勢坤,君子以厚德載物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801

主題

9195

帖子

3363

積分

七星貝殼精英

文化沙龍版主

Rank: 4

積分
3363
115
 樓主| NYLASH 發表於 2008-1-29 12:51 | 只看該作者
《漢江臨泛》
作者:王維
楚塞三湘接,荊門九派通。
江流天地外,山色有無中。
郡邑浮前浦,波瀾動遠空。
襄陽好風日,留醉與山翁。


【註解】:
1、楚塞:楚國的邊界。戰國時這一帶本為楚地。
2、三湘:灕湘、瀟湘、蒸湘的總稱,在今湖南境內。
3、山翁:指晉代山簡、竹林七賢山濤之子。曾任征南將軍,好飲,每飲必醉。

【韻譯】:
漢水流經楚塞,又接連折入三湘;
荊門匯合九派支流,與長江相通。
漢水浩瀚,好象是流到天地之外;
山色朦朦朧朧,遠在虛無漂緲中。
沿江的郡邑,恰似浮在水面之上;
水天相接的邊際,波濤激蕩滾動。
襄陽的風景,確實叫人陶醉讚歎;
我願留在此地,陪伴常醉的山翁。

【評析】:
??詩主要寫泛遊漢水的見聞,詠嘆漢水之浩渺。首聯寫漢水雄渾壯闊的景色,由楚
入湘,與長江九派匯合,為全詩渲染氣氛。頷聯寫漢水的流長邈遠,山色迷?烘託了
江勢的浩瀚空闊。頸聯寫郡邑和遠空的「浮動」,渲染磅礴的水勢。末聯引出曾任征
南將軍鎮守襄陽的晉人山簡的故事,表明對襄陽風物的熱愛之情。
??全詩格調清新,意境優美,在描繪景色中,充滿了樂觀情緒,給人以美的享受。
「江流天地外,山色有無中」歷來為人們所傳誦,不愧為千古佳句。
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地勢坤,君子以厚德載物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801

主題

9195

帖子

3363

積分

七星貝殼精英

文化沙龍版主

Rank: 4

積分
3363
116
 樓主| NYLASH 發表於 2008-1-29 12:51 | 只看該作者
《終南別業》
作者:王維
中歲頗好道,晚家南山陲。
興來每獨往,勝事空自知。
行到水窮處,坐看雲起時。
偶然值林叟,談笑無還期。


【註解】:
1、勝事:快意的事。
2、值:遇見;
3、林叟:鄉村的老人。
4、無還期:無一定時間。

【韻譯】:
中年以後存有較濃的好道之心,
直到晚年才安家於終南山邊陲。
興趣濃時常常獨來獨往去遊玩,
有快樂的事自我欣賞自我陶醉。
間或走到水的盡頭去尋求源流,
間或坐看上升的雲霧千變萬化。
偶然在林間遇見個把鄉村父老,
偶與他談笑聊天每每忘了還家。

【評析】:
??這首詩意在極寫隱居終南山之閑適怡樂,隨遇而安之情。第一聯敘述自己中年以
后就厭惡世俗而信奉佛教。第二聯寫詩人的興緻和欣賞美景時的樂趣。第三聯寫心境
閑適,隨意而行,自由自在。最後一聯進一步寫出悠閑自得的心情。「偶然」遇「林
叟」,便「談笑」「無還期」了,寫出了詩人淡逸的天性和超然物外的風采。對句既
純屬自然,又含隱哲理。凝鍊至此,實乃不易。
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地勢坤,君子以厚德載物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801

主題

9195

帖子

3363

積分

七星貝殼精英

文化沙龍版主

Rank: 4

積分
3363
117
 樓主| NYLASH 發表於 2008-1-29 12:51 | 只看該作者
《臨洞庭上張丞相》
作者:孟浩然
八月湖水平,涵虛混太清。
氣蒸雲夢澤,波撼岳陽城。
欲濟無舟楫,端居恥聖明。
坐觀垂釣者,徒有羨魚情。


【註解】:
1、張丞相:指張九齡。
2、涵虛:包含天空,指天倒映在水中。
3、混太清:與天混成一體。
4、雲夢澤:古時雲澤和夢澤指湖北南部,湖南北部一代低洼地區。
5、濟:渡。
6、端居:安居。

【韻譯】:
八月洞庭湖水盛漲浩渺無邊,
水天含混迷迷??接連太空。
雲夢二澤水氣蒸騰白白茫茫,
波濤洶湧似乎把岳陽城撼動。
我想渡水苦於找不到船與槳,
聖明時代閑居委實羞愧難容。
閑坐觀看別人辛勤臨河垂釣,
只能白白羨慕別人得魚成功。

【評析】:
??這是一首「干祿」詩。所謂「干祿」,即是向達官貴人呈獻詩文,以求引薦錄
用。玄宗開元二十一年(733),張九齡為丞相,作者西遊長安,以此詩獻之,以
求錄用。詩前半泛寫洞庭波瀾壯闊,景色宏大,象徵開元的清明政治。後半即景生
情,抒發個人進身無路,閑居無聊的苦衷,表達了急於用世的決心。全詩頌對方,而
不過分;乞錄用,而不自貶,不亢不卑,十分得體。
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地勢坤,君子以厚德載物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801

主題

9195

帖子

3363

積分

七星貝殼精英

文化沙龍版主

Rank: 4

積分
3363
118
 樓主| NYLASH 發表於 2008-1-29 12:52 | 只看該作者
《與諸子登峴山》
作者:孟浩然
人事有代謝,往來成古今。
江山留勝跡,我輩復登臨。
水落魚梁淺,天寒夢澤深。
羊公碑尚在,讀罷淚沾巾。


【註解】:
1、代謝:交替,輪換。
2、勝跡:指上述墮淚碑。
3、魚梁:魚梁洲,其地也在襄陽。

【韻譯】:
人間世事不停地交替變換,
一代接一代永遠今來古往。
江山保留著歷代有名勝跡,
而今我們又重新登臨觀賞。
冬末水位降低了漁塘很淺,
天寒雲夢澤更加深湛浩蕩。
羊祜墮淚碑依然巍峨矗立,
讀罷碑文淚沾襟無限感傷。

【評析】:
??詩意在弔古感今,開首二句揭題。第三句的「江山勝跡」照應「人事代謝」;第
四句的「我輩登臨」照應「往來古今」極為粘合;五、六兩句寫登臨所見;最後二句
扣實,真有「千里來龍,到此結穴」之妙。
??詩的前半具有一定的哲理性,後半描寫景物,富有形象,充滿激情。語言通俗易
懂,感情真摯動人。
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地勢坤,君子以厚德載物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801

主題

9195

帖子

3363

積分

七星貝殼精英

文化沙龍版主

Rank: 4

積分
3363
119
 樓主| NYLASH 發表於 2008-1-29 12:52 | 只看該作者
《宴梅道士山房》
作者:孟浩然
林卧愁春盡,搴帷見物華。
忽逢青鳥使,邀入赤松家。
金灶初開火,仙桃正發花。
童顏若可駐,何惜醉流霞。


【註解】:
1、青鳥:神話中鳥名,西王母使者。這裡指梅道士。
2、赤松:赤松子,傳說中的仙人。這裡也指梅道士。
3、金灶:道家煉丹的爐灶。
4、仙桃:傳說西王母曾以仙桃贈漢武帝,稱此桃三千年才結實。
5、童顏兩句:意謂如果仙酒真能使容顏不老,那就不惜一醉。流霞:仙酒名。李商
??隱《武夷山詩》:「只得流霞酒一杯。」這裡也指醉顏。

【韻譯】:
高卧林下正愁著春光將盡,
掀開簾幕觀賞景物的光華。
忽然遇見傳遞信件的使者,
原是赤松子邀我訪問他家。
煉丹的金爐灶剛剛生起火,
院苑中的仙桃也正好開花。
如果仙人真可以保住童顏,
何惜醉飲返老還童的流霞。

【評析】:
??詩以隱士身分而宴於梅道士山房,因而借用了金灶、仙桃、駐顏、流霞等術語和
運用青鳥、赤松子等典故,描述了道士山房的景物,賦予遊仙韻味,流露了向道之
意。
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地勢坤,君子以厚德載物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801

主題

9195

帖子

3363

積分

七星貝殼精英

文化沙龍版主

Rank: 4

積分
3363
120
 樓主| NYLASH 發表於 2008-1-29 12:52 | 只看該作者
《歲暮歸南山》
作者:孟浩然
北闕休上書,南山歸敝廬。
不才明主棄,多病故人疏。
白髮催年老,青陽逼歲除。
永懷愁不寐,松月夜窗虛。


【註解】:
1、北闕:《漢書·高帝紀》註:「尚書奏事,渴見之徒,皆詣北闕。」
2、青陽句:意謂新春將到,逼得舊年除去,青陽:指春天。
3、虛:空寂。

【韻譯】:
我已停止在宮廷北門請求謁見,
歸隱到南山中我那破舊的草廬。
因為我缺少才幹方被明主遺棄,
由於我窮途多病故友往來漸疏。
時光流逝頭上的白髮催人衰老,
歲月無情新春逼迫著舊歲消除。
胸中常縈懷愁緒徹夜不能入寐,
窗前松下一片月光增加了空虛。

【評析】:
??玄宗開元十六年(728)詩人到長安應試落第,心情很苦悶。他自恃文章好,
又得到王維、張九齡的延譽,頗有聲名,以為可以仁途暢達。不料落第,使他大為苦
惱,只好歸隱。《新唐書·孟浩然傳》記載:王維曾邀孟浩然入內署,俄而玄宗至,
浩然匿床下,維以實對。帝命其出,並問其詩,浩然乃自誦所作,至「不才明主棄」
句,玄宗日:卿不求仕而朕未嘗棄卿,奈何誣我。因放還。
??此詩系詩人歸隱之作,詩中發泄了一種怨悱之情。起首二句記事,敘述停止追求
仕進,歸隱南山;三、四句說理,抒發懷才不遇的感慨;五、六句寫景,自嘆虛度年
華,壯志難酬;最後兩句闡發愁寂空虛之情。
??全詩語言豐富,層層輾轉反覆,風格悠遠深厚,讀來韻味無窮。
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地勢坤,君子以厚德載物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10 23:42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