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樓主: zhan_z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漢字的 '識繁(正)寫簡' 及其他

[複製鏈接]

1294

主題

6625

帖子

8373

積分

五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8373
101
sujie_alex 發表於 2006-8-31 23:16 | 只看該作者
唐音是和江浙一帶的語音相似,且和日語相近,而非粵語,不信可以去到找格律類書查證...
不了解粵語的歷史,所以不知道粵語和其他詩歌的關係...
一個人應該活得是自己並且乾淨。 - 顧城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294

主題

6625

帖子

8373

積分

五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8373
102
sujie_alex 發表於 2006-8-31 23:22 | 只看該作者
粵語自然是用來唱粵劇的,挺美的,可與其他南戲北劇比美,粵語文化也很寶貴,且正在慢慢消失,可惜...
其實,各地各國的文化在現在這個全球化的時代都難以獨善其身,只能盡量保全精華,簡繁並存,共同抵制全球化才是正理...
無休止地爭執無益於文化保全,還是做些具體的事情吧...
一個人應該活得是自己並且乾淨。 - 顧城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32

主題

933

帖子

1173

積分

一星貝殼精英

新新移民(六級)

Rank: 4

積分
1173
103
laiting275 發表於 2006-9-1 10:06 | 只看該作者
中國每一個地方方言都有本身的歷史和價值,我們有理要保留。而大陸一聲推普,扼殺了所有方言,是矯枉過正。其實普通話和地方方言並存並沒有什麼大問題,香港已提出二文(中文英文)三語(英語粵語普通語)教育,也已取得了不錯的成效,這方面可給教育大員們一個很好的提示。上海人大會議上就有議員提出上海話救亡,這足見其嚴重性了。我們不能建設一樣新東西就把很多舊的全消毀,這樣太過偏激的手段,只能得不償失。這可能是共產黨人的習慣性,但是卻帶來了重大的損失,文字是如此,語言也如此,奈何?
幸好粵語共不是單純為廣東地方語,它是港澳和海外華人圈的母語,根本就不可消失。當年第一屇國民大會,要選出一種語言為國語,不是孫中山遊說廣東代表不要支持粵語,那就不會出現北京話比粵語多出一票而當選的結果。
由於廣東地處最南,長期不受中原影響,因而保留了古老而獨特的文化-嶺南派,文學是嶺南派,國畫是嶺南畫派,音樂也是有別於中原的廣東音樂。在廣東可以找到古時的影子,文字改革和推普,嚴重摧殘這塊文化歷史的最後寶地。廣東的文化現只能在港澳繼續發揚下去。也看到共產黨人對文化遺產何等的不重視。
茶苦煙香太年輕了,而且太心高氣傲了,知識太不全面了,分析能力太弱了,不自我增值進修,不虛心下問,很難有所作為。老人之言不可不聽矣。
文字載體是人,大腦儲存的文字資料,才是文字運用的本錢。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39

主題

891

帖子

220

積分

貝殼網友一級

留學助教(八級)

Rank: 3Rank: 3

積分
220
104
茶苦煙香 發表於 2006-9-1 10:33 | 只看該作者
[QUOTE=sujie_alex]粵語自然是用來唱粵劇的,挺美的,可與其他南戲北劇比美,粵語文化也很寶貴,且正在慢慢消失,可惜...
其實,各地各國的文化在現在這個全球化的時代都難以獨善其身,只能盡量保全精華,簡繁並存,共同抵制全球...[/QUOTE]

我沒有抵毀粵語的意思,只不過老LAI自誇說香港學生的古文比大陸學生的好,這使我想起了一個問題。大家都知道,古典文學,尤其是那些詩詞歌賦,是很講究韻律的。我們在學習的過程中要反覆朗誦,通過其固有的韻律來體會作品的內在含意,得到一種美的感受,從而深刻領會作品所表達的內在精神境界。我想知道的是,香港的學生怎麼能夠用粵語來朗誦這些作品,從而達到作品所表達的精神境界,如果不能,又怎麼能夠稱之為「好」呢?試想,用普通話唱出的粵劇或黃梅戲能稱之為好嗎?我想只能是一個字,怪。當然,這怪要是習慣了,也能被認為好。

我到過粵港地區,曾經有好幾年我經常跑那邊,廣東省大部分地區我都去過,珠江三角洲則是幾乎跑遍了,香港也去過不下十次。粵語我也懂,聽是完全沒有問題,說得也挺溜,只是有點口音,不那麼地道,不過這無所謂,反正廣東現在是南腔北調。

這幾年跑下來總的感覺是,廣東人普通話說得還行,尤其是年青人,雖說有點口音,但還算流利,都能表達自如。香港人就差了點,我這裡指的是土生土長的香港人,尤其是那些上了年紀的人。我曾經遇到過幾個,他們知道我是從大陸北方來的,為了表示好意,想主動跟我用普通話交談幾句,可是口張開了卻愣在那裡,張口結舌的樣子。我知道他們的好意,看到他們這麼做難很是不好意思,趕緊用粵語跟他們說話,避免了進一步的尷尬。我發現粵港地區的人講話時舌頭是硬的直的,沒有一點捲曲。他們說話沒有一點捲舌音,同時也沒有一點嗓音,一個一個字就好象炮彈一樣從口腔里直接蹦出來。在我看來唱歌朗誦如果沒有一點捲舌音和嗓音,那韻味就差多了。

粵語,當地人稱之為白話或廣州話,甚至有人稱之為廣東話,是廣東的幾大方言之一,它主要流行於廣州及珠江三角洲地區,香港的大部分人也講粵語。可能是由於歷史的原因吧,過去粵語是海外華人的主要語言,不過近十年來這種狀況有所改變。廣東的另外幾大方言是客家話,潮洲話,以前還有個海南話,不過現在海南島另外建省了,海南話自然就不算了。

我在前面的貼子上說,秦漢時期嶺南還是一個沒有開化的地區,這只是就事論事,並沒有羞辱當地人的意思。我認為有些人沒有必要為提起這事而感到羞恥和憤慨,美國在二,三百年前不也是一個沒開化的地方嗎?可它現在是世界老大。包括粵港在內的嶺南地區在秦漢時期是荒蠻未開化,可是現在廣東,香港不也是中國數一數二的經濟發達地區嗎?
能出污泥而不染,皆因品格高貴;
敢與豺狼共起舞,全憑智勇雙全。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32

主題

933

帖子

1173

積分

一星貝殼精英

新新移民(六級)

Rank: 4

積分
1173
105
laiting275 發表於 2006-9-1 10:45 | 只看該作者
世界知名學者都認為,語言與文字本身就不存在先進與落後之分。這就說每種語言文字都存有本身的優點和缺點。文字改革足足五十年,五十年的實踐証明了它本身不足之處很多,並不如當初設計時的願望。當初提出文字改革是沒有先例可引,只是憑空而想,而且沒有充分分析、廣泛討論而急於推行,其後遺症必然多了,實踐了,就不難發現,二簡推出和廢除,足以說明此點。既知不是強行把正體字列為不規模文字,引而學生在意識上正體字就是錯別字,這比簡化文字的後果來得更壞,根本就切除了文化的承傳作用。
全球一體化並不可怕,可怕的是我們自己。看法國何等重視本身的文化,足以抵受了此沖激。
文字載體是人,大腦儲存的文字資料,才是文字運用的本錢。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39

主題

891

帖子

220

積分

貝殼網友一級

留學助教(八級)

Rank: 3Rank: 3

積分
220
106
茶苦煙香 發表於 2006-9-1 10:59 | 只看該作者
[QUOTE=laiting275]... 茶苦煙香太年輕了,而且太心高氣傲了,知識太不全面了,分析能力太弱了,不自我增值進修,不虛心下問,很難有所作為。老人之言不可不聽矣。.[/QUOTE]

別依老賣老!以前說了你一句裝嫩,怎麼?現在改變戲路,賣老來啦?
能出污泥而不染,皆因品格高貴;
敢與豺狼共起舞,全憑智勇雙全。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32

主題

933

帖子

1173

積分

一星貝殼精英

新新移民(六級)

Rank: 4

積分
1173
107
laiting275 發表於 2006-9-1 11:03 | 只看該作者
古文根基好與不好,很難分辨出來。只能看他們的基礎教育的教材,香港中四~中七的古文教材佔65%~75%,是比較注重教授古文,反而大陸重視白話文教學。致於學成與否,看個人的修維。起碼一點可以說,香港學生的古文知識會比大陸強了。
我有二個女兒,大女是中文系三年,小女今年入大學修歷史系。我須不才,但可培養二女皆可入讀香港的大學,有不少朋友都問我是如何教女的,無他,主要教她們從少對書有興趣就是成功的主要因素,她們努力而不成才,那就是你的遺傳基因的問題了。
文字載體是人,大腦儲存的文字資料,才是文字運用的本錢。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39

主題

891

帖子

220

積分

貝殼網友一級

留學助教(八級)

Rank: 3Rank: 3

積分
220
108
茶苦煙香 發表於 2006-9-1 11:15 | 只看該作者
教女有方!不過你的女兒讀中文系不學普通話嗎?那這中文怎麼學呢?我真是非常感興趣。莫非此中文不同於彼中文?
能出污泥而不染,皆因品格高貴;
敢與豺狼共起舞,全憑智勇雙全。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293

主題

2275

帖子

730

積分

貝殼網友六級

留洋博士(十一級)

Rank: 3Rank: 3

積分
730
109
Taiwanfirst 發表於 2006-9-1 11:42 | 只看該作者
我妹今年要開始讀台灣某國立大學之中文博士, 不過中文系不是只讀古文, 這點大家要搞清楚, 今文還是比較重要, 例如說中文語句與計算機的配合是一門顯學
台灣正在獨ing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294

主題

6625

帖子

8373

積分

五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8373
110
sujie_alex 發表於 2006-9-1 12:17 | 只看該作者
有關文字進化的描述,請參看下面的鏈接,

http://club.backchina.com/main/showthread.php?t=403662
一個人應該活得是自己並且乾淨。 - 顧城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294

主題

6625

帖子

8373

積分

五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8373
111
sujie_alex 發表於 2006-9-1 12:36 | 只看該作者
香港教育統籌局公布的「新修訂中學中國語文課程」

http://www.emb.gov.hk/FileManager/SC/Content_3024/art_9_01b.xls

http://cd1.emb.hkedcity.net/cd/chi_book/ss/ss.xls

...只能看他們的基礎教育的教材,香港中四~中七的古文教材佔65%~75%,是比較注重教授古文,反而大陸重視白話文教學。...
一個人應該活得是自己並且乾淨。 - 顧城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39

主題

891

帖子

220

積分

貝殼網友一級

留學助教(八級)

Rank: 3Rank: 3

積分
220
112
茶苦煙香 發表於 2006-9-1 14:56 | 只看該作者
[QUOTE=Taiwanfirst]我妹今年要開始讀台灣某國立大學之中文博士, 不過中文系不是只讀古文, 這點大家要搞清楚, 今文還是比較重要, 例如說中文語句與計算機的配合是一門顯學[/QUOTE]

這屬於計算機漢化或是漢字計算機處理的範疇,在大陸這是計算機系的專業,不會放到中文系去,看來台灣與大陸是有點不同。

在大陸,中文專業就是玩弄文字,舞文弄墨。
能出污泥而不染,皆因品格高貴;
敢與豺狼共起舞,全憑智勇雙全。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39

主題

891

帖子

220

積分

貝殼網友一級

留學助教(八級)

Rank: 3Rank: 3

積分
220
113
茶苦煙香 發表於 2006-9-1 19:48 | 只看該作者
[QUOTE=laiting275]
.....

幸好粵語共不是單純為廣東地方語,它是港澳和海外華人圈的母語,根本就不可消失。當年第一屇國民大會,要選出一種語言為國語,不是孫中山遊說廣東代表不要支持粵語,那就不會出現北京話比粵語多出一票而當選的結果。
......
[/QUOTE]

你想過這樣的問題嗎?為什麼孫中山不支持將粵語選為國語?那不就是因為他知道粵語是不可能成為國語的,就算僥倖選上了,那也是不可能實行得了的。

說起孫中山,還有一個問題不知你想過沒有?為什麼辛亥革命勝利后孫中山在南京只當了幾天的臨時大總統,就把位置讓給了北京的袁世凱?孫中山曾發動過十次反清起義,辛亥武昌起義的第一槍也是他領導的同盟會打響的,以他當時在全國的威望和號召力,中華民國的大總統他是當之無愧的,他為什麼要讓位呢?因為他知道在中國玩政治靠的是實力,袁世凱手中有北洋軍,而他沒有。
能出污泥而不染,皆因品格高貴;
敢與豺狼共起舞,全憑智勇雙全。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294

主題

6625

帖子

8373

積分

五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8373
114
sujie_alex 發表於 2006-9-2 01:13 | 只看該作者
文化(包括文字)在社會中始終處在從屬地位,誰當權就得聽誰的,
秦始皇時法家當政,焚書坑儒;
漢武帝,獨尊儒術源於漢武帝喜歡儒家理論;
唐太宗行黃老之術,道家就蓬勃
辛亥革命后,主政者大多是留洋派,於是西風東漸之勢愈演愈烈;
共產黨依靠工農上了台,自然要說了算;
台獨上了位,就去中國化;
將來萬一美國人掌握了中國,自然美文為主了...
一個人應該活得是自己並且乾淨。 - 顧城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32

主題

933

帖子

1173

積分

一星貝殼精英

新新移民(六級)

Rank: 4

積分
1173
115
laiting275 發表於 2006-9-2 20:11 | 只看該作者
井下蛙,想當然;天下事,皆如此。
中文系並不是大陸專利,也不是大陸最好,各大學各有自己本身的教學方式,培養學生目的各有所長。
香港的教授中文有一部分是由大陸來的,並不是單純香港籍教授。培養的學生要全面性,不單精粵語更要通國語。不是只學之乎者也,更精於現代文。
大學第一年就先修簡化字,再修普通話和拼音。想像不到吧?蛙兒!
當然了,此處學中文會精通三文(英文、正體中文、簡化中文),三語(英語、粵語、國語)。英不不合格不能畢業,中文不合格更不可能畢業。25/8她以交流生到新疆讀半年,大一在宿舍與北京交流生同房。普通話應可應付吧。蛙兒。
門縫看人,說大中原心態並不言過其實了。
文字載體是人,大腦儲存的文字資料,才是文字運用的本錢。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32

主題

933

帖子

1173

積分

一星貝殼精英

新新移民(六級)

Rank: 4

積分
1173
116
laiting275 發表於 2006-9-2 20:28 | 只看該作者
小人永不知偉人心裡事,當年國民大會的代表廣東人居多,如果所有廣東都投粵語的話,粵語必成國語,那麼天下會怎麼說?因此孫文不想廣東代表都投粵語,以示公平。這點你根本沒有想過,信口只能給人話柄。
讓位,當然只有虛名的大總統不能治天下,形勢袁比孫強,不讓位難有所作為,讓了位退守廣東,成立黃埔軍校,有了自己的軍隊才可逐鹿中原。事實証明孫文有遠見,他去世後,蔣介石可就是以武統一各軍閥,成為中華民國一大統。
文字載體是人,大腦儲存的文字資料,才是文字運用的本錢。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410

主題

8362

帖子

3134

積分

七星貝殼精英

Rank: 4

積分
3134
117
mm021 發表於 2006-9-2 21:16 | 只看該作者
官話之說,是很久以前的事情了。不是靠開個會就能決定或者改變的。

以前朝廷里各地的人都有,你當他們都是說自家方言的不成?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39

主題

891

帖子

220

積分

貝殼網友一級

留學助教(八級)

Rank: 3Rank: 3

積分
220
118
茶苦煙香 發表於 2006-9-3 08:21 | 只看該作者
[QUOTE=laiting275]井下蛙,想當然;天下事,皆如此。
中文系並不是大陸專利,也不是大陸最好,各大學各有自己本身的教學方式,培養學生目的各有所長。
香港的教授中文有一部分是由大陸來的,並不是單純香港籍教授。培養的學生要全面性,不單精粵語更要通國語。不是只學之乎者也,更精於現代文。
大學第一年就先修簡化字,再修普通話和拼音。想像不到吧?蛙兒!
當然了,此處學中文會精通三文(英文、正體中文、簡化中文),三語(英語、粵語、國語)。英不不合格不能畢業,中文不合格更不可能畢業。25/8她以交流生到新疆讀半年,大一在宿舍與北京交流生同房。普通話應可應付吧。蛙兒。
門縫看人,說大中原心態並不言過其實了。[/QUOTE]

請來大陸教授?與北京人同房?那不是專制腐敗的共產黨中國對民主自由的大香港的滲透和顛覆嗎?老LAI,你怎麼能讓你女兒到這樣的學校讀書呢?你這不是害了她嗎?你應該讓她去讀那種用粵語教學,寫繁體字的中文系才對啊。

到新疆讀半年?學維吾爾族語啊?新疆的哈蜜瓜大又甜,葡萄也不錯。聽過那首叫《吐魯番的葡萄熟了》的歌曲嗎?那葡萄是用天山上的雪水來澆灌的,味道好好極了。你還聽過那句話嗎?「朝著皮襖午穿沙,夜裡圍著火爐吃西瓜」,這是新疆一天之內氣溫變化懸殊的生動寫照。讓你女兒多帶些衣服,把「皮草」帶上(香港人稱皮裘為皮草,皮草?草皮?嘖嘖…),把露背裝,三點式,比基尼,迷你裙也帶上,這樣就可以早上衣著華貴,中午性感,顯擺顯擺「我地」香港文明大地方來的人的與眾不同,讓新疆內地那些土老帽看得眼珠子都掉下來!

老LAI啊,老LAI!你糊塗,你雙重標準啊!你怎麼能你自己不屑講普通話,視簡體字為洪水猛獸,稱之為共產黨專制暴政的產物,是對中華文化的毀滅,卻讓你親生的女兒去學那玩意兒呢?你這不是讓你女兒去做共產黨專制暴政的幫凶,走狗和小爬蟲嗎?你這不是將親生的女兒往火坑裡推嗎?這是你這個做爹的人應該乾的事情嗎?你缺德!至少也是個糊塗的爹。我還誇你教女有方,看來是以前有方,現在不方了。老LAI啊,老LAI,聰明一世,糊塗一時。

再說了,如果您那「繁體字將在大陸復辟,簡體字將被廢除」的英明論斷要是真的實現了,那你女兒的努力不是白費了嗎?這不是白白浪費了你女兒的美麗青春時光嗎?

其實你大可不必這樣,你可以立個家規,「從今往後我老LAI的子孫後代永不學普通話和簡體字,堅持粵語和繁體字終生不變,凡違反者逐出家門。」 這可是進退自如的良策啊。如果你的英明論斷要是真的實現了,那是沒話說;要是萬一不應驗了呢,那咱也不怕。為什麼?你想啊,到時全世界就你老LAI一族人懂繁體字,那還不稀罕啊?成專家了!你知道中國野生動物保護法中最受保護的是哪一類動物嗎?稀有珍貴,頻臨滅絕的動物!到時你們家全是。本來嘛,人就是動物中的一種,也應該受到野生動物保護法的保護 …
能出污泥而不染,皆因品格高貴;
敢與豺狼共起舞,全憑智勇雙全。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39

主題

891

帖子

220

積分

貝殼網友一級

留學助教(八級)

Rank: 3Rank: 3

積分
220
119
茶苦煙香 發表於 2006-9-3 16:15 | 只看該作者
[QUOTE=laiting275]小人永不知偉人心裡事,當年國民大會的代表廣東人居多,如果所有廣東都投粵語的話,粵語必成國語,那麼天下會怎麼說?因此孫文不想廣東代表都投粵語,以示公平。這點你根本沒有想過,信口只能給人話柄。
讓位,當然只有虛名的大總統不能治天下,形勢袁比孫強,不讓位難有所作為,讓了位退守廣東,成立黃埔軍校,有了自己的軍隊才可逐鹿中原。事實証明孫文有遠見,他去世後,蔣介石可就是以武統一各軍閥,成為中華民國一大統。[/QUOTE]

呵呵,口氣挺大的嘛,而且還出言不遜,不過我不計較。看來你對中國現代史是知之甚少,請恕小子狂妄,讓我來給你這老朽上一課。

我先問你,廣東人口佔全國人口的比例是多少?廣東的面積佔全國面積的比例又是多少?既然你都知道當年國民大會的代表廣東人居多,那你認為這樣的國民大會有代表性嗎?這樣的大會做出的決議,制定的法律有合法性嗎?能在全國實行得了嗎?幸虧孫中山還算清醒,如果由著那幫糊塗蛋糊來,說不定不但投票通過將粵語定為國語,而且將廣州市定為國都,那就有好戲看了,不但貽笑天下,而且會天下大亂。

孫中山當時知道自己沒有軍隊因而沒有硬實力,但他認為自己在全國有號召力,因而比袁更有軟實力。所以他讓位后並沒有回廣東,而是在南京以同盟會為基礎組織成立了國民黨,想通過投票贏得大選,由國民黨組閣,從而主導中國政治。想法是不錯,但孫中山畢竟在外國待得太久了,洋麵包吃多了,對中國的實際情況了解和感受並不真正很深刻。結果國民黨是在那次大選中獲得大勝,可是正當國民黨的總理事長宋教仁興沖沖地準備到北京建立由國民黨領導的政府內閣時,他在南京被暗殺了。這就是當時震驚中外的宋教仁案。孫中山在悲憤震驚之餘才回過味來,認識到靠投票選舉是行不通的。之後他組織發動了第二次革命,想用武力推翻袁世凱的北京政府,但結果是不難想象的,以卵擊石。第二次革命失敗后孫中山逃到國外去了。

1918年俄國在列寧的領導下發動了十月革命,由工農組成的紅軍推翻了沙皇建立了新的政權。這件事對中國影響極大。後來中國共產黨人經常說,「十月革命一聲炮響給中國送來了馬列主義」,指的就是中國受十月革命的影響建立了中國共產黨。其實,在中國受到十月革命影響的還有另外一個人,那就是孫中山。他因此而提出了聯俄聯共扶助工農的主張,並從蘇俄買來了武器,請來了教官,在廣州建立了黃埔軍校。蔣介石被孫任命為校長,蔣就是從這裡開始登上中國政治舞台的。當時在聯共的政策之下,一些共產黨人也進入了黃埔軍校,比如後來的大陸總理周恩來當時任政治部主任,後來的中共元帥葉劍英,聶榮臻和徐向前任教官;黃埔學生中也有一些成了共產黨人,其中有後來成為中共第二大元帥的林彪和大將陳賡等。不過,黃埔軍校的大部分師生還是跟了蔣介石。後來的歷史事實證明,黃埔軍就是蔣介石手中的「北洋軍」。從袁世凱到孫中山再到蔣介石,可以得出這樣一個結論:在中國玩政治沒有軍隊是絕對不行的。這也是當時還年青的毛澤東得出的結論,因此他說出了那句至今仍然是響噹噹擲地有聲的名言:「槍杆子裡面出政權!」。

孫中山在廣州建立黃埔軍校的時候,袁世凱早已經死了,他的北洋軍已是群龍無首。孫中山有了軍隊以後,便以廣東為前進基地進行北伐。最後總算是打到了北京城,可是孫中山已是重病纏身,不久便逝世於北京西山碧雲寺。蔣介石則將國都建在了南京,並將孫中山安葬在南京的紫金山。

南京古稱金陵,乃六朝金粉之地,歷來多水粉煙脂之味,少有帝王之氣息,因此建立在這樣地方的王朝歷來都是短命的,蔣介石的也不例外。在南京建立的國民黨政權的所謂統一,是徒有虛名的烏合之眾的假統一,是南北各省區軍閥的政治大拼盤。各省區軍閥各自擁兵自重,蔣介石根本就統一不了號令。後來日本人入侵中國,蔣介石的政府躲到四川去了,抗戰勝利后回到南京沒待幾天,又被解放軍給趕到台灣去了。所以說蔣介石的政府是短命的,無所作為的。說得唯心一點,就是因為蔣介石把國都建錯了地方。

反而是毛澤東打敗了蔣介石后把國都又建在了北京,才有了今天的國運。雖說頭二十多年也歷盡挫折和磨難,但終歸沒有倒下去,而且越來越強。改革開放后經濟快速發展,綜合國力更是得到了極大的提高。
能出污泥而不染,皆因品格高貴;
敢與豺狼共起舞,全憑智勇雙全。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32

主題

933

帖子

1173

積分

一星貝殼精英

新新移民(六級)

Rank: 4

積分
1173
120
laiting275 發表於 2006-9-3 20:12 | 只看該作者
你老斗是如何教仔,教出如此口臭的衰仔。你闔家剷,居然說「稀有珍貴,頻臨滅絕的動物!到時你們家全是。」罪不及妻兒!不屌你,真是難平心憤。大陸的教育也實可悲矣,教出這樣沒有道德的敗類。
文字載體是人,大腦儲存的文字資料,才是文字運用的本錢。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6 00:06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